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绍兴邵永庆 于 2021-6-10 16:34 编辑
(绍兴柯桥区)《杨汛桥镇姓氏考略》
堰頭朱氏_新浪博客,2013-11-1515:25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c772f9460101olo5.html
邵氏
邵氏在镇境居住较久,宋开宝七年(974), 就有邵仁造捨山(舍山)建乌石寺, 在乌石山(美女山)北垦田发族,后称邵家坂(邵家畈?)。现为22户,71人。又发族至孙家桥52户,208人;芝湖村15户,62人。全镇333人。
注:邵兰荪 (清)绍兴人。 曾从王馥原学医。治温暑时症、虚劳及妇女经带诸疾,颇有心得,求诊者甚众。 近人曹炳章集其医案二百例,编成《邵兰荪医案》,析理简要,方治精审。 医界表率——清代名医邵兰荪 |
清末民初,杨汛桥集镇上出了一个小郎中。此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声誉远播,深得人们敬仰,他就是一代江南名医邵兰荪。关于邵兰荪的轶事,至今杨汛桥人还津津乐道。 邵兰荪刚出道时,用一只小农船为四邻八方出诊,遇贫病者不收诊费,有的用芋艿、蕃薯等食物替代诊费,他照收不误。二十岁左右在杨汛桥镇上坐堂门诊,他同样免费为穷苦病人诊治,还送药物,供食宿,贴船费。 同行之间互相尊重,交流和切磋医技,也传为佳话。中医徐南山是他的好朋友,在萧山衙前里东徐开诊所。某日,邵兰荪病了,徐南山特来看他,正在闲谈间,一位病人跑来要求复诊,说病已好多了。他就请徐代为处方,徐南山就照原方抄给,可这病人连服几帖却不见疗效,再来找邵兰荪,这时邵氏已精神恢复,接过原方看了以后,心中有数,立即另给处方。病人再服一剂,果然灵验,病人特来谢恩。徐南山得此消息,也过来请教。兰荪先生找出他代拟的药方,指出前后两方药味虽同,但剂量不符,该加的不加,该减的未减,所以没有效果;再说其时正当秋令,气候转燥,桂枝等中药性燥,宜加以润燥之品调之,方能发挥药物的效能,使之恰到好处。处方用药,必须审合时令,这实在是一种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作为一种看家本领,医家一般都秘不示人,而兰荪先生却对同行毫无保留地真诚相告,确为一代医界之表率。 兰荪先生勤奋好学,不分昼夜寒暑,刻苦研习《叶氏临证指南》、《程氏医学心悟》二集。更令人赞叹的是,他在夏夜读书时为避蚊子骚扰,就将两个酒坛注满清水,将双脚伸入坛内泡在水中,坚持力学不辍。由于有这种艰苦治学的精神和毅力,使之成为江南一带的有名中医大家。
童氏
元淳祐四年(1244),朝奉大夫直华文阁、浙东提举童颐权知绍兴府,爰越风土佳丽,遂落籍会稽。后官至刑部尚书。生子四:蘩、藻、菲、薪。幼子童薪,迁居于郡西八十里之竹园村,家於舍浦,耕读传家,因以发族,分前童、后童,各建宗祠。
传29世,现镇境童姓为:竹园童327户,944人;和穆64户,160人;散居冬村有近百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