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623|回复: 1

《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目录 作者序 凡例

[复制链接]

366

主题

588

帖子

4461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61
QQ
发表于 2022-10-11 15: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 目录 作者序 凡例
(永庆转录,备查)
作者: 黄仁生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年: 2004-08
页数: 460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6652473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元明文史研究者必备的书。全书著录了中国大陆已经亡佚,而日本有藏的200余位元明作者的340余种文集。主要内容一是记述了各文集的版本性质、时代、书款版式、刊记、编较与刻者姓名等版本概貌,二是录了现藏处所、历代收藏者印鉴与题记及相关问题,三是概述了序、跋、目录、正文和附录等基本内容,四是考证了与版本版别相关的诸多问题。为方便读者检索,书末附录“著者姓名索引”和“著录书名索引”。
目录  · · · · · ·
序一 章培恒 (1)
序二 山根幸夫 (5)
前言 黄仁生 (9)
凡例 (29)
刘壎撰【水云村泯稿三十八卷】 十六册,明天启间刻本(静) (1)
刘壎撰【水云村泯稿二十卷附录二卷】 六册,清道光间刻本(静) (3)
附见刘冠寰【恕庵遗稿一卷】清道光间刻本《水云村泯稿》卷二十一附录(静)(3)
附见刘凝【尔斋文集一卷】清道光间刻本《水云村泯稿》卷二十二附录(静)(3)
吴澄撰【临川吴文正公草庐先生集一百卷外集三卷附录一卷】二十二册,明永乐间刊正统间补刻本(宫)
(4)
任士林撰【元松乡先生文集十卷】三册,元泰定间刻本(静)(6)
赵孟頫撰【赵子昂诗集七卷】四册,元至正元年刻本(静)(7)
释圆至撰【筠溪牧潜集七卷】一册,元大德间刊本(静)(7)
谭景星撰【村西集十三卷】四册,元皇庆延祐间刻本(宫)(8)
谭景星撰【西翁近稿十一卷】 一册,元延祐间刻本(宫) (9)
附见谭景星撰【村西集二十四卷】 四册,日本江户抄本(内)(11)
蒲道源撰【顺斋先生闲居丛稿二十六卷附录一卷】 十二册,元刊明修本(静) (12)
袁桷撰【清容居士集五十卷】 四十册,元刊明补本(静) (13)
张养浩撰【张文忠公文集二十八卷附录一卷】 四册、元刊明修本(静) (14)
虞集撰【新编翰林珠玉六卷】 四册,元刻本(静) (15)
虞集撰【道园遗稿六卷附鸣鹤馀音一卷】三册,元至正间刊本(静)(16)
范梈撰【范德机诗集七卷】七册,日本五山时代和刻本(宫)(18)
黄溍撰【金华黄先生文集四十三卷】 二十册,元至正间刊本(静) (19)
黄溍撰【黄文献公集二十三卷】八册,元刊明正统间补修本(静)(19)
陈旅撰【陈众仲文集十三卷(存九卷)】四册,元至正刊明递修本(静)(21)
释梵琦撰【楚石大师北游诗一卷】 一册,清抄本(静) (22)
萨都刺撰【新芳萨天锡杂诗妙选稿全集】 一册,日本五山版和刻本(东) (24)
附见 萨都刺撰【新芳萨天锡杂诗妙选稿】一册,日本明历三年和刻本(内)(25)
廼贤撰【金台集一卷】 一册,元至正间刻本(宫) (28)
释宗衍撰【碧山堂集五卷】 一册,日本应安年间和刻本(东) (30)
丁复撰【桧亭集九卷】 二册,元至正间刊本(静) (31)
金哈刺撰【南游寓兴集一卷】一册,日本江户写本(内)(32)
释大圭撰【梦观集二十四卷】四册,明崇祯间刻本(内)(34)
卢琦撰【卢圭峰先生集七卷】一册,清抄本(静)(36)
卢琦撰【圭斋卢先生集十三卷附一卷】一册,清抄本(静)(39)
蒋易撰【鹤田蒋先生文集二卷】二册,影抄元至正刻本(静)(43)
刘永之撰【刘仲修先生诗集六卷文集二卷】二册,清抄本(静)(45)
张庸撰【全归集七卷】一册,清抄本(静)(47)
释守仁撰【梦观集六卷】三册,日本室町末期抄本(内)(48)
刘仁初编【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十集七十二卷】十二册,元末刻本(静)(49)
刘仁初编【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五册,朝鲜翻刻本(内)(53)
周旉辑【元大科三场文选十五卷】四册,元至正间刻本(内)(57)
刘基撰【覆瓿集二十四卷拾遗二卷】四册,明初刻本(内)(60)
王逢撰【梧溪集七卷】六册,元刊明修本(静)(61)
王祎撰【王忠文公文集二十四卷】二十四册,明嘉靖刻万历补修本(内)(63)
王祎撰【王忠文公集四十六卷附录一卷】八册,明崇祯间刻本(内)(64)
吕不用撰【得月稿八卷】一册,清抄本(静)(67)
袁忠彻撰【凤池吟稿一卷】二册,明永乐间刻本(尊)(69)
薛瑄撰【薛文清先生全集五十三卷】二十册,明隆庆万历间刻本(内)(71)
佚名撰【集句闺情百咏二卷】一册,日本安永间和刻本(内)(75)
萧鎡撰【尚约居士集二十卷】三册,明弘治间刻后修本(内)(77)
倪谦撰【倪文僖公全集六十九卷(上谷稿四卷南宫稿六卷归田稿十卷玉堂稿四十九卷)】二十四册,清抄本(静)(79)
金湜、张珹等撰【皇华集一卷】一册,朝鲜刻本(宫)(81)
陆钱撰【春雨堂稿二十九卷续稿二卷】八册.明弘治间刻蓝印本(尊)(82)
戴天锡撰【群珠摘翠集五卷】五册,明成化间刻本(尊)(85)
沈行撰【集古香奁诗二卷】二册,明刻本(内)(86)
赵玉芝撰【天人归德颂一卷】一册,写真本(东)(87)
恽巍、恽釜、恽绍芳撰【天钧阁会编三种十七卷(黄山集三卷溪堂集二卷林居集十二卷)】八册,明崇祯间刻本(内)(89)
张翀撰【张太常奏疏二卷文集二卷】六册,明隆庆间刻本(东)(92)
汪文盛撰【汪白泉先生选稿十二卷】二册,写真本(东)(93)
徐渐撰【与泉先生诗卷上】一册,写真本(东)(95)
戴时宗撰【朽庵存稿四卷】四册,明嘉靖间刻本(内)(96)
蔡经撰【半洲诗集五卷】一册,写真本(东)(97)
杨鉴撰【秋泉先生遗稿一卷】一册,写真本(东)(99)
郑岳撰【山斋吟稿三卷】一册,写真本(东) (100)
陈沂撰【石亭文集十二卷】六册,明嘉靖间刻本(尊) (102)
汪必东撰【南隽集文类二十卷】六册,明嘉靖间刻本(内) (105)
陈鼎撰【大竹文集三卷大竹遗考一卷】四册,明嘉靖间刻本(尊) (106)
黄绾撰【久庵先生文选十六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108)
严嵩撰【南还稿一卷】一册,写真本(东)(ll0)
林春泽撰【人瑞翁诗集十二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112)
夏言撰【桂洲先生文集五十卷】二十册,明万历二年刻本(尊) (114)
夏言撰【桂洲先生文集五十卷】十四册,明万历三年刻本(内) (116)
费寀撰【费钟石先生文集二十四卷】八册,明隆庆间刻本(内) (118)
费寀撰【费文通公集选四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宫) (119)
刘天民撰【游蜀吟稿二卷】一册,写真本(东) (121)
于湛撰【于素斋先生遗稿五卷褒恤录一卷】六册,明万历刻本(尊) (123)
胡森撰【九峰先生文集十三卷附录一卷】六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124)
赵廷松撰【敝帚集十二卷】四册,明嘉靖间刻本(国) (126)
谌道行撰【重刊瀼东漫稿四卷】一册,写真本(东) (128)
龚用卿、吴希孟等撰【皇华集五卷(缺卷二)】五册,朝鲜刻本(宫) (129)
冯恩撰【冯侍御刍荛录二十卷】 十册,明隆庆间刻本(宫) (132)
谷继宗撰【岁稿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134)
任瀚撰【春坊集二卷】二册,明嘉靖间刻本(尊) (135)
黄福撰【方山要翰四卷】五册,明嘉靖间刻本(尊) (137)
余光撰【余古峰先生集七卷】五册,明嘉靖间刻本(尊) (138)
黎民表撰【瑶石山房稿二卷】一册,日本江户抄本(内) (140)
黄钥撰【适志集十卷】一册,写真本(东) (141)
余佑撰【迁江集二卷】一册,写真本(东) (143)
吴世良撰【寓武林摘稿十卷】一册,写真本(东) (144)
游震得撰【让溪先生乙集十卷(存六卷)】三册,明万历间刻本(国) (145)
何迁撰【吉阳先生文录四卷诗录六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146)
附见 何迁撰【吉阳山房摘稿十卷】二册,写真本(东)(148)
释方泽撰【冬溪外集二卷内集二卷附诸友寿什一卷】四册,明隆庆间刻本(尊) (148)
卢淫撰【卢月渔集一卷附挽章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150)
史臣赞撰【史伯颂集二卷】一册,明隆庆间刻本(东) (151)
李瓒撰【闻诗集纪八卷续纪一卷】五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153)
赵贞吉撰【赵太史诗钞六卷】一册,写真本(东) (155)
冯迁撰【耆龄集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156)
汪一中撰【汪忠愍公遗诗钞一卷】二册,清康熙间刻本(研) (158)
万恭撰【洞阳子集三十二卷】十六册,明万历间刻本(宫) (160)
万恭撰【洞阳子集十八卷家集二卷】十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162)
万恭撰【洞阳子集十八卷续集七卷再续集十卷洞阳子笺 四卷】十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尊)(163)
沈明臣撰【用拙集一卷帆前集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164)
刘凤撰【刘侍御集八十二卷(客建集四卷越览篇一卷续 吴先贤赞十五卷续吴录二卷子威先生澹思集十六卷 刘子威诗集六卷刘子威集三十卷刘子威杂稿八卷)】四十册,明嘉靖万历间刻本(内)(167)
徐栻撰【仕学集八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静) (172)
汪淮撰【汪禹义集八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宫) (173)
李邦光撰【少洲集十卷】一册,明嘉靖间刻本(内) (175)
金銮撰【徙倚轩诗集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177)
徐爌撰【徐氏残编四卷】六册,明万历刻本(尊) (178)
叶春及撰【絅斋先生文集十二卷】五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180)
吴时来撰【吴悟斋先生摘稿十四卷】二册,写真本(东) (182)
李敏撰【东鹿山堂诗集七卷】一册,写真本(东) (183)
方新撰【金台乙丑稿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184)
傅汝舟撰【丁戊山人诗集二十卷(行己外篇上六卷行己外篇六卷吟粤稿一卷啽呓弃存七卷)】
四册,明嘉靖问刻本(内) (185)
黄元忠撰【槐稿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188)
戚元佐撰【青藜阁初稿三卷】一册,写真本(东) (189)
刘世伟撰【后溪诗稿一卷文稿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191)
陆光祖撰【陆庄简公遗稿九卷】八册,明崇祯间刻本(尊) (192)
陈奎撰【陈观察诗文集二卷】二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194)
孟秋撰【孟我疆先生集七卷】六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195)
张逊业撰【鸣玉集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196)
陆郊撰【陆子野集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198)
周诗撰【与鹿先生集十二卷】六册,明隆庆万历间刻本(内) (199)
李材撰【观我堂摘稿十二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200)
李材撰【见罗李先生观我堂稿二十二卷】五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201)
郑洛撰【白贲堂诗草十四卷】二册,写真本(东) (204)
戴洵撰【戴司成集二十五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宫) (206)
