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窝的变迁 罗家祥 青山绿水之地,古来皆为世外高人、红尘中人所爱。在犍为县的西山(旧名“翠屏山、大定山”),有犍为县的一大名胜“安乐窝”,即“犍为八景”之一“圣泉漱玉”之所在,就是一个风水极佳之所,历史上曾经为儒家、释家、道家“三教”所用。今天则为医家所用,亦不逾“慈悲为怀”之传统。“安乐窝”位于今犍为县城玉津镇的城西翠屏山脚下,今属县中医医院(2017年之前为县医院所用多年)。其得名由来已久,与宋代迁居犍为的邵氏有关。“安乐窝”最早为人们所利用,是东汉时期的崖墓。八十年代,县医院的住院部在此,山脚的单位是中共犍为县委党校。二者实际上相隔二三百米,中间还夹个犍为县酒厂的宿舍,80年代前期,二者之间房屋只有沿公路处基本连拢,其他的还有农田,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往北可上翠屏山的县医院背后,以前这里曾有多座剿匪牺牲战士之墓(后迁山顶的翠屏山公园内)。2000年前后,沿山的南北方向修过境公路,这一片土坡遂展现出来。2003年前后,县医院修建新门诊大楼。此楼背靠山坡,面向东方,沿公路往上,有着几十座崖墓,都是“泡砂石”的崖,其实很容易砸碎。当挖掘机在挖砸这些崖墓时,笔者正好无事从这里经过,上去亲眼瞧见了这些崖墓,大约1人多高,规模并不很大,空无一物,许多已经自己崩塌或者为挖掘机挖砸开了。 ——这些崖墓,附近往南一点靠山的、今县疾控中心对面的地段,仍然有着不少。自汉至北宋,这里一直是悄悄寂寂的。谁知从两宋之交,它竟然成为犍为文脉最深厚的地方,以至于三教汇医。
(一)儒家邵氏宅两宋之交,这里成为一代大儒邵伯温隐居的地方,以“安乐窝”闻名于世;邵伯温(1057年—1134年),字子文,洛阳人。大易学家邵雍之子。其实,最早的“安乐窝”并不在犍为县,而是在洛阳。据《宋史》卷427《道学列传》里与周敦颐和二程、张载并立的《邵雍传》(以上五人即著名的“北宋五子”)记载:邵雍“初至洛……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邵)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邵雍一生都是布衣,但是凭着不凡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得到了官宦人家(特别是保守派)和普通百姓的喜欢,故其曾经赋诗一首: “家虽在城阙,萧瑟似山阿。 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窝’。” 其实,这里的“安乐窝”,根本就是儒家“安贫乐道,忧国忧民”的代名词。那时的邵雍,除了满腹的才华其实很穷,是在学生的帮助下才结婚,于45岁生下的邵伯温。邵雍把坐落于洛阳的陋室称为“安乐窝”,从字面上讲,“安乐”是安定、快乐的好意思,正如则《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言:“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安乐窝”的确是个好名字,一直流传至今,今天的洛阳市洛龙区洛阳桥南仍然有个“安乐窝村”,已成一景。邵雍所处的北宋末期,内忧外患十分严重。他预见到天下将要大乱,常曰:“世行乱,蜀安,可避居。”临死,叫长子邵伯温避居于蜀。宋徽宗宣和末,邵伯温依照父亲之言,尽室入蜀,故免于“靖康之难”,而且当了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司法官)等高级官员(治在嘉州,俗称“西蜀宪”)。后来他不愿当官了,就卜在犍为县的西山隐居。这个“西山”,就是今天犍为县城玉津镇西边的翠屏山(邵博号“邵西山”,即此)。在这里,邵伯温住宅依然沿用洛阳的旧名“安乐窝”。——这是他不忘故土,也是希望天下“安宁快乐”之意。为了区别于洛阳的“安乐窝”,民国《犍为县志》卷1《疆土志·风景》称之为“小安乐窝”:“小安乐窝[即圣泉漱玉]:城西里许,翠屏山麓,竹木蓊蔚,古寺清幽,山背有四方井,名‘圣泉’,出自山半,四时不涸,莹洁如玉,清冽异常,时人常为瀹茗之会云。” 