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周原与周族发祥(几篇论文)

    [复制链接]

366

主题

588

帖子

4461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61
QQ
发表于 2023-12-4 12: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原与周族发祥
尹盛平
——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永庆XDF转录·202312·部分图片金文字体须参原文图片
     周原一名,始见于《诗经》。由于土地肥沃美丽,生长的野菜也甜得象饴糖,所以《诗经·繇篇》云:“周原赢赢,堇茶如饴。”周原是因为周族迁此居住而得名,那么古公父迁岐以前,这一带的黄土高原叫什么名字呢?周人的始祖母叫“姜原”,后世加女旁称为姜嫄,始见于《诗经》,《大雅·生民》云:“厥初生民,时维姜螈。”《生民》是周人追述其先祖历史的诗,“姜原”一称是周人追称的。王国维指出:“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此周之通制也。上古女无称姓者,有之惟一姜嫄。姜螈者,周之妣,而其名出於周人之口者也。”山第一代后稷弃之母并没有留下姓名,其族早期居住在宝鸡市区一带,后来发展到周原地区,本为羌人,当是周代得姓为姜,所以周人追称其始祖母时,指姜姓的居地称之为“姜原”。正如田昌五先生所说:“现在看来,姜原当是一个姜姓氏族部落居住之原,如前述姬塬一样。在这个原上居住的姜姓氏族部落的女子统称姜原。”?周人迁岐以前,岐山之阳的黄土高原是羌戎居住的地方。《水经·渭水注》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岐水俗名小横水,即今凤翔县内的横水。岐水向东南流,在岐山县境内与西面流来的雍水汇合后统称为岐水,古代又称为雍水,今天称为湋水,向东流经岐山、扶风县境。传说中的姜氏城当在扶风县城以东,东迳姜氏城南的岐水,就是今天的湋水,所以湋水就是《水经·渭水注》所说的姜水。流经周原腹地的湋水是因为姜姓部族在此居住而得名为姜水。
根据考古资料,相当于商代二里岗上层至殷墟一、二期时期,周原的中心地区扶风、岐山境内分布着畎夷族的文化遗存——商文化京当型。扶风壹家堡遗址一、二期的年代,相当于殷墟一、二期,文化性质属于商文化京当类型;三期年代相当于殷墟三期,文化性质变成了刘家文化,即姜戎文化;四期年代相当于殷墟四期,文化性质又变成了先周文化。另外,扶风刘家村姜戎墓葬年代的上限约相当于殷墟二期。壹家堡遗址文化性质的演变,刘家村姜戎基葬年代的上限,都说明至迟到殷墟二期,原在宝鸡市一带的羌戎就向东发展进人了周原的中心地区扶风、岐山县境内,古代高而平的地形叫原,周原正是一片高而平的黄土原野。古公亶父迁岐以前,周原叫什么名字虽然不得而知,但是为姜姓部族居住的原,所以周人追称其始祖母为“姜原”,是以其族的居地为名,因此姑且可以称古公亶父迁岐以前的周原为姜原。
关于周原的范围,《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徐广日:“(岐)山在扶风美阳西北,其南有周原。”汉代的美阳县城在今扶风县法门镇,遗址犹存。《水经·渭水注》云:“又历周原下,北则中水乡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历周原下的“水”是指岐水,即今天的津水。根据这两条,岐山以南是周原。明代康海《武功县志》称岐山东南七十余里的武功县雍原为周
—————————————————————————————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般周制度论》,中华书局,1984
②田昌五:《对周灭商前所处杜会发辰阶段的估计》,《华夏文明》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原。《宝鸡县志》把宝鸡县、风翔县的三畴原一带也包括在周原范围以内。史念海先生根据周原一带地形、地貌的变迁,提出:“当时的周原包括现在陕西省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个县的大部分,兼有宝鸡县、眉县、乾县、永寿四个县的小部分。”①《诗·大雅·皇矣》云:“居岐之阳,在渭之将。”这说明古公亶父迁岐后,其族居住在岐山以南,渭水以北。岐山以南,渭水以北,应该是周原南北之间的范围。
1961年,岐山县礼村发现先周文化晚期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屋遗迹,出土有高领乳状袋足鬲。1963年,在岐山县贺家村西北,清理周人墓葬54座。1973年,在贺家村西北土壕,又清理周人墓葬13座。1976~1978年,在贺家村西北发掘周人墓葬48座。加上1966~1967年清理的数座,以及1976~1978年在贺家村南发掘的西周墓6座和村东礼村北壕发掘的西周墓3座,共125座。徐锡台先生将这批墓葬分为七期,其中一、二、三期属于先周晚期,即古公亶父迁岐以后至武王伐商以前,共34座墓葬②。贺家村先周晚期墓地,位于岐山以南的岐山脚下。
1977~1982年,在扶风县上宋乡北吕村周人墓地发掘墓葬284座,分为七期,其中一、二、三期属于先周晚期,即古公亶父迁岐以后至武王伐商以前,共54座墓葬。在北吕村西北250多米处,试掘了周人的居住遗址,发现H,H2H:等先周晚期灰坑,证明这里是武王伐商以前周人居住的地方③。北吕周人居址和墓地,位于周原南端的渭河北岸。另外,岐山县王家咀、扶风县壹家堡等商代文化遗址,晚期都属于周族文化遗存。
上述先周晚期文化遗存,证实古公亶父迁岐后,其族人确实住在岐山之阳至渭河北岸。至于周原东端的漆水流域,在古公亶父迁岐以前,则是不窋自窜于戎狄或公刘迁豳时,留在故地的那部分周人的居地。周原西端的凤翔县西村先周晚期基葬,其族属虽然可能是姜戎族,但是反映出先周文化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古公亶父迁岐后,周族的势力逐步波及到周原西部。总之,周原的范围在岐山以南,渭水以北,东面可到漆水西岸,西面至汧水东岸,南北约25公里,东西150多公里,是周族居住的一片广大的长条形黄土高原。周原东、西、南三面临水,北面有天然的屏障岐山山脉,易守难攻,为周族的发展提供了安全环境。而且周原土地肥沃,使善于农耕的姬周族勃然兴起。史念海先生指出:“不同的土壤当然就有不同的性能和肥力。《禹贡》既论九州的土地,也就根据它们肥力的高下按三等九级分别排列起来。当时黄河流域四州,雍州的黄壤居于上上,不唯黄河流域首位,也是全国最优良的土壤。”④居于雍州中心之地的周原,土层深厚,土质尤其肥沃,而且古代的降雨量充沛,水系发达,特别适宜农业。善于农耕的周民族迁居此地,可谓如鱼得水,海阔天空。当时这里的自然环境秀美,资源丰富。史念海先生说:“周人的先世曾经数度迁徙,后来才在周原定居。《诗三百篇》中记周人的兴起,历历如绘。由诗人歌颂所及,则岐山之下,渭河之滨,植被的分布就与后世有所差异。那时的山上有柞械,也有松柏。那里的原上也都是灌、栵、柽、椐、糜、柘丛生的地方了(《诗·大雅·皇矣》)。”⑤周原不仅植被好,而且资源丰富,鱼类繁多,水鸟成群。《诗·周颂·潜》云:“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鱸有鲔,鲦、鳝、银、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诗·周颂·振鹭》云:“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这里不但是草木成茵,水鸟成群,鱼游水底,山川秀美,风景如画,而且为周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在周原遗址发掘中,
——————————————————————————