龚勉撰【尚友堂文集五卷】六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07)
喻均撰【山居诗稿十五卷文稿十卷】六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09)
冯时可撰【南征稿二十一卷武陵稿二十卷燕喜堂稿十五卷冯元成壬子续北征稿十六卷】四册,写真本(东)………………………………(212)
倪珣撰【京寓稿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214)
詹孝达撰【百拙日录十二卷附一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15)
谢桂芳撰【谢性卿先生集八卷】六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17)
林章撰【林初文诗文全集十九卷】十二册,明天启崇祯间刻本(内) (219)
林章撰【林初文诗八卷】二册,明天启崇祯间刻本(内) (219)
余孟麟撰【余学士集三十卷续集四卷】八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26)
谢杰撰【天灵山人摘稿八卷】五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28)
游朴撰【藏山集十二卷】六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231)
支大纶撰【支子艺馀十四卷】二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233)
支大纶撰【支子政馀六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234)
支大纶撰【支子敩馀二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235)
张献翼撰【文起堂集十卷】六册,明万历刻本(尊) (237)
曹大同撰【玉芝楼稿九卷附录赠言一卷】一册,写真本(东) (240)
曹大同撰【玉芝楼稿十六卷】四册,明天启间刻本(尊) (240)
王灵岳撰【岳色编二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东) (244)
释祩宏撰【云栖莲池大师遗稿三卷】三册,日本元禄间和刻本(尊) (246)
林烃撰【覆瓿草六卷】二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247)
李言恭撰【白雪斋诗集二卷】二册,日本宝历间和刻本(内) (249)
郭子章撰【嫔衣生瀐论六卷黔记二卷】七册,明间万历刻本(尊) (250)
魏允贞撰【开府魏见泉先生诗残存二卷】二册,写真本(东) (252)
李植撰【言事纪略六卷】六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54)
马玉麟撰【静观堂文稿三十八卷】九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255)
杨起元撰【杨复所全集二十二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257)
凌湛初撰【申椒馆敝帚集五卷薄蹄书四卷申椒馆选大家琼爢一卷】八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60)
徐即登撰【徐匡岳先生来益堂稿四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64)
赵世显撰【芝园稿二十八卷】十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266)
赵世显撰【芝园文稿三十六卷】十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67)
王士昌撰【镜园藏草十六卷】八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70)
钱士鳌撰【钱麓屏先生遗集八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72)
许维新撰【许周翰先生稿钞十六卷】四册,明崇祯间刻本(尊) (275)
庄天合撰【庄学士集八卷】四册,明末刻本(尊) (277)
黄辉撰【黄太史怡春堂藏稿七卷】六册,明天启间刻本(尊) (277)
郑心材撰【郑京兆文集十二卷外集二卷】十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79)
潘之恒撰【涉江诗选七卷】三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281)
潘之恒撰【鸾啸集十八卷(蒹葭馆诗草初草一卷续草二卷白榆社诗草初草一卷东游诗草初草一卷续草二卷冶城诗草初草二卷黍谷诗草初草二卷涉江诗草七卷)】十册,明万历间刻本(尊)(283)
董应举撰【崇相集十一卷崇相存素诗稿二卷崇相集四六一卷】十五册,明刻本(尊) (291)
董应举撰【崇相集十八卷】十七册,明崇祯间刻本(内) (292)
岳元声撰【潜初子文集二十卷】十二册,明崇祯间刻本(内) (296)
魏靖国撰【魏伯饶领袖堂集十四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299)
何宗彦撰【何文毅公全集十卷】七册,明崇祯间刻本(尊) (301)
屠本畯撰【屠田叔诗籍十一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304)
李宗城撰【李汝藩诗稿四卷续稿四卷】八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06)
贺灿然撰【六欲轩初稿十九卷】八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08)
朱之蕃撰【咏物诗一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11)
朱之蕃撰【兰嵎咏物诗一卷补遗一卷】一册,日本抄本(静) (311)
朱之蕃撰【朱之蕃咏物诗一卷】一册,日本弘化元年和刻本(早) (312)
朱之蕃撰【纪胜诗一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14)
朱之蕃编【雨山编一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14)
陶望龄撰【歇庵集十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16)
郑怀魁撰【葵圃存集三十卷】八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318)
雷思霈撰【雷检讨诗集五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20)
叶灿撰【读书堂稿十二卷】三册,写真本(东) (322)
沈演撰【止止斋集七十卷】二十册,明崇祯间刻本(尊) (323)
刘光复撰【暨中言一卷】二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25)
钱希言撰【松枢十九山五十六卷(西浮籍三卷荆南诗二卷桐薪三卷织里草一卷桃叶编一卷樟亭集三卷二萧篇二卷听滥志二卷狯园十六卷戏瑕三卷讨桂编二十卷)】四十六册,明万历间刻本(内)(326)
岳和声撰【餐微子集三十卷】八册,明天启间刊本(尊) (338)
袁宏道撰【李卓吾选校袁石公文集二十卷】四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40)
邓渼撰【大旭山房文稿二卷大旭山房集一卷南中集六卷留夷馆集四卷红泉馆集四卷甬东集一卷春草楼集一卷?水集一卷蓟门奏牍六卷南中奏牍十六卷】十册,明崇祯间刻本(尊)(344)
卢廷选撰【浴碧堂集十二卷附一卷】六册,明崇祯间刻本(尊) (348)
袁中道撰【新安集一卷】二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50)
尹伸撰【自偏堂诗集十二卷文集九卷书牍十八卷】十六册,明崇祯间刻(尊) (351)
张邦侗撰【司光集一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54)
张邦侗撰【张孺愿诗略四卷】二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54)
陈言撰【陈布衣集句二卷】二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55)
程大约撰【圜中草二卷】二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57)
程大约撰【圜中草三卷】三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358)
赵士谔撰【赵蹇卿文集三卷抚宣疏稿一卷署冏疏稿一卷】四册,明崇祯问刻本(尊) (361)
汪泗论撰【伯子策筹小草二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内) (363)
李继佑撰【归愚庵初学集十二卷】八册,明万历间刻本(尊) (364)
薛光瑜撰【薛润甫集七卷(枕上篇一卷梦草一卷续梦草一卷学步草一卷续学步草一卷和诸名公诗一卷无题诗一卷)】四册,明崇祯间刻本(内)(366)
薛光瑜撰【枕上篇一卷】一册,明崇祯间刻本(内) (370)
曹学佺撰【石仓全集一百八卷(金陵初稿一卷金陵集三卷石仓文稿五卷夜光堂近稿二卷浮山一卷渺轩一卷听泉阁近稿二卷渺轩诗稿一卷林亭诗文稿二卷福庐游稿一卷钱塘看春诗一卷游太湖诗一卷藤山看梅诗一卷续游藤山诗一卷潞河集一卷游房山诗一卷浮山堂集一卷芝社集一卷武林稿一卷苕上稿一卷玉华篇一卷天柱篇一卷春别篇一卷豫章游篇一卷江上篇一卷挂剑篇二卷海色篇一卷桂林集三卷湘西纪行二卷巴草一卷蜀草三卷雪轩桂草一卷两河行稿一卷石仓三稿二十九卷石仓四稿十二卷石仓五稿九卷石仓六稿十卷)】六十一册,明末刻本(内)(371)
徐日久撰【徐子卿先生论文别集五卷附家言一卷】四册,明崇祯间刻清初印本(内)(380)
王宇撰【乌衣集四卷】五册,明天启间刻本(内)(383)
王宇撰【亦园文略一卷诗略一卷】三册,明天启间刻本(内)(384)
于承祖撰【长征吟二卷】二册,明万历间刻本(内)(386)
李绍箕撰【李茂承彭泽草一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内)(388)
郁勋撰【童蒙养正习礼歌章略言一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尊)(389)
朱家声撰【春草篇一卷】一册,明万历间刻本(东)(391)
金璋撰【遥掷编一卷】三册,明万历间刊本(尊)(392)
程仑撰【寸补四种】五册,明崇祯间刻本(内)(393)
黄毓祺撰【大愚老人诗集七卷】一册,清抄本(静)(396)
马思理撰【掖垣封事一卷别附封事一卷】五册,明崇祯间刻本(尊)(398)
张维机撰【清署小草二十六卷】二十二册,明崇祯间刻本(尊)(399)
吴怀贤撰【吴翼明先生存集七卷(文集二卷诗集二卷制义一卷玄言阁唾馀一卷补遗一卷)】六册,明崇祯间刻本(内)(402)
洪思忠撰【醉闲亭诗稿三卷】四册,清抄本(东)(404)
颜俊彦撰【颜彦叔先生联捷合稿六卷】四册,明崇祯间刻本(内) (405)
梁云构撰【豹陵集十八卷】十一册,明崇祯间刻本(国)(407)
梁云构撰【豹陵二集十二卷】二册,明崇祯间刻本(内)(409)
李时成撰【白湖集十七卷附录一卷】四册,明崇祯间刻本(尊)(411)
陈元赟撰【元赟诗一卷】一册,日本宽文年间和刻本(早)(413)
李长倩撰【存懒草一卷】一册,明崇祯间刻本(内)(415)
王铎撰【拟山园初集五十三卷】十七册,明崇祯间刻本(东)(417)
林邦鼐撰【宗简斋集七卷】二册,明崇祯间刻本(内)(419)
顾简撰【蘧园集十卷】二册,明崇祯间刻本(静)(420)
朱之瑜撰【舜水先生文集二十八卷】十六册,日本正德五年和刻本(早)(422)
艾容撰【微尘闇稿十四卷豕庐稿一卷】八册,明崇祯间刻本(尊)(424)
李蛟祯撰【增城集二十二卷】六册,明崇祯间刻本(尊)(426)
翁吉??撰【石佛洞榷伥小品十六卷】八册,明崇祯间刻本(内)(428)
林铨撰【林六长诗二卷(搴芳集一卷乙亥草一卷)】二册,明崇祯间刻本(内)(430)
熊人霖撰【星言草一卷】二册,写真本(东)(434)
熊人霖撰【南荣诗文选三十五卷(诗选十二卷文选二十三卷)】六册,明崇祯间刻本(内)(434)
熊人霖撰【鹤台先生熊山文选二十一卷】四册,清顺治间刻本(内)(436)
刘孔敦撰【詹詹集一卷】一册,明崇祯间刻本(尊)(439)
夏古丹撰【夏古丹先生诗集一卷】一册,清抄本(静)(441)
许友撰【米友堂诗集七卷文集一卷杂著四卷】五册,明万历间刻本(内)(443)
?永撰【水镜集十二卷闺词一卷】二册,清康熙间刻本(内) (445)
夏基撰【隐居放言十二卷】四册,清康熙间刻本(内)(446)
张斐撰【莽苍然文稿馀一卷】一册,日本嘉永间和刻活字本(尊)(448)
邓会撰【啸庵兰花咏一卷】一册,日本江户抄本(内)(450)
附录一 作者姓名索引(452)
附录二 著录书名索引(455)
后记(469)




