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绍兴邵永庆 于 2020-12-9 11:39 编辑
在清朝,怎样才能当上知县? https://www.douban.com/note/732760399/
o哎呀北冥鱼201909021530
说起知县,很多人会戏谑地称其为七品芝麻官。其实,“芝麻"的小是相对于封建王朝庞大国家机器而言的,如果我们把视角聚焦在县,知县执掌一县之政,品轶不高但职权重大,县里面的所有事务他都能管,掌握着治下百姓的生杀予夺大权,百姓在知县面前都是自称“小的、“蚁民,纪晓岚就管说过:“百姓视之(知县),仅下天子一等耳。"意思就是在老百姓的认知中,知县只比皇帝低一级在清朝,不仅老百姓不敢小瞧知县,皇帝也不敢忽视知县的重要性际事务的官)。中央的政令能否在帝国境内得到贯彻,关键不在省、道而在县的执行力度。 清朝统治者一向重视知县的基层行政作用,雍正皇帝普一再强调:“惟尔州县诸臣,具有父母斯民之责,其为朕立之基址,以固邦本焉。”意思就是州县的官员,肩负造福百姓的重任,他们是皇帝立下的基石,是用来巩国家根本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清朝对知县的考察任命相当慎重和严苛。想成为一个“县太爷走一套复杂的选拔程序,符合条件,才能修成正果。
一、走正途?还是走异途?
在清朝,想要成为一名知县,有两条路径,一是正途,二是异途。 分为“科甲出身”(进士、举人)、“学校出身”(贡生、监生)、“恩荫廷给后代的除了正途之外,其他的都是异途,比如捐输(花钱买官)、举荐(官员保举)、吏胥迁轶入仕(优秀的吏升级为官) 雍正朝的名臣李卫,大字不识几个,他的第一个官职就是花钱买的(虽然不是知县,但道理一样),属于异途。 清朝“选班首重科目正途”,在选时,会优先考虑科举等正途出身的人。在清朝统治稳走时期, 80%的知县来源于进士、举人、监生。到了晚淸,由于朝廷财改国难,地方督抚坐大,推荐权上升,所以捐翰和举荐的比例有所上升。但不论如何,进士和举人始终是主力军,二者占知县来源的60%以上。 如果你生活在清朝,既没有钱捐辋买官,也没有祖上的光可以沾,想要成为一名知县,几乎只有读书科举这条道。如果想先干小吏,然后等待升官,或者想指望某位大佬保垄做官,趁早打消念头,这需努力,有这样运气和精力,还不如去读书
二、学历只是门票
读书考取举人、进士,只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不一定能做知县。 如果你是考霸,一路考上了进士,并且名次靠后,那么成为知县的概率会很大。清朝规定,进士二甲前五十名,会分配在中央各部院,二甲后到三甲前十名,会分配去做中行评博(官名名,分配到知州,三甲二十一名到七十名,分配到各地当推官(管司法的官),剩下的分配到各地当知县清朝进士每科平均244人,其中前143人被分到了其他地方,剩下的101人会分配到各地做知县,这个概率约为40%。当然,分配到别的岗位的进士,之后也可能再下去当知县,但这不是今天要说的话题。 如果你不是考霸,考上举人,考不上进士,别灰心,老天自有安排考霸毕竟是少数,为了给数量庞大的举人们一个出路,清廷于1752年引入了“大挑”制度,“大挑每六个月举行次,边远地区参加一次会试、非边远地区参加三次会试落榜举人,可以到更部登记,参加"大挑"。 “大挑"其实就是大挑选的意思,由皇帝派人进行面试挑选,被选拔为—等的举人,将被委以州县候补官“大挑"不考文化,毕竟能考上举人的,文化差不到哪儿去。能否在大挑“中被选中,主要看你的气质,看你的符不符合主考官的审美(长相、身材、精气神等),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
