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684|回复: 1

2个“邵闻泰”之谜

[复制链接]

366

主题

588

帖子

4453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53
QQ
发表于 2019-10-11 1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为什么同期会有2个“邵闻泰”见本论坛http://www.whshao.com/forum.php? ... amp;_dsign=2787c743,资料有限,只做单向考证如下:

《单向考邵力子(闻泰)先生》绍兴邵永庆


1、《邵力子传》朱顺佐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8.11
“第一章青少年时代
第一节儿时的乐和忧
1882年12月7日的深夜,寒冷威逼着江南大地,一阵婴
儿的啼哭声,打破了冬夜的宁静,一个新的生命在浙江省绍兴县陶堰乡邵家溇村诞生了。当时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倔强的生命后来一直风云于中国政治斗争的舞台,不屈不挠地为和平奔走呼号,竭尽全力,奋斗不已,被人们称誉为“和平老人”。他,就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邵力子。邵力子“初名景奎,字仲辉,取义‘奎壁连辉’,进校时改名闻泰”。①力子是1910年10月办《民立报》时开始采用的笔名。“取义于《后汉书》‘游子天所弃,力子天所富’,游子谓游惰之人,力子谓勤劳之人,其后取消名号,即用力子为名”。②父亲邵霖,字诚斋,又名实斋,前清科举出身。才高气盛,刚愎自负,曾任江苏“吴江县县丞,分防盛泽镇”。③在盛泽镇建有砖瓦平屋三开间,带一个小院子的住宅。家乡绍兴县陶堰乡邵家溇有一座砖木结构老式楼房,六开间两侧厢。其父于1897年病逝苏州,运柩回原籍,由阿叔莲坡作主,埋葬在“风水好”的本乡杨家诿的一块耕地上。少年时代的力子认为墓地妨碍农耕,力主易地入葬。1955年邵力子亲自从北京返间故乡,运父柩至杭州火化,骨……”

2、《邵力子文集》傅学文编 中华书局1985年8月出版
“邵力子生平简史
        傅学文
邵力子,原名闻泰,字仲辉,一八八二年出生在渐江绍兴县陶堰乡邵家溇。父亲邵霜,曾任江苏吴县县丞。一八九七年父死,邵住在江苏吴江县盛泽外祖父家。早年在私塾读书,一九O三年二十岁中举人,一九O五年到上海震旦公学求学,一九O六年转复旦公学,后又转南洋公学肄业。一九O七年毕业后去日本学新闻学,年与于右任等在日本创办《神州日报》,一九O八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一九一○年由于右任介绍去陕西高等学校任教,因宣传新思想新文化,遭到陕西当局迫害,被驱逐出境。一九一二年为复旦公学复校,奔走上海、南京间。一九一三年在复旦公学任语文教
师,兼任上海《民立报》编辑和《民声报》记者。于右任创办上海大学时,邵任该校副校长,并在校任课。经李大钊介绍,聘请邓中夏担任总务长,颗秋自燕和森陈望道施复亮和一些社会进步人士担任教员。后来,于右任离开上海去广州,邵力子代理上海大学校长职,每星期要到学校开行政会议,并经常对学生发表演说,还制定了新的教育方针,学生不仅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参加社会实际斗争,从而培养了大批进步分子和共产党的优秀干部。一九一五年,他和叶楚伧创办《民国日报》任主笔十年,并兼编《党悟》副刊同时又在师范学院和复旦大学教书。那时他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

3、清朝科举资料
“邵闻泰,字仲辉, 号籕( zhòu)因,行二,光绪壬午(1882)年十月二十七日吉时生绍兴府会稽县,监生,民籍。始祖执中,十九世祖雍,二十一世祖溥,二十五世祖湻,二十八世祖忠,三十六世祖胜,高高祖永思始迁陶堰,,,父邵霖字诚哉,历任吴江县常熟县县丞……”





上一篇:民国元老邵元冲传略及《撰书大禹庙碑》
下一篇:山阴邵家畈邵氏(名医邵兰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6

主题

588

帖子

4453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5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15: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绍兴邵永庆 于 2020-2-12 07:49 编辑


