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829|回复: 4

邵雍公先祖脉系源流及迁徙地考

    [复制链接]

380

主题

614

帖子

4681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1
QQ
发表于 2023-10-12 09: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邵雍公先祖脉系源流及迁徙地考
康世民编著



邵雍故事颁奖暨《邵子研究文论集》《广平清漳文史》发行会在广平县举行
2023-08-29 10:15:02 13794 来源:中华网生活分享
2023年8月25至26日,“邵雍故里美丽广平”叙事文体全国征文颁奖会,暨《邵子研究文论集》《广平清漳文史》发行会在邯郸市广平县盛莛酒店举行。广平县人大副主任高海山,中华邵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邵元明,中国邵雍文化发展联盟主席邵宝印,广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董明刚,邯郸市作协副主席赵明宇,伊川县邵雍易学研究院院长常铵家,以及侯廷生、康世民、蒋林魁等文史专家,来自河北、广东、河南、黑龙江等地的作家于博、包丽芳、张明洋、陈玉文等40多人出席会议。广平县委宣传部、乡村振兴局、文化旅游局、地方志采编中心、平固店镇、清漳村等部门、广平县研究邵雍文化的专家学者列席会议。会议由广平县人大原主任、广平县老促会会长邵美周主持。  
介绍了广平县委、政府对文化的高度重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文化促进广平县各项事业发展。他说,宋代理学家、易学家、诗人邵雍出生于衡漳,史学家考证,衡漳就是广平县清漳村一带,这一重大发现,是广平县历史人文的一大亮点。这次征文活动是在中国微型小说学会、《故事会》杂志、中国邵雍文化发展联盟、中共广平县委宣传部指导下举办的,广平县老促会、广平小小说创作基地主办。活动历时4个月,收到有效稿件1672件,从不同角度讲述了邵雍故事。
广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董明刚致欢迎辞,邵元明会长、邵宝印主席在发言中介绍了邵雍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当下学习邵雍精神的意义。赵明宇介绍了评选过程,获奖作家代表陈玉文、包丽芳发表了获奖感言,《邵子研究文论集》主编常铵家《广平清漳文史》主编康世民分别介绍了两本书的编著过程,从史学角度论证了邵雍精神,广平县作家协会主席宋金全介绍了县作协工作,弘扬邵雍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广平县人 副主任高海山作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这次征文活动,弘扬邵雍优秀文化,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会议前一天,有关专家、获奖作家还到清漳村邵氏文化堂,出席了邵雍故事颁奖会采风活动暨邵子像揭幕仪式。邵宝印主席致了欢迎词,任振朝,吕河川朗读了弘扬邵雍文化诗歌,邵元明会长作了弘场宣传邵雍文化总结讲话。(图/文:叶小芮  安若素  韩同瑞)
责任编辑:曾庆伟

北宋邵雍先祖脉系流布探源 及迁居范阳 上谷 中山 衡漳地名考释(一)
衡漳故园 10月01日

邵雍先祖脉系源流及迁徙地考
[邯郸]康世民
前言
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象数学家、诗人、哲学家。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享年 67 岁,葬于河南洛阳伊川县紫荆山中。宋哲宗元祐中谥号“康节”,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宋孝宗淳熙初从祀孔庙,追封新安伯。明代嘉靖中祀称“先儒邵子”。后世习称康节先生。著有《皇极经世》《渔樵问对》《观物篇》《伊川击壤集》等流传后世。