《前言》
黄仁生
      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其媒体主要是人员的交流和书籍的
传播,并且曾对两国的文化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与日本文化对
中国文化的影响相比较,在近代以前,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显然要大得多,这已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但如果要进一步探究以
往发生这种影响的历史进程,汉籍东传日本所发生的作用,从整体
上说,实际上还要大于两国人员交流所产生的效应。
      诚然,一提起中日文化交流,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很容
易首先想到日本“遣唐使”(始于公元630年,止于894年,共派遣
19次,而实际到达的只有13次,每次使团人数不一,少则二百多
人,多达六百多人)和渡海赴日的唐人充当桥梁的时期,他们在两
国间的频繁往返,的确曾为汉文化在日本的传播直接发挥过巨大
作用,并且在同时也促进了汉籍的大量东传。日本现存最早的目
录学著作《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藤原佐世编撰),著录全日本收藏
的典籍达1500馀部,共17000多卷,其中虽有少量日籍,但绝大多
数都是汉籍。该书一般认为编成于宇多天皇宽平年间(889
897),相当于唐昭宗前期,由此大致可见唐亡之前汉籍传入日本的
规模。这个时期,或许还可以说,人员的交流和书籍的传播对汉文
化在日本的影响大体上是势均力敌、相辅相成的。
       此后的七个世纪,有官方背景的人员交流明显受到了限制。
例如唐未五代和两宋期间,日中之间虽或多或少也有使节互访,但