犍为的安乐窝风水极好,山泉潺潺,美景如画,所以后来这里成为赫赫有名的“犍为八景”之一的“圣泉漱玉”。故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至咸丰元年(1851年)任犍为知县的杨炳锃在其《重修邵公祠记》里写道:“(邵伯温)晚卜于犍,知必有取于犍之山川风土,而后安于斯、乐于斯,恋恋不置也。此犍‘安乐窝’之名所由始乎?”到此时,杨炳锃一入山门,就见到了“西蜀安乐窝”的门楣。邵伯温在这里隐居,除了编纂自己的作品如《邵氏闻见录》等,同时,他还要整理父亲邵雍的遗著,包括《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等,这些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图籍,都是在犍为县里完成并刊行的。据南宋井研县人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8载:绍兴四年(1134年)秋七月壬戌,“右奉直大夫致仕邵伯温卒于犍为县,年七十八。(邵)伯温有《闻见录》《辨诬》等书,皆行于世。”邵伯温去世后,就葬于城南的黄花冲。后来,邵伯温的长子邵溥、次子邵博都先后在这里隐居,邵博也是葬在犍为。这“三邵”的到来,给犍为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极其厚重的一页。“三邵”离世后,这里改建为邵氏祠堂。后毁于兵燹。邵氏留有一些遗物,如嘉庆《犍为县志》卷9《艺文志》载:“邵氏千字文石刻:宋·宣和末,邵伯温与子(邵)博仕蜀,家于犍为,隐居大定山。遗草书千字文石刻,为寺僧所毁。见《总志·器物谱》,及旧《县志·杂录》。” 到了明代成化年间,这里已经兴修起来资圣寺。但在嘉靖时,又在其侧修了“邵子祠”。
(二)释家资圣寺明成化年中,原邵氏祠堂旧址改为“资圣寺”。据民国《犍为县志》卷2《建置志》:“资圣寺莲池石桥:在大定山资圣寺内,今池与桥俱亡,惟寺壁有明成化十七年《车述碑记》。[附录]”应该说,资圣寺始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之前。清乾隆时犍为县人余光祖作《重修资圣寺记》追记道:“邑西之翠屏山,去城里许,宋邵伯温制置西川侨居于此,遂以得名。后人即其宅,建祠以祀。其改为寺,则始自有明中叶,其名‘资圣’者,殆以地有‘圣泉’故也。”取名“资圣寺”的原因,是这里地有“圣泉”之故。又据乾隆《犍为县志》卷1《地里志》载:“邵伯温故宅:在翠屏山,一名‘安乐窝’。明成化中建资圣寺。”这里可见资圣寺最早是修于明成化年中。其卷2《建设志》载:“资圣寺:[县西一里,即大定山。有圣泉,故名‘资圣’。古设僧会司(管理僧人的机构)于此。]寺建于明成化间。甲申后,独存大雄、天王二殿。寺僧悟坤、性元、清华康熙元年自别郡归,开除榛莽,重葺殿宇,左右建僧舍各三间,竖大定山坊,稍复旧观。历数十年,住持无人,复就摧颓。五十九年,有僧智广募众补造,丛林复盛,常住田亦清理如旧。”嘉庆《犍为县志》卷3《建置志》另外补嘉庆后的情况:“资圣寺:[……至嘉庆间,僧寂慧倍加培修,多植松柏,望之苍然。亦邑中胜境也。]”资圣寺里有些物件,被记录下来。如,嘉庆《犍为县志·卷十·丛谈志》载:“资圣寺铁佛菩萨像六尊,铸字剥蚀无存。其一为燃灯佛,次千手观音,次伽蓝,次文殊,次观音,次普贤,约高三四尺不等。经明季兵燹,多有缺损。”同卷又载:“资圣寺石香炉三座,玲珑嵌空,雕凿精巧。炉凡四层,遍刻人物。中座上镌‘李时兴施于天顺四年(1460年)。’右座上镌‘杨洪施于正德戊辰年(三年,1508年)。’左座上镌‘罗本冠施于正德丁卯年(二年,1507年)。’明季兵乱,炉上石人,悉为贼击去其首,余尚完好如初。”因为资圣寺有铁佛菩萨像6尊,所以这里也俗称“铁佛寺”,晚清宣统二年(1910年),经征员、贵阳人陈榘游此,写了《铁佛寺记》,看见荒凉的大殿里,佛衣座上犹有“成化八年蒲江张太洪等发心造”等约200余字。又载:“资圣寺一石人,未详所自。疑是前人墓前所置翁仲也。与石人对置者,有石鼓一。”又载:“资圣寺方石,在大殿佛前。