一代理学大师、思想家邵雍,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堪称卓尔不凡的奇才,世为儒家学派的典范。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在史志典籍中多有记载,不可胜数,叙述颇详。然而,千余年来,历经战乱水火,许多珍贵资料遗失,关于邵雍的先祖脉系、迁徙行迹,以及他们的出生地,记载不一,颇具争议,难以使人信服。本文依据最为接近当时的墓铭、笔记、杂录等相关资料,以及与邵家交好的官员、文士、生徒等社会关系,详加探考邵雍先祖脉系源流,进一步探寻他们的迁徙行迹,逐一解开遗留于世的千古谜团,力求还原一段确凿可考的历史真相。
一、远祖燕召 脉系流布
二、始自新安 老归范阳
三、避居上谷 再迁中山
四、衡漳为家 邵雍诞育
五、共城百源 拜师学易
六、隐士邵古 迁徙之谜
一、远祖燕召 脉系流布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农历辛亥年十二月廿五日(公历1012年1月22日),地处衡漳(古地名)的一处民宅,喜添贵子,这个男孩就是后来列为北宋五子之一的著名大儒——邵雍。
邵雍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其近代祖上没有留下太大的功名,正史鲜有记载。此时正是大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主政,开创“咸平之治”,缔结“澶渊之盟”,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渐趋稳定。而就在此前的五代末至宋初,时有邵雍数代先辈,屡因战乱而四处迁徙,居无定所,一度为探考其家族世系带来诸多不便。历经数年深度挖掘,隐藏在历史深处的邵雍家世渐露端倪。
关于邵雍祖籍,北宋大儒程颢、程颐所著《二程文集》中收录《邵雍墓志铭》记载:“邵本姬姓,系出召公,故世为燕人。大王父令进,以军职逮事艺祖,始家衡漳。祖德新、父古,皆隐德不仕。”元代官修《宋史》记载:“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人,父古徙衡漳,又徙共城。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邵雍墓志铭》所言“大王父令进”,即邵雍曾祖父邵令进。邵雍祖父邵德新以及父亲邵古,数度迁家而最终定居河南洛阳。这在北宋《邵氏家记》中均有详载,其始祖源流脉络清晰。
关于邵氏源流,唐代姓氏学家林宝修撰《元和姓纂》载:“邵,邵公奭,周同姓,受封于燕,传国四十余代。”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大学士庆尧锡撰《邵氏家记》载:鼻祖公奭,仕周,以功封燕,历四十余世。秦兵虏蓟,封爵渐失,散隐幽州四十二落。时人语曰:“北平幽涿,召公城廓,分散秦兵,四十二落。”自秦、汉、晋、宋五代以来,宦止长安、洛阳、建康,徙移河东、江浙,侨寓冀、兖等处,不可历笔。这在北宋乾道元年(1165年)《都昌东汇邵氏家谱》中亦有详细记录。
《邵氏大成宗谱
·邵氏家记》
综合诸典记载,邵氏源流班班可考。邵氏,源自黄帝姬姓,系出西周召公。召公姓姬名奭,周文王之后,周武王之弟,为周初王室的重要辅佐大臣,因食邑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被称为召公或召伯。他在周都镐京(今陕西长安沣河东)王室担任太保,与周公旦、太公望共列为三公,辅佐成王、康王,开创成康之治,奠定西周基业。在他辅政期间,时常巡行乡邑,不去打扰百姓,曾在甘棠树下理政,深受民众爱戴。《诗经·甘棠》记载其事,以歌颂召公的仁政,留下成语“甘棠遗爱”,成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后世因称召公为“天下廉吏之祖”。他曾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最初定都燕城(在今北京房山琉璃河燕都遗址),并派长子姬克去管理燕国。召公肇基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子孙世袭召公爵位,历经四十余代、八百余年。燕国被秦国吞并,召公封爵渐失,后裔散居幽州(今北京市)各地,并在原封邑名称加上邑字而成为邵姓,故后代邵姓人尊奉召公为邵氏得姓始祖。自秦、汉、晋、唐、宋以来,有邵姓多人在长安、洛阳、建康等地做官,再迁徙移居河东、江浙一带。还有许多邵姓寄居冀州、兖州等地,更是不可胜数。可考邵雍祖先脉系即为燕召后裔。
《邵氏宗谱》(明刻本)