邵裴子的信息比较少,查到了他是以字行,杭州人,长子邵掠或邵倞,有一女儿,长孙邵韶生。@友华 @迪青

学者•校长•主委——记邵裴子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1-08浏览次数:1956
邵裴子,1884年生,原名闻泰,又名长光,杭州市人。19岁中举人,1904年进上海南洋公学,他与李叔同、谢无量、项骧同为蔡元培先生之得意门生。1905年赴美留学,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毕业。1909年回国,任浙江高等学堂经济学教授、教务长。1912年1月任浙江高等学校校长。
1928年浙江大学改组成立,邵被任命为该校首任文理学院院长。从筹划院址、购置图书设备、延聘教师等工作,均亲自策划。他注重师资质量,聘请一些知名教授,如刘大白、郑晓沧、陈建功、苏步青、贝时璋等等。他尊重教师,爱护学生,又对学生严格要求,使学院成为国内有数的理科人才培养基地。
1930年邵被任命为浙大校长,邵裴子主张“学者办学,舆论公开”,他的办学思想是:“宽大的范围内,予学生以思想及行为之自由,但使仍受校规、道德与健康条件之严格约束,以养成其独立而有规律之生活习惯,为将来担当完全的国民责任之准备。”他主张要培养出一批“士流”,他认为“士”有其崇高的品格,如古人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士可杀,不可辱”。因此他认为学生中有行为不规的也不用“记过”、“开除”,情节较重者予以警诫,屡教不改者令其退学。他对学生要求严格,陈布雷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邵师平日遇余严,不假辞色,乃知其望余之切,终生感之不能忘。”
邵裴子在任浙大校长期间,浙大经费极为困难,其时,蒋介石正集中精力围剿江西苏区,浙大往往几个月领不到经费,邵裴子虽千方百计筹措,总觉杯水车薪,教职员工的工资也发不出。当时苏步青教授因领不到工作,有断炊之虞,邵裴子把自己的皮袍送进当铺,当了一些钱送给苏教授。
在这种情况下邵裴子虽一心想培育一批德才兼备的“士流”,但因经费问题使他处处碰壁。1932年4月,邵不得不辞去校长职务,专任文理学院院长。1934年邵因受到某些人的排挤,离开了浙大,离开了他创建的浙大文理学院。《浙大校史》评价说:“邵裴子的办学方针显然与蒋介石实施法西斯独裁的宗旨是不合的,处在这样的时代,当然难展其抱负,只得辞职。但邵先生是当时浙大师生怀念的一位好校长。”邵裴子离开浙大后,从事著译,校辑《林和靖先生诗集》、《唐人绝句选》等,译著有培根的《学问之增进》等。
建国后,邵出席浙江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选为第一届协商委员会委员,1952年被选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1953年兼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与馆长马一浮、副馆长宋云彬、张宗祥共同擎划为政府开“敬老崇文”风气之先。1954年起被选为浙江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
1953年邵裴子参加民革,1954年起任民革浙江省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副主任委员。尽管年高体弱,兼职较多,但他仍十分关心民革工作,动员一批老知识分子参加民革,特别是在1955年省民革开展联系社会人士工作,邵裴子出谋划策,提出名单,亲自动员,使省民革的社联工作迅速发展,取得较多成绩。
1957年5月,邵裴子与省民盟负责人宋云彬对龙泉拆塔事件,提出严厉批评。他们认为,把古塔拆毁去造一条砖头的道路,是旷古未有的荒唐事情。邵裴子还在省人大大会发言,呼吁“要加强宣传,开展群众性文物保护”,提出“对于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碑碣等应当坚持保存,对于文物采取粗暴态度,以致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者,…… 1958年邵裴子被选为民革第四届中央委员,1961年被选为省民革主任委员。这年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杭州饭店约请邵裴子、马一浮等知名人士座谈,并共同吃饭,使邵裴子深受鼓舞。
这年10月,邵裴子出任浙江省各界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筹划纪念活动。邵裴子并代表省民革在纪念大会上讲话,号召各界学习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为促进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1964年邵裴子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欣然赴京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回杭后并亲自传达。
邵老酷爱藏书,解放前有一年竟无余资过年,有一至友赠其银元百元,他以80元买了一部《诗经》善本。邵老爱梅,常有孟浩然踏雪寻梅的雅兴,晚年行动不便,每当梅花开放时节,至友、学生相继赠送各种梅花,邵老客堂里20多只花瓶,插满了各色梅花。
邵老书法有董其昌韵味,友好、学生请求墨宝,常欣然挥毫。苏步青教授有诗《题邵裴子先生为陈从周教授书扇》,诗云:“识荆长记好湖山、五十三年转若盘,神笔已随双鹤云,犹留真迹在人间。”
邵裴子廉洁自律,公私分明,他在省民革领导岗位上15年中,在生活上从不向民革提什么要求,常说为省民革做的工作太少。他的长子邵倞因病退职后,生活困难,曾设摊修补鞋子。邵裴子也从未向组织提过要求。在三年困难时期,他书写毛主席《长征》诗,送给省民革悬挂,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鼓励民革同志克服暂时困难的信心。
在“文革”中,邵老受到冲击、批斗。1968年8月1日在杭病逝,享年84岁。生前遗嘱将其全部藏书、文物捐献国家。
(选自《浙江民革五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4-16 12:44 , Processed in 0.05679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