①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期。
②徐锡台:《周原贺家村周基分期断代研究》,《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③《北吕周人幕地》,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④史念海:《论西周日蜩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4期。
⑤史念海:《论西周日蜩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
发现不少捕鱼工具,而且发现大量淡水鱼骨、蚌壳,有的蚌壳个体很大,被当作蚌盘使用。周原北面的岐山绵延几百里,是天然的狩猎场,直到西周成康时期,仍在这里举行“歧阳之蒐”。岐山不仅是一道天然的军事屏障,也为周人符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周原水草茂盛,为周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良的牧场,当时周人的畜牧业非常发达。1976年试掘的周原遗址云塘制骨作坊,虽然发掘面积只有200平方米,但是出土的废弃骨料就有2万多斤,主要是牛骨,还有马、羊、
猪、狗和骆驼等骨酪。仅21号灰坑就出土废弃骨料8000多斤,其中包含1300头牛、21匹马骨。
周族能在周原发展壮大,征服周围方国,向东发展,攻灭商王朝,这与周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周原不但是周族的发样地,而且也是素王朝的发样地。周原孕育了周秦两大王朝,足以说明其自然条件的优越。
古公亶父迁岐,是一次战略退却性的大转移,从此周原成为周族的发祥地。《史记·周本纪》说:
古公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
为。”乃与私属遂去幽,度津、沮,喻粱山,止於岐下。幽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我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厘,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
正当古公亶父在豳地准备大展宏图时,遭到了薰育戎狄的攻掠,他选择了战略退却性的转移,举族迁往了周原,所以《孟子·梁惠王下》说:“太王事熏囊”。逼迫古公父迁岐的薰育戎狄,就是孟子所说的獯囊,而蕉鬻就是商周间的北方强族鬼方。墙盘铭文“络图武王,达殷睃民,永不巩(恐)狄度,影伐夷僮。”是颂扬周武王庄敬而强有力,撻伐了殷王朝,使其民(指殷贵族)改恶从善,从此永远不再恐惧“狄度”。“狄成”是指北狄“准方”。殷墟卜辞有“度方”,小孟鼎铭文记述南官盂奉周王命伐鬼方,俘获甚众,归告成功于周庙,献所俘鬼方酋长于“大廷”。审讯时鬼方酋长说:“潮度以亲口从商”。郭沫若认为潮字从弭声,即古文闻字(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此说可从,“闻虚”是被俘鬼方酋长的自称,闻与熏、荤古音皆在文部,音同字通,因知薰育戎狄是指北方的鬼方族。
鬼方本是商王朝西北的强敌,商王武丁用了三年时间才将其征服,所以《易·既济》说:“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易·未济》说:“展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商代殷墟卜辞中有准方,又称虚方,商王经常卜问戍守盟方之事,例如:“戍弗及虚方,戍及成方,?”“戍及虚方?弗及?”由墙盘铭称鬼方为“狄崖”,鬼方当是殷墟卜辞中的崖方。度方可能原在殷都西北的太原及其以北,被武丁征服后,有一支南下西迁到今陕北与山西交界的黄河两岸,在今陕西省清涧、绥德和山西省石楼、太谷、永和县一带,因其为鬼(隗)姓,因此西周时称其为鬼方,文献中称其为“西落鬼戎”,其考古学文化是以陕北清涧李家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这支鬼方人后来强大后转向西南攻掠幽地的周族,成为周族的心腹之患。小盂鼎铭文证明,直到西周康王时,鬼方还追随商族的反叛势力侵扰周王朝。鬼方攻掠密地的周族,或许与商王朝在背后、指使有关。由于鬼方追随商王朝攻掠周族,是周人恐惧的对象。武王灭商后,鬼方族的威胁也解除了,所以墙盘铭文颂扬武王“达股睃民,永不巩(恐)狄直”。
关于鬼方族的势力波及到泾水流域,已有地下考古资料可证。邹衡先生指出:1982年在关中淳化县黑豆嘴M3出土的4件金耳环,其形制与陕北清涧县解家沟寺墕出的6件金耳环完全相同,与往年在山西石楼县桃花者、后兰沟、永和县下辛角以及太谷县白燕等地出土的也没有两样。黑豆嘴共发现四座墓,其中M3的铜壶和M2的铜爵均属商晚期。M2出的多孔铜刀,与陕北绥德县后任家沟发现的乳钉纹直内刀,作风均相似…这些发现,明显地把山西(太谷、石楼、永和)一陕北(绥德、清涧)一关中(淳化)的商时期文化(包括先周文化在内)进一步联上了关系。”①鬼方文化向关中的挺进,表明其势力的南下。
古公亶父正是在鬼方的逼迫下,进行了战略退却性的转移,那么为什么转向了周原呢?这是因为周原一带当时具备了两个有利于周族生存发展的条件:一是漆水流域有其族人;二是周原有其姻亲姜戎。
古公亶父在岐山之阳,选择肥美的周原定居后,大力进行改革:一是“乃贬戎狄之俗”;二是改都邑名称为“周”;三是“作五官有司”。“乃贬戎狄之俗”的详细内容虽然不得而知,但是有两条是清楚的,一是放弃“陶覆陶穴”的戎狄之俗,即改变原来住地穴式和半地穴式房屋的风俗,利用版筑技术,建造地面建筑,特别是构筑宗庙、宫室(见《诗经·绵篇》);二是大量吸收郑家坡类型文化。所谓“作五官有司”,是设置司徒、司空、司马、亚旅、师氏等官职,管理土地、房屋等民事和军事,建立起国家管理构架。除此而外,古公亶父还做了两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一是建立了姬姜联盟,并“实始翦商”,将商王朝的诸侯之一犬侯,也就是畎夷之君,赶出了关中西部,逼其迁徙到甘肃天水一带:二是使其长子太伯、次子仲雍投奔了当时在陕南城固、洋县一带的“荆蛮”“句吴”族,也就是弓鱼族,为周族后来与西南的巴、蜀等民族建立友好关系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他还让少子季历娶了挚仲氏之女,与殷商王朝搭上了关系。《诗·大雅·大明》云:“挚仲氏任,白彼殷商,来嫁于周,日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旧说太任是夏代车正挚仲氏之后。任姓挚国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其近邻还有一个任姓的畴国,都是商王朝的盟国,在商王朝颇有地位。近来王晖同志提出:“《大明》诗中所说‘挚仲氏任’不是夏族挚氏,是大邑商畿内殷人氏族。”他引用王国维、徐中舒、李学勤等学者关于女子称姓乃周制,周代之前女子不以姓称的论述,认为:“大任之‘任’本是为王任事的官职名称,西周时始作为其族之姓,周人并以此来追称先妣。”②此说未必可信,但是由于季历迎娶了太任,从此周族与殷商王朝搭上了关系。总之,古公亶父迁居周原,为周族找到了一个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从此周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兴旺。
