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友华 发表于 2018-9-27 15:12:56

2018-09-26宁波北仑小港第三小学今天更名小港学达小学

北仑小港有个近百年历史的学校,今天改名了!跟康熙帝御赐的匾额有关
         2018-09-26你好,小港学达小学。今天上午,小港学达小学举行新校名揭牌暨小港商会工业园区分会电脑捐赠仪式,自此,小港第三小学正式更名为“小港学达小学”。1924年,在旅沪绅商及家乡有识之士等13位邵姓热心人士共同集资新建了学达小学。经过95年的历史变迁,学校先后更名下邵小学、下邵乡小学、小港镇第三小学和小港第三小学。历史沿革
       小港学达小学,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下邵街147号,西面与鄞州五乡接界,南临巍巍灵峰山,北傍悠悠小浃江(图一)。
在学校属地下邵村的邵氏祠堂内,有一块匾额,上书“学达性天”四字,是康熙帝亲笔御书七块匾额之一。原来,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帝亲笔御书七块匾额,分别赐给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及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朱熹的祠堂。(图二)      
       邵雍后裔邵锡九先生(图三)   
       消息传来,下邵村的邵雍后裔欢声雷动,马上由邵氏族人士伦、育初、孝先等七人出资建造邵氏祠堂,于次年康熙二十六(1687))年建成,把御赐匾额悬挂于祠堂中。“学达”一词,语出《论语·宪问》篇第三十五章“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性天”一词,语出《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学达性天”,主要是指通过教育、通过做学问、通过养性达到“性命合一”,就是通过教育,通过做学问,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这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1924年,在旅沪绅商及家乡有识之士邵尔康、邵光黻、邵树华等十三位邵姓热心人士共同集资下,在村东河边的石作坊上建造了14间平屋校舍,于1925年春开学,取名“学达小学”。“学达”就来自御赐“学达性天”匾额的前两字。“学达小学”校名一直使用到1949年;解放后,为方便记忆,把学校改名为下邵小学;1981年,学校改名为下邵乡中心小学,统管全乡11所农村小学;1982-1998年期间,华侨邵永财先生和张新章先生先后出资,为学校先后捐建了两幢教学楼。1992年,扩镇并乡,学校在小港镇地理位置排名第三,于是改名为小港镇第三小学;2003年,学校迁址新校舍(北仑区小港街道下邵街147号),教学楼、综合楼、食堂、运动场,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一应俱全,其中五层的综合楼成了下邵地区的地标性建筑。2004年,小港撤镇改街道,学校命名为小港第三小学。“历史悠久,面貌巨变”,可谓是对学校发展变化得最好概括。
1950年-1980年 下邵小学
1992年-2003年 小港镇第三小学
1925年-1949年 学达小学
1981年-1991年 下邵乡中心小学
2004年-2018年 小港第三小学
2018年9月26日,小港第三小学新校名揭牌,更名小港学达小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09-26宁波北仑小港第三小学今天更名小港学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