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743|回复: 0

一口气看懂西周历史!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615

帖子

4694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94
QQ
发表于 2023-1-28 17: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绍兴邵永庆 于 2023-1-28 17:46 编辑

一口气看懂西周历史!
除了那些神话传说,真实的西周到底是怎样的
转录文字
今日头条    作者:妖火说历史
https://www.toutiao.com/video/7164788177340334592/?app=news_article×tamp=1674080847&group_id=7164788177340334592&share_token=101a89dd916a48488b76d1594189cae8&source=m_redirect

历史上真实的西周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提到西周这个朝代,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那场著名的“封神之战”,在英明神武的周武王的带领之下,干翻了了昏庸无道的商纣王,这期间又有姜子牙、杨戬、哪吒这帮人帮着周武王打败了很多强大的敌人,然后大家最终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这就是西周。
但要说历史上真实的西周到底都发生过哪些事情?完整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很多人可能就说不清楚了,因为时代太过久远,再加上《封神演义》的故事,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所以后来我们去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总会觉得这个时代的神话比较浓,

而如果去除掉这些神话传说,历史上真实的西周,其实应该是这样的——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皇帝战胜了蚩尤之后[姜水流域的神农氏炎帝管治后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战乱不止。姬水流域的轩辕氏黄帝便乘时而起,打败不同的部族,其余部族的首领亦纷纷归附,于是形成炎帝、黄帝、蚩尤鼎足而立的局面。黄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东方。炎帝与蚩尤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走,向黄帝求救。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获胜。最后黄帝集结在涿鹿(今张家口东南)与蚩尤决战,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终于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建都在涿鹿。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子孙后代越来越多,逐渐开支散叶,但是其中皇帝有一个玄孙,也就是皇帝孙子的孙子,孙子名字就叫做“弃”,所以叫做“弃”[即后稷,为皇帝的曾孙喾(kù)之子。 喾(kù),即帝喾,(公元前2480~前2345),三皇五帝之一、商族第一位先公。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他是汉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即五帝之一的高辛氏,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善的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是黄帝。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伯父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毫(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今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建有帝喾陵。帝喾有四妃——正妃有邰氏名姜嫄,生子弃,即后稷,是周朝的始祖。次妃有城氏名简狄,生子契,是商朝的始祖。次妃陈锋氏名庆都生了尧(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次妃娵訾氏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据说是因为他妈并不是自然怀孕有了他,而是某天踩中了一个巨人的脚印,然后就怀孕了,所以生下了这个孩子,他妈觉得这个孩子来的太过诡异了,所以就把他给扔了,但是扔了好几次之后都没扔掉,所以他妈觉得这是神的意思,所以就把他留了下来,然后给他取了“弃”这个名字,再后来“弃”逐渐长大,在种植方面非常有天赋,特别会管理农业方面的事情,所以到了大禹在位的时候,“弃”就逐渐成了大禹最得力的助手,帮大禹去管理农业,最后“弃”的子孙后代去了渭水流域生活,因为临近姬水,所以就以“姬”字作为这一族的姓,周朝或者说周王室最初就是这么来的,而这个“弃”就是周王室的始祖,同时也被后世尊称为“五谷之神”。