相对于日唐关系而言,已称不上正常。有元一代,日中之间一直未
曾建立邦交关系,因而基本上没有官方性质的人员交流。至明代
已有所好转,两国官方曾一度互派使节并建立过勘合贸易,只是自
明初就有倭寇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至中叶愈演愈烈,其负面影
响也愈益扩大。不过,自十世纪至十六世纪,中日之间由于有商船
往来,长期成为僧侣互访的海上通道,使汉籍(含佛籍)仍得以源源
不断地东渡扶桑,从而促进了汉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先后出现
了佛教文化和五山汉文学的繁荣。
      而明末至清同治前期即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则由于
德川幕府一方面在政治外交上推行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国,致
使两国之间长期没有外交关系和官方往来;一方面又在学术与教
育上提倡以儒教为中心,并在长崎设立了惟一的通商口岸,允许中
国船和荷兰船进入那里进行商品交易,同时也通过这些商船输入
书籍和情报。因而在德川幕府执政的二百多年间,除了明清易代
之际有朱之瑜、陈元赟等流亡日本以及后来沈燮庵等随商船偷渡
日本的中国学者(含僧侣)传播汉文化以外,日本人主要是通过输
入的汉籍与翻刻的汉籍来了解和学习中国的文化学术,其学习的
场所主要为官学(包括幕府和各藩办的学校)与私塾,并且这些官
学与私塾一般都设有储存图书的文库,因而不仅导致日藏汉籍愈
益丰富,而且由此促使汉文化在日本广为普及,江户时代的汉学
(儒学)和汉文学(诗文小说)都曾出现过空前繁荣的局面。毋庸置
疑,此间二百多年,中日之间曾由于种种原因而基本上中止了两国
间人员的交流(仅有为数有限的中国文化人和僧侣以不同的方式
进入日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遗憾,但正因为其间仍有汉
籍的传播,却又最大限度地弥补了这种遗憾,从而使中日文化交流
实质上仍在继续发展而并未中断。
       从理论上说,日本历代输入的汉籍(姑且撇开从朝鲜输入的朝
刻汉籍不计)在中国都应有同版书保存传世,但由于历次战乱以及
其他种种原因,使中国大量的书籍焚毁失传,而其中却有相当数量
的书目在日本尚保存有原刻本或翻刻本,加上历代渡目华人(含僧
)和日本汉学家(含学问僧)校注汉籍(含佛籍)乃至研究汉学(含
佛学)的成果也逐渐为中国学界所重视,从而形成中日文化交流的
另一有趣的景观一日藏汉籍及其汉学成果西传中国。这一堪称
为回流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宋初期。据《宋史·日本传》记载:“雍
熙元年(984),日本国僧裔然与其徒五六人浮海而至,献铜器十馀
事,并本国《职员令》、《王年代纪》各一卷。…其国多有中国典
籍,裔然之来,复得《孝经》一卷、越王《孝经新义》第十五一卷,皆金
缕红罗漂,水晶为轴。《孝经》即郑氏注者。越王者,乃唐太宗子越
王贞;《新义》者,记室参军任希古等撰也。奝然复求诣五台,许之
令所过续食。又求印本《大藏经》,诏亦给之。”此次裔然访华在中
日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例如带来日籍二种,带去印本
《大藏经》(此书被认为是宋刻本东传日本之始,对日本佛教文化的
影响不言而喻)等,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还将日本收藏而中国
已佚的郑玄注《孝经》和越王贞、任希古等撰《孝经新义》二书献给
了宋太宗。又公元995年(宋太宗至道元年、日一条天皇长德元
),杭州奉先寺沙门源清曾把自己所著《法华珠示指》二卷、《龙女
成佛义)一卷、《十六观经记》二卷和同门僧鸿羽所著(佛国庄严论》
一卷,门徒庆照所注《心印铭》一卷,送到日本京都比睿山延历寺,
用以交换宋朝已失传的佛籍,日本天台座主觉庆于是抄写了智者
大师的(仁王般若经疏》、《弥勒成佛经疏》、(小弥陀经疏并决疑》入、
(金光明经玄义)和荆溪的《华严骨目》等书回赠给他。
       此后历南宋至元明,皆有日人所抄所刊乃至所注所著的佛学
著作传人中国,其同甚至有日僧携佛籍到中国请刊工写刻,然后把
雕版运回日本印行,如景定三年(1262)日本京都建上寺忍就曾
携带其师兰溪道隆所著《大觉禅师语录》入宋,先至临安府上天竺
请佛光法师法照撰序,然后委托净慈的虚堂智愚校勘,由绍兴府南
明孙源同剡川石嵇于景定五年(1264)刻竣(按兰溪道隆原为南宋
蜀僧,1246年航海至日本,历住常乐、建长、建仁、禅兴、寿福等寺,
1278年卒于日本。其《大觉禅师语录》为渡日后所著,禅忍携入临
安请中国刊工写刻,虽旨在运回日本印行,实已兼具将当代渡日宋
僧的汉文佛学著作回传中国的意义)。与此同时,许多日本僧人在
修禅的同时,也致力于汉诗文的学习和创作,从而促进了五山文学
的兴盛,他们的诗文集也不断传入中国,实也可称为再生汉籍的回
流。例如,著名的五山文学家义堂周信的《空华集》由入元僧携至
中国后,嘉兴天宁寺的楚石梵琦曾赞叹其“疑是中华人”手笔;入明
僧绝海中津善作汉诗文,曾向中天竺的季潭等大师问道,甚至面渴
过明太祖(且互有诗作赠答),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十二年后回国,历
住甲斐的惠林寺、阿波的宝冠寺、京都的等持寺和相国寺,其遗稿
《蕉坚集》于永乐年间传入中国后,僧录司左善世道衍曾为之作序,
称其“得诗之体裁”,“虽晋唐休彻之辈亦弗能过也”,杭州中天竺的
如兰也为之作跋,赞其“虽我中州之士老于文学者不是过也,且无
日东语言习气,而深得全室(季潭宗泐)之所传也”。
       即使在禁止日人出国的江户时代,仍有汉籍和再生汉籍向中
国回流。如1732年,幕府将军德川宗吉就曾下令将山井鼎、荻生
北溪校订的《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一书通过商船带回中国:后来日
本汉学家太宰春台(16801747)校订的《古文孝经孔氏传》一卷也
传人中国,为鲍廷博收人《知不足斋丛书》,刊行于乾隆四十一年
(1776)。至江户后期,有些船头或商人已经认识到保存于日本的
中国佚书的价值,因而开始有意将它们(后来称为“佚存书”)带回
中国以获取利润,对此,日本学者福井保曾撰《佚存书之输出》一文
予以介绍。与此同时,日本学者的汉学著作也不断输入中国,并逐
渐为清代学者所关注,如江户中期著名汉学家荻生徂徕(1666
1728)所著《论语征》、《大学解》、《中庸解》最迟在1809年(日本文
化六年、清嘉庆十四年)已传入中国,还有他的代表作《辨道》、《辨
名》二书何时传入中国虽不详,但在道光十六年(1836),钱泳已将
二书收入《海外新书》并为之撰《序》及《日本国徂徕先生小传》而刊
行于世,并且在此前后有些中国学者所撰著作中,已开始征引或评
述徂徕的观点。但直到日本明治年间开放国门以后,这一回流的
趋势才逐渐与中国学术的走向相联系,从而兴起日藏汉籍及其汉
学成果西归的潮流。


       自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日本政治和文化皆进人转型期(稍后表
述为“脱亚入欧”),曾被江户幕府尊奉为官学的“儒学”的地位迅速
“洋学”所取代,与之相联系的汉籍也一度身价大减。尽管原幕
府和各藩的藏书在废藩置县的过程中曾分别由政府有关方面接
管,但由于新的管理机构和体制经历了不短的时间才建立起来,加
之其间曾先后发生过讨伐幕府和平定士族叛乱的内战,历代积储
的汉籍在此期间难免会有所损失。尤其是面对西学东渐,不少私
家收藏的汉籍一度呈无序流动之势,即使被贱卖到书市后也散失
颇多,其中也有流人中国的,如据杨守敬《日本访书志缘起》说:“日
本维新之际,颇欲废汉学,故家旧藏,几于论斤估值,尔时贩鬻于我
土者,不下数千万卷。犹忆前数年,有蔡姓者载书一船,道出宜昌,
友人饶季音得南宋板《吕氏读诗记》一部。据云宋元椠甚多,意必
有秘复孤本错杂于其中,未知流落得所否?”而当时任职于广东的
藏书家方功惠也曾在光绪初年购买到诸如尾张菊地氏、知止堂、曼
殊院、佐伯文库的旧藏。但当内战结束、局势稳定之后,日本一方

面在新设立的部分大学中仍然保留了“汉学”,与“国学”、“洋学”并
存:一方面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不仅互派使节,而且中日学者
之间也有了直接交往,尤其是戊戌变法以后中国开始向日本派遣
留学生(每年派遣的人数不断增加,如1899年为二百人,到1906
年达八千人):从而使中日之间人员的交流和书籍的交流又恢复到
如日唐时期一样频繁,不过其性质已逐渐发生转变,这个时期日本
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明显占了上风。从清末到日军大举侵华前
夕,中国学者主动到日本访求和引进汉籍及汉学成果的热潮就是
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而日本现存汉籍的分布格局也基
本上是在这一时期经过重新调整后才得以确立,其所存汉籍的总
量相对于江户末年来说已有所减少,但与此同时乃至侵华战争期
间和战后仍在以不同的方式摄入汉籍。
       为了行文的方便,这里有必要先对近代日藏汉籍的重新调整
以及由此形成的分布格局略加介绍。严绍望先生曾将日藏汉籍特
藏(即善本)按其储存机构区分为皇家、公家、大学、私家、宗教组织
等五种性质,明治以来的布局调整简单地说主要以如下方式进行:
       一、皇家和公家藏书主要由政府予以行政处置。例如,原幕府
官学昌平坂学问所的藏书于明治元年四月由大总督府接管,后来
又经大学校,大学管理,明治四年七月才改由新设立的文部省管
辖;次年文部省在汤岛(昌平坂学问所旧址)建书籍馆,原昌平坂学
问所(以及和学讲谈所、医学馆、开成学校)的藏书被收储入馆。但
仅过两年,该书籍馆就被废止,全部藏书迁往浅草,改称浅草文库,
成为内务省所辖的博物馆的一个机构,随后所编的《博物馆书目》
和《博物馆书目解题略》实即浅草文库书目;至明治十四年浅草文
库又被关闭,其藏书后经内务省转入内阁文库。而原幕府官库“红
叶山文库”的藏书在明治初年也曾历经大学、太史局等机构管辖,
明治六年由太政大臣接管,十七年(1884)定名为“太政官文库”,并

