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台湾邵培评修《中华邵氏宗谱》图转文
《自序》 姓氏之分合,古今不同;三代而上,姓合而氏分,男子称氏,妇人盘姓。于文,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如姬、姜、瀛、似、姞、妘、姚、缪、娄、嫘、妫guī之类是也。周系固姬姓,而其子孙氏凡百数,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可以呼为氏,氏不可以呼为姓。姓所以别婚烟,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烟不可通。故周官小史辨昭穆(注一),奠世系,国史掌其系牒,良以姓、氏分而难稽,其制不得不详也。三代之后,迨秦灭六国,封建寻废,原有贵族,一与平民等,姓、氏意义混同,乃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隋、唐之前,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烟,必由于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状者,则上之于官。为考定详实,藏于秘阁,副在左户,若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书不及,则稽之于私书,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惟宋郑樵著《通志氏族略》与夫清高宗敕撰《续通志氏族略》,可资查考。民间各姓族谱系牒,亦多续有记载,世代相传,此古时有关姓氏之大略也。由此可知,我国之氏族谱系,导源于上古,为我国优良文化产物之一环,于敦亲睦族,阐扬伦理、安定社会、团结国家,居功至伟,是故谱书与谱学之发展,与振兴中华文化关系至大。次就个人之立场言之,敦亲睦族原系国人共有美德,此观陌路相逢,虽不相识,然一知为同宗,因喜悦而倍感亲切者,所在多有。人人爱其所亲,而敬其所尊;尊祖则敬宗,敬宗则睦族,不仅止于亲亲之义而已。 谱系之递嬗,已历数千载,悠久而绵长,随历史之演化,至满清末叶,西方文化东渐,工商业发达,人主义抬头,功利思想弥漫,使我国传统家族制度,深受破坏,家庭之向心力与聚力逐渐淡薄,亦日渐式微,驯至谱学之研究与族谱之修纂,均大受影影响。宗族之中,或谱系断续不全, 或昭穆不立,或弃置不用,以致辈分亦日趋模糊,若长此以往,伦常纲纪,将难以导正矣。夫水有源,塞其源而流绝;木有本,伐其本则枝枯。祖宗者,子孙之本源也,吾人岂可以昧于所自出,数典而忘其祖乎? 笔者忝(tiǎn 辱,有愧于)为邵家苗裔,鉴于谱系之重整,刻不容缓,乃不揣谫jiǎn陋,锐意自任,时刻在心,先后参考有关书籍达数十种,以为穷本溯源之凭藉,迩来乃得略知其梗概耳。 按邵氏之族,源自黄帝玄孙后稷。周武王灭纣,封庶弟奭于北燕,食采于召,号曰召公,因以为氏。后增邑为邵氏。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秦有邵平,汉有召信臣,同出一祖。后世子保繁衍遍布于天下。 全书包括邵氏宗族世系、修养録、历代人物及著述概要,颜曰《中华邵氏宗谱》。 同安橄榄岭世系部份,仅列作者一系。同安族人,于抗战胜利后迁台者,单系列为附录。 