据世传《弋阳甘棠邵氏传芳谱》《德兴坑边泗源邵氏宗谱》《广丰邵氏宗谱》等所载,邵氏世系,传承有序。从西周得姓鼻祖召康公姬奭,到秦朝有东陵侯邵平;西汉时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邵信臣,民称“召父”,载入《循吏传》,绵延汉、唐,加邑为邵。西晋时魏郡安阳(今河南安阳市)邵续,年少威武,博览群书,历任平原郡乐陵太守、冀州刺史、平北大将军、持假节,敕封祝阿子,时遭遇石勒叛乱,邵屯兵于棣州厌次富平城(今山东阳信县雷家村邵城洼),大义凛然,死于国难。邵续子裔遂由魏郡安阳迁居山东棣州厌次富平城,并改富平城为邵城。邵续历传十二世至隋唐时有邵忠信,后代绵延仕宦,为山东显贵大族。
邵忠信传至九世为邵,唐僖宗朝任大理评事。乾符五年(878年),黄巢作乱山东,中原名门世族避祸南迁,山东邵氏遂分别迁徙各地避乱。至广明元年(880年),邵献遂与兄长邵国泰、邵国安携家眷由山东棣州厌次迁居于徽歙黄墩六合桥居住,邵雍曾祖邵令进即由此加入军籍,可谓是邵氏脉系一个重要源头。
(友情提示:《邵雍先祖脉系源流及迁徙地考》,全文共28000余字,图片20余张,计划按照小节分为数次刊载。未完待续。)
——全文收录于康世民著《广平清漳文史》(2022),常铵家主编《邵子研究文论集》(2023)
【主要参考文献】
1〕 [春秋]先秦诸子《尚书·禹贡》中华书局,1923年。
2〕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漳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 [唐]魏徴等《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地理中〈兖州·信都郡·衡水〉。
4〕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十五〈河东道·洺州·肥乡县、清漳县〉。
5〕 [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八〈去声·邵〉。
6〕 [唐]杜佑《通典·州郡典》第一百七十八州郡八〈古冀州上〉。
7〕 [唐]孔安国《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五十五河北道〈洺州·肥乡县〉〈冀州·衡水县〉。
9〕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
10〕[宋]罗愿《新安志》卷三〈歙县·水源·黄墩湖〉
11〕[宋]王存等《元丰九域志》卷二〈河北西路·广平郡·肥乡县·清漳镇〉。
12〕[宋]吕祖谦《宋文鉴》巻一百四十三墓志〈邵古墓志铭·陈绎〉。
13〕[宋]程颢、程颐《二程文集》明道文集四〈邵尧夫先生墓志铭、程邵公墓志〉卷十二伊川文集〈行状/墓志/祭文·明道先生行状、太中自撰墓志〉。
14〕[宋]邵雍《伊川击壤集》。
15〕[宋]邵雍原著,郭彧整理《邵子全书》〈邵雍先生墓志铭、无名君传〉。
16〕[宋]邵伯温《易学辨惑》一卷(永乐大典本)。
17〕[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邵雍居洛〉。
18〕[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19〕[宋]张㟭《邵雍先生行状》。
20〕[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三〈江东三虎·王鼎〉。
21〕[宋]朱熹《邵氏家乘·世系考》。
22〕[南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四〈徽宗皇帝·金兵上·宣和七年邵溥充送伴使〉,一百十〈仁宗皇帝·沿丁母丧,在卫州〉。
23〕[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十〈杂识·良乡邵令进墓〉。
24〕[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二十九〈陈绎传〉。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弟戩)、邵雍〉。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诏封邵雍新安伯〉。
25〕[元]脱脱等《辽史》,卷四十志第十〈地理志四·南京道·析津府〉。
26〕[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2014年。
27〕[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二〈地理二·古迹·歙县·篁墩〉。
