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797|回复: 0

转存:博陵(范阳)世家各谱统析研考

[复制链接]

380

主题

614

帖子

4681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1
QQ
发表于 2023-2-23 15: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庆注:曾经开放浏览的博文多已很难再看到。今把以前收集的一研考文留存于此,供寻根溯源本家们参考。该文出自宁波一位多年专注研考邵氏源流的本家,他的这篇多地邵氏宗谱源流的统析,信息量大(很多原谱也许尚未公开),论点多,值得借鉴、参考、留存。


转(仅供参考。备存)
浙江鄞东梅江(四都)邵氏徙迁世系
2016-01-13 05:51
  “鄞东梅江邵氏宗词位于东经12135分;北纬2952分,四周分布着许多村落,泛称与俗称为鄞县老界乡四都邵家村,它所在的地域历着多次变更。如:鄞县老界乡四都邵家,鄞县邱隘区福明乡七保邵家,鄞县邱隘区福明乡邵家,宁波市江东区东郊乡邵家村,宁波江东区福明街道,宁波江东区邵家社区等。全村北邻大浃江(甬江)梅江段南里。村的四周有四条河流:分布着许多邵氏居住人家。此村名称为鄞东邵家村,隶属于宅居该村为邵家村集居的地方。
     鄞东梅江(四都)邵氏世系考是参照《史记·燕召公世家》、《宋史》、《鄞东梅江邵氏家乘,德本堂珍藏本》民国五年、《鄞县县志》、《鄞县通志》、《鄞县横山邵氏宗谱》、《河南博陵堂邵氏宗谱》、《浙江新昌邵氏宗谱》、《河北范阳邵氏宗词族谱》、《浙江省永康县志·邵姓》、《浙江龙游邵氏宗谱》、《浙江淳安上坑邵氏宗谱》、《安徽绩溪邵氏宗谱》、《湖南浏阳邵氏宗谱》等文献编纂而成。
    中华民族的祖谱大系列是由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 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禹构筑。因太昊伏羲氏,风姓,没有封姓,炎帝神农氏,姜姓,没有封姓,帷有黄帝轩辕氏,姬姓,比附十二地支,封其二十五子为十二个姓,其中姬姓包括其内。周代后实行分封制赐姓命氏,使之中华民族的姓氏得以大的发展。秦灭周后,原本的姓与氏分离,开始合而为一,从此奠定与确立了中华姓氏的繁衍史。
                   鄞东梅江邵氏(四都邵家)徙迁世系
    周文王姬昌,始於西安丰镐。姬昌第四子姬奭与父兄一起南径北战建立周朝,因灭商有功,授封召公于河南济源西的召亭。召公长子转封于北燕国,留在济源的次子仍称召公,三子南迁伏牛山东端南麓的南召,以别于济源的北召。春秋不久,南召被楚所并,北召被秦所吞。春秋后期,公元前513年,召公简盈因卷入周王室王位之争而被京城人所杀,召国亡,子孙四散。此时即以召为姓,其中有一支北上山西垣曲东的召原,再向东北入河北易县北的古涞水,又向东迁入山东惠民的邵城。经九代,周厉王逃到彘邑,时值召穆(虎)与周定公一起共和执政。惠王十年赐齐候,命召武,嗣后奉晋累官,谥忠宪,任银青光禄大夫兼御史。召武传二十余代后邵平,任秦代东陵侯,秦灭亡后,邵平返西安,居城东青门种瓜。秦末有召欧,随刘邦起兵于沛,后封广侯;三国时魏有太乐丞邵登;吴有节义之氏邵畴;晋代有安阳邵续。继传九代至西汉南阳邵信臣(字翁卿)徙居寿春,元阳帝时为民兴修水利,被称为召父。两汉、三国、魏、晋时期,散居在河南的召公子孙,多改为邵姓,子孙繁衍分散于安阳、汝南、南阳等地,形成了博陵堂汝南堂洛阳堂南阳堂安阳堂宗系。赴商音地的称商音世家,居于博陵地的称博陵世家
     博陵世家至唐朝,传以诗书名世的邵谒,至宋传以广州监河内使的邵华和高邮军振邵必。传至邵灵甫徙居于范阳,至十九世的邵维周,字令进,世居燕上洛,事宋太祖,任官军校尉,老归范阳(今河北省涿州),生三子:德和、德新、德华,孙子分别有诚、裕、乾、古、时、世、国、便、攸。为避战乱,邵诚、裕裕迁居楚地。邵德新(邵古)徙上谷、中山,又转徙衡漳等。传至邵令进第四代已有二十多个孙子了。仅以邵德新的孙子有:康、文、、睦、京、交、亨、庆、序、高、充、、齐、方、庭。邵亢过继给邵必(便、不疑)赴丹阳。待邵顗(邵齐)任北宋丞相,邵亢授封大学士,两人提议建修河北范阳邵氏族谱与排行(行弟)以达到范阳后裔知道自己的根基,于是由邵亢执笔拟了河北范阳邵氏宗祠的排行与辈分:
   百壹亚千再,
原荣颐恭仁,
东永宁诜盛,
茂界厚云孙,
谦和诚彦善,
孝敬启文明,
道学天恩锡,
端修卜世昌,
贤良秉忠义,
显誉大宗邦
積德能悠久
詩禮可傳家
守成光先業
博陵祖澤長。
     因邵德新离开范阳,邵亢过继给邵必(便、不疑)所以定了邵氏各房派为:百一房为邵诚,百二房为邵裕,百三房为邵便(不疑),百四房为邵攸,百五房为邵乾,百六房为邵古,百七房为邵时,百八房为邵世,百九房为邵国。