这种历史虽然是被明确记载于《史记》当中的,但是因为历史太过久远,到今天确实是有点难以考证了,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今天的渭水流域生活着一个古老的部落,我们可以称其为周族,这个周族就是周朝最初的原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周族都是以部落的形式生活的,这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当时绝大多数的地方都是以部落形式生活的,不过到了商朝中后期,商王武丁在位的时候,商朝正式册封周族为诸侯国,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周族变成周国了,武丁去世之后大概过了100多年以后,就到了商纣王即位了,在这100多年里,周国作为一个新出现的国家,一直在西边快速发展,而在武丁册封周国之后,周国这边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这就是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本名姬亶,继承了后稷公刘的事业,积德行义,得到民众的爱戴。周武王姬发翦商建周之后尊称姬亶为周太王。孟子曾经赞扬太王使当时"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世系: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1弃(后稷,帝喾长子)→2不窋(kū)→3鞠→4公刘(姬刘)→5庆节→6皇仆→7差弗→8毁隃(姬隃)→9公非(姬非)→10高圉→11亚圉→12公叔祖类(姬类)→13古公亶(dǎn)父(姬,即周太王)→14季历(姬,也称王季,姬亶第三子)→15周文王姬昌→16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也就是周文王的爷爷,按照目前“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结果来说,应该是商朝先册封了周国,然后又过了几十年之后才到了这个周太王的即位了,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们还得等考古学家进一步发掘整理,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知道这位周太王在位的时候,周国把国都搬到了祁阳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1世纪到前8世纪的大型古遗址,出土了大量卜骨、卜甲,以及大量珍贵的国宝青铜器。周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0/wps1.jpg躲开了西边戎狄的袭扰,从而可以快速发展,而到了周太王晚年的时候,周太王有好多儿子,但是他都不太满意,唯独对自己三儿子家的那个孩子比较感兴趣,但问题是如果跳过儿子这一辈,直接传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0/wps2.jpg
位给孙子好像也不太合适,所以这个时候周太王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就想出一个办法[古公(古公亶父,周太王)有长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姜生小儿子季历,季历娶太任为妻,太姜、太任都是贤惠的妻子。太任生子姬昌,有圣明之兆。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姬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荆蛮(建立了吴国),而让位给季历。古公死了,季历即位,就是公季,他俩直接带着一部分人离开了周国,远赴东南生活了,而到了东南之后,这哥俩混得还不错,直接建立了一个国家,这就是后来春秋时代称霸一时的吴国,而周国这边,因为老大和老二都走了,所以周太王也就只能把王位传给了老三季历[季历,姬姓,名历。季是排行,所以称季历,尊称公季、王季、周王季。周太王之少子,周文王之父,周武王和周公旦之祖父。季历接位后,师承古公亶父遗道,笃于行义,领导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又与商贵族任氏通婚,积极吸收商朝文化,加强政治联系。在商王朝的支持下,他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提高军事实力。商王文丁时,受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后因权重遭忌,被文丁软禁绝食而死。,就是周文王他爸,这个季历也是一个超级牛人,先是积极和商朝那边通婚,得到了商朝的支持,然后在商朝的支持之下,横扫西北,后来还被商朝封为“牧师”,这个牧师和今天的牧师肯定不是一个意思,而是说管理整个西北游牧的官,相当于是西方诸侯的首领,不过,到了季历晚年的时候,因为周国发展的太快,商朝这边也开始逐渐忌惮起来,所以最终,季历被商朝(文丁)叫到了商朝王都那边,直接软禁致死了。而吉利死后,接下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即位了。
