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1001|回复: 0

广州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屋顶上坚守37年,儿子也是传承人

[复制链接]

2154

主题

244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66
发表于 2018-6-2 13: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州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屋顶上坚守37年,儿子也是传承人
广州参考    2018-06-01 19:51:17
一幅灰塑壁画面上挂着一对灰塑蝙蝠,撒上酒精用火点燃让其完全燃烧,再立即泼洒清水让其冷却,用白纸巾擦抹,壁画和蝙蝠不褪色也不爆裂……5月30日,广州灰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邵成村,在他位于花都那间墙头地面点缀着各色“珍禽异兽”的灰塑半成品工作室,接受了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的专访时,特别安排上述形象的火烧灰塑的功能展示。邵成村说,直接将灰塑放到火里燃烧,最能说明灰塑特性:会呼吸、会杀菌、会吸潮、会调温。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灰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邵成村至今已经经历了37年的“灰塑时光”,仅仅参加广州陈家祠的灰塑维护就达7次之多,但他总是谦逊地称自己仍未完全理解和掌握灰塑奥妙,“仍在不断努力学习中”。
灰塑,民间又称为“灰批”,是岭南地区独特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根据《宋高僧传》记载,灰塑工艺在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就已存在。据《广州市志》第三章文物志的介绍,始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的增城正果寺就有灰塑作品——灰塑龙船脊。灰塑工艺到清朝发展最盛。灰塑主要用在门额窗框、山墙顶端、屋檐瓦脊、亭台牌坊等处美化装饰,与传统的岭南建筑三雕(砖雕、石雕、木雕)齐名。其原材料主要以石灰为主,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防水、防台风等特点,适合炎热潮湿的岭南气候。从灰塑最繁盛的明清时期算起,至少经历了500年以上的繁荣发展期。除了陈家祠,在南海神庙、光孝寺、六榕寺等建筑文物中都可见到灰塑构件。

▋自述:懵懵懂懂被父亲拉到陈家祠屋顶学艺
1979年春节我15岁,好奇心驱使让我跟老爸来到省城广州工地,老爸破例留我打下手做两个星期小工。最吸引我的不是灰塑,而是一碗一毛五分钱的牛腩汁猪肠粉。我一天能赚到四五块工钱,可以买很多碗猪肠粉。之后因为不想去上学我又被老爸又追又打,最后爸爸为了管教我让我跟着他学艺。
1981年,陈家祠首次灰塑大修,我懵懵懂懂中就被老爸邵耀波拉到发烫的陈家祠屋顶学灰塑,开始我只图新鲜,为灰塑上花鸟虫鱼各种漂亮造型和色彩所吸引。老爸心里可是真心想让我能踏踏实实学好这门看家本领。从配灰浆开始,手把手教我,对草筋灰、纸筋灰和色灰三种灰浆逐一示范。把干稻草与石灰膏混合、密封、发酵后,加红糖搅拌,即成为“草筋灰”;将玉扣纸与石灰油混合,加红糖和糯米粉搅拌、密封并发酵,就是“纸筋灰”;将制作好的纸筋灰中掺入颜料,就变成“色灰”。
掌握原料制作,紧接着打草稿,其中最关键是如何塑形和加彩。父亲对怎样利用粘、贴、抹、捏等技法,塑造作品的过程,还有进行加彩时应遵循的原则,耐心示范和解读。再往后,老爸经常带着我和哥哥到每一个工地去学习,直到1993年12月,73岁的父亲因病逝世。

这一路下来,我先后中标承接了对广州六榕寺、镇海楼、南海神庙、佛山祖庙、石湾留耕堂等多处重要建筑古迹的修复。
2008年我应邀承接对佛山祖庙灰塑的修复。那一年,碰巧灰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一直承当佛山祖庙灰塑维修的石湾灰塑大师布威已经病重。我首次采用失传的矿物质材料维修佛山祖庙灰塑,这也是广东第一次用回传统办法维修灰塑。如今佛山祖庙修复工程已历经10年,效果果然比用化工颜料好很多。我发现,矿物质材料除了不易褪色,还令屋顶更透气和循环,而且还会杀菌和净化环境。

▋制作:造型轮廓细化色彩,四个步骤环环相扣

邵成村详细解读了一件灰塑作品的制作过程:“制作一件作品,构图结构是基本功,在承力结构的核心部位使用钢筋、铜线塑造基本框架”;“第二步使用‘草筋灰’填塞批底,完成这道工序后作品轮廓初现”;“第三步通过‘纸筋灰’细化作品细节,质地细腻油滑的纸筋灰,令细节惟妙惟肖”;“最后是上色,其中一部分色彩在上面‘纸筋灰’步骤中,就要掺到‘纸筋灰’里去,另一部分色彩才在这里进一步补充完成。这个步骤特别注重涂色时机的把握,必须等到灰塑干到七成左右,按下去微微陷下方可运动画笔。上色工具是一般的油画笔,下笔之前一定要心中有数,颜料不要蘸得过多,要细而匀称地落笔,但是又不能过多地反复,避免造成伤害。”“从造型,轮廓,细化,到最后上色,环环相扣且互为关联,每一步奏都至关重要。”
邵成村说,其中对作品细节的刻画,主要通过纸筋灰完成。纸筋灰能够把形形色色的表情做得栩栩如生,它的厚度在5毫米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厘米。工匠的手法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纸筋灰的厚薄深浅务必要一次到位,增增补补的返工会徒增灰塑的硬伤。