至于同安邵氏族谱全録,经以始祖邵时通公五世裔孙邵朝彤,于雍正元年(1723)癸卯阳月望日,至晋邑(晋江)四石柱开谱过録之旧谱,与庚午返乡所得时下族人谱系原稿草本,两相对照,因年久失修,中间断层严重,上下衔接不易,有待另另辟蹊径寻觅失落谱系,以资补救,然后再行编印,以臻完善。自愧才疏学浅,但凭满腔热血,然按图索骥邯郸学步,诚恐班门弄养,不值方家一哂,而疏漏遗失,在所难免,尚祈先进贤达,惠赐指正,不胜感戴,如能达抛砖引玉之原意,实乃祖上之遗德,子孙受惠多矣。 银同橄藏岭东陵邵氏培坪字怡昕号膏晷(guǐ日影)翁 谨识 八十八年(1999)十二月十八日岁在己卯仲冬葭月十一月十一日甲辰岁德日吉时 於台湾桃园客寓之东翰苑 注: 一、昭睦。周礼春宫小宗伯:“辨庙 祧tiāo之昭穆”。注:“父曰昭,子曰穆”。按礼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一昭一穆,则太祖之庙而三。”古宗庙之制,始咀庙居中,以下皆父为昭,子为穆,昭居左,穆居右:非惟宗庙,葬墓亦然。周礼春宫冢人:“先主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是也。又庙祭之时,子孙亦分昭穆。礼制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是也。晋文帝名昭,故改昭为佋:庙佋穆,父为佋,南面;子为穆,北面。见说文。(最新增订本辞海,台湾中华书局六十九年(1980)三月初版,页2145-3及330-1) 怡昕(邵培评)曰:为辨别族人辈分,常以诗文或能表达雅意之文字撰为昭穆。同安橄榄岭(现属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柑岭村)邵姓之昭穆共三十字,即: “时西理遯廷 【遯(dùn为生僻字,是遁的一种繁体写法,意思通“遁”)】 宜文翰志明 履以于诸元 亨利贞树培 家合迺含有 德维克永世。” 是也。如用昭穆为子女命名,当可以其名得知辈分,笔省以昭穆「培」字命名,可知为同安橄榄岭邵姓第二十代子孙,岂不甚便。 《中华邵氏宗谱目录》 自序 凡例 第一章 邵氏宗族世系 第一节源流 壹、姓源 一、史记燕召公世家 二、姓録1、姓纂 2、氏族博考 3、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4、姓谱 三、百家姓考略 四、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五、白虎通 六、十通 七、四库全书(8)081-18367721/922页723-731 贰、推论 附表一:召(邵)姓音韵渊源堂号郡望表 第二节 古世系 壹、远古概述 贰、周系 一、第一世 弃 二、第二世 不窋(bù zhú)(云弃后裔) 三、第三世 鞠 四、第四世 公刘 五、第五世 庆节 六、第六世 皇仆 七、第七世 差弗 八、第八世 毁隃 九、第九世 公非 一〇、第十世 高圉 一一、第十一世 亚圉 一二、第十二世 公叔祖类 一三、第十三世 古公亶父 一四、第十四世 公季 一五、第十五世 姬昌 一六、第十六世 姬奭 叁、燕国概述 附表二:燕国历代诸侯起迄年表 第三节 召公奭至邵雍 第四节 雍至子厚及其后代至十二世孙 第五节 子厚至时通 第六节 时通至现代 第二章 修养录 第一节 孝友 第二节 睦宗 第三节 教养 第四节 齐家 第五节 守礼 第六节 读书 第七节 德性 第八节 谨言 第九节 交游 第十节 处世 第三章 历代人物 第一节 邵姓后妃 明宪宗孝惠邵太后 第二节 召姓列传 壹、周朝——一、召穆公虎 二、召武公 三、召戴公 四、召桓公 五、召莊公 六、召伯盈 七、召忽 贰、秦朝——一、召不疑 二、召骚 三、召平(陈胜部) 叁、汉朝——一、召欧;二、召平(东陵侯);三、召平(齐相);四、召胜;五、召奴;六、召嘉;七、召溃;八、召延;九、召不识;十、召信臣。 