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1006|回复: 0

资料留存:绍兴邵氏

[复制链接]

380

主题

614

帖子

4687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7
QQ
发表于 2020-5-21 06: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庆注:原文发自绍兴市家谱学会网站/网页,由邵梦龙先生个人收集发布,该网页现竟然已百度不到。 尽管所发信息有的待进一步考证,但很珍贵,留存于此。

《关于绍兴市区邵氏家族的基本情况》
             来源:邵梦龙      日期:2014-01-10 10:50:12
http://www.sxsjp.com/Articles/Ar ... 4&ArticleID=247
(  作者简介:邵梦龙,男,193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原《绍兴日报》社主任编辑,著有《绍兴新闻事业九十年》。退休后研究邵氏家谱,已完成《余杭邵氏家谱》初稿。绍兴市家谱协会会员。)

       现在居住在绍兴的邵氏家族有近二千户人家,六千多口人,分布在柯桥、上虞和越城区的十一个村庄。(永庆注:未含萧山、余姚、诸暨,遗憾)
一、会稽江左邵氏
       始迁祖邵轶,字廷献,世居淳安太平里,宋高宗南渡时扈驾至临安,迁会稽县令,转朝奉郎,宦浙,不久见朝政舛误,潜隐于会稽县蛏江北之弦歌乡(今沥海乡),家谱创于道光,1930年重修。现在滨海新区联邵村,经过几年努力,在老谱基础上修谱完成。(永庆注:与《民国绍兴县志资料》记载不符)
二、邵家溇邵氏
       1984年绍兴县民政局统计共有335户、1314人,另有白塔村邵家自然村60户、240人也属同宗。据《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记载:先世,邵溥四传至名淳者,字君协,官新昌令,其后居会稽之宁桑,为邵氏徙越之始。又三传至名忠者,字诚之,号抑庵,宋仕扬州州路都巡,自宁桑徙余姚之清风里,为邵氏居余姚之始。此族相传亦出自余姚,入赘陈家沥,子孙沿溇而居,后改邵姓,地名也为邵家溇。
       邵力子就出生于此地。邵力子(1882年12月7日—1967年12月25日)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曾任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主席、陕西省政府主席等职。1921年加入中共,1925年任黄埔军校秘书长,甘肃省政府主席,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宣部部长,驻苏大使。1949年为国民党和谈代表团成员,后脱离国民党政府,1954年提出计划生育的正确主张,积极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常委。(永庆注:有邵家溇族人曾在《绍兴日报》发文称:“我的母亲是绍兴邵家溇邵氏的一支,与邵友濂、邵洵美及邵力子一样都是宋代理学家邵雍次孙邵博南留在钱塘江的后裔。”)
三、龙尾山邵氏
       现在全村有200余户,1000余人。据《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记载:邵博后裔有名邵起龙者,宋咸淳(1265-1274)间人,徙诸暨邵家埠,后又徙茅阳岭。邵起龙有二子,一名邵文通,一名邵文达。文通官青州司马。宋亡,自沉于济水。文达之子孝思,因避元征召,改姓叶,其后裔分居福全镇内之证谛山、花径等地。邵发祥是邵孝思的五世孙,明永乐间始偕其弟邵吉祥始居龙尾山。原有祠有手抄本家谱,文革后祠圯谱毁。
       旧时宗祠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差不多凡聚姓而居的大村落都有。一般的家祠供奉祖先牌位不塑神像,而座落在福全镇龙尾山村的邵氏宗祠便塑有祖宗神像。
        据传,当年邵氏宗祠建毕,曾在周边引来不小的轰动。时任绍兴知府知情后也甚感惊讶,认为这是有违朝庭律法,于是微服私访来到龙尾山村邵氏宗祠探个究竟。知府大人进入祠堂,一脚踏上二进天井道地,抬头看到大殿上方高悬的金匾,立忙下跪叩拜,随即倒缩着从边门退出。原来这金匾乃当朝万岁嘉庆皇帝御赐,塑神像是万岁钦准,知府不敢以背对圣旨牌,所以只好倒缩着出来。
        龙尾山村的邵氏宗祠能获此殊荣与嘉庆帝有何渊源?相传,邵氏一姓在龙尾山村原本并不发达,先祖以乞讨为生,育有两子,从小聪慧过人。然家虽贫,但其志不短,发愤读书,长子(即村人尊称其为大太公的)终于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官至内阁大学士。由于大太公为官清廉,道德文章当数楷模,遂被乾隆皇帝钦点成了嘉庆帝的老师。数年的教与学,师生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宜。及至嘉庆即位,昔日的老师早已告老还乡多年,对此嘉庆帝十分伤感,便赐御匾一块,拔银两若干,用于建造邵氏宗祠,并钦封塑立神像,以示纪念。
        邵氏究竟与嘉庆帝有无师生关系?我曾在《历史大观》中看到一文,为帝师者共有七人,其中确有一姓邵讳钰铭的,看来村人并非讹传。
【永庆附加:《绍兴福全镇龙尾山村发现历代楹联50多条》
2011-09-26本报讯 近日,福全镇在《中国对联》调查收集活动中,在该镇龙尾山村邵家祠堂中发现了一副清代中期纪念邵氏先祖的石柱楹联,颇具历史价值。记者看到,该对联左右联分别为“亮节清风自昔东陵遗瓜种,梁仁厚泽迄今南国有棠阴”。参加调查收集的工作人员孟元土告诉记者,这副对联讲述了两位邵氏祖先的故事。
  据介绍,春秋时期秦朝大臣召平,封东陵侯,归隐种瓜于长安城东,瓜味甚美,俗称东陵瓜;西周初召公,官为太保,巡行南国,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昕讼决狱、搭棚过夜。邵氏后人以两位先祖为耀,在清代中期建造邵氏宗祠,写了这两句石柱楹联。从今年7月份开始,福全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对联收集工作。在许多热心人的帮助下,共从镇内的寺庙、古石桥、凉亭、祠堂、古宅等处发现各类景观联及绍兴县历史名人联50多条。(许东海 孟文娟)】

