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1104|回复: 0

西周早期礼器〖太保玉戈〗/周口邵波

[复制链接]

2154

主题

244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66
发表于 2018-12-17 07: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岐山召公祠】出土的西周早期礼器〖太保玉戈〗,“太保”的封号,在西周封建制度下,为世代守护朝堂的公族一支“首任召公姬奭”专享专有的尊称,在西周礼器或器具铭文里出现,应该是当时“召公姬奭”专用或宗庙专享。
(那么,“太保”之尊称是西周周朝之公侯族、燕国之王族和留在王幾之地召国采邑之族都在用?还是燕国王族之后(或在后世)依《史记燕召世家》记为或称为“燕召公”?)
玉戈为宗庙所用祭祀先祖的礼器,在各世代公族一支之首领“召公”守护下在召公宗庙有序传承,恭敬地守庙堂以奉祀祖宗是非常合理的,是存在极大可能性的。
如果可以确认此信息来源出处,取得现存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的信息,能够对照清楚玉戈刻铭拓片或照片,这个证据能够成为确认召公采邑所在地的有力证据。其一。


地理学家郦道元写在《水经注》里的考证观点,值得高度重视。(原文在后有记,此处暂略)其二。


去年春节前,邵波搜集到《召伯甘棠图碑记》拓片,原碑是后世在岐山为官者先绘画、后由学生补充记录又请人雕刻在石碑上留下来的,可视为古代为官主政者的一种田野寻踪考证判断。
记载了岐山 召亭 的《召伯甘棠圖》古碑拓片内容,我们做了初步解读句读。
拓印此拓片的原石碑刻,据目前追查到的信息看,现藏在陕西省岐山县博物馆。其三。

综上述推断:
召公采邑,即使不在岐山召公祠原所在地,也应该相信「其地理应相去不远」。

【邵波工作室20181213】


附:《召伯甘棠图碑记》(右上,篆书)

《诗 周南 召南》谱曰:周、召者,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地名;《史记》索隐曰:召者、畿内采地。奭始食邑於召,故曰召公。
《水经注》:雍水又东迳邵亭,世谓之树亭川。亭,故邵公之采邑也。岐阳即古周都。
《邑志》(岐山地方志?):召亭去城八里,土人谓至今有召伯甘棠树,余疑或出后人传会,然恒思一访之。
乙己上巳后一日,春荫雲淡,昼永庭(闲?)偕幕中诸友策马出西郊,行八里许至一村,即召亭也。北向进而西迤,有街宽计二(?),深约半(箭?),四周环以墙;中唯一树,正及花时,胸围七尺,高约六丈余,老干横斜,著花繁茂,瓣五出如梅,白而小,如雪之糁树,而枝叶尽为所掩。里人并能名之,谓即诗所咏召伯蔽芾之甘棠也。
夫由周以来,积三千余载,虽金石之物莫不剥阑,而一树犹无恙,然耶?否耶?
然邵亭固即召公(?)治,此树亦特异,非凡木所比,且《水经》即有树亭之称,或即指此树,而有未可知矣。
惜穷乡僻壤,考古者未一经历。遂寂寂之徒称于农志田老也,岂召公之(远?迹?),将久而始(显?),岂奇耶?岂必有神物扶持而呵护之者,正未可以寻常人事(?)也。
召公之明德远矣,爰绘此图以志景仰!
道光二十五年(1847年)清和下浣宣城 雲生 李文瀚(时任岐山县令)敬绘并记 “文瀚”朱文印一方 “雲生”白文印一方 首起有‘强项令’白文印一方 (左上) 家在江城画里朱文印一方(右下)(正文行草)

邑侯李雲生师治岐,以循良称,丁未夏,澄谒见,因出此图,并所制之记以示,寓意遥深,其精妙绝伦笔墨之必传,特余事耳,亟请持归,众见皆怂恿勒石以垂久远,碑成,遂建诸人(示?未识?)誌愛。
然则吾岐之民,凡览此图者,其补遗异于爱甘棠乎!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秋九月 弟子武澄谨识并书 朱文澄印 白文子仙(左下)(楷书)

戊戌夏至之后2018.6.25中土邵波、易堂邵赟志、鹿泉邵瑞明同识

查:
《召伯甘棠图碑》原立于陕西周公庙召公殿之前,1981年移入陕西省岐山县博物馆收藏,三级珍贵石刻,通高210厘米、宽73厘米、厚15厘米,青石材质,圆首方身,碑首素面,碑体保存完好,碑面风化出自然纹理。传统绘画写生,雕刻细致,老树繁茂,雄浑苍劲。

补:
原石在岐山馆藏,经岐山邵宏涛确认内容真实,古实物确在此处留存。


抛砖引玉,请家人指正!




上一篇:山东即墨市店集镇青山前村邵氏支派碑文
下一篇:“邵陵”不是“召公之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2-4 01:39 , Processed in 0.05113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