汇集各官厅之旧藏,实际成为了日本政府的中央图书馆:明年
(1885)废太政官而始创内阁制度,“太政官文库”也更名为“内阁文
”。就这样经过十多年的流转,原幕府官库和官学等机构的大部
分藏书才终于汇集一库,成为近代以来全日本储存汉籍最丰富的
文库之一。从此之后,内阁文库(馆址曾先后设在赤坂离宫、和田
仓门内、大手门内)相对稳定,二战结束后曾作为“国立国会图书
”的一个支部而运营,直至1971年才并入新设立的“国立公文书
”(馆址在千代田区北之丸公园),但仍然保留了“内阁文库长”的
职称,故人们仍然称之为“内阁文库”。不过,到20023月底,这
职称也被取消,内阁文库完全成为了国立公文书馆的一个组成部
分。至于历史悠久的皇家藏书机构,古代曾有“图书寮”、“内史局”
等名称,至江户时代改由掌宫内机密事务的“藏人”管辖。明治初
年皇宫从京都迁往东京以后,因从幕府官库红叶山文库接收了大
批贵重书,加上天皇家、宫家、公卿家的藏书,便重新设立了“图书
”,于1884年归入宫内省管辖。其藏书虽名义上为天皇私人所
有,实际上内阁仍可进行行政处置,如1891年就曾将内阁文库中
二万馀册“天下无双”的珍本汉籍调入宫内省,作为“秘阁本”保存。
尤其自大正(19121925)以来,皇宫藏书也逐渐有限制地对外开
放,实际成为一座特殊性质的公共图书馆。二战结束后,宫内省改
为宫内厅,所辖图书寮与诸陵寮(管理皇家陵墓)合并,更名“书陵
”,通称“宫内厅书陵部”,沿用至今。读者只要事先预约得到许
可,不论身份高下,皆可人宫查阅“御藏”。当然,新建立的公家藏
书机构也可以接受私人献纳或从书市购置的方式来增加汉籍的储
量,有的甚至还获得过日军侵朝侵华期间所劫夺的汉籍。另外,上
文提到的“国立国会图书馆”,则完全是近代以来的产物,它的前身
一般认为是明治八年文部省在汤岛创立的东京书籍馆。明治十
年,东京书籍馆移交东京府管辖,更名东京府书籍馆:三年后复归

文部省管辖,改称东京图书馆一日本的图书馆之称,即始于此
明治十八年搬至上野公园内,至明治三十年易名帝国图书馆,实即
国立图书馆(通称上野图书馆)。明治三十九年移到现在的地址
(指上野图书馆,今为国会图书馆分馆),直至1947年才废止“帝
”之称,于明年正式建立“国立国会图书馆”。其馆址曾设于赤坂
离宫,1961年迁入永田町新馆,运营至今;而旧上野图书馆仍作为
它的分馆而继续开放。从东京书籍馆到帝国图书馆,其藏书主要
以接受国内呈缴、献纳和购置的图书等为主体,并在后来成为国会
图书馆藏书的基础。国会图书馆现藏汉籍虽达二十多万册,但其
中可称为稀见善本的比例不高,远不能与内阁文库相比。
        二、私家和宗教组织的藏书则以捐赠、献纳或交易的方式流
转。相对而言,宗教寺庙的藏书进入近代以后的流转要小一些,且
许多寺庙究竟藏有多少汉籍,至今仍然秘而不宣;至于一些以宗教
命名的图书馆,往往和该宗教的大学有联系(如佛教大学图书馆),
其中成立较晚的天理图书馆则与天理大学、天理市皆有联系;加之
本书正文很少涉及宗教组织的藏书,故略之。私家藏书在近代文
化转型期的变迁最大,其中大多数或献纳给国立和公立图书馆,或
捐赠给大学及其他机构,或卖给书商及公私藏书机构等,只有少数
私人文库保持原有规模(甚至有所发展)继续运营至今,其中最典
型的是尊经阁文库。该文库的图书收藏始于加贺藩第三代藩主前
田利常(称“小松藏书”),至第五代藩主前田纲纪(16351724),凡
和、汉、韩籍皆大量收集(称“尊经阁藏书”),遂成规模。经其子孙
代代相传,至明治初废藩时,原藏典籍虽有所流失,但后来前田利
为侯爵又以购买和受赠的方式增加了不少典籍,并正式称为“尊经
阁文库”。原址在东京本乡邸,大正十五年(1926,即昭和元年)
往驹场邸(今称驹场公园),并且从这年起设立财团法人管理,运营
至今。其法人名称初为“育德财团”,中改“侯爵前田家育德财团”,

昭和二十四年(1950)再改为“前田育德会”。因为该文库自江户以
来相对稳定,故现存和汉典籍不仅丰富,而且贵重者不少,其中被
认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财”的22种,“普通重要文化财”的69种。
此外,近代以来还有一些新建立的私人性质的文库特别值得注意。
如静嘉堂文库,就是明治二十五年(1892)左右由三菱会社第二代
社长岩崎弥之助(18511908)所创立,原建于东京骏河台东红梅
町的自邸旁,其藏书的主要来源是收购日中私家藏书,同时也在书
市上购买,其中最令中国学界震惊的是委托岛田翰从归安陆树藩
兄弟手中将乃父陆心源(18341894)1旧藏四万三千馀册全部购
下,于1907年夏舶载以归。次年三月,弥之助去世,其子小弥太
(18791945,三菱会社第四代社长)继承父志,进一步扩充文库,
并且于大正十三年(1924)将文库迁往弥之助的“纳骨堂”之侧(位
于东京世田谷区冈本)1940年小弥太将文库交三菱财团管理,
获法人资格。战后从1948年起曾作为国立国会图书馆的一个支
部开放,直至1970年才归还给三菱财团,运营至今。又东洋文库
也为三菱会社出资创建,其最初是三菱第三代社长岩崎久弥于
1917年从中华民国总统府顾问莫里逊(18621920,英国人)手中
购进二万四千册图书和一千多幅地图画卷等,在其别墅中存放了
七年之后,才于1924年正式建立东洋文库,并获得法人资格。此
后又陆续摄入大量图书,现藏总量已超过85万册。其来源主要是
收购或接受馈赠的日本私家藏书,也有一批是战后到世界各藏书
机构依据原书拍摄复制的文献资料。与静嘉堂文库一样,东洋文
库在战后也从1948年起作为国立国会图书馆的一个支部运营,后
来大概因为有美国资本的介入或其他原因,竟然没有归还给三菱
财团。
        三、大学是明治年间才建立起来的新机构,其汉籍虽也有来自
于行政调配的(如19673月,日本外务省决定把原东方文化学

院所藏汉籍103587册移交文部省,随后文部省又将这批典籍全部
交给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但大多或从书市购买,或收购
私家藏书,或接受私人捐赠一日本近代以来形成一个优良的传
统,学者退休或逝世以后,其藏书一般赠送给大学图书馆或研究
所,而接受单位往往会将其全部藏书单列为XX文库”而集中保
存,如早稻田大学中央图书馆设有若干单列的文库都属于这种性
质,其中“凤陵文库”(泽田瑞穗遗书)以明代以来的通俗文学资料
为主体,如宝卷、俗曲、南曲、弹词、鼓词、影卷、剧本、善书等数以千
计,已引起中国学者的重视;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现存命名
“双红堂文库”的汉籍,则是法政大学教授长泽规矩也(1902
1984)生前赠送的,其藏书以荟萃明清戏曲(含散曲)小说而知名,
片冈龙博士曾送给我一册《双红堂文库分类目录》,分戏曲、小说二
部,凡五百六十馀种,三千一百五十馀册。


       自近代日中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中国学者赴日访书正是在上
述日本汉籍流转调整过程中或新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之后进行
的。1877年黄遵宪随首任公使何如璋横渡东海,出任驻日使馆参
赞四年多,后著《日本国志》四十卷,旨在借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给
清廷做镜子,但其中也著录了他亲眼见过的许多日藏汉籍和汉学
著作。1880年夏,杨守敬(18391915)应何如章之邀赴日本使馆
任随员,才开始有意识地访求日本汉籍,“于其书肆颇得旧本,旋交
其国医员森立之,见所著《经籍访古志》,遂按录索之。”次年身兼版
本学家和藏书家的黎庶昌接替何如璋任公使,因“议刻《古逸丛
书》,嘱守敬极力搜访。而藏在其好古家者,不可以金币得。属有
天幸,守敬所携古金石文字,乃多日本所未见者,彼此交易,于是其