古公亶父死后,其子王季仍采取远交近攻策略,一方面保持了与商王朝的姻亲关系,另一方面开始攻伐其邻近的西北诸戎。古本《竹书纪年》说:“三十四年,周王季历来朝,武乙赐地三十里,玉十殼,马八匹。”又说文丁四年“周王季命为殷牧师”。王季即位后,开始征伐其邻近的西北诸戎。《后汉书·西羌传》说:“暴虐及武乙,犬戎寇边,周古公踰梁山而避于岐下。及子季历,遂伐西落鬼戎。太丁之时,季历复伐燕京之戎,戎人大败周师。后二年,周人克余无之戎,于是太丁命季历为牧师。自是以后,更伐始乎、翳徒之戎,皆克之。”这段文字有误,逼迫古公父由豳迁岐的是“薰育戎狄”,即鬼方族,而文中说“犬戎寇边,周古公喻梁山而避于岐下”,这显然是说逼迫古公亶父由豳迁岐的是犬戎。其错误在于把犬戎与“西落鬼戎”混为一
—————————————————————————————
①邹衡:《再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科学出版社,1998
②王晖:《季历选立之谜与贵族等级名号传嗣制》,《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谈。“西落鬼戎”是指西迁的鬼戎,就是鬼方,是逼迫古公父由豳迁歧的“薰育戎狄”,所以周族在周原强大后,王季首先伐“西落鬼戎”。犬戎是西戎的一支,与属于北方狄族的鬼方不是同一个族。据《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文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克之。”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王季所伐诸戎,皆在陕晋间,例如“西落鬼戎”在陕北与山西交界的黄河两岸,“燕京之戎”在山西太原以西,“余无之戎”在山西汾水中游。“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当是“西落鬼戎”的同类,“薰育戎狄”是泛指“西落鬼戎”与上述诸戎。
王季历死后,其子文王姬昌,“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①周文王所则的古公、公季之法,就是远交近攻之法。他即位不久,就娶了商王帝乙之少女为妻。《诗·大雅·大明》云:“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治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之,大邦有子。大邦有子,倪天之妹,文定厥样,亲迎于渭。”顾颉刚先生根据《周易·泰》六五爻辞与《归妹》六五爻辞“帝乙归妹”,提出文王所娶的“大邦之子”就是帝乙的少女。王晖同志补充说:“大姒也就是·大邦之子'、帝乙之少女。”他引用《尔雅·释亲》所说“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等文献记载,提出“‘大姒’之谓是后宫称诸妇排行之号的沿用,并非是文王之妻的族姓。”②殷人自称其都邑为“大邑商”,“大邦”是指商王朝,“大邦之子”当是指商王帝乙之少女。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帝乙才册封周文王为“周方伯”。文王通过联姻,与商王朝建立了烟亲关系,并且充分利用了这种关系,开始恭恭敬敬地不间断地祭祀殷人的先王。周原甲骨凤雏H11:1云:
癸巳,彝文武帝乙宗,贞:王其邵祭成唐,☐染艮口母,其彝血羟三、豚三,田又正。
凤雏H11:82云:
…文武…,王其邵帝…,天口典習周方伯☐口…由正亡广…王受有佑。
凤维H11:112云:
彝文武丁□,贞:王翌日乙酉,其幸再口武丁直,口口,卵…广王。
这几片甲骨的时代为周文王时期,由于文王祭祀的对象有商王成汤、文丁、帝乙等,所以学者对周原甲骨性质的认识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周原甲骨是周人的,有人认为是商人的,还有人认为祭者是商王,而记录者是周人。王晖同志认为:“这些祭祀殷先王的周原甲骨卜辞和其他出土于周原的甲骨刻辞一样,都是属于周人自己的。周文王、武王奉商人典祭祀殷先王在先秦文献中也是有记载的,克殷后周人行殷礼、祭殷人毫社、尊柿帝喾等祀典亦与周原甲骨刻辞中周王祭祀殷先王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周人谓商人先王先祖祀典纣弃而周王祀之的文献记载,正好在殷墟甲骨文及周原甲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追糊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殷周之间的舅甥关系,则可阐释周原甲骨刻辞属性的问题,对商周之际殷周关系祭礼的变化也会有一些新认识。”③
————————————————————
①《史记·周本纪》
E晖:《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③王晖:《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
此说可从,《诗·大雅·大明》云:
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有命白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
王晖读“位”为“立”,并说:“‘殷适’依《诗集传》可读为‘殷之嫡嗣'。”①商代的上帝,不仅包括自然神,而且还包括祖先神。据殷墟卜辞,商王武丁以后,诸王称死去的先王为帝,如称武丁为帝丁,称祖甲为帝甲,称文丁为文武帝,称帝乙为文武帝乙。周原甲骨文中的文武丁即文丁,文武帝乙即帝乙。“昭事上帝”,就是祭祀殷之先王。《大明》所云清清楚楚地表明:在周人看来,是上天为了立殷之嫡嗣,所以太任才来自殷商,嫁与王季,生下文王。文王能恭恭敬敬地祭祀殷之先王,而且这种美德不间断,所以才有了周方国,帝乙才能册封文王为“周方伯”,成为受天命之君。周人认为文王所受的“天命”,是来自殷人先王之命。
《尚书·召诰》中周公说:“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皇天上帝”就是指已死去的在天上的殷人先王:“改厥元子”就是指改立文王、武王为般之嫡嗣,所以下文说:“兹大国殷之命”。当然“大国殷之命”是指大国殷之先王的命令。2003年元月19日新出土的西周宜王时代的迷盘铭曰:
丕显朕皇高祖单公趄趣克明哲厥德,夹召文王、武王达(挞)殷,雁受天鲁命,匍(数)右(有)四方,并宅既董疆土,用配上帝。②
《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有克达殷,集大命”,说法与盘铭相同。“达殷”,即挞伐殷王朝。西周的单氏家族是姬姓贵族,他们认为其高祖单公帮助文王、武王挞伐殷王朝,并且在其疆土上建国立邦,是“雁受天鲁命”,普遍受有四方土地,所以文王、武王死后配祀“上帝”。“上帝”是指殷人死去的先王,那么“雁受天鲁命”,应该就是接受殷先王之命。墙盘铭曰:
曰古文王,初整穌(和)於政,上帝降懿德大号(屏),朝(数)有上下,迨受万邦。
墙盘铭对文王的颂词中,“上帝”也是指殷人先王。史墙是殷人的后代,他也说是殷之先王降下美德屏定文王,使文王会聚受有万邦,由此可见西周一代,普遍认为文王、武王挞伐殷王朝是受“天命”,也就是接受殷先王之命而进行的。事实上周人是以受“天命”,也就是以受殷先王之命为号召,拉大旗作虎皮,去推翻了殷王朝,取而代之。文王、武王受“天命”,是“达殷睃民”的合法依据。那么周人为什么会提出文王、武王是受命之君呢?这一是因为文王是来自殷商的太任所生,又是商王帝乙的女婿,而武王是商王帝乙的外甥,按照古代贵族等级名号传嗣观念,女婿与外甥也有贵族等级名号的继承权;二是因为文王能恭敬不断地祭祀殷先王,而商王帝辛(殷纣王)“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见《牧誓》),废弃了般先王的祀典,因此殷先王“改
————————————————————————————