寺建自宋绍兴中,不知石置何时?相传有僧,朝夕礼佛,膜拜其上,至今行迹宛然。每遇积阴开霁,其痕愈显。”——多书提到资圣寺始见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是邵伯温父子隐居于此的时间,而非建寺庙的时间,实际上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民国《犍为县志》卷2《建置志》:“资圣寺莲池石桥:在大定山资圣寺内,今池与桥俱亡,惟寺壁有明成化十七年《车述碑记》。[附录]” 月夜与友人登郭外诸山遂至资圣寺月夜至资圣寺 程尚濂(犍为知县,永康人)皓魄挂崚<山曾>,危崖许共登。岚光迎蜡屐,露气满枯藤。乱石萤千斛,高风雁一绳。夜阑松子落,闲话到山僧。(见《程尚濂诗集》卷11,嘉庆《犍为县志》作“月夜至资圣寺”,) 资圣寺(据民国《犍为县志》,第二个黄区的字是“小安乐窝”。上面既有资圣寺,南边又有清虚宫和铁佛寺。但三者非同时存在。) (三)儒家邵子祠整个明代,新修了邵子祠一次。这是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任犍为知县的卢凤仪于资圣寺之右,新修了“邵子祠”。卢凤仪,云南太和县,举人,因督木政有功,后升为户部主事。
此时资圣寺与邵子祠并存于世。据乾隆《犍为县志》卷1《地里志》载:“邵伯温故宅:在翠屏山,一名‘安乐窝’。明成化中建资圣寺。嘉靖间,邑令卢凤仪于寺右为邵子祠。崇祯末,遭献贼之乱,毁于兵。”据后来的追记,里面最初只有邵伯温父子的木主(木制牌位)。据民国《犍为县志》卷2《建置志》载:“邵公祠:在城西里许资圣寺后,即‘安乐窝’,祀邵伯温父子。宋绍兴中废为寺〔祠〕。后毁于兵。明嘉庆〔靖〕间,卢令凤仪再建。明末,又毁。” 明末因张献忠之乱,邵子祠又毁于兵燹。入清,至少又有5次兴建。第一次,康熙二年(1663年),县人罗统、吴长秀把资圣寺的田地当了,用于重新兴建祠堂,并进行扩建。据民国《犍为县志》卷2《建置志》载:“邵公祠:……清康熙二年,邑人罗统〔国〕、吴长秀等集资,当寺僧田业兴祀、拓祠。”所集资是3万钱。第二次,乾隆初,知县宋锦重建。据乾隆《犍为县志》卷1《地里志》记载,到了乾隆八年(1743年),因资圣寺后旧有洞基,知县宋锦第二次修邵子祠,“乾隆八年,邑令宋锦率绅士捐俸重建(邵子祠)。祠成,致祭,并命僧看守,酌分常住田租为补葺、祭祀之费。” 这次,官方派人看守,并以“常住祭田”补助了修补等日常费用。对于这一次,同书的卷2《建设志》载:“邵子祠:县西资圣寺。以邵博尝居此。旧有祠,今毁。乾隆十一年,邑令宋锦率绅士重建。”这里提到是乾隆十一年由宋锦率绅士重建,与卷1所说的乾隆八年不同。因为宋锦于乾隆三年(1738年)至十一年(1746年)任犍为知县,所以这两种说法均有可能。此时祭祀的只有邵博的木主。第三次,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由来犍为的邵氏后裔邵墩进行部分修理。民国《犍为县志》卷2《建置志》载:“(乾隆)五十二年,邵墩客犍,清理祠墓,再加修理,并移王贾氏夫人墓碑于墙壁上。[有《记》]”嘉庆《犍为县志》卷3《建置志》:“邵公祠:[县西一里。乾隆十一年,知县宋锦重建。五十二年,后裔邵墩复加修理,增设木主合祀。详古迹。]”邵墩原居四明(今浙江省宁波市),后来为了寻找于乾隆五十一年之前来犍为寻访祖迹,并定居犍为教书。他访黄花冲,游翠屏山,观安乐窝,饮漱玉泉,不仅修复了邵氏墓地,并重修邵子祠,对物是人非的境况不禁唏嘘,于是写诗《谒子文公祠》(邵伯温字子文),又写了《重修安乐窝记》,云:“拜谒之余,见夫阶颓壁破,蛛网尘迷,慨然曰:‘此而固陋,弗图可乎?’为之谋板干柱础、瓴甓垣墉。栋楹榱桷之挠折者,易之;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新之。”他设木主3个:“中子文公位,左公济公(邵博)位,右子文公之妹夫朱进士(朱虚)及子文公之妹花生位。而移旧存墓道前残碑,安置其侧。” 他还慨然赋《游犍为翠屏山志感诗》,节云: “圣泉沁心脾,岚翠粘衣屦。名区得名人,岩谷乃成趣。溯昔有宋时,先世曾此住。窝仍‘安乐’名,疑有鬼神护。……”