三、七道考核程序
如果你考上进士,并且名词在三甲七十名之后,或者考中了举人,被大挑选为一等”,那么,恭喜你,获得角逐知县岗位的门票。接下来,餐部堂大人齐聚吏部,九卿科道会通过七道考核程序,决走你能否成为一名知县。 一是“別其流品”。即看出身符不符合要求,类似于今天的政审。清朝规走:凡为人家奴、长随、娼妓、优伶.隶、卒、或八旗户下人本身及其子孙,均不得应考如仕。意思就是这些在淸朝被视为“下等人喲的人及其子孙不能参加考试做官。如果想要改变家族命运,必须放弃这些下等职业,三代之后,子孙才可应考入仕。 二是“观其身言”。顾名思义,就是看言谈举止,身体状况,有没有疾病,年龄有没有虚报,籍贯有没有作假雍正时期,又增加了几道简答题,类似于今天的公考面试题,比如“何以治民?”(打算怎么开展工作)、“何以厚裕?“(怎么把GDP搞起来)等等,答卷附在履历后面上交,等待评判。 三是“核其事故”。看有没有犯过错误,有没有了解的案子,有无父母之丧在身。三项都为“否才符合要求。 四是“论其资考”。这一条是针对那些对调、回避、丁忧、请假等官员而言的,他们如果办完了事,需要升降调补(知县),就要梖擔其空缺时间,计箅他们符不符合规定的任期。这条与初除官员(菜鸟)关系不大,可以。 五是“定其期限”。新进的进士、荫生、捐输、拔贡等,会被分配到各地区各部门实刁,实习期满后才会被授予职务。走其期限,就是向实习部门核准,看看实刁期满了没有。 六是“密其回避”。也就是回避制度。不能在本省做官,也不能在原籍所在地五百里内做官。亲属不能在同省或同衙门做官,小官回避大官,授业师生以及考官与门生之间,也应回避。 七是“验其文凭”。候选的宫员,必须持原衙门或有关部门开的身份证明,包括执照、咨文、印结,交给吏部,以便授官时查验。查验完了之后,要拿上这套证明,给所在岗位省份的总晉巡抚查验,然后给吏部一个反馈。
四、抽签决定最终结果
画过七道考核程序之后,你已经是一名知县了,但是去哪里当知县,这仍是一个问题。 清朝将县分为冲、蘩、疲、难四种,县有大有小,有穷有富,有好治理的,有难治理的,所以在不同的县当知县,对仕途影响很大。让新知县自己选,不太可能,大家都挑好的,让吏部分配,可能存在利益输送,引发质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朝沿用了明朝万历年闫吏部尚书孙丕扬发明的掣签之法。 掣签,就是抽签的意思,抽签分单双月玨次。吏部铨法规走:知县双月班次,以十七缺为用进士五人、举人五人,捐纳四人,推升三人;单月班次,以十八缺为一轮,用丁忧服满四人,开复应补二人,捐纳四人、进土四人,举人四人。 意思就是:双月时,朝廷会拿出17个知县名额,让5个进士、5个举人、4个纳捐人、3个推荐的人抽签,确定各自去哪里当知县。单月时,有18个名额,让4个丁忧服满的人、2个开复应补的人、4个纳捐人,4个进士、4个举人抽签,抽完签之后,吏部会颁发委任告敕,这样就可以愉快地去抽中的地方当知县了。
五、正途知县与异途知县
通过正途而来的知县,与通过异途而来的知县,虽然都是知县,但是受重视程度完全不一样。 正途出身的知县,一般是实授,名至实归的知县。异途出身的知县,一般是试授(试用期),试用三年,合格才能转正(汉官捐输者,试俸三年,试停未满,不准转升)。除此之外,正途知县在调动和升迁方面也更具有综上,知县是清政府中央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亲民之官”,因此清王朝将其看作巩回统治的基础环节,清朝皇帝普多次强调知县的重要性,对知县的选拔任用,设置了较高的门槛。知县虽小,但想要为一名知县也并非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