28〕[清]胡渭《禹贡锥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9〕[清]杨守敬《水经注疏》,科学出版社,1957年。
30〕[清]沈炳巽《水经注集释订讹》,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 (1934)。
31〕[清]王鸣盛《蛾术编·衡漳》,商务印书馆,1958。
32〕[清]姚柬之《临漳县漳水图经》〈引漳入河考·衡漳〉。
33〕[清]崔述《考信录》〈大名县水道考·漳水〉。
34〕[清]雍正《肥乡县志》卷一〈寺观〉,卷二〈古迹·清漳城〉。
35〕[清]乾隆《涿州志》卷九〈人物·流寓·宋·邵雍〉。
36〕[清]乾隆《衡水县志》卷一〈古迹·邵村·邵康节故居〉,卷十五〈儒林·宋·邵雍〉。
37〕[清]乾隆《林县志》卷一〈疆域·少康庄〉。
38〕[清]嘉庆《洛阳县志》卷三十八〈第宅志·宋邵康节宅〉,卷四十二〈经籍志·邵古《周易解》、邵雍《古周易》《太元准易图》、邵伯温《易学辨惑》〉,卷四十三〈儒林传·邵古、程珦〉,卷四十四〈道学传·程颢、程颐、邵雍〉。
39〕[清]同治《东汇大成邵氏宗谱》,江西省都昌县。
40〕[清]光绪《余姚邵氏宗谱》,浙江省余姚县等地。
41〕[清]光绪《辉县志》卷四地理〈山·苏门山〉〈古迹·宋·安乐窝〉,卷九祠祀〈邵子祠〉,卷十一人物〈乡贤·宋·邵古、邵雍〉。
42〕[民国]《林县志》卷一地理·乡镇·邵康庄。
43〕[198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44〕[1984]《广平县地名资料汇编》,第6页〈广平县历史沿革〉。
45〕[1993]刘波、张文《皇极经世书》,第1页〈邵雍生平·父亲邵古时即移家衡漳(今河北省南部)〉,海南出版社。
46〕[1995]李金国主编《广平县志》,第67页〈清漳县沿革〉文化艺术出版社。
47〕[1994]《辉县市文史资料·历代名人在百泉 第4辑》,第136页〈衡漳,今河北馆陶县一带。〉政协辉县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48〕[2003]贺旭志、贺世庆编著《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中国社会出版社。
49〕[2003]张林编著《新乡历史名人》,第85页〈邵古,居河北馆陶县。〉中国社会出版社。
50〕[2010]翟智高《邵雍出生地衡漳在哪里?》。
51〕[2012]《衡水学院学报》第二期,胡恩堂,吴耀明《出生在衡水的宋代文化巨擘——邵雍》。
52〕[2012]《西北师大学报》第三期,邵明华《邵雍交游圈的深度考察》。
53〕[2015]郭彧《邵雍出生地及迁居洛阳年代考》。
54〕[2015]杨倩描《宋代人物辞典》,河北大学出版社。
55〕[2019]《时代·邵雍在百泉》,中国新闻杂志社。
北宋邵雍先祖脉系流布探源 及迁居范阳 上谷 中山 衡漳地名考释(二)
衡漳故园
(接前)
二、始自新安 老归范阳
纵观后周末邵雍先祖邵令进以上邵氏谱系,概因年代久远,再遭水火战乱,世系传人难免出现偏差。但谱牒所载绝非空穴来风,只是暂时没有发现佐证,故依然保留不能贸然否定。然邵雍一脉世系,自从其曾祖邵令进之后,族谱记载与墓志记录互相印证,再加上最为接近于当时的正史资料以及名人笔记,其先祖的行踪以及传续可谓脉络清晰,有据可考。
对于邵雍祖籍,一般认同为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市大邵村。但问题是,范阳一带所处的燕云十六州,早已在后晋时期割让给辽国,邵令进如何从辽国奔赴后周而投到赵匡胤的麾下当兵,任何史料中均无记载,这似乎是一个千古之谜。然而,据《邵氏族谱》记载:“按广丰谱、上饶谱载云,始祖讳忠信,初唐时敕封越国公,传九世至讳献者,唐仕评事郎。避黄巢乱,由山东棣州迁居徽歙黄墩,遂为新安邵氏也。裔孙维周公讳文赞,字令进,世居篁墩。五代末,以军籍由徽歙篁墩赴后周,随艺祖(宋太祖赵匡胤)征。”
这就是说,始自唐僖宗时邵献一脉由山东棣州厌次迁居江南东道歙州(又称新安郡,治今安徽歙县徽城镇)黄墩六合桥(今黄山市屯光镇篁墩村)居住,遂为新安人氏。至唐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败亡,邵献之子邵仁,因平叛有功,封上柱国、护国大将军、新安侯。黄墩也因黄巢之故而改称篁墩。邵仁生有二子邵沐、邵湘。五代末,诸藩乱华,邵沐四世孙邵令进在此加入军籍,成为邵氏家族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那么,这里所提到的“篁墩”地在何方?