①王晖:《季历选立之谜与贵族等级名号传嗣制》,《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②陕西省文物局、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盛世吉金》,北京出版社,2003
厥元子”,立文王、武王为嫡嗣。很显然,周人充分利用了与殷王朝的烟亲关系,发展壮大了自己,并最终取得了政权。
周族在周原,经过古公亶父、季历、文王祖孙三代一百多年的苦心经营,周文王成为西方的颗主。据周原甲骨文,可能是帝乙册封文王为“周方伯”,文献称为“西伯”。“伯”,霸也。《后汉书·西羌传》说:“及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昆夷就是畎夷,原在关中西部,是秦人的先祖。文王时畎夷已迁往甘肃天水市西南一带,因此成为周人的西方之患。《诗·大雅·绵》云:“混夷聪矣,维其喙矣。”孔颖达疏引《帝王世纪》云:“文王受命四年,周正丙子,混夷伐周,一日三至周之东门,文王闭门修德而不与战。”《诗·大雅·皇矣》云:“帝迁明德,串夷载路”。郑笺云:“串夷即混夷,西戎国名也。路应也,天意去殷之恶,就周之德,文王则侵伐混夷以应之。”据《孟子·梁惠王下》,文王曾一度“事昆夷”。关于“北有猃狁之难”,猃狁为后世对犬戎的称呼,文王时犬戎可能已向东北发展到天水市以北的葫芦河流域,庄浪县徐家碾类型的寺注文化是其文化遗存。文王时“北有猃狁之难”,可能是指这部分犬戎的威胁。
据《周本纪》记载,文王时向西伐犬戎,向北伐密须,向东伐黎国、伐邗国、伐崇国,迁都于丰,不仅控制了西南、西北地区,而且势力达到了晋西南,号称“三分天下有其二”。这三分之二的天下,是指商王朝的天下,可见文王时周族是多么兴旺发达!商王朝控制的诸侯、方国,有三分之二都归附了文王,难怪武王伐商的牧野之战,参加誓师大会的号称八百诸侯。
周原之所以能成为周族的发样地,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肥美富饶,为周族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古公亶父、王季、文王祖孙三代的政策得当,特别是古公亶父有敏锐的战略眼光,为周族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所以《诗经》颂扬太王古公亶“实始翦商”(《鲁颂·閤宫》),最后又经过文王一代的开拓进取从而为武王灭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原
——永庆·202312·XDF转录
周原
周原包括今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的一部分。古公亶父曾在此处营筑城郭、宫殿、宗庙、房屋成为周人的早期都邑。后来周文王、周武王虽然迁都丰、镐但周原一带仍是一处重要的政治中心。周原考古在 70 年代后期屡有重大发现。
1976 年在岐山县凤雏村发现了一组大型西周建筑基址。考古界把它命名为凤雏甲组宫殿遗址。因为在 70 年代发掘受好多原因制约乙组、丙组...... 都没有发掘。一直就拖到现在。它坐落在一个夯土台基之上。面积 1469 平方米。建筑物的布局以门道、前堂、过廊、后室为中轴东西配置厢房形成一个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式院落。1977 年秋在清理西厢房南头第二间房屋时在一个窖穴中发现大量卜甲和卜骨共有 17000 多片。有刻辞的卜甲有 290 多片共 600 多字。周原甲骨刻辞的内容记载商周关系和周初历史是一批宝贵资料。在扶风县召陈村与发现凤雏遗址同时也发现了一处西周建筑基址群共有十几处基址。其中一座夯土台基东西长约 22.5 米南北宽约 10.4 台基周围还有半米多宽的用卵石铺筑的周原散水。台基上由南到北有四排柱础间距 3 米由东到西有八排柱础间距大都是 3 米。台基上有两道南北向的宽 0.8 米的夯土墙。这些情况表明台基上原来的建筑应当是宽敞高大的建筑。除了凤雏和召陈的大型建筑基址以外在扶风云塘还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骨器作坊遗址扶风齐家村等地也发现有居住遗址。
西周时期的墓葬在周原地区也多有发现。岐山贺家村于 1966 年发掘的一座墓中出土了鼎、簋、尊、角等 17 件铜器还有兵器和车马器。贺家村的西周墓地还有不少小墓随葬器物大都是一件陶鬲、一件铜戈和一件大铜泡。从陶鬲的形制可以推定贺家村西周墓地中有相当一部分墓葬可能属于灭商以前的先周时期。
周原-相关记载
周原
《诗经·绵》记载古公亶父率族迁于周原时的描述——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史记·周本纪》说古公亶父迁到周原之后“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周原地区的考古资料证明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载是可靠的。
周原-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在歧山、扶风两县交界处的方圆 20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经考古勘察,发现了周王室的宗庙、墓葬、府库和文书档案(铜器铭文与甲骨文)。其中西北部是宫殿和宗庙区域(今歧山县凤雏村扶风县召陈村)。东南部为国人居住区,也是冶造铜器、烧制陶器、刻制骨器的手工业作坊区(今扶风县齐镇、庄白、齐家黄堆乡云塘村)。西南部为墓葬区(今歧山县京当乡贺家村、礼村)。
周原遗址平面图
1976 年起在岐山县凤雏村和扶风县召陈村发掘出两个大型建筑遗址。凤雏村建筑遗址南北长 46 米东西宽 23.5 米面积约 1500 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以影壁、门道、中院、大厅、过廊、后室为中轴线两边排列有东西厢房和耳房其间都有回廊连接。屋脊和天沟处用瓦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瓦。墙面和屋内地面皆用黄土、沙土、石灰搅拌的三合土涂抹铺垫质地坚硬光滑。檐柱和廊柱排列井然有序门下有台阶通向院落。院内有阴沟排水管道。这种两进院的封闭式建筑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对称严密的四合院建筑形式。据
推测该建筑很可能是西周早期的“太庙”。召陈村建筑遗址规模宏大柱础直径达 1.9 ,柱础形成网状结构。这可能是座巍峨壮丽的宫殿建筑。引人注目的是在凤雏村遗址中,发现了约 17000 多片卜骨卜甲。其中 290 多片有字这些甲骨文记载了祭祀、征战、狩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有的甲骨文字笔画细如发丝小如粟米粒用放大镜方可看清。据判断此系金属微型刻字反映出中国微雕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1890 扶风县任家出土一窖青铜器达 120 余件。著名的毛公鼎、大克鼎、小克鼎和卫鼎等都出土于此。其中毛公鼎的铭文 497 字记载了共和元年公元前 841 以镐京为中心爆发的国人暴动的历史事件。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克鼎高近 1 直径 1 造型宏伟、壮丽。现存于上海博物馆。1957 歧山县京当乡董家村出土了一窖青铜器共 37,其中卫鼎、卫盉等铭文,记载了西周中期有关土地的转让和买卖情况,对研究探讨西周中期土地制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1974 年冬扶风县庄白村南出土了窖藏青铜器 103为建国后一次出土数量最多的窖藏青铜器。其中名气最大的是墙盘。墙盘的铭文长达284 记述史墙的家族史并追述了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的世系曾运往北京在保和殿展出 1 年零 3 个月。另外歧山礼村出土的大、小盂鼎南宫编钟都具有极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周原-周原文明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460/wps9.jpg