提到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于毕原。西周王陵(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宝鸡岐山县凤凰山南麓。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 ,追尊姬昌为文王。,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他算卦比较厉害,中国古代的算命看卦,基本上都是尊周文王为祖师爷的,而在政治方面,周文王的贡献同样也是非常深远的,周文王在位期间,直接塑造了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后来这套体系被他儿子给完善了一下,就形成了所谓的“周礼”,这套制度直接影响了接下来近千年的历史。除此之外,周文王一边继续小心的侍奉商朝,另一边韬光养晦,不断团结一些支持周国的诸侯,打击那些反对周国的诸侯,就这样到了周文王在位后期的时候,周国当时能够影响的势力范围已经达到了当时整个天下的2/3,到了这个时候,商朝王室自然会对周国极为警惕,再加上有其他诸侯国的国君来商朝王室这边告状,所以后来商朝王室就故技重施,直接把周文王给抓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姬昌拘于羑里”[yǒu lǐ羑里,古地名,又称羑都,在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公里的羑里城遗址,羑水经城北东流。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再后来,周国这边有人花了大价钱,给商纣王行贿,讨商纣王的欢心,再加上周文王确实也表现的比较顺从,让商纣王觉得周国确实不会造反,所以就放周文王,而周文王回到周国之后,一边继续对商朝俯首称臣,一边继续发展力量,招揽人才,在招揽人才的过程当中,周文王招揽的最重要的一个大臣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在《封神演义》当中,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徒弟,跟着元始天尊学了好几十年之后才下山,下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辅佐周朝,不过在正史上肯定是没有什么元始天尊的,历史上的姜子牙其实就是一个落魄贵族,他的祖上据说也曾经辅佐大禹治水,后来被大禹封官,但是经过夏商两代的传承之后,到了姜子牙这一代,他们家早就已经败落了,因为当时是典型的贵族政治,只有贵族才能做官,所以姜子牙即便是年轻的时候学了很多东西,学富五车,依然没有办法做官,就在这个时候,姜子牙听说西边的周国正在招揽人才,而且还不限于贵族身份,所以接下来姜子牙就去了周国那边,借着钓鱼的机会见到了周文王,然后让周文王发现了他的大才,从而成为了周国的高官,但是对于姜子牙归周的过程也有其它的说法,比如有人说姜子牙是在周文王被商朝关押之前就已经来到周国,开始为周国效力了,而且周文王能够被商朝释放也是姜子牙出谋划策的结果,不管怎么说,姜子牙来到了周国这边之后,肯定是被重用了,而接下来姜子牙也没有辜负周文王的期望,在姜子牙出谋划策之下,越来越多的诸侯国开始归附于周国,从而形成了“周国占天下三分之二”的局面。另外,《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好像没有什么感情戏,也没有什么后代出场,但是在正史上姜子牙肯定是有后代的,而且是儿女双全,姜子牙的儿子,后来被周王室封到了山东,建立了齐国,春秋时期那位称霸的齐桓公就是姜子牙的后人,而姜子牙的女儿则是直接嫁给了周武王,成了周朝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位王后!总之,在周文王的苦心经营之下,周国开始越来越强,期间又吸引了以姜子牙为首的一大堆人才,开始为周国效力,然后,周文王没等到灭商那天就去世了,而周文王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就即位了,
周武王[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043年) ,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wǔ]王) ,周文王姬昌太姒[sì]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约前1056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 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克殷商三年后(约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继位之后又过了几年,恰逢商朝这边和东方的东夷开战,主力都被调到东边去打东夷了,周武王这个时候就直接起兵,在今天的河南省孟津县召开会盟,号召天下诸侯一起讨伐商纣王,在演艺小说当中,周武王的这次号召会盟有八百诸侯前起来响应号召,和周武王一起组成了联军,但实际上,据后世史学家考证,当时前来响应周武王的诸侯或者一些部落的族长,数量虽然不少,但是最后大家集结出来的总兵力,其实只有45000人而已,这倒不奇怪,毕竟当时整个中原的人口也没有多少,能集结出45000人的精锐,那已经相当不容易了,顺便说一句,当时前来响应周武王的这些人里面,有一个南方的小部落,据说这个小部落以“熊”为姓,崇拜火焰,据后世史学家考证,当时这个小部落派来的人,应该并不算多,不过后来仗打完了之后,周国的高层倒是也没忘了他们,后来封了一个子爵的爵位给他们,再后来这个部落在南方不断壮大,拿着这个子爵的爵位到处扩张,于是就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那个强大的楚国。