国著录之书,麝集于箧中。每得一书,即略为考其原委,别纸记之,
久之,得廿徐册,拟归后与同人才相考证,为之提要”。杨守敬在日
四年,公务之外做成三件大事:一是协助黎庶昌编校《古逸丛书》刊
行于东京,凡26种、200卷,其中除《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一卷为日
人藤原佐世撰,其他皆为中国佚存书或稀见本。二是购得三万馀
卷珍稀秘籍舶载西归,“虽无秦火不焚之籍,实有奝然未献之书”,
曾先后在湖北黄州筑邻苏园、在武昌建观海楼以储。杨氏去世以
后,观海楼藏书皆由政府收购,一部分拨交给上海松坡图书馆,一
部分储存在北京集灵囿。1926年将储于集灵囿的那一部分转入
北平故宫博物院,总数尚有一万五千多册,后来迁至台北故宫博物
院。据吴哲夫先生《故宫藏书鸟瞰》一文披露:这批图书依版本区
分,有宋刊本13种,元刊本56种,明刊本358种,清刊本450种,抄
24种,日本刊本330种,日本抄本407种,韩国刊本28种,共计
1666种。三是将在日期间的部分访书笔记进行整理,撰成《日本
访书志》十六卷,著录珍本古籍240种,虽“以精力衰颓、襄助无
”,致使其所购之“惊人秘籍尚多未录出”,但它作为中国人撰写
的第一部关于日藏善本汉籍的目录版本学专著而甚受学界推崇。
        此后,随着中日学者之间的交流增多,不仅中国学者可以在日
本访书做学问,而且日本学者也曾将他们收藏的汉籍(包括日本人
用汉文书写的“准汉籍”)和汉学研究的成果带往中国。在日本各
文库汉籍目录中,几乎都将日本人、朝鲜人用汉文书写的著作视为
汉籍著录,所谓“准汉籍”,只是为与中国人写作的汉文著作相区分
时的措词而已。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82年日本岸田国华(1833
1905)将其汇集的江户以来日本人创作的汉诗文集一百七十种寄
送至吴中,约请俞樾(18211907)编选日本汉诗。岸田氏此举固
然首先是一种商业行为,旨在赢利赚钱,但也含有对江户时期汉文
学兴盛的怀念,欲请中国权威对其先贤的诗作进行公正取舍评判

后选定一个范本,以供当时仍对汉诗有雅兴的日本人学习,颇有起
衰救弊之意。俞樾用了近半年时间编成《东瀛诗选》四十卷《补遗》
四卷,选诗五千多首,于1883年刊行于东京。其最值得重视的是
俞樾为每位诗人撰写了小传,既记其出处和学问源流,也略评其
诗,类似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小传》,视野开阔而颇富学术含量。因
而该书在东京出版后,传入中国的也不少。如果说,岸田氏将大批
“准汉籍”输入中国和俞樾编辑的《东瀛诗选》在东京刊行后又西传
中国,是一种更深刻意义上的汉籍回流,那么,这一事件与其说是
日中文化交流的一个虽然成功但不无缺陷的范例,还不如说是汉
学领域一次带有探索或开拓性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居留日本期间利用或
购买汉籍都已成寻常之事,甚至盛宣怀于1908年到日本治病时,
也曾购得一批汉籍回国。其后影响较大的首推董康(1867
1947),他自1926年冬至1936年秋曾四次东渡日本,“凡遇旧椠孤
本,记其版式,存其题识”,写成日记体著作《书舶庸谭》,著录经见
善本汉籍120馀种,同时还颇留意搜访小说戏曲,这显然与当时重
视通俗文学研究的学术思潮相联系。胡适为其书初版四卷本(记
19261230日至192751日首次赴日访书始末)作序时,
特别提到这一点:“关于小说戏曲的访求和记载,董先生的书也有
重要贡献。如内阁所藏小说中,有《封神演义》,是明刻本,编者为
许仲琳。此书作者的姓名,在中国久无可考,赖有此本可供考证。
又如《岳武穆演义》,本子最多,最难考证;《内阁目》有明余应鳌编
的八卷本,有明熊大木编的十卷本;又有十一卷的嘉靖三十一年
本,前八编为熊大木编,后集三卷为李春芳编。北京朱希祖先生藏
有明刻本,编者为理学名儒邹元标,也和今本大不相同。若合此诸
本,将来定可以看出此书演变的线索了。又《英烈传》也有种种不
同的本子。内阁所藏也有三种明刻本,都可供比较的研究。”此后,


董氏还分别于193311月至19341月、19354月至5
19368月至9月三次赴日,继续这一嘉惠学林的事业,至1939
年合前书编为《书舶庸谭》九卷刊行于世。继踵董康首次赴日访书
且值得关注的,还有出版家张元济(1928年冬赴日三个月,为弥补
《四部丛刊》之不足而广求善本,携归后以《辑印古书》出版)、藏书
家傅增湘(1929年秋访日一月,查阅善本汉籍170馀种,著《藏园东
游别录》四卷)、学者孙楷第(1931年赴日专访中国小说,著《日本
东京所见小说书目》六卷,为其所见110部小说作了提要)等。尤
其是王古鲁至二战期间尚在日本寻访小说,国内失传已久的崇桢
元年尚友堂刊《拍案惊奇》(即“初刻拍案惊奇”)四十卷足本,就是
他于1941年在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发现的;此外,他还将从内阁
文库和尊经阁文库拍摄的两部《古今小说》残本合为一部完整的善
本,交商务印书馆出版;甚至还依据内阁文库藏崇祯五年刻本《二
刻拍案惊奇》亲自手抄一部携归,并加上标点和注释,交上海古典
文学出版社刊行。1980年章培恒师从内阁文库拍摄该书全本,稍
后加以校勘整理交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还保留了王古鲁所作
的注释,附录了王古鲁所撰《本书的介绍》等文,并在《校点说明》中
称扬王氏说:“这是一件十分值得感谢的工作。”
       继清末民初之后,再一次兴起关注汉籍东传的热潮,是1972
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国外以
日本大庭修教授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其所著《江户时代仁书付马
中国文化受容)研究》(1984年日本同朋舍出版)首次就江户时代
的汉籍输入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做了开创性的系统研究,曾在
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1997年中华书局以《江户时代日中秘
话》为书名出版了该书中译简易读本,1998年杭州大学出版社以
《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为书名出版了该著中文全译
本。国内以严绍望教授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他从1974年出访日
本起就开始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相关课题,先后出版了诸如《日本
的中国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
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日本中国学史》第一卷(江西人民出
版社,1991)等相关著作:同时还就汉籍东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
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江苏古籍出版
社,1992)和《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钩沉》(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6)一前著以中国古典文献学在域外异质文化背景下的延伸
为视角,首次系统地论述了汉籍东传日本的历史进程和日本现存
汉籍特藏的分布概况:后著首次对日本现存宋人文集的善本(宋元
明刻本和写本)进行了全面清理,包括别集、总集、笔记、诗文评、词
曲和宋人所编的丛书,各书著录“正题”(含书名、卷数、著者、版本
及现今储存处所),部分典籍后列有“按语”或“附录”,虽“原则上不
再作考订辨析”,却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资于考证的珍贵材料。另有
规模更大的《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录》(据说达250万字),即将由中
华书局出版。由此可见,与清末民初学者赴日进行随意性或选择
性访书不同,严先生试图对日本汉籍进行具有总体性意义的学术
调查、追踪和评估。此外,原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的王勇先生
等也曾就中日汉籍交流进行过有计划的研究,其成果已出版的有
《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论文集)、《中日汉籍交流史论》
(论文集)、《中国馆藏和刻本汉籍书目》、《中国馆藏日人撰汉文书
目》等。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古籍整理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尤其是诸如
《全宋诗》、《全宋文》、《全元文》、《全明诗》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启
动,包括日本在内的域外汉籍也逐渐呈有序回流之势,如北京大学
古文献所、四川大学古籍所、北京师大古籍所都已根据项目研究的
需要而从海外引进了相当数量的珍本古籍。复旦大学古籍所自承
担重点项目《全明诗》、《全明文》的编纂以来,也已从海外引进数百