图为周原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
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岐水边的一处断崖上考古专家日前发现了大量陶器碎片这些碎片和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同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迹。这一考古发现意味着在周朝以前 3000 年就已经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周原的文明史至少要提前到 6000 年前。
据考古人员介绍周原因西周时期周人在此居住而得名是周朝的发祥地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周原遗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周原遗址东起武功县、西至凤翔县、北至北山、南到渭河总面积数百平方公里狭义的周原遗址则指岐山、扶风两县接壤处的核心区 20 多平方公里因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称。
周原-出土文物
毛公鼎
它就是 19 世纪出土于周原的青铜器之一现在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鼎内铸有 497 字铭文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所有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一件。铭文的内容是说,国王的大臣毛公为了赞颂国王的美德而铸了这件鼎。
这个村庄叫任家村在 1890 年一个叫任致远的农民在村南的土壕里挖出了一个青铜器窖藏。出土青铜器达 120 多件。
大克鼎
大克鼎形体巨大, 93.1 厘米重 201.5 公斤。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字体工整,笔势圆润,铭文前段 14 行有阳线格栏后段格栏制范时除去。铭文用笔厚重质朴笔势遒劲雄伟形体舒展、挺拔虽用圆笔也有其伟岸与雍容之态度。“大克鼎”出土于清末金石学和金石书法鼎盛时代故其铭文书法在当时倍受推崇。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
梁其鼎
梁其鼎 1940 年岐山县东北乡任家村(今改属扶风县)出土窖藏梁其器组及善夫吉父器组共一百多件其中梁其鼎后来被岐山民主人士傅鸿德先生购得收藏建国初交献岐山县人民政府转存县文化馆(笔者时任馆长)1954 年调存陕西省博物馆.此器通高 43.1、口径 44、腹围 130 厘米。口沿下饰重环纹一周下加弦纹一道.腹内壁有铭文 6 48 字。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460/wps10.jpg
格伯簋
格伯簋
西周 31 厘米此簋内底铸有铭文 8 83 宇记录的是西周中期的一次土地买卖活动大意为格伯用 30亩的田产换取了佣生的 4 匹好马双方刻木为凭并勘定了田界。
牛首四耳铜格伯簋
西周 23·8 厘米对称的 2 个牛头。整器在兽耳上饰有 24 个大小牛头装饰构思巧妙古朴典雅在簋器中是不可多得的。
墙盘
1967 12 月于陕西扶风周白村西周窑藏出土。盘内铸有铭文 276 多字又有重文 5、合文三总计 284 字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颇似《诗经》措词工整华美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铭文字体为当时标准字体字形整齐划一均匀疏朗笔画横竖转折自如粗细一致笔势流畅。有后世小篆笔意。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资料。墙盘年代久远其中许多文字已无法辨认留待研究金文学者探考。现藏于陕西省周原扶风文物管理所。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460/wps11.jpg
19 世纪出土于周原的青铜器“毛公鼎”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460/wps12.jpg
1890 年任家村出土的青铜器“克鼎”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460/wps13.jpg
1940 年任家村出土的青铜器“梁其鼎”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460/wps14.jpg
粱其壶
周原-相关作品
周原
20 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20 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 20 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20 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全面介绍和总结了 20 世纪周原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分别对建筑基址、墓葬、制骨作坊、青铜器等遗迹和遗物进行了深入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中配有彩图 9 幅及插图 38 幅资料翔实是了解这一学术领域的必备参考书。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460/wps15.jpg
《周原文化与西周文明》
周原文化与西周文明》以考古与文献史料相结合分八章阐述了姬姓周族早期和西周王朝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史实。陕西省从蓝田猿人到大荔人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漫漫长途由蒙昧的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经仰韶文化时期的宝鸡百首岭下层文化、西安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达于野蛮时代鼎盛期在陕西龙山文化阶段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最初的古族群起源于关中西部漆水流域 的先周族 就是其中的古族之一夏代先周族 的始祖弃开始担任夏王朝的农宫号称后稷其后世代代相传大约经历了十几代后稷末代后稷之子不窋为了逃避商灭夏的战乱自窗口于戎狄之间至商代不窋之孙公刘在豳地处长修后稷之业开始振兴农业此后其族得名为周族形成了周族早期的文化即早周文化;商代末年,周武王灭商。中国历史进入西周时期。形成了西周文明。