唐代江南东道歙州(新安郡)篁墩位置图
篁墩,古称黄墩,地属歙县(秦置,今安徽歙县),两汉时歙县隶属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东吴分置新都郡(治今浙江淳安西北),西晋改为新安郡,歙县属之。隋开皇时于歙县置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大业初复改歙州为新安郡。唐初又改新安郡为歙州,宋宣和间再改歙州为徽州。此后,新安和歙州皆成为其代称。
南宋徽州歙县人罗愿编纂《新安志》记载:“黄牢山下云黄墩,地广衍。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者,相与保于此,及事定,留居新安,或稍散之旁郡。”明弘治《徽州府志》亦载:“歙县篁墩,在今县西南三十里,以其地多竹,故名。先隶休宁(今安徽休宁县),后割属歙。唐广明中,巢贼经过之地,遇有黄姓则不杀,衣冠大姓避地者改为黄墩,相保于此。后平定,稍迁居他处。”故篁墩作为历史上北方移民的中转地,在徽州移民史及宗族形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篁墩最大意义还在于它是“程朱阙里”,是盛行中国六七百年的北宋程朱理学的奠基者程颐、程颢和南宋集大成者朱熹的祖居地,影响十分巨大,历来被学术界尊称为“儒教圣地”。直至今日,有着辉煌历史的篁墩村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
于唐末避乱迁居于新安篁墩的邵献后裔,也没有安稳太久,便伴随着大唐帝国的瓦解,而再度陷入藩镇割据的五代十国大分裂时代。邵令进大约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吴歙州篁墩,但南吴存续时间不长便被南唐所取代。恰逢乱世,群雄蜂起,政权更迭频繁,英雄豪杰辈出。时有洛阳军人家庭出身的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三次征伐南唐,已是成年的邵令进深感南唐小国无有前途,遂慕名投身于赵匡胤麾下,并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开始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
至此,关于邵令进世居安徽篁墩是否属实呢?
又《宋史》记载:“咸淳三年,文宣王庙复以邵雍、司马光列从祀。东庑,金乡侯澹台灭明、任城侯原宪、汝阳侯南宫适、……昌黎伯韩愈、河南伯程颢、新安伯邵雍、温国公司马光、华阳伯张栻,凡五十二人,并西向。”即在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下诏将邵雍、司马光牌位列于孔庙大殿,配享孔子。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一介终生无职无权的布衣之士,身后能享此殊荣的,只有邵雍一人。不仅如此,当时还在孔庙东庑,有金乡侯澹台灭明、任城侯原宪、汝阳侯南宫适、……昌黎伯韩愈、河南伯程颢、新安伯邵雍、温国公司马光、华阳伯张栻等五十二人并列,面朝西向享受祭祀。考孔庙东西两屋先贤封号,均以其家族姓氏郡望地而封侯、封伯邵雍家族因为始自新安郡而被皇帝追封为“新安伯”,更是言之凿凿,无可非议。
新安篁墩作为邵雍曾祖的世居之地,屡被载入各地《邵氏族谱》:“献公历传六世至五代末,黄墩子裔遂蕃,乃分宗分派,献公五世孙曰文赞公讳令进者,字维周,又名升昌,迨由黄墩军籍归于郭周朝,随宋艺祖征,善骑射,以军校致仕,归居于祖藉旧址燕地范阳。”
这就是说,唐朝末年,由山东棣州厌次迁居歙州黄墩六合桥的邵献一脉,历传六世至五代末,黄墩子裔遂繁衍增多,于是分宗分派。邵献六世孙邵令进,字维周,又名升昌,其后由黄墩军籍归于后周郭威,并跟随大将赵匡胤征战,以善于骑射,在军中任职校尉,并时常自我磨炼,以保持清廉名节。《邵氏家记》载:“曾祖伯字维周,自砺名节,固居旧落。”邵令进年老于军中退职后,乃归于世代居住范阳。
那么,北宋时的“范阳”又在哪里呢?