    宋皇室南渡,邵亢把家从苏州的灵芝坊,移居浙江会稽宁(迎)桑里。邵亢一个儿子邵元(原)玘又为福山县令,并终於署,遂居于福山。邵雍孙邵溥、邵博俱扈高宗移居杭州,遂后邵博又随伯温迁于蜀地。溥之后宏渊誉为南宋中兴之将,至四世邵泽,字君美,榜眼,官兵部待郎;邵泽弟邵淳,字君协,以舍选升越之新昌令,遂定居于会稽宁(迎)桑里。
     河北范阳邵令进后裔,尤其是邵必(便、不疑)与邵亢,邵雍与邵溥的后裔又不断迁居各地任职,转辗、落户。留居于会稽宁(迎)桑里的邵亢长孙邵仲贤,因未仕,次孙邵仲德又知明州持诸军事,至时河北范阳博陵堂的邵氏百三与百六房派后裔就按祖父邵亢之意,于绍熙二年(1191)统修了会稽博陵堂邵氏族谱。族谱把范阳邵氏宗谱上孔子、朱买臣、苏东坡之父苏洵对邵氏赞誉诗与题字一并附上;请了南宋朱熹理学家为会稽博陵堂邵氏宗谱撰写了邵氏《世系考》;符上皇上对本族邵氏授封的圣旨。
邵亢授吏部尚书制 宋平治四年(1067)三月七日;
邵雍授将作监 主簿制 宋嘉佑四年(1060)十一月十一日;
邵雍赠朝奉大夫制 宋绍兴二年(1132)八月二十七日;
邵溥授翰林学士制 宋绍兴二年(1132)三月五日。
族谱上把河北范阳博陵堂邵维周(邵令进)后代分别定为:百一、百二、百三……百九房派。因各房分散各地不易告知,所以族谱上暂缺。族谱排行中的百、壹、亚、千、再……字辈在会稽宁(迎)桑里的族人都知道,但是以后的族人对字辈就容易被忽略。离开会稽的族人又因邵亢不在宁(迎)桑里,所以又会把两辈相互倒置,但是族人对字辈的印象却比较清楚,都知自己属于该族哪个字辈,因此分散在浙江地区的河北范阳邵氏族人迁始祖字辈的都是邵亢所定的排行辈分。邵仲贤之子邵普于宋朝建炎十三年,(绍兴九年(1139年)),举孝廉授治粟都尉,后陛会稽承事郎,后闻高宗称臣,感耻辱,即解组公庭,带着邵仲贤的灵柩,遂后隐居到他祖上与叔父待过与熟悉的地方----鄞县老界乡梅江南里。
     邵普带着在会稽邵氏宗谱到了鄞东梅江南里,对外只说是祖上山东。安葬好邵仲贤灵柩于居地南面,自己过起隐居埋名的生活。明洪武甲子年(1384)训导邵则民始作《鄞东邵氏家谱》,明确了邵普作为鄞东梅江邵氏的迁始祖,宗词排行与辈分自然是按邵亢所定的河北范阳邵氏排行与辈分。鄞东梅江邵氏迁始祖邵普为河北范阳的百三房系,之后每隔数十年修续族谱一次。民国五年(1915)续修族谱一次,民国三十四年(1945)又在《鄞东梅江邵氏家乘》(德本堂)中增添了妙胜桥、丁家漕、卖席桥等支派的后裔。
     宁波市分布在各市县的邵氏迁始祖不少,多数来自范阳博陵堂,只是时间有前后,源地有不同。
     例如:邵雍后裔第十代世邵忠,行千,从会稽宁(迎)桑里迁徙到余姚清风里落户,子孙繁衍。元代余姚邵叔芳(1371-1462)第一次把邵雍的宗脉进行了修续,确定了辈分,他是从邵雍二十世代开始,按:
文景贞元会,性理世泽长,
明珠光先兆,采羽翼复成,
安定修鸿业,宗功永克昌,
家奇为忠孝,仁厚本诚良
七十字诗句作为《安乐堂》的排行与辈分。明代成化年间邵溥后裔,余姚的邵仁赴洛阳任职,遂留祖地,所以现今安乐堂的邵氏均是余姚邵仁的后代。洛阳安乐堂从康熙年起历代世袭着翰林五经博士的美誉,直至清朝末年。
    又如:明代邵雍后裔十七世邵瑜,从山东宦游占籍定海,世居邑门巷,成化年间输粟五百石以充边用,诏建坊,旌曰:义门赐冠带,遂立镇海邵氏《敕义堂》。邵雍《安乐堂》第三十二世(邵瑜后裔十四世)邵玉轩生于光绪同治五年(1866),卒于民国九年(1930)。邵雍第三十三世邵逸夫生于1907104日,卒于20014107日。
     会稽宁(迎)桑里汇集的邵氏,随着百三公邵普的离开,其他族人也纷纷离开了会稽,分散浙江的族人为迁始祖的排行百、千、亚、再……有序号的都表明了他们来自河北范阳邵氏的博陵堂。
   
宋、元、明600余年间,邵姓在全国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同时也向西南方向迁移的,不过邵姓的重心却在江浙。浙江为邵姓第一大省,约占邵姓人口的46%,江苏省约占邵姓人口的16%,两个省大约占邵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安徽的6.5%、贵州的5.1%、江西的4.1%,这三个省的邵姓又集中了邵姓总人口的16%




上一篇:1915年《鄞东邵氏家乘》世系及《列传》(部分)
下一篇:北图《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索引》之邵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1-21 18:03 , Processed in 0.07243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