四、大步村下岭邵氏
       只有五十多户人家,因为出了一个民国时期的立法院院长邵元冲,1928年出资建造邵氏祠堂,并重修了《天乐邵氏宗谱》,并请当时文化名人蔡东藩(上海会文堂书局历朝演义编辑)写了《邵勉卿君行述》,刻石于祠堂前,现在祠圯谱存。又一说,邵元冲是龙尾山村人,原来打算在该村建祠堂,后有人反对才改建到下岭村。
      ( 邵元冲(1890-1936)。早年曾留学美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23年同蒋介石在莫斯科互换兰谱,订下金兰之交。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时,邵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去世时,是《总理遗嘱》的鉴证者。后在国民党政府里,继胡汉民为立法院长。1936年随拜兄蒋介石去西安,在张学良、杨虎城的救国壮举——西安事变中,中弹身亡。)
五、马山镇宁双村后邵楼自然村
       始祖邵淳,字君协,邵雍之七世孙,以舍选任宋新昌令。德政于民,致有五色灵芝一茎两花生于便室。卒于新昌。子孙遂定居於会稽之宁桑里,这是绍兴邵氏的发祥地.现在马山镇宁桑村,全共有170多人家大都姓冯,邵姓的只有22户,据村里老人反映,该村既无邵氏祠堂,又无邵氏宗谱,原来村子田间有一大墓墩,据说是邵氏兵部侍郎墓葬,1958年大跃进平整土地时被平掉,已无法查考。
六、会稽渔化桥邵氏
       始迁祖邵洪宇,明时自会稽宁桑里迁居安昌。清雍正、乾隆间七世孙邵颖和徙居郡城之鱼化桥。有《会稽邵氏家乘》,现存上海图书馆(绍兴也有见下图)。该谱由清道光年间甘肃平凉府知府事秦州直隶州知州邵煜作序《木本水源序》,他以自己亲自路过洛阳时会见河南洛阳安乐村世袭博士邵启运,较为详细介绍了邵雍后裔南渡后的来龙去脉,以正社会视听。渔化桥邵氏家族,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展,故居已拆迁,已散居城区各街道,无法联系上后人。
七、据1984 年绍兴县民政局编的地名志记载
       1、东浦镇邵家岸(行政村)187户、734人
       2、东浦镇邵家村(行政村)135户、555人
       3、钱清镇新甸村邵家楼自然村69户、338人
       4、杨汛桥镇园里湖大队邵家坂27户、124人
       5、东浦镇合心邵家村自然村36户、167人
       6、东浦镇杨川邵家村自然村21户、88人
       以上各村情况不详




上一篇:1146年邵宏渊为太尉,并善字画?
下一篇:资料留存:《风流云散的绍兴世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1-24 20:22 , Processed in 0.05257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