作者分章叙述了周族早期及西周时期各个历史阶段上的经济、社会、文化的时代特征及变革,探讨了周族的起源论述了周族早期与西周的历史讨论了西周宗法、昭穆、宫室等典章制度和农业、手工业、建筑业等生产发展水平以及文字、音乐、历法等文化科技成就从而初步揭示了西周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的轨迹。
周原-参考资料
《诗经·绵》
《周原文化与西周文明》
20 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史记·周本纪》
从周族的起源论及黄帝氏族的发祥地
沈长云
——一九九六年第一期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经过半个多世纪学者的清理,人们已逐渐懂得将传说时代的古帝王视为古代氏族部落的首领,或古代氏族部落的化身了。对于我们的人文初祖黄帝,多数的学者也把他当作古代姬姓部族的祖先,从这个角度对他进行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但是在姬姓黄帝族的起源或发祥地的问题上,由于传说记载的分歧,却至今没有一个较能为多数人接受的说法。翻开史籍,只见东西南北中各地都有关于黄帝活动的记载,一如当年司马迁所说他在各处都可以听到“长老皆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令人无所适从。但是传说毕竟只有一种更接近于历史真实,分歧总是可以通过讨论解决的。我们觉得探讨黄帝氏族的发祥地,一个最便捷的手段,就是从探讨周人的起源入手。因为姬周族人是华夏后裔中唯一与黄帝同姓的部族,他们的活动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黄帝氏族的踪迹。虽然这个问题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有待探索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把握住历史的最新成果,实事求是地进行考察,并且敢于跳出旧的古史系统的窠穴,问题是不难被澄清的。
诸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黄帝生于陕西渭水流域的说法。这个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成书于先秦时代的《国语》,其中的《晋语四》说:
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美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有娇氏和少典氏的来历无从解释;黄帝赖以生长的姬水在何处,亦无注释,但它一定距离炎帝的发祥地姜水很近,这条姜水,历来人们都指为《水经·渭水注》中提到的“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之姜水,地在今陕西岐山县境内。此姬、姜二水,连同它们所汇入的岐水,都属于渭水的支流。是表明姬姓黄帝族出没于陕西渭水流域。
这条文献还把属于姬姓的黄帝和属于姜姓的炎帝写成为一对兄弟,对此,近人或解为姬姜本是同一氏族,并在日后发展成为两个互通婚姻的胞族。由姬姜两支部族自其诞生之日起就结为婚姻,是表明黄帝与发祥于我国西部的炎姜氏族生活在同一地域。
如果相信《晋语》的说法,我们确实可以得出黄帝生长发育在西部渭水流域的结论。我个人过去也持这种看法。但问题的关键是,《晋语》的这项记载明显是出于晚起的传说。即以姬姜间的婚姻关系来说,根据可靠的文献,它只建立在周人的祖先公亶父率领族众进入岐下的周原这个时期。试观周人自己歌颂其祖先诗歌《大雅·绵》的描述;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以岐下。爱及姜女,聿来胥字。
诗言“民之初生”时期的周人祖先公亶父自其原来居住的漆沮河流域,循着水边西行至于岐山之下,适遇见姜姓女子,因而安顿下来,建立了新的家室。这表明姬姓周族人与姜族的姻亲关系始建于文王的祖父公亶父时期,且其住在岐山下(盖即“姬水”所在)的时间亦不得在此之前。
如果我们相信《大雅》为周人历史的真实记录,则《晋语》的记载就只能视为周人迁居岐下之后才开始兴起的传说,所谓炎黄二族共居于岐水边的记载,亦反映了公亶父之后周姜二族的关系。
实际上,我们在其他文献中也再找不出公亶父以前的姬周族人与姜族人通婚的记录,《左传·宣公三年》曾经记载了周族的另一传说中的祖先后稷的婚姻,说“结,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也只是说“姬姞偶”,即姬姓氏族与结姓族的婚姻是周人的传统,并未提及姬姜间的婚姻。
《国语·晋语》还记载有黄帝二十五子得姓的传说。据说这黄帝的二十五个子嗣中,“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咸、任、荀、僖、姞、儇、衣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学者分析说,黄帝诸子同父却异姓的现象,实表明其时虽已进入父系时代,却仍然残留着母系社会的遗制,故有的子嗣继承父姓(如青阳与苍林氏),有的子嗣却继承母
姓,此亦表明作为姬姓族的黄帝娶此十二姓族之女为婚,故有子分属十二姓,①查这十二支与黄帝通婚的姓族中,有站姓一支,证明《左传》所谓后稷娶结姓女为“元妃”之事不误。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二支姓族中却无姜姓。炎姜在古代社会为著名姓族,并且在周代是与姬周族世通婚姻的,而此项记载与黄帝氏族通婚的姓族中竟无姜姓,这只能表明关于黄帝二十五子得姓的传说来源于较西周(公亶父之后)更早的时代,并在这更早的时代尚无姬姜通婚的事实。当然,也同时反衬出《晋语》关于炎黄二帝共同生长在姬姜二水边的记载为后起的传说。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陕西渭水流域为探索周族的起源做了不少工作,据已发掘的资料,目前在陕西境内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先周文化遗存为处于古豳地的长武碾子坡遗址,其早期居址可追溯到公亶父迁岐以前(殷墟二期)。也有说武功郑家坡遗址为最早的先周文化遗存的,其早期文化层可划入二里岗上层。但在其早期文化层与中晚期之间有缺环,其年代尚有疑问,②无论何说,姬周族人在陕西渭水流域的活动都早不过商代中期。这种现象,不正和我们对文献
的分析相吻合吗?
既然姬周族人并非始居渭水流域,那么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种说法是周人来自晋南地区。
此说首由前国学大师钱穆提出,其后有陈梦家、王玉哲等先生拥护此说,我个人以前也是赞同这种说法的。之所以赞同这种说法,主要是受了学界盛行的“周人尊夏”说的驱动,认为周人出于夏后氏族。根据晋南为夏后氏世居地的传统解释,因而认为继夏而起的周人也应出自晋南的“夏墟”。另外,从地名学上考虑,晋南地区同时也散布着许多与周族故居称呼相同的地名,如稷山、周原堡、周阳故城之类,它们可能是周人迁岐以前的故居的称呼。
翻阅近时的论文,学者中赞同并鼓吹此说的人仍不在少数。但是,经过个人冷静的思考,我现在认为周人出自夏后氏后裔的说法实出于误会。周人姬姓,夏人姒姓,二者姓氏不同,古代“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谓周人出自夏人首先就会碰上这个无法克服的矛盾。与此相应,我们在文献中又不止一处地看到周人自别于夏人,不把他们当作自己族类的作法,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的一则记载,那上面说,卫成公“梦康叔日:‘相夺予享’。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日:‘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曾何事?’”明言夏后氏族与周人非同一族类。这则记载还谈到作为夏后氏的后裔只是杞、二国,查阅《左传》,则更见杞在春秋时期往往遭到以周人为首的华夏族人的贱视,称之为“夷”,并且这“杞夷”的称呼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挂在周人的嘴上了。近年发现的作于西周孝王时期的《史密簋》就已如此这般地称呼站在周人对立面的杞人。