范阳,古地名,所辖范围在历史上多有变动。秦设范阳县,三国魏改涿郡置范阳郡(今涿州市),西晋改为范阳国。唐朝改幽州为范阳郡,故后世有时将范阳郡与幽州(曾治于涿州,主要为今北京)通用,范阳节度使辖区范围最大扩展为河北北部、天津、北京至辽宁、朝鲜等地。五代后晋时这里割属辽国,直到元末才被朱元璋收回。据此可考,北宋时的“范阳”地域早已割属辽国。
然而,邵令进“老归范阳”之地竟然隶属辽国,这其中的缘由确实令人费解。时范阳地域广大,有没有具体所指呢?
查考诸家典籍,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就在南宋时,著名学者王应麟编纂《困学纪闻》,对于邵令进“老归范阳”记载颇详:“康节邵子之先,世家于燕,父伊川丈人间道奔本朝,舍世禄为窭士,乃绝口不言。伯温子溥,自礼部郎使燕,道涿州良乡,拜墓。洪业寺石刻,盖统和十年,伯温高大父所建。统和十年,岁在壬辰,本朝淳化三年也。至宣和六年壬辰,适百二十年,伯温记其异。(今按:宣和六年乃甲辰,非壬辰也。)
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载邵令进墓
据《困学纪闻》记载,就在邵令进去世一百多年以后,即在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邵雍之孙邵溥授任礼部员外郎,并担任“送伴使”职务时。在这期间,邵溥曾奉命出使金国,路过涿州良乡县,亲自到其先祖邵令进墓前祭拜。“送伴使”为官职名,即宋、辽与宋、金间使臣往来,奉命陪同外族宾客的使臣。南宋学者杨仲良编纂《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中记载:“宣和七年,礼部员外郎邵溥借太常少卿,充送伴使。”清代徐乾学撰《资治通鉴后编》亦载:“宣和七年,遣礼部员外郎邵溥送伴金使。”《徽猷阁待制邵公(溥)行状》又载:“宣和七年,累官礼部员外郎假太常少卿,充送伴金国使。……建炎元年,高宗承立,建都应天府。公除户部侍郎权户部尚书兼京城副留守。朝诏公赴燕北,祈请金返徽钦二帝。不赴,乃过燕地涿州良乡旧藉,谒拜祖墓。
考邵溥出使金国的时间,前后略有误差。《长编纪事本末》所载邵溥于“宣和七年”方担任“送伴使”,而《困学纪闻》载为“宣和六年”,且干支纪年也有误,恐有意附会为“两个壬辰年”之说。另据《邵溥行状》所载,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即位称帝,邵溥授任户部侍郎、掌管户部尚书兼京城副留守,奉诏公出使金国,请求金主遣返徽、钦二帝,未被答应,于是路过燕地涿州良乡县故居,寻访祭拜先祖邵令进墓。
至此可考,《困学纪闻》以及《邵溥行状》均是记录邵令进“老归范阳”的最权威史料,其具体地点在辽国南京道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所辖良乡县。
那么,范阳和良乡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良乡,古为燕中都,西汉置为良乡侯国、良乡县,隶属涿郡(今涿州市)。三国魏、晋隶属范阳郡(今涿州市)。隋、唐时隶属涿郡或幽州(治今北京市西南),后晋时地归辽国,隶属南京道析津府。《太平寰宇记》幽州良乡县条下记载:“在燕为中都,汉为良乡县,属涿郡。”元代官修《辽史·地理志》南京道析津府条下记载:“良乡县,燕为中都,汉改良乡县,旧属涿郡,北齐天保七年省入蓟县,武平六年复置。唐圣历元年改固节镇,神龙元年复为良乡县。”而在南京道涿州条下记载:“涿州,永泰军。汉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魏文帝改范阳郡,晋为范阳国,元魏复为郡。隋开皇二年罢郡,属幽州,大业三年以幽州为涿郡,唐武德元年郡废,为涿县,七年改范阳县,大历四年置涿州。石晋以归太宗。统县四,范阳、固安、新城、归义。”
据《辽史·地理志》可考,燕云十六州已于后晋时期割属辽国,辽朝设立“五京”,以“燕京”为南京,治所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良乡为其属县。其南部涿州下辖范阳等四县。时良乡县并不属于涿州管辖,这又该做何解?