探研:岭南建筑材料包含“大学问”

邵成村经过37年摸索探研发现,原来古人用石灰加工制作灰塑,连同青色砖墙和黑色屋顶,花鸟鱼虫的灰塑造型,不仅仅只是为了漂亮和点缀,其中包含着太多的科学元素。

“屋顶灰塑不仅仅是一种美丽装饰,特别是山墙的造型设计,从力学原理上解读,正是为了抗击台风;灰塑其材料本身还可以防潮防雨、防漏防蚁,耐酸耐碱、耐高温……”邵成村说,这些特点主要都由石灰的功能来决定的。灰塑中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在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中起到了很强的“黏合”作用,黏合砖、木、瓦片、陶瓷,从而可以防水防雨,保持结构,加上灰塑构件本身的重量,以及依据力学原理设计的山墙特殊造型,就是为了对付岭南的台风天气。“瓦片是一片片叠落上去的,如果没有高大的屋脊压住,缺乏重量,瓦片就容易抖动。在设计灰塑屋脊时,瓦面越大,灰塑就越高。”

值得关注的是,岭南祠堂地面采用的是透气的红砖,屋顶却是灰黑色的瓦当,众所周知,黑色最容易吸热,而地面透气的红色地砖本身温度低,在室外屋顶经过太阳暴晒,根据气流由低温向高温走的原理,带动了室内气流上升挥发,自动调节着大屋内的空气循环。而墙上青砖是经1300多度的窑里烧制出来的,具有吸水散热透气功能。由地面红砖、墙上青砖和屋顶灰黑瓦当建成的房屋,自然在夏天里就显得特别清凉。
抢救:摸索灰塑特性,染料实验未停止
为了推动对几近失传的传统上色矿物质染料的研究,邵成村从2008年佛山祖庙大修开始至今10年间,对采用传统矿物质染料的实验从未停止。邵成村希望,能抢救即将失传的矿物质染料工艺,修旧如故恢复灰塑的真色彩。

邵成村说,对灰塑非遗的传承,首先要将灰塑的特性理解透,灰塑具有会呼吸、会杀菌、会吸潮、会调温特征。作为传统岭南建筑的重要构件,灰塑冬暖夏凉,正是由它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灰塑的材料解决了硬与软,动与静的结合。外面的灰是硬的,里面的灰是软的,解决了温度膨胀、温度调节的问题;所以用火烧不成问题;静态的是灰塑,运动的是水份和空气。所以在湿度大的时候,会吸收进去,湿度低的时候又会释放出来,自动循环净化,适应自然环境。

▋传承:20年带出六十多名徒弟,儿子也是传承人

与其它非遗项目不同,灰塑必须在现场制作,要求户外高空作业,日晒雨淋条件艰苦不说,对灰塑制作者的应变能力是一种考验。完成一件灰塑作品,少则耗时数天,多则数月才成型。在这个过程中,坚持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是传承人诺守的底线。在湿热高温的岭南地区,首先考验的是工艺人的坚守,烈日高温下的屋顶是灰塑匠人的工作室。
邵成村说,自己入行37年,在最近20年中,所带徒弟总数超过60人,至今仍留下来的包括自己的儿子仅剩22人,其中最小年纪27岁。从现在开始,让徒弟带徒弟,自己则侧重于对灰塑工艺的探索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邵成村的儿子邵煜山最近也入列广州市灰塑“非遗”传承人。

邵成村说,父亲过世多年,除了当年父亲手把手教导,这几十年来通过对灰塑的维修塑造积累,发现古建筑工地老祖宗留下的每一件精品灰塑文物,都成为自己的最好老师。出自不同时期工匠手里的每一件灰塑作品,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渗透着不同的理解和美学结构。比如陈家祠屋顶上的狮子,有动有静,千姿百态,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杰作。“陈家祠作为家族的祠堂,屋顶上的狮子塑造,更多的是直接体现狮子的尊贵,寓意对陈家后人的期望,人才辈出,尊贵做人。这里传说故事已经覆盖了教科书上的美学比例。”

邵成村发现,尽管陈家祠建筑上蝙蝠多过狮子,当主题仍是狮子唱主角,在大门最显眼地方,尽是灰塑狮子唱主角。与佛山祖庙对比,祖庙作为庙宇,人们更多是求福而来,所以佛山祖庙则是蝙蝠唱了主角。

无论在哪里施工都要亲自登上高台,身体力行告诉徒弟们每一个修复细节和要领。除了修复文物建筑,邵成村还在深圳下沙村、顺德和园等地,采用传统岭南建筑方式,全新建设包括侯王庙、古建筑群等传统灰塑装饰建筑。
文、图、视频: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黄丹彤
剪辑: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罗知锋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张鸿雁

  • 以下附件需要回复 1 次可见,已回复 0
  • 1、微信图片_20180602135653.jpg 156KB 已下载 0 次
  • 2、微信图片_20180602135637.jpg 200KB 已下载 0 次
  • 3、微信图片_20180602135621.jpg 226KB 已下载 0 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纪念我远去的父亲 原创: 邵志豪
下一篇:邵子家训书法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2-4 02:02 , Processed in 0.04775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