那么,《尚书》中周人不止一次地自称“有夏”又作何解释呢?我们说,周人(确切地说,是以周人为首的反商部落联盟)称自己为“夏”确是事实,并且以后我国华夏族的称呼也是从这里来源的。但是周人之称为“夏”,与夏后氏的称为夏是两回事。在《立政》中,周公对成王先谈起“古人之迪惟有夏”,已经表明“有夏”为“古之人”,接着又说到由于他们的后王表现不好而被上帝革去了命,“罔后”,即没有了继承人。之后再说到商的后人如何如何不好,“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体味上下文,可知这个由周人自称的“有夏”绝不同于过去的“有夏”。一些人惑于两个“有夏”名称的相同,或认为周人出自夏人的后裔,是不符合《尚书》的本意的。
有人说,夏人与周人一样,都是黄帝的后裔。这是不可信的。此说所根据的都是晚起的文献,那时黄帝已被奉为华夏九州人们共同的始祖。故而有了如《大戴礼记·帝系》(包括日后的《史记·五帝本纪》)中那样的古帝系的安排,这种系谱不能反映古代氏族部落的相互关系,是没有疑义的。在较古的文献中,黄帝仅是西方姬周族人的祖先。作为鲧禹部落的祖先,是近东地区(古河济之间)奉为宗教首领的帝颛顼。颛顼与黄帝不出自一个系统。我们看所谓黄帝十
二姓中本无东方氏族部落的姓氏,而传为颛顼后人的姒姓(夏后氏属之)、妫姓(有虞氏属之)及所谓祝融八姓,也不与西方氏族部落的姓氏相混淆,即可明了其中的道理。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体会到,那生长在古代河济之间并由治水起家的鲧禹部落,本与西方不发生千连;他们与居住在晋南地区的所谓“大夏”并不是一回事。换句话说,晋南地区的所谓“夏墟”,亦本不是夏后氏的故居,“大夏”与“夏后氏”也不是一个概念。我们过去往往把文献中这些名同而实不同的具有“夏”这个称呼的共同体都混为一谈,实在是一种遗憾。
总之,周人与夏后氏没有什么关联,晋南不是姬周部族的发祥地,更不是黄帝的故居。至于晋南地区存留的那些与周族发祥地名称相同的地点,或许只应是日后西周封建子弟从关中旧地带去的称呼。
那么,周族是否来自西方呢?现在看来,也没有这种可能,因为关中以西的甘青地区乃是姜姓族人,也就是羌族的发祥地,他们自西向东地发展,在比周人来到关中更早的时候,就已居住到了陕西渭水流域,现在陕西地区的考古发掘也已证明,关中地区的炎姜文化(刘家)来源于西方的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再早,则是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
比较可信的,看来还是一些学者主张的周人来源于分布在晋陕之间的白狄族的说法。已故徐中舒先生于此说主张最力。他认为后稷与其母亲姜源的传说实起于周人与姜族通婚并从姜姓母家那儿学得高等农业以后。周人真正的祖先应自不峦开始,而不窋以下直至公亶父之前周人皆居于长林茂草野猪出没的黄土高原地带(即古代的豳原),从事着粗耕农业,兼以采捕游猎为生,其风俗习性皆同于戎狄③。徐先生的说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我们看文献谈到周族自不
疝时代“自窜于戎狄间”,显然就是过着戎狄的生活。所谓“及夏之衰,弃稷不务”云云,不过是周人为自己出自戎狄的这段历史所作的回护而已。
不少学者还注意到,直到春秋时期,在晋陕一带仍旧散布着不少姬姓族的白狄,如晋陕间黄河两岸的狐姬、渭滨的骊姬及太行山东西麓的鲜虞等等,说明在白狄与姬周族之间并不存在着种姓或族类的区别。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是日后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造成的。自周人主动“贬戎狄之俗”而与居住在渭水流域的古老的姜姓部族结合在一起以后,便从原来的白狄部落群团中分离开来,而当他们灭掉商朝建立起新的王朝之后,就更以华夏自居,反把自己原来的族类视为“狄”。后人不知,以为周人自古以来就是礼仪文化高于周围部族的“华族”,实在是为以后周人回护自己的文字所误。
周人出自戎狄,作为其祖先的黄帝自然也出自戎狄了。在这一点上,田昌五先生的看法也是正确的。在其所著《中国古代的氏族和部落》中,他便将素黄帝为始:祖的部落归入古戎狄部落之首@。他还注意到文献中包含着这样一些说法,如《山海经·大荒西径》谈到:“黄帝之孙日始均,始均生白狄。”《大荒北经》亦言:“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是表明黄帝与后来的戎狄(包括白狄)之间的渊源关系。需要对田先生补充说明的是,上述与黄帝有着渊源关系的仅是戎狄部落中属于姬姓族的白狄,出身于媿姓部落集团的赤狄与来自西方的姜戎氏族是不应算在其中的。这其中须要考察的是所谓犬戎。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犬戎与先前的俨狁及日后的匈奴是同一族别,这是没有根据的。过去王国维仅从犬(畎)字发音及其居于“大原”这一点即作出这一判断,是不足为凭的。仔细斟酌文献,人们即可发现,所谓犬戎实际往往就是居住在骊山下的骊戎的另一种称号。《潜夫论·志氏姓》说:“隗姓赤狄,炬(姬)姓白狄…短(姬)即犬戎氏,其先本出自黄帝。”说与《山海经》同,并直以犬戎属于姬姓。是犬戎与骊戎相同姓氏。《史记·周本记》言文王被商纣王囚禁于美里,“闳天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它书中,骊戎多作“犬戎”。如《逸周书·王会》:“犬戎文马,文马赤鬣缟身,目若黄金,名吉黄之乘”,《驿史》卷十九引《六韬》云:“太公与散宜生以千金镒求天下珍物以免君之罪,于是得犬戎文马…”。此外,如《山海经·海内北经》、《说文》等皆有此说法,是表明犬戎与骊戎乃一而二、二而一之事。《史记》记载,当姜姓的申侯与周室关系尚融洽时,曾与骊山氏互通婚姻,后来申侯与周室闹翻,便召来犬戎灭周幽王于骊山之下,于此亦可见所谓犬戎即居住在骊山下的骊戎。
当然,我们也还须指出,文献中的犬戎又往往并不单指骊戎一族,而应当是散布在各地的许多非华夏集团的姬姓氏族(所谓“姬姓之戎”)的泛称。《国语·周语》言穆王迁戎于太原,这被迁到“太原”的犬戎,即应是犬戎的另一支。《穆天子传》中亦有犬戎,其居址在晋东北与冀北交界的雷水(即潆水)和雷首山附近,是又一犬戎。另外,《左传·闵公二年》谈到“號公败犬戎于渭内”,则渭水与黄河交汇处亦有犬戎。
综观上面所例举作为黄帝后裔的姬姓白狄、姬姓犬戎(犬戎是否可以与白狄划上等号,尚可进一步考察)乃至早期的姬周族分布状况,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主要居住在东至太行山、西至陕北高原,南到渭水之滨、北到晋东北与冀西北交界处的广大范围之内,这正是我们考察黄帝氏族发祥地的基本出发点。
关于黄帝氏族的发祥地,除了我们上面列举的陕西渭水说之外,目前尚有中原新郑说(谓黄帝出生在河南中部的新郑)、古寿丘(即今山东曲阜)说和古涿鹿(在今河北涿鹿县境)说几种。第一种说法我们已经分析了它的晚起的性质。中原说和寿丘说实际上比第一种说法产生更晚。比较可信的,还应当是黄帝族发祥于古涿鹿一带的。
众所周知,“黄帝邑于涿鹿之阿”的说法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在这篇专记古帝王生平的传记中,太史公一则日“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再则日黄帝“国于涿鹿之阿”。《正义》日:“涿鹿,山名。涿鹿故城在山下,即黄帝所都之邑于山下平地”。作为我国史家的不祧之祖,司马迁治史的严肃性是不言而喻的。根据他自己的介绍,他在做出这番叙述之前,还曾特地到涿鹿地方考察过。对于文献记载及长老杂说,他皆经过了自己“好学深思”的过滤,最终“采其言尤雅者”而著为黄帝生平的传记。应当说,司马迁的态度是谨慎的。