肆、后汉——召驯 伍、明——召呜 附表三:《召姓历代仕宦名爵一觉表》 第三节 邵姓列传 壹、三国魏——一、邵登;二、邵畴;三、邵悌 贰、晋—— 一、邵续;二、邵乂。 叁、北魏——邵洪哲 肆、南齐——邵荣兴 伍、唐——一、邵说;二、邵真【原谱中:邵真者,恒州(注12今山西大同)节度使李宝臣(注13)之判官也。累加检教同封郎中兼御史中丞,专掌文翰。宝臣深所信任。宝臣死,其子惟岳擅领父众。李正己(注14)、田悦(注15 )遣人说惟岳同叛。邵真泣谏曰:“先公位兼将相,受国厚恩,大夫缞绖(shuāi dié丧服)之中,遽欲违命,同邻道之恶,违先公之志,必不可也。田悦与我密迩,绝之又恐速祸,正己稍远,绝之易耳,但令悦使还报,请徐思其宜。执正己使于京师,因请致讨。朝廷必嘉大夫之忠,而旌节可得。惟岳然之,令邵真草奏将发。孔目吏胡震谓惟岳曰:“此事非细,请众吏会议。”长史毕华曰:“先公与二道亲好二十余年,一朝背之,伏恐生事,今执其来使送於京师,大善,脱未为朝廷所信,正己兵强,忽来袭城,孤军无援,何以敌之。不若仍旧勿绝,徐观其变。”惟岳又从之。邵真又劝惟岳遣其弟性简入朝。仍遣军吏薛广嗣诣yì河东节度马燧军,求保荐电兵东鹿。田悦闻其谋,遣人谓惟岳曰:“邵真惑乱军政,必速杀之。不然,吾且讨其罪矣!”惟岳惧,遂杀邵真。朝廷闻而嘉之,赠户部尚书。】;三、邵楚苌;四、邵轸;五、邵师裕;六、邵谒【原谱中:1、按万姓统谱。邵谒,翁源(今广东翁源县)人。少贫贱,为吏。合欲笞chī之,邵谒掉臂(掉头不顾也)愿截发矢志发奋读书。久之,博通经子百家,尤工古调。学既成,抵国于声,华烨烨于於荐绅间。2、邵谒(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诏州翁源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少为县厅吏。有客仓促至,令怒其不堵床迎待,逐去之。邵谒遂截发挂县门上,发奋读书。隐居离县十余里之某湖,环室皆水。平居如里中未冠儿,发髻野服。遂工於诗。累应举,年三十,犹未得第。成通(唐懿宗年号)七年(866)至京师,为国子生。时温庭筠为主试,颇悯寒苦,乃榜邵谒诗三十首,广为誉扬。释褐后赴官,不知所终。邵谒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傅)传于世。】;七、邵播;八、邵拙 陆、宋——邵廷琄 xuàn、邵晔、邵焕、邵炳、邵鋉、邵必、邵亢、邵雍、邵灵甫【原谱中:宜兴人】、邵材、邵维、邵刚、邵清、邵伯温、邵琥、邵真温、邵大受【按万姓统谱淳安人】、邵整、邵景之、邵云、邵拱、邵成章、邵宏渊【按万姓统谱,大名人】、邵溥、邵文炳、邵隆、邵知柔、邵子厚【原谱中:邵子厚(晋江县志。成文出版社五十六年十二月第一版,页160上):宋乾道八年(1172)进士。为黄定榜。同科尚有留定、(汝弻孙)、莊傅、吕廷坚等。邵子厚为晋邑(福建晋江县)马坪(土名四石柱,今为邵厝村)邵姓始租。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出生,高宗时南渡(1127)开闽。官至节度使。封忠宪大夫。】、邵朴、邵及之、邵囦【【按万姓统谱,兰溪人】、邵应豹【按万姓统谱,其先淳安人】、邵源、邵桂子、邵光祖【原谱中:按万姓统谱,河南人。徙居吴,康节十世孙。性夷易,非圣贤之书不读。有得乐以教人。