随着八佰诸侯集结完毕,周武王带着这支联军浩浩荡荡的向商朝的首都朝歌杀了过去,当时商朝的主力军队都在东边打东夷,所以商纣王只能临时释放了朝哥城内的奴隶,组建了一支奴隶大军。这个做法后来在秦朝末年的时候,还被那位秦二世学去了,不过临时释放这些奴隶,肯定都不喜欢商朝,他们之前一直在商朝的压迫,如今还要给商朝打仗卖命,谁愿意呢?上了战场之后,这些奴隶直接调转方向,转头跟着联军一起杀向了朝哥,就这样几乎没怎么费力气,周武王就攻入了朝哥,而那位商纣王,则是一把大火点燃自己的宫殿,自己也自焚而死了,随着商纣王身死,商朝彻底结束,西周正式开始。
不过西周虽然开国了,但是如何解决这些前朝移民依然是一个大事,毕竟商朝之前东征的那些大军,此时都还在,而且其他商朝王室的支脉,此时也依然强大,所以西周开国之后,周武王首先要做的就是一边安抚他们,一边完成对整个中原的控制,于是这个时候的周武王就想到了一个非常绝妙的办法:干脆直接把自己的儿子、兄弟,还有像姜子牙这样的功臣,分封到各地去监管和控制当地,那不就能解决问题了吗?按照这个思路,周武王首先把那些商朝的遗民全都集结到了今天的河南商丘地区,让他们在这里自治,同时又让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即位做他们的新王,这就是后来春秋时期的那个宋国的雏形,与此同时,周武王又把自己同父同母的三弟姬鲜(管国)、五弟姬度(蔡国)和八弟姬处(霍国)分到了商丘周围,建立了三个国家,这三个诸侯国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正好把这些商朝移民围在里边,防止他们作乱。另外,后来的几十年里,姜子牙被分到了山东,建立了齐国;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0/wps3.jpg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0/wps4.jpg
周武王同父异母的大哥的儿子被分到了北方,建立了燕国;周武王的三儿子[唐叔虞,唐叔虞(生卒年不详),姬姓,名虞,字子于 ,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时期晋国始祖、三晋文化创世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 ,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 )。在封地唐国,史称唐叔虞。周成王幼冲即位后,皇父周公旦摄政,带兵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叔虞。启以夏政,强以戎索,政绩斐然可观, 成为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作为三晋文化的创世人,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是为晋侯燮。被分到了山西,建立了晋国[晋国(前1033年—前349年)姬姓晋氏,初国名“唐”,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封国,即著名的“桐叶封弟”故事。唐叔虞之子晋侯燮徙居晋水,更国名为晋。晋国是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春秋五霸之一,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周武王四弟的儿子被分到了山东,建立了鲁国[鲁国(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255年),周朝诸侯国,姬姓鲁氏,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伯禽,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尊称禽父,周文王姬昌之孙,周公旦长子,周武王姬发之侄,周朝诸侯国鲁国第一任国君,称"鲁公"。伯禽在位时期,平定徐戎叛乱,坚持以周礼治国,使鲁国政治经济出现新局面。其辖区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历时795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5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六年后(公元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总之,靠着这样一番眼花缭乱的操作,周武王把自己的亲戚和老丈人都给安排到了各地,有了他们的帮忙,周武王自然就能逐渐控制整个天下了,据说当时周武王一共封了七十多个国家,这其中的有40多个,都是姬姓他们自己家的人来做国君,这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天下”了,不过这个目标周武王并没有完成,因为就在西周开国之后不久,周武王就去世了,可能是因为过劳死之类的原因,