但是我们的前人往往习惯于华夏族自古以来即居于中土的思维模式,他们想象作为华夏族的祖先,并且以“土德”王的黄帝也一定居住在中原或其它文明发祥充分之地。他们不理解为什么黄帝要在涿鹿那片塞外苦寒之地建立自己的都邑,因而他们宁肯相信黄帝居于渭水流域,或居于中原新郑,或生于曲阜鲁地的传说,而对太史公的记载抱将信将疑的态度。现在,我们既然已经证实了黄帝后裔多属于戎狄,黄帝本身乃众狄之祖的说法,这一问题似乎已将近得到解决。因为戎狄自古以来即被人视为塞外的当然的居民。但为了使问题得到更加完满的解答,我们愿意继续与大家一起探索当年司马迁之所以认黄帝邑于涿鹿之阿的理由。
我们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大约应是有关周初封黄帝之后于蓟的历史记载。按周封黄帝之后于蓟的记载始见于《礼记·乐记》,然而《史记·周本纪》却说是“封黄帝之后于祝,封帝尧之后于蓟”,似乎《乐记》的记载有问题。但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却又说“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是仍当以封黄帝之后于蓟的说法不误。诸书记载黄帝的后人直到周初仍居住在蓟这个地方。蓟的所在,位于今北京市的西部。其西面即今京西的西山山地,山中有古潆水(即今永定河,其上游称桑干河)流出,经蓟城南流过。在山之西北面,即古涿鹿城,桑干河亦从城南流过。今北京西北面的官厅水库,原亦是古涿鹿人生息繁衍的场所。不难想象,居住在涿鹿一带的黄帝后裔的一支,不知何年何月顺桑干河流而下,越过西山山口,来到山东南麓的蓟城住下,因而在周初有幸成为受周武王分封的诸侯。
说黄帝及其后裔在这一带生活,还可以找到不少旁证。上文提到,居住在雷水和雷首山附近的黄帝后裔犬戎氏的一支,便在这一带居住。据《穆天子传》,周穆王西征的路线是从成周(称宗周)出发,自南往北,先要经过漳水、研山(今河北井陉一带),再“北循滹沱之阳”,才到达犬戎所居住的雷水地区。滹沱河原出今晋东北,东出太行后,流入今冀中石家庄地区。顺着滹沱河上游往北行走到达的雷水,无疑便是发源于晋北而后又东流至冀西北境内的桑干河,故雷水应即潆水,雷首山即今晋北雁门关附近的累头山。有关地理考证,过去唐兰先生及顾实的《穆天子传讲疏》已分析得明明白白,勿庸多虑。.
我们还注意到,前人盛称的黄帝“正妃”嫘祖,应当也出身在这一带。她的名字显然便因瀠水而起。实际上,这位螺祖的真名应叫方雷氏。《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汉书·古今人表》:“方雷氏,黄帝妃,生玄嚣,是为青阳”。可见为黄帝生下嫡系长子青阳的方雷氏便是黄帝的正妃嫘祖。方雷氏的得名应当很早。西周初期的铜器《师旂鼎》铭日:“唯三月丁卯,师折众仆不从王征于方雷,使厥友弘以告于伯懋
”。可见《国语》关于方雷氏的传说并非向壁虚造。方雷氏的所在,又可与同时期的《吕壶》铭文加以比较。其铭日:“唯三月,伯懋父北征,唯还。”两器铭文内容皆涉及征伐,时间皆在三月,并皆有伯懋父(即卫康叔子康伯髦)主持其事,显然所叙述是一次征伐。由是可知方雷氏在伯懋父北征的方向。伯懋父为卫国封君兼王朝卿士,则处在其国北方的方雷氏自应在今河北省境内。唐兰先生考证此方雷氏即《穆天子传》“东至于房”的房,在今河北省中部的高邑县境内®。此说虽未必,但大致方位是不错的。其地与冀西北的涿鹿县境相去不远。或者方雷氏至周初已稍稍沿太行山麓南移,但仍在距其故地不远处栖息。
穆天子(即周穆王)所到过的房国,文献记载它正属黄帝十二姓之一的祁姓。《国语·周语》说“昭王娶于房,曰房后”。《通志·氏族略》、《唐书·宰相世系表》等皆以房为祁姓。如将以上线索联系起来看,则“黄帝妃”方雷氏所在的姓族亦正属于祁姓。此亦证明有关黄帝与方雷氏的故事并非虚拟。此外,《大戴礼记·帝系》还提到:“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祇水”。此书中螺祖所生的青阳居于祇水。祇水所在,亦在河北中部高邑附近,此由近年元氏县发现的周初铜器臣谏簋可证。
今河北北部乃至中部一带,是上古时期北方民族和中原民族往来交融的地区。考古文化,包括分布在这一带的上至龙山时期,下至与中原夏商时期相对应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许多遗迹,皆可提供这方面的事实根据。黄帝所处的时代,一般认为应在龙山文化时期,其时冀西北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细石器遗存,说明这一地区应属半农半牧式的经济类型。这正与传说中黄帝氏族的戎狄身份相对应。其后,燕山南北地区整个纳入了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范畴,其文化类型仍旧继承了前一时期的半农半牧性质。从各地出土的陶器制作水平看,甚至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还有所下降。不少遗址都发现了北方系统的青铜器和相关器物,如铜镞、铜刀、铜耳环和铜指环之类,它们都应是游牧民族文化遗存。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文化遗存一直南渐到河北中部保定地区,而与此地的先商文化交错并存@。这种现象,是否与黄帝氏族后裔的南移具有某种相应的联系呢?
过去谈黄帝发源于渭水流域的学者,多主张黄帝氏族的后裔自渭水东移,过晋陕间的黄河,入晋,再经由太行山各处山口东出至华北大平原,一直到今燕山山脉的南麓。而今经我们的考证,黄帝氏族的迁徙路线倒是与此正相反,它由冀西北这块发祥地南移,或向南,沿太行山麓,入于今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或由桑干河上游向西南方向,越过管涔山,而达于秦晋高原,再由秦晋间的黄河及北洛水、泾水诸水系而最终达于渭水流域.想必人们还记得司马迁《史记记
载黄帝的坟墓在陕西境内的桥山之上,此桥山,今人皆认为在今陕北的黄陵县,实则在汉阳周县境,即今子长县境内,比黄陵县更北偏东数百里。过去人们不明白生长在渭水流域的黄帝为何要将自己的坟墓留在陕北的荒原上,而今看来,这陕北高原正是黄帝氏族由北而南迁徙的一个中转地。当年黄帝氏族曾经长期居住在这一地区,因而留下自己的遗址。如此理解问题,岂不是对所有有关黄帝的传说都顺利地得到清理了吗?
注释:
①杨希枚《国语黄帝二十五子得姓传说的分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4本下册。
②张长寿、梁星彭《关于先周青铜文化的类型与周文化的渊源》,《考古学报》19891期。
③徐中舒《先秦史论稿》页115~117,巴蜀书社,1992年。
④《中国古代的氏族与部落》,载《古代社会形态研究》页136,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⑤《周昭王时期的青铜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页41
⑥参阅郑绍宗《河北考古发现与研究》,载《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




上一篇:会稽“邵公纸”(竹纸)
下一篇:华夏族源自古羌考(周族的起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4-29 09:25 , Processed in 0.07746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