不仅如此,他还于乾隆五十一年写下了《安乐窝赋》,算是为“圣泉漱玉”一景添上了最华丽的篇章,既表达了他对先人的景仰之情,也再现了安乐窝的美丽风光。同样是乾隆时期的人、担任四川省学政的吴省钦,曾经写下《犍为寻邵公济祠》一诗,题目下有注:“原注祠在资圣寺后”,可见寺、祠并存。
犍为寻邵公济祠……此老亦吾师,卜筑犍山右。为文告宗祊,萍泊事非偶。当时弦诵处,邑改人不朽。破庙介龙池,草径飒柽柳。金仙座拥前,木主龛蔽后。后山围翠屏,石气润檐枓。…… 第四次,嘉庆二十年(1815年),知县王梦庚重修邵子祠。据嘉庆《犍为县志》卷2《方舆志》载:“宋·邵伯温故宅:[一在子云山,一在翠屏山。在子云山者,盖其初居也。在翠屏山者,旧名‘安乐窝’。向惟存邵博木主。嘉庆二十年,知县王梦庚重加修葺。添设(邵)伯温木主于中,并伯温长子(邵)溥、三子(邵)傅、妹夫朱虚、妹邵氏及溥姨夫王景道、姨姊贾氏木主合祀焉。]”这次,原来的邵博木主之外,又增加了邵伯温等一家共6人的木主,为在犍为县隐居的邵氏一家团圆了。其中王景道和贾氏是夫妻,贾氏的妹妹就是邵溥夫人。《宋夫人贾氏墓志铭》(也叫《王景道妻贾氏墓志铭》)是犍为县境内可查最早的一个墓志铭。第五次,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为知县杨炳锃去拜访邵子祠,却见到荒凉的景象,于是决心重修。在他的主持下,又进行一次维修。此次有罗祥麟等人参与,并得到余、祝、龚、巫各大姓捐资赞助。民国《犍为县志》卷2《建置志》载:“道光三十年,杨令炳锃[有《记》]、邑人杨恒裕、孙焕文、罗祥麟、王南鹏、袁洪翼及余、祝、龚、巫各姓捐资再修。杨令更于学宫项下拨田一股,为常住祭田;另拨一股,置义塚,交邵祠斋长轮管。于是春秋二季,均帖请本城官绅同祭,颇为丰洁。”这次重修实际上发生于二十九年,因为杨炳锃写的《重修邵公祠记》就是落款于该年。为了长久祭祀,还在学宫项下拨田一股,将其收入用于邵子祠。同卷载:“光绪十七年,孔庙款缺,将田拨还。民六,又将义塚田业一并拨还,仅余王、杨、罗、孙等姓置业,年收租谷十余石,各姓轮管,仍作春秋二祭及培修祠墓之用。旋复全行提作县立中学专款,祀停。”这里记载了历代对于邵公祠的修复以及祭祀事项。应该是到了民国六年(1917年)才把邵子祠的祭祀停了。至此,作为儒家胜迹的邵子祠淡出历史。
道家清虚宫清道光二十七年(1848年,丁未)之夏,犍为开始新修清虚宫,到次年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戊申)之春竣工。其地址就是又变得荒凉的安乐窝。 清虚宫有3个门,其一有“空明洞天”4个字,一个写有“芥子须弥”4个字,还有一个便门。正殿,是张三丰的坐像,以弟子余十舍、沈线阳等配之。县人罗祥麟写了《新建清虚宫记》。民国《犍为县志》卷2《建置》载:“[宫名]清虚宫。[所在地]西门外,翠屏山麓。[创建年代]清道光二七。[培修年代]清光绪二三。[备考]三重。即三丰祠。左,丹亭;右,琴亭;中,池有桥可通。罗祥麟《记》附后。门有戏台,考祀铁佛。民十九,被王团折毁。”此“王团”,即当时犍为县的驻军24军的团长王麟生。清虚宫有一个石碑,板面呈矩形,长约180厘米,宽约70厘米,由罗祥麟(即罗建常)题写“清虚宫”3字,竖刻3个大字,2草1楷,书法精妙。后来,随着时局的变化,安乐窝用途的变迁,此碑流落,竟然到米井街一户人家里当作阳沟的盖板!上世纪80年代冬末春初一个晴朗的下午,犍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高级老师黄德彰发现后,以一封短信致时任犍为县文化局局长税治文,请求相关部门收存此件文物。“清虚宫”石碑如今才得以伫立于犍为文庙的碑廊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四月刻,罗祥麟颂,韩世勣正书。(出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