而周武王去世之后,因为他去世的时候比较年轻,所以他的嫡长子周成王[周成王姬诵(?―前1021年),姬姓,名诵,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朝第二位君主,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太师姜子牙的外孙,母为王后邑姜。继位之初,年纪尚幼,由皇叔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统治中国、大封诸侯、派兵东征、制礼作乐,巩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公元前1021年,因病驾崩,在位22年。,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孩,根本就无法处理朝政,如果放到后世的话,这个时候一般应该是由太后出来主政,也就是姜子牙的闺女出来管事,但是西周不是这样的,按照周王室的规矩,周武王去世后,他的四弟(姬旦,周公解梦)和他的庶长兄(姬奭)出来管事了,这个周武王的四弟就是那个会解梦的周公姬旦,而这个庶长兄姬奭就是燕国名义上的第一代国君,其实最开始的时候,鲁国和燕国本来就是册封给他们的,只不过他们需要留在京城辅政,所以才让他们的儿子去管理了,这两个被周武王选出来辅佐他儿子的兄弟,能力还是不错的,而且也比较忠心,尤其是那位会解梦的周公姬旦,后来还是彻底完善了周礼,成了孔子的偶像,不过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好心眼了,尤其是那三位被派出去监视商朝遗民的兄弟[周武王同父同母的三弟姬鲜(管国)、五弟姬度(蔡国)和八弟姬处(霍国),人家想做天子,所以后来,这哥仨琢磨了一下之后直接联合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开始起来造反了,不过此时周朝已经通过分封的手段彻底控制了天下,他们就算造反也没用了。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0/wps5.jpg不久之后,那位会解梦的周公姬旦直接带兵灭了他们,然后又从他们的亲戚里边挑了一些对周王室忠心的继承了他们的国家,这场叛乱,后世史称“三兼之乱”。“三兼之乱”结束以后,西周开国过程当中最后的一个大雷,商朝遗民的问题也就算是彻底解决了。而随着商朝遗民的问题解决,商朝内部就算是彻底消停了,所以接下来,周朝的任务就是花时间去休养生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先是周公辅政,然后等到那位周成王长大之后,再正式亲政,
周成王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周康王[周康王姬钊(?~公元前996年),姬姓,名钊,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朝第三任君主,周武王姬发的孙子,周成王姬诵的儿子。初封太子,在召公奭、毕公高辅佐下,正式登基,继续推行周成王的政策,平定东夷叛乱,北征略地,西伐鬼方,进一步加强统治。周成王至周康王时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史称"成康之治"。公元前996年,在镐京去世,谥号为康,安葬于毕原。又继续执行了之前休养升息的执政理念,所以周成王和周康王在位的这段时间,算是西周历史上最美好的一段时间了,后世史称“成康之治”,如果类比后世的话,大概就相当于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因为这段时间一直都比较太平了,所以成康之治的这段时间就没有啥可说的了。不过,到了周康王晚年的时候,随着周朝需要升息的差不多了,那接下来自然就要对外扩张了,汉朝的时候,汉朝经过文景之的休养之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开始大规模对匈奴用兵,而西周这个时候,其实到后来的汉朝也是一样的,他当时的西周面对的敌人可比汉朝更多,当时的西周还没有完全统治我们现代理解的那个中原,所以在西周的周围,东边有东夷、西边有犬戎、西北有鬼方、南边有南蛮、北边有北狄,总之周围都是敌人,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0/wps6.jpg
如此一来,从周康王晚年的时候开始,
接下来即位的周昭王[周昭王(?~前977年),姬姓,名瑕,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朝第四任君主,周康王姬钊的儿子。周昭王继位后,继承"成康之治"事业,继续扩大疆域。先东征攻打东夷部落,获胜后为了巩固已获得的中南方战略资源(铜),多次以中南方曾国邓国鄂国等诸侯国为先锋,南征平定虎方荆楚扬越等地区的叛乱,深入平定江汉以南的广大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周昭王十九年,亲自南征,凯旋回师渡汉水时,因携带俘获的大量战利品青铜(即考古铭文中的"孚金") ,退兵途中死于汉水 ,谥号为昭。和周穆王[周穆王姬满(约前1026年-约前922年)满,又称"穆天子",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周穆王富于传奇色彩,在位期间,曾征犬戎(一作畎戎) 、伐徐戎、 作甫刑(亦称《吕刑》)。 此外,史料中还有关于穆王西游见西王母的记载,其中以《穆天子传》为详细。都是不断对外开战,经过这几位国君的连续开战之后,西周的地图才变成了我们后来看到的春秋初期的那个地图,要不是他们对外征战,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0/wps7.jpg