种明人文集,其中近二百种是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复制的日藏珍本
明集。但日本作为国外收藏汉籍的第一大宝库,尤其是江户时期
特别重视从中国输入明代文献资料,所以保存至今的明人诗文集
非常丰富,总储量达四千多种(同版书重复者不计在内),其中有相
当数量是中国大陆已佚的,在进一步复制引进之前有必要作深人
而具体的调查和考证。于是,受业师章培恒先生推荐和复旦大学
委派,我以早稻田大学访问研究员的身份,于2000102日飞
抵东京,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访书生涯。


       实际上在出国之前,我就开始准备国内现存明集的详细资料
并对复旦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资料室已经拥有的
明人文集进行了清理。到达东京以后,又发现日本现藏元人文集
并不太多,其中却有一些稀世珍本。鉴于在日藏文学类典籍中,近
代以来中国学者所重视和引进的主要是戏曲、小说和宋人文集,而
对于元代诗文集虽也有所关注,但尚未进行全面的清理,加之本人
近十年来一直关注元代文学,也有发其秘籍的兴趣和愿望,因而决
定在原订计划中增入元集。在访书之前,首先主要以山根幸夫先
生所编《日本现存元人文集目录》、《增订日本现存明人文集目录》
二书(稍后得山根先生赐予此二书,为我的访书活动提供了诸多方
便)为线索,充分利用早稻田大学中央图书馆所藏日本各文库(含
图书馆,下同)汉籍目录进行普查,通过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比
较,初步认定日本现藏元明文集中有近六百种为稀见本;然后对明
清之际作家的生平进行考证,删去了一些本应列入清代的作家,再
减去本中心已复制的近二百种(其中有少数为便于考证同一作家
的几种文集或其他原因仍然访查并著录),实际上只有三百多种被

列入访查范围。无论是访书还是本著的撰写,人选的首要标准是
“稀见”,而不论其是否刊行于明亡以前。本著所谓“稀见”的含义,
实际上是就中国大陆而言:一是指中国已佚(含刻本、抄本)而天壤
间仅见于日本的孤本元明文集;二是包括日本人或朝鲜人刊刻、抄
写的元明文集而原书在中国已不传于世者;三是除了日本以外,虽
然还可在其他国家或中国台湾见到,但大陆学者既不清楚也无法
利用的元明文集(含刻本、抄本、写真本);四是对元刻本或暂时难
作文献价值评估的明刊本从宽,即使国内有同版书存世,也可酌情
著录。按照这样的标准,尽管我访查的绝大多数仍然是清初以前
刊行的元明文集,然而也有少数几种刊刻的年代较晚,例如和刻活
字本《莽苍然文稿馀》一卷(明末清初张斐撰),初刊于1851年,似
乎还不够资格称善本书,但因为中国没有,并且在日本也稀见,理
所当然应该选入。当然,这种刊版年代的下延也有一个度,即应限
于现代以前的线装本;至于现当代排印本,即使稀见,也不在本书
著录之列。例如,据山根幸夫先生编《增订日本现存明人文集目
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有曾熙丙《贻谷堂诗》一卷和范国
录《十山楼稿》一卷,分别收入《福州曾氏十二世诗略》、《通州范氏
十二世诗略》二书中,但未注明是何时版本。我跟踪访查,方知分
别为曾克耑、范当世编,皆为当代排印本,于19668月在香港出
版,甚至连出版社的名称也没有,所录皆为其历代祖宗之诗,但未
注明出处,因而在撰写提要时删去了此二种。
        在滞留东京的一年中,我主要往返于内阁文库、宫内厅书陵
部、东洋文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静嘉堂文库、国立国会图
书馆、尊经阁文库和早稻田大学中央图书馆等八家藏书机构之间,
先后在前七家累计看书120天,做了大约60万字的笔记,其他时
间则大多是在早大中央图书馆度过的一因为早大为我提供的个
人研究室就设在中央图书馆右侧的四楼,研究室里办公用具齐备,

乘电梯下到二楼即可进入图书馆,出大楼左拐50米就有小餐馆
一只要不外出访书会友,包括周末,我几乎每天早上就赶到这
里,或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在研究室把每次访书时用铅笔摘抄的
笔记输入电脑,直到晚上十一点才离开研究室回住所。
       回国以后,除了承担教学和其他公务以外,我依据在日访书所
掌握的材料,继续进行考证和撰写提要,又历时二年多方才完成这
份访书报告。有关本书的体例或考证和提要的基本规则,已另撰
“凡例”予以说明。这里还想补充阐发的是,尽管本书的写作是站
在中国大陆的立场上,来审视汉籍在日本的流传及现存汉籍的文
献价值:但在日访问研究期间,笔者还有意识地以明代诗文集在日
本的传播及其对江户汉诗文的影响为线索,初步考察过以获生徂
徕为首的古文辞派的兴衰过程及其与明代复古派的渊源关系(可
惜由于时间有限,来不及撰文阐述),认为日本人撰写的汉文著作
正是汉籍东传后曾对日本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而形成的物化成果,
如能把这批卷帙浩繁、内涵丰富的再生汉籍也纳入汉籍或汉文化
的范围进行整体研究,必将进一步推动汉籍或汉学研究领域的国
际交流与合作。
         早在江户时期,日本汉学家江村绶(17131788)就已对日本
汉诗进行研究,曾撰有《日本诗选》、《日本诗史》等;二十世纪初,俞
樾曾应岸田国华之请,为之选编《东瀛诗选》,并摘编《东瀛诗纪》,
开创了中国学人系统研究日本汉诗的历史。此后虽日本先后有数
种《日本汉文学史》(如久保天随、芳贺矢一、冈田正之、安井小次
郎、猪口笃志等著)以及营谷军次郎的《日本汉诗史》,猪口笃志的
《日本汉诗》、《日本汉诗鉴赏辞典》,中村真一郎的《江户汉诗》等著
作问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有程千帆、孙望和刘砚、马沁等曾分
别选注日本汉诗,以及肖瑞峰的《日本汉诗发展史》在国内出版,但
与中日学者研究中国文学的热潮和成果相比明显悬殊。尤其是当

代研究日本文学的中青年学者中已很少有人关注汉文学作品,而
研究中国文学的日本学者又无暇顾及日本汉文学,从而形成日本
当代学术中一个相对冷寂的地带。倒是有一些研究日本思想史的
学者试图从江户汉诗文中捕捉作者的思想火花(如我认识的平石
昭直教授、泽井启一教授、片冈龙博士、中本梅衣博士、永富青地博
士、杉下元明博士都曾发表过相关的著作或论文),但又深感这方
面的基础工作(例如文献的搜集整理、诗文的句读和注释)还非常
薄弱,因而于2001624日在东京大学举行了以“21世纪东亚
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为主题的研讨会,呼吁把日本、中国、韩国文化
结合起来加强研究,尤其是平石昭直教授的演讲,还以徂徕学派的
古文辞学和魏源的《海国图志》、《圣武记》为例,论证了共同开展东
亚文化研究的必要性。而事实上,这种共同研究在二十世纪末已
有过一次富有成效的尝试,19996月台湾东吴大学发起召开了
“域外汉文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韩国、越南和中国大陆都
有学者与会,分别提交论文就日本、韩国、越南的汉文小说进行了
讨论。王国良教授还撰文明确指出:“汉文化的整体研究,不仅有
助于掌握中国汉文化在周边地区的传播发展状况,足以丰富国人
的知识见闻:在增进世人对韩国、日本、越南诸国汉文化的认识,尤
其具有重大意义。只有通过整体的研究,才能将它们在汉文化中
的地位及其特质真实客观地显示出来。另一方面,文化的整体研
究,重新将传统汉学、韩国学、日本学、越南学所弃置的域外汉文资
料,纳入汉学研究成果,必将可以开拓汉学的新领域。”他认为“汉
文化包括学术上各个层面及类别,需要各行各样专家通力合作”,
才有可能进行全面整体的研究。20026月下旬,王国良教授来
复旦出席学术会议时曾向笔者透露,域外汉文的国际合作研究虽
从小说开始,但不久之后就会转向对更加丰富多彩的汉诗文的研
究。这与上述部分日本学者的愿望正好一致,笔者也从中受到鼓

舞。可以预期,二十一世纪的环球汉籍和汉文化的研究必将适应
世界一体化的趋势而赋予新的内涵和生机。
       本稿写作的初衷只是向我所在的单位和业师章培恒先生呈交
一份完整的访书汇报,但后来因获得岳麓书社的支持,终于得以将
其整理为一部专著公之于世。如果拙著能有助于日藏汉籍的进一
步回流,并将给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方便,甚至可为新世纪的
环球汉籍研究抛砖引玉,则是笔者莫大的欣慰。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①吴廷谬《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②(日本)本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③郑梁生《明代中日关系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④(日本)大庭修《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戚印平等译,杭
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⑤(日本)山根幸夫《日本现存元人文集目录》,东京都:汲古书院,1970
⑥(日本)山根幸夫《增订日本现存明人文集目录》,东京都:汲古书院,
1978
⑦严绍《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⑧严绍盈《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钩沉》,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⑩黄遵宪《日本国志》。
11杨守敬《日本访书志》。
12俞樾《东瀛诗选》。
13日本各文库汉籍目录以及关于该文库沿革、藏书的介绍(如《改订内阁
文库汉籍目录》、《内阁文库百年史》等)