吴中学者,称为五经师。卒葬邓尉山(江苏吴县西南七十里)】、邵大椿、邵少微【原谱中:邵少徵,字叔才。工画。放旷不羁。初为马曹,不匝月而弃官。取補官敕牒。尽画飞潜走伏之物,抵于地。亦工烟林窠石。】、邵甲、邵恂、邵持正、邵浩、邵斌、邵博、邵复、邵睦 柒、元——邵敬祖 捌、明——邵谊、邵伯正、邵恽、邵彧[yù ]、邵玘、邵嵩、邵宏誉、邵旻、邵玉、邵铜、邵蕃、邵宝、邵新、邵敏、邵棠、邵璨、邵清、邵菁、邵锦、邵道人、邵炼、邵锡、邵庸、邵烨、邵锐、邵经邦、邵旭、邵喜、邵元节、邵应魁、邵云汉、邵程、邵应正、邵南、邵德、邵辅忠、邵捷春、邵宗元、邵继祖、邵一儒、邵牟、邵正己、邵圭洁、邵亨贞、邵珪、邵高、邵坚、邵智、邵璋、邵豳bīn、邵文明【原谱中:邵文明江苏宜兴人。名邵璨,一字宏治。著《香囊记》,演张九成事。大半无中生有。见曲海总目提要五。注165(一六五、邵文明(中文大辞典,六十二年中华学术院出版,4567页中)】、邵正魁、邵正林 玖、清——邵曾可、邵灯、邵泰卿、邵廷采、邵远平、邵嗣尧、邵长蘅、邵僧弥、邵向荣、邵绪广、邵瑸、邵泰、邵璿[xuán]、邵基、邵泰衢、邵天球、邵大业、邵昂霄、邵齐焘、邵齐熊、邵齐然、邵如椿、邵岷、邵晋之、邵文英、邵晋涵、邵瑛、邵四柟( nán同“楠”)、邵希曾、邵詠、邵诗、邵鹤龄、邵志纯、邵临、邵永福、邵懿辰、邵灿、邵亨豫、邵辅、邵用之、邵宗昶 chǎng、邵方、邵以贯、邵良能、邵逸先、邵儒荣、邵锡荣、邵应闱、邵潜、邵点、邵韡wěi、邵士燮xiè、邵伯营、邵源、邵谦、邵纶 附表四:《邵姓历代仕宦名爵一览表》 第四节 邵姓列女 壹、明——邵氏婢、邵氏(张一桂妻)、·商州邵氏、曲州邵氏 贰、清——邵氏二女、邵氏(余文龙妻)、邵招娘、邵著娘、邵氏(博作梅妻)、邵氏(陈光桕妻)、邵氏(陈伯庆妻)、邵瑞娘、邵阵娘、邵氏(曾童革妻)、邵缕娘、邵氏(曾瑞针妻) 第五节 邵姓耆寿 清朝邵克振: 第四章 著述概要 第一节 唐——邵谒《邵谒集》 第二节 宋 壹、邵古《周易解》 贰、邵雍 《邵尧夫击壤集》、《邵尧夫渔樵对问》、《邵子皇极经世书》、《邵康节内秘影》 叁、邵伯温《易学辨惑》、《闻见前録》、《邵氏辩诬》、《邵氏闻见録》 肆、邵浩《坡门酬唱集》 伍、邵溥《邵氏集》 陆、邵居敬《龟鑑易影皇极数》 柒、邵茂诚《邵茂诚藏诗集》 第三节 元 邵亨贞《野处集》 第四节 明 壹、邵宝《左觿xī 》《容春堂前、后集》《漕政举要录》《大儒奏议》《慧山记》《学史》《简端录》 贰、邵锡《石峰奏疏》 叁、邵经邦《弘艺录》 肆、邵一儒《补六朝声偶》 伍、邵牟 《诗序解颐》 陆、邵圭洁《北虞先生遗文》 柒、邵正魁《续烈女传》 捌、邵璜《禹贡通解》 玖、邵储《古乐义》 拾、邵智《关帝纪定本》 第五节 清 壹、邵灯《天中景行集》 贰、邵廷采《思复堂集》 叁、邵远平《戒菴诗存》 肆、邵嗣尧《图易定本》《四书初学易知解》 伍、邵长衡《青门簏稿》(附《邵氏家录》)、《二家诗钞》陆、邵向荣《冬馀经说》 柒、邵瑸《情田词》 捌、邵泰衢《檀弓疑问》《史记疑问》 玖、邵昂霄《万青楼图编》 拾、邵齐焘《玉芝堂集》 拾壹、邵晋之《大易近取录》 拾贰、邵元龙《古今约说》 拾参、邵闇(an暗)生《蘉máng古介书》 附録: 壹、抗战胜利后迁徙来台同安橄榄岭邵氏族人宗支图 一、邵树镖 二、邵明端 三、邵董(等) 四、邵培藩 五、邵金撰 六、邵培标(啓志) 七、邵培坪 八、邵水泉(德民) 九、邵开国 一〇、邵永义 一一、邵家锭(清利) 贰、《中西纪年生肖岁次对照表》 叁、《亲属称谓及亲等简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