估计周王室后来就一直都是一个内陆国了,连海都看不着。类比汉朝的时候,这段历史基本上就等同于汉武帝在位期间,连续几十年的对外征伐固然是让西周的版图扩大了不少,但是当初成康之治攒下的家底也挥霍的差不多了,
所以接下来的30年时间里,周共王[姬繄扈(?-公元前900年?),姬姓,名繄扈 (yī hù,一作伊扈) ,周穆王姬满之子,西周第六位君主。谥共王,一作恭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 。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其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22年至公元前900年。和周懿王[周懿王姬囏 ,姬姓,名囏(jiān),周共王姬繄扈(yī hù)之子,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生性懦弱,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他被迫将都城迁往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 。《太平御览》引《史记》:"懿王在位二十五年"。据白川静的西周断代铭器分类结果,周懿王在位时间有15年以上。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周懿王在位八年。在位期间,西周就开始逐渐停止对外战争再次休养生息,如果类比汉朝的话,周共王和周懿王在位的这段时间了,大概就相当于汉朝的“昭宣之治”。
而周懿王去世之后,因为他的儿子(姬燮[xiè ])怯懦无能,所以周懿王的叔叔趁机篡权上位了,这就是周孝王[周孝王姬辟方(?-前886年 ),姬姓,名辟方,周穆王姬满之子,周共王姬繄扈之弟,周懿王姬囏的叔父,西周第八位君主,在位时间前910-前896年。周懿王死后,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姬燮懦弱无能,姬辟方乘机夺取王位,是为周孝王。前896年,周孝王去世,谥号孝王(《逨盘》铭文作考王)。周孝王死后,诸侯拥立故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没错,虽然周王室一直推崇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在周朝的历史上其实也是发生过这种篡位的事情的。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0/wps8.jpg
周孝王在位期间,周朝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件就是他篡位这个事,另一件则是他西征犬戎,因为他之前的两代周天子选择了休养生息,所以原本被周朝打败的那些敌人开始逐渐再次恢复过来,而当时周王室的国都在西安地区,更容易受到西边敌人的威胁,所以周孝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再次率兵去征讨了一下这些西边的游牧民族,而想要和西边的这些游牧民族开战,周王室首先得有大量的战马,于是周孝王在位期间就大力发展周王室的养马产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周孝王发现自家马场里有一个叫嬴非子的小伙子,养马养的非常不错,所以干脆就把甘肃天水那边画出来一个数十里方圆的一块土地,专门分给他让他去养马,若干年之后,这个赢非子的后人建立了一个国家,叫秦国,而赢非子的后人繁衍了35代之后终于出了一个超级牛人,彻底统一天下,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周孝王当时肯定是没有想过那么多的,他只是想让老赢家帮他养马而已,而从后来周孝王对西戎的战争来看,他的选择倒是也没有错,确实是击退了西戎,周孝王在位十多年之后去世,而他去世之后,
大家又把之前那个被他废除的太子(姬燮[xiè ])请了回来,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周夷王[姬燮[xiè ],姬姓,名燮,西周第九代国王。(前885-878年 ,本词条年序依据《竹书纪年》及《夏商周年表》)姬燮在位时期,周王室处于衰落阶段,因此诸侯有的不来朝贡,而且互相攻伐。周夷王曾听信谗言,烹杀齐哀公;出兵讨伐太原之戎,攻至俞泉,获一千匹马。公元前878年,周夷王去世,其子姬胡继位,是为周厉王。,周夷王继位之后,西周其实已经到了衰退期了,实际上西周从州共王到周夷王(姬燮[xiè ])时代之后,就已经进入衰退期了,后来的西汉其实也是如此,昭宣之治结束以后,西汉就进入衰退期了——
这当然不是这么巧合,而是历史规律。西周时代,因为土地都归国家和贵族所有,所以没有西汉时期的土地兼并,但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其实还是存在兼并的问题,当时一个国家的高层占据的蛋糕越来越多,底层百姓和平民分得的蛋糕越来越少,肯定会出问题的,而当时的周王室还没有这个概念,所以周夷王上位之后,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自己太过懦弱,觉得就是因为自己太过懦弱了,所以才压不住下面的一些诸侯国,所以才会导致他的叔爷抢他的皇位,于是周夷王上位之后开始大力推行严刑峻法,弹压那些贵族,为让这些诸侯害怕自己,强化自己的统治,周夷王甚至直接把当时在位的齐国国君抓到周王室这边直接给诛杀了!这种做法虽然能够短暂让那些诸侯害怕周王室,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强化统治,