辽国南京道析津府良乡县位置图
北宋初期,沿袭唐制,把不能派流官统治的经制州列为化外州,故邵令进“老归范阳”,当是沿用唐代区划。《元丰九域志》记载:“化外州幽州大都督,范阳郡,范阳、卢龙两城节度,领羁縻六州,蓟、幽都、良乡、安次、武清、永清、潞、昌平八县。”自唐玄宗设置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使负责防御奚、契丹,治所幽州(范阳郡,今北京市),良乡县直属范阳郡管辖。直至后晋时随同燕云十六州割属辽国。北宋时期,对于久属汉唐的“祖宗故地”,收复燕云十六州更是心往神驰,不惜背水一战。宋太宗时收复幽州失利,自此成为赵宋王朝的切肤之痛,无法抹去。邵伯温著《邵氏闻见录》记载:“祖宗故地,孰敢以尺寸不入《王会图》哉!”由此可知,北宋对于流失在外地汉唐国土,一尺一寸均绘入图中,州郡地名均沿袭唐时或更早称谓,以示收复失地的决心。故这里的“范阳”以及下文的“上谷”均为唐代建置无疑。
金灭辽后,良乡县隶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清属顺天府,民国属河北省。1958年,良乡县废为镇划归北京市。1997年,房山区人民政府驻地迁至良乡镇。至此断言,北宋时邵雍曾祖邵令进“老归范阳”之地,即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
综合以上资料,1994版《辉县市文史资料》以及2003版《新乡历史名人》因此考证为:“邵古,字天叟,世代居住于燕(今北京市一带),为召公奭的后代。”可以说,这是近现代关于邵雍祖籍地最为接近于史实的考述。
1994版《辉县市文史资料》、2003版《新乡历史名人》所载邵古简述
那么,邵令进为何放弃大宋军人荣誉而远赴辽国良乡居住呢?
考邵令进一生追随赵匡胤征战,收复远祖燕国失地也是其心中最大的抱负。他本应离职后按月领取军官抚恤安度晚年,但他宁愿放弃一切丰厚的待遇而举家迁居辽国,这其中的缘由可能有三点。
其一,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御驾亲征,试图收复幽州,无奈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一战失利,宋军大败,死者万余人,连夜南退,争道奔走,溃不成军,赵光义与诸将走散,诸将也找不到各自的部下军士。随军出征的邵令进也与大军失联,遂落籍远祖燕召故地良乡。这或许是其后人难以启齿,“乃绝口不言”的一个秘密吧。其二,或许他很有可能秘密奉命潜入敌国,为迎接宋军收复失地而充作卧底,刺探敌情。而他能够入住辽国的唯一借口就是先祖世居的燕都城,其实这里所说的先祖就是西周时邵姓得姓始祖——召公。其三,可能是邵令进对于陷于辽国的燕召远祖十分崇敬,遂年老退休后,辗转投奔地处辽朝良乡县燕都附近居住,期待大宋收复故土。这一去就是几十年,直到去世其愿望也未能实现。
大约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邵令进定居良乡后,凭着他超然出众的才能,不久其家境便稍有起色。据《邵古墓志铭》可考,邵古79岁时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去世,则邵古出生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此时的邵令进、邵德新父子均在良乡举力筹建洪业寺,其寓意恢复远祖召公洪大的事业。辽统和十年(宋淳化三年,992年),洪业寺修建全部完工后,撰文刻碑立于寺内,功德名录留下他们的大名。此年,邵古年幼,只有7岁。《邵古墓志铭》所言邵古“君生衡漳”,当为“君居衡漳”之误。
关于邵令进的生卒年月暂且无考,但根据《邵古墓志铭》以及《困学纪闻》所载事迹推断,邵令进大约生于后唐初期,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50岁左右时“老归范阳”。终其一生,邵令进的远大抱负再也无法实现,遂怀抱着满腔遗恨抑郁而终。就在洪业寺建成后不久,大约在宋太宗淳化末、至道初年,邵令进70余岁时在良乡去世,葬于燕都附近,以示永远陪伴先祖。