医家为医院80年代的县医院。图中为旧建筑旧日医儒一家。作为一代大儒,邵伯温除了继承父亲的易学,精通儒学,还颇习医学。据明代李时珍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载“姜石(《唐本草》)。【释名】<石羌>砺石 (李)时珍曰:姜石以形名。或作礓砾,邵伯温云:‘天有至戾,地有至幽,石类得之则为礓砾是也。’俗作硗砺。”可见邵伯温对于医学有一定的贡献。只是,当年的邵伯温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当年隐居著书的“安乐窝”,竟然在近千年之后,成立真正救死扶伤的医院,先后被犍为县人民医院(县医院)和犍为县中医医院所用。 犍为县卫生院于1953年9月,由城内的城隍庙迁到安乐窝。1956年3月,因防疫股划出,改名“犍为县医院”,4月24日改名“犍为县人民医院”。1957年4月28日,县医院门诊部由安乐窝迁西街的保健站(后为县财政局及再后的中国银行犍为县支行陆续使用),原来的旧庙一度作为综合病区,再作为职工宿舍。1989年,原来的祠堂、一直沿袭使用的旧式建筑全部拆除,修成了新的职工宿舍楼。2017年12月,县医院整体由安乐窝迁城南的新院。自从县医院在此办医,这“安乐窝”更加成为老百姓口头的语言,一说“去安儿(乐)窝”,都知道是去看医生,而淡忘了其本来的意义。犍为县中医院新院内科大楼犍为县中医医院(原名“犍为县中医院”)原位于南街,在县医院搬走2年后,于2019年12月迁入安乐窝,继续作为医疗场所。经重新装修后,焕然一新,体现出来浓郁的中医特色。犍为县中医院新院外科大楼于是,“安乐窝”不仅成为犍为县的一个著名风景名胜,而且成为人文荟萃之地,更成了“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普救含灵之苦”的救死扶伤的医院,优美的环境使得病人康复更快。“天地间,人为贵。”儒家拯民以仁义、释家脱民以觉悟、道家安民以清净。三者皆以解脱百姓苦难为目的——最后,儒、释、道三教合一,汇为医家。大医精诚,济世救民;大同世界,普惠众生,斯所谓“安乐窝”之真谛也。 (2020年7月9日凌晨) 作者:罗家祥。长于西南夷、三国、四川及乐山地方文史。 四川省社科院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乐山市政协第七届特约文史研究员。 犍为县第十届政协委员。 犍为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金犍为》杂志主编。主要文史作品:已经公开出版、发表各类文字300万字。 《非常梦:中国古代历史上的22个奇梦》(广 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 《龙颈:决定帝国命运的富二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 《梦太奇:梦的品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年) 。 《性格之王曹操》(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 《犍为郡记》(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15年,获乐山市人民政府第17次社科二等奖)。 《二十五史乐山史料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即出。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后期资助项目)。 《历代实录乐山史料集》(已毕,待刊)。 《乐山历代沿革》(已毕,待刊)。 《犍为历史地理》(已毕,待刊)。
主要建议: 建议犍为县申报联合国“千年古县”,已由县委县政府采纳并被在进行中。 建议为乐山市“世界遗产”制定保护条例被采纳,已经有乐山市人大制定《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和《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并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