上一篇:盐城(兴化)《邵氏谱序》
下一篇:研谱老资料转存 备查(千八公三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6

主题

588

帖子

4461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61
QQ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15: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例》
一、本书以中国大陆现存文献资料为背景,首次对日本现藏稀
见元明文集进行系统考察和研究,旨在既对汉籍在日本的传播进
行专题探讨,有助于日藏汉籍的进一步回流,为新世纪的国际汉籍
研究抛砖引玉,同时也为中日相关研究者提供详细的资料信息,以
便于其亲自或托人至相关文库各取所需。
二、为便于中外同行查询乃至亲自或托人按图索骥,本书正文
所列各文集条目大致与各文库汉籍目录中的条目或索书单元相对
应(有的条目含有文集数种乃至数十种)。凡同一作家的不同文集
条目皆接连排列,而全书从目录到正文的编排则以作者生年为先
后次序。凡不知生年者,参考其中乡试会试之年或大致的生活年
代而插入相应位置;如无法考知其大致生活年代者,则置于一代
之末。
三、全书正文共列二百三十多个条目,著录了二百馀位作者的
三百四十馀种文集(因归国时限已到,尚有少数文集来不及亲见,
姑付阙如)。就作者时代而言,元人仅占六分之一,明人占六分之
五。就文集性质而言,只有少数几种为总集,而绝大部分为别集:
但在有的别集之中,偶尔也包含有可列入史部或子部的书,如刘凤
《刘待御集》中的《续吴录》、《续吴先贤赞》二种在《千顷堂书目》中
皆列入史部,钱希言的《松枢十九山》中的《桐薪》、《戏瑕》、《狯园》、
《听滥志》四种在《千顷堂书目》中皆列入子部。
四、本书正文提要一般分为正题、纪要和综述三部分。“正题”
包括文集名称、卷数和著者,如果该文库汉籍目录著录有误,则径
为改正,然后在综述中予以说明。“纪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
筒记版本概貌(含版本性质、时代、书款版式、刊记、编校与刻写者
姓名等)和收藏传播情况(含现藏处所、历代收藏者印鉴与题记及
相关问题),二是概述文集所录基本内容(含序、跋、目录、正文和附
录等),三是结合考证和综述等而有选择地摘录部分原文(含序
跋、正文、附录等)。“综述”以作者为单元(故同一作者有二个以上
条目者,“综述”则空一行,以示非只就其当前条而言),包括综合考
证的结论,或兼及作者交游乃至创作宗尚等。无论是摘录还是综
述,大抵按照凡作家为人所熟知者或其文集后世有传本者从简、反
之从详的原则,无话则短,有话则长。
五、为避免考证行文的繁琐和枯燥,本书正文尽可能省略考证
的过程,而径直简述考证的结论,但仍注明所据主要材料的出处,
以便有的研究者做进一步的追踪研究。考证的内容主要集中三个
方面:一是作者的生平履历,包括首先确认该文集的作者身份(因
为有些文集未署作者之名,即使该文库目录已定为某人撰,也可能
有误,应重新确认,如内阁文库所藏江户抄本《梦观集》六卷和明初
刻本《覆瓿集》二十四卷《拾遗》二卷,在其汉籍目录中分别著录为
元释大奎和明朱同撰,实皆误,应分别为释守仁和刘基撰:有些文
集虽署作者姓名或字号,但因姓名或字号相同者也不少,故首先应
从文集中寻找内证予以确认),然后考证其生平事迹,所据材料尽
可能以墓铭碑传、史传、本人文集中的内证和同时代人的记载为
主,以方志和后世记载为辅;二是结合该文集的基本内容、编刊事
项考察其版本源流和存佚情况,并初步确认该文集的文献和版本
价值;三是尝试性地结合该文集内的藏书印、收藏者的手识题跋或
相关书目、书志来简述其流传过程,但因目前已出版的关于日本藏
书印谱的研究成果还非常有限,尤其是尊经阁文库的藏书尚无这
方面的材料可资参考,所以对有些藏书印因字迹无法完全辨识只
好弃而不录,有些虽完全可辨但尚不清楚捺印者的背景只好姑且
照录而不作判断。
六、关于本著“稀见”的内涵已在《前言》中作了界定,有关提要
凡确认某集为孤本时,主要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山根幸夫先
生编纂的《日本现存元人文集目录》、《增订日本现存明人文集目
录》等作为参照,但日本一些宗教藏书机构和宫内厅书陵部等尚有
许多典籍秘而不宣,而国内现存珍本典籍中为《中国古籍善本书
目》所漏收者当也不少,皆有待逐渐开放和披露后再作更正或
补充。
七、本书著录的文集,凡允许直接借阅原书者,一般记其封面
和版框的纵横尺寸,单位为厘米;凡所见为写真本或胶卷者,则一
律不记尺寸。其中东洋文库所藏部分写真本,是从美国国会图书
馆复制而来。这批书原为国立北平图书馆旧藏,“二战”期间从中
国海运至美国,寄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远东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台湾方面派员索回,随即将它们全部编入台北“中央”图书馆藏书
目录中,同时以所复制的胶卷向读者开放。据说,当时因对这批书
的归属问题发生争议,所有原书皆在稍后移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附属文献处。鉴于大陆学者至今无法查阅其原本,姑且仍按本书
所定“稀见”含义和体例著录,或许还有助于引起两岸学者的关注,
从而促使这批珍本原书在不久的将来能璧还原馆。
八、为方便读者检索,本书末附“著者姓名索引”(由于同一著
者的不同文集只有前后位置之差,故该索引只标出著者第一次出
现时的页码)和“著录书名索引”,皆以笔画为序(只以笔画数为序,
同画数的,未能按某种笔形顺序排列)
九、本书“目录”和“著录书名索引”皆以一字略标各书现藏机
构,其相应全称为:内——内阁文库(今称“国立公文书馆”),宫
——宫内厅书陵部,东——东洋文库,国——国立国会图书馆,尊
——尊经阁文库,静——静嘉堂文库,研——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
究所,早——早稻田大学中央图书馆。


(本书144页图文转录
吴世良撰《寓武林摘稿十卷》
写真本(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明嘉靖间刻本胶卷复制),东洋文库藏。一册,每半叶七行,行十六字,有栏,注文双行,四周单边,版心白口,双黑鱼尾。卷内有“国立北平图书馆收藏”四方钤印,知原书在“二战”期间从中国海运至美国,曾寄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远东部,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附属文献处,大陆已无传本
     全书无序跋,亦无目录。正文各卷头题“寓武林摘稿卷口”,署明进士渐古睦吴世良著”。卷字后虽留墨丁而未明刻卷次,今按顺序称之卷一:七言排律类;卷二:五言排律类;卷三:乐府类;卷四:七言古诗歌行类;卷五:五言古诗类类;卷六:七言八句律诗类;卷六:五律;卷八:七育绝句歌诗类;卷九;传志记类;卷十:叙文类。
以上各卷头第三、四行皆为墨丁,第五行刻文体名,第六行上刻“批语”二字,下留墨丁,而全书实无批语。上,下书口无字,上下黑鱼尾之间刻“武林摘稿”及文体名加一“卷”字,如“武林摘稿“七言排律类卷”,稍下刻叶次。《东洋文库汉籍分类目录》著录此集为一卷,而编刊者最初的意图是按体裁分卷,并加刻批语和校订者姓名,后因故未果,就带着预留的墨丁印行了。
      按:吴世良,字叔举,浙江遂安县人。嘉靖十七年进士,知长洲县。改国子监博士,历广德州判官、广信府通判。性阔达,赋诗纵酒,千金立尽(参见乾隆元年刊本《浙江通志》卷一百八十二)。《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三著录其《云邬山人稿》十七卷,今未见。上录《寓武林摘稿》十卷,乃作者自编自刻。据卷十《送睦守杨侯耀辽东行太仆寺少卿赴任叙》曰:“杨侯发阶戊戌进士,自庚戌春由夏官郎拜我睦守,至今凡六年矣。是月既望,擢辽东行太仆少卿,卜日启行。”则该文作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由此可知是集当刊行于嘉靖末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4-30 17:46 , Processed in 0.16228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