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723|回复: 0

邵珍其人其事故居(一,二)

[复制链接]

2086

主题

2366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489
发表于 2018-11-21 10: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城邵家村清代古宅及邵珍其人其事

一、邵珍其人

邵珍,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卒于嘉庆二年(1798年),享年74岁,清代费县方城社邵家村人,原为一名乡村医生。费县方城邵氏祖籍河南洛阳,明代洪武年间迁费县。据前顺天府房山县知县费县毛家河进士刘淑愈为邵珍撰写的墓志铭(墓碑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记载,邵珍年少时酷爱读书,孝敬父母,对兄弟关心备至,帮助抚养教育侄辈,可谓孝悌双全。他家境虽不富裕,可经常接济邻里,不求回报,当地人尊称邵珍为“方城公”,把他比作后汉隐士韩康。

当时在费县任职的黄知县也是一个贤德的官员,早闻邵珍的事迹,对他非常赞赏,但二人一直未曾见面。后来黄知县得病(据邵珍后人邵维桓介绍,当时是黄知县的母亲得病;邵珍先生墓志铭则显示为黄知县本人得病)久治不愈,有人推荐了民间医生邵珍。邵珍是忠厚老实人,只去了两次,用了些平常药就把知县的病治好了,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黄知县觉得邵珍是个实在人,就安排邵珍去做监工,修建乾隆皇帝的万松山行宫。

行宫工程施工复杂,千头万绪,邵珍恪尽职守,事无巨细,账目丝毫不差,自己一丝一毫不沾,还节余了不少木料。黄知县感叹道:“邵,方城真端士也。”

黄知县把剩余的房料奖励给邵珍,说:“你是个老实人,家里又这么穷,就带回去盖个宅子吧。”据清光绪《费县志》记载,黄知县名叫黄熙中,在费县任职时间约为乾隆三十九年至乾隆四十四年。邵珍的房屋建成时间也是此时。

二、邵珍故居

邵珍新居刚建成时,为北京四合院样式。正房五间为瓦房,南屋五间为草房,东西厢房各三间,也是草房。正房高5.6米,宽6米,长17米,为明三暗五格局。房屋正中有两根立柱,有通往后花园的后门。两侧各隔一间房,门为双门,砖券拱形门。正门两侧各有一根立柱,门窗选用上好木料,至今无虫蛀、腐烂现象。老宅现由邵珍后人邵士钦居住使用。

老宅传到邵世钦曾祖父邵会廷时,将宅院分给两个儿子:一份是南屋草房带三四亩地;一份是正房五间瓦房。大儿子要了南屋草房和三四亩地;二儿子邵宝明(邵世钦的祖父)则要了瓦房。虽然住的房子好,没有土地让邵宝明生活的非常窘迫,无奈下东北谋生。好房子没有给他们带来财富,却带来了无数麻烦。战争期间,各方势力认为有好房子,家里一定很有钱,摊派的钱粮也特别多。每次幸亏有村里出面证明他们家里很穷,才让他们得以解脱。

经过二百多年的风雨,南屋和东西厢房早已荡然无存,但正房五间瓦房却保存得非常完好,他记录着邵珍作为一个小小监工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职业操守,对研究当时的建筑艺术和万松山乾隆行宫的基本情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以下附件需要回复 1 次可见,已回复 0
  • 1、2015112719014660777546.jpg 60KB 已下载 0 次
  • 2、2015112719014980133007.jpg 195KB 已下载 0 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邵珍先生墓碑墓志铭(三)
下一篇:邵珍家族谱碑(四五六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5-18 17:58 , Processed in 0.06523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