而周夷王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周厉王[周厉王姬胡(公元前904年―公元前829年),姬姓,名胡,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79年-公元前843年。周厉王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他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 致使百姓起来反叛,袭击周厉王,周厉王逃到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最终死于彘地,谥号厉王。依然继承了这个理念,继续执行严刑峻法,而且周厉王还更近了一步,不但建立起严酷的监管体系,让大家走到大街上都不敢说话,同时还再次重启了对外战争,企图通过对外战争转移矛盾,这样一来,西周的那些贵族们自然就不愿意了,所以后来西周的平民和贵族直接联合了起来,推翻了周厉王的暴政,把周厉王给赶走了。不过,据后世史学家考证,当时发动政变的主要还是西周的贵族,而这场政变之后,周厉王被赶走了,因为群情激愤,他的儿子就是当时的太子(姬静),暂时也没有办法即位,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0/wps9.jpg
接下来,周王室就由两位周公执政,没有再立天子。当年周武王曾经选了他两个兄弟主辅佐他的儿子周成王,如今这两位周公(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定公姬鼻、姬奭后代召穆公姬虎)就是当年这两个兄弟的后代,两位周公共同执政的这段时间,后世史称“共和行政”。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0/wps10.jpg
“共和行政”这个事在历史上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因为这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在此之前,中国人虽然也有记载历史的习惯,但是对年份的记载却比较模糊,因为我们现在才需要搞一个“夏商商周断代工程”,目的就是想要考证共和行政之前的历史那些大事,到底就是准确发生在哪一年,而共和行政开始之后,大家记历史就比较明确了,每一件事我们都知道发生准确时间。“共和行政”一共持续了14年,14年之后,随着那位被放逐的周厉王在放逐中去世,他的儿子长大了,就这个时候大家再次把他的儿子请了回来做天子(周宣王姬静),这就是西周历史上的倒数第二位天子周宣王[姬静,周宣王(?—前782年),姬姓,名静,一作靖,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周厉王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2年)。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帮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楚国,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但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周宣王即位之后,重用了一大堆的贤明的大臣,这些大臣很多都是各个国家的国君,在他们的辅佐之下,西周很快就再次繁荣起来,后世史称“宣王之治”“宣王中兴”。不过到了周宣王晚年的时候,周宣王又犯了穷兵黩武的毛病,独断转行,滥杀大臣,从一个明君变成了一个昏君,据后世史学家考证,所谓的“宣王中兴”其实就是西周的回光返照而已,历史的真相其实是:周宣王即位之初,是被大家推举上去的,所以不得不注重用各国的国君,自己也没有什么权力,而大家为了粉饰大臣们掌权的合法性,所以才说这段历史比较美好。后来等到周宣王在位的时间越来越长,周宣王自然也想拿回权力,但是那些大臣肯定是不愿意的,所以周宣王就企图通过战争转移问题,重塑自己的威信,并且干掉那些不听自己话的大臣,所以这个时候的周宣王,就成了大家眼里的昏君了。不管真相到底如何,总之这个时候的西周,因为开国的时间越来越长,国家其实已经到了末期,矛盾重重,这些矛盾其实已经不是单纯出一两位明君或者几个贤明的大臣就能改变的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 ),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2年―前771年在位。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前771年,犬戎杀死姬宫湦,西周灭亡。姬宫湦死后,谥号幽王,诸侯共同拥立其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登基了,按照史书记载,周幽王是一个妥妥的昏君,他上来之后,任用奸臣虢石父[虢石父(前810年→前771年),姬姓,名鼓,西虢国虢县(今陕西省宝鸡市)人,西虢国第7任君主,虢文公的儿子,虢公翰的父亲。周幽王以虢石父为上卿,祭公为司徒,尹球为大夫。石父善谀好利,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国人皆怨。社会矛盾加剧。据称石父劝幽王登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以戏诸侯。褒姒开怀大笑,幽王遂以千金赏虢石父。最后导致西周的灭亡。,搞得民怨沸腾,后来又废了自己的王后和太子,立宠妃褒姒为往后,这些事情周幽王要确实是都做过,而周幽王作为昏君和亡国之君的身份,也确实是没法洗白的,因为西周确实是亡在了他的手里,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加重了矛盾的激化,所以才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周幽王做的那些事情其实也是事出有因——据后世史学家考证,周幽王登基的时候,同样也面临着之前他爹周宣王面对的问题,当时周王室的直属力量已经衰落了,周朝是实行分封制的,之前历代的周天子不断分封自己的地盘,导致当年周武王直辖的地盘很大,但是传到了周幽王手里的地盘却很小,之前的几位周天子又通过战争消耗大量的国力,此时的周王室自身的力量早就不足以压制其他诸侯了,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的诸侯都是连朝拜都不来了,等于是半独立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之前的周宣王才会尽量团结其他诸侯,让那些诸侯进入周王室掌权,而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诸侯进入周王室之后只为自己揽权,根本就不想如何复兴周王室,如此一来,周幽王继位之后,外有不听话的诸侯,内有把持权柄的大臣,就连王后都是周王室旁边的一个非常强大的申国的国君的女儿,周幽王的那个岳父[申侯:申国国君,同时也是周幽王的老丈人,史料记载他有两个女儿:申后和武姜。申后身为国君之女,嫁给周幽王自然是正妻,后生下一子宜臼被立为太子。周幽王即位后朝政腐败,又遇天灾频繁,百姓们苦不堪言。就在这水深火热之时,周幽王改立宠妃褒姒为后,立其子姬伯服为太子,废掉了正妻申后与太子宜臼。申后和儿子被废,无处依靠的她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于是带着宜臼逃回了申国,得知外孙被废,申侯大怒。周幽王得知申后母子俩逃回申国,更是大怒不已,下令准备攻打申国。申国本就是个小国,势单力薄,直接打肯定是打不过的,于是申侯巧用计谋先发制人,他借了一万多犬戎兵将周都镐京包围,周幽王毫无准备,最后被杀,西周灭亡。后来申侯与鲁侯、许文公等人共立自己的外孙宜臼,史称周平王,东周从此建立。后来就没有申侯的记载了。,也不想着怎么帮周王室恢复,整天就想着怎么把持周王室的权柄,所以周幽王才会宠爱褒姒[褒姒 [bāo sì](《史记》作襃姒 ,《列女传》作褎姒 ),生卒年不详,姒是她的姓,褒国(今陕西汉中)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合鄫国、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姬伯服被杀于骊山之下,褒姒被犬戎掳走,从此下落不明,西周灭亡 。,并且废了那个出身申国的王后,如果那位王后真的和周幽王一条心,估计周幽王也未必就会废了她,而如果任由她做王后,她的儿子做太子,谁能保证若干年之后,周王室所有的权力会不会全部被申国拿走呢?至于那个虢石父,他确实可能很贪财,但是他也确实对周幽王很忠诚,而且他还是西虢国的国君,愿意用整个西虢国的力量帮周王室做事,这样一个人其实也难怪周幽王会重用他,如此一来,其他诸侯自然就更不服管了,西周的内部矛盾也越来越多,引爆这些矛盾的就是那场废后事件,随着周幽王废了王后,王后直接回来娘家,而申国的国君,见到女儿被废了之后,自然也不肯善罢甘休,直接就找人去联系了西戎,然后申国和西戎一起杀向了西周的首都镐京,
file:///C:/Users/syqljm/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0/wps11.jpg
因为当时绝大多数的诸侯国都想独立,所以没有几个诸侯国来及时前来援救,所以最后申国直接联合犬戎攻破了镐京,连周幽王本人也死在了乱战之中。这就是西周的历史,周幽王死后,西周算是彻底结束了!
在这之后,各国的诸侯姗姗来迟,联合起来赶走了犬戎,还扶持那位被废王后的儿子做了国君,这就是周平王[周平王姬宜臼,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姜姓,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去世。,而周平王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国都东迁,迁到洛阳地区,而周平王东迁之后再后来的历史就是东周的历史了。另外,据后世史学家考证,有关周幽王那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其实是假的,因为烽火台是汉朝才有的,如果周幽王是被申国联合西戎干掉的,这个倒是真的。说到底,西周灭亡真正的原因不在于周幽王点燃了那个烽火台,而在于当时的周王室挡了所有侯国独立的道路,当大多数人都希望周王室衰落的时候,那西周自然就结束了。




上一篇:清·邵瑞澄辑《救劫金箴》一卷
下一篇:《邵公序赠岳武穆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2-4 01:46 , Processed in 0.10326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