邵令进去世后,儿子邵德新由于失去父亲的佑护,再加时局不稳,战乱不断,生活艰难,养家糊口重担在肩,压垮了这个性格儒雅的年轻人。邵古11岁时,邵德新也在良乡去世,葬在良乡祖墓。至此,邵德新生年无考,仅按《邵古墓志铭》推测,邵德新当生于北周时期,此间正是其父邵令进四处征战,且居无定所,故其出生地无从考证。大约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邵德新跟随父亲邵令进迁居辽国涿州良乡,并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去世。
关于邵德新的生平事迹,《邵氏家谱》记载:“德新,生于后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年),公居洛,隐德不仕,潜心理学,不求闻达,享年七十有三,妣享寿七旬。至宋真宗咸平六年,夫妇同刻而逝。”而《邵古墓志铭》称“父讳德新,读书为儒者,早卒”,据此,邵德新何来73岁之高寿?《邵氏家谱》所言邵德新生卒年实属舛误,以及邵德新率领全家从范阳回迁,均不予采信。《困学纪闻》记载:“康节邵子之先,世家于燕,父伊川丈人间道奔本朝,舍世禄为窭士,乃绝口不言。”这里“父伊川丈人间道奔本朝”即指邵雍父亲邵古,号“伊川丈人”。这就是说,邵古在父亲以及爷爷去世后不久,迁离良乡,一路向南,辗转回归大宋。然而,对于此段经历最为知情的邵雍之父邵古却将此深埋心底,如果不是身为“逃兵”,或者肩负重要军命,邵古为何绝口不提此事。这将期待我们发现更多的线索,来解开其中隐藏的秘密。
综上可考,邵溥于宋高宗建炎元年出使金国,路过良乡祭拜祖墓,则更为可信。然而,明清以来,各版本《涿州志》均记载为“宋邵雍故居在涿州西北十里邵村”,此说乃穿凿附会之语,其出处更是无所稽考,确实与最为接近于当时的文献记载相悖。至此,邵雍祖籍或出生地在涿州大邵村之说可以否定。
而当年邵令进建于良乡县的洪业寺,“有辽统和十年刻石,南宋时犹在。”《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按,隋唐之幽州洪业寺,在城内。”又有清光绪《良乡县志》记载:“宏业寺,在县西南丁各庄。”考隋唐洪业寺,在幽州城内,即今北京市城区西南,距离良乡城三十余里。丁各庄宏业寺,地处良乡西南二十余里,不知此寺是否就是当年的洪业寺,有待将来进一步考证。
历经近来的考古发掘,古良乡县境遍布燕都遗址。西周时召公封国燕都城,即“琉璃河燕都遗址”,位于良乡西南26里,今在其遗址上建有“西周燕都博物馆”;“窦店古城”即燕国中都城遗址,在良乡西南22里窦店村西。窦店古城遗址与琉璃河西周燕都(初都)遗址毗邻,距离很近,而丁各庄正处两燕都之间。
西周燕都遗址和唐范阳郡良乡县(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位置
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良乡邵令进墓地历经水火战乱荡然无存,于今实属遗憾。然而,踏破铁鞋无觅处,所幸有南宋王应麟著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线索,至此始现真容。
(友情提示:《邵雍先祖脉系源流及迁徙地考》,全文共28000余字,图片20余张,计划按照小节分为数次刊载。未完待续。)
——全文收录于康世民著《广平清漳文史》(2022),常铵家主编《邵子研究文论集》(2023)。


  • 以下附件需要回复 1 次可见,已回复 0
  • 1、图片13.png 635KB 已下载 0 次
  • 2、图片12.png 601KB 已下载 0 次
  • 3、图片11.png 376KB 已下载 0 次
  • 4、图片10.png 141KB 已下载 0 次
  • 5、图片9.png 599KB 已下载 0 次
  • 6、图片8.png 1021KB 已下载 0 次
  • 7、图片7.png 617KB 已下载 0 次
  • 8、图片5.png 732KB 已下载 0 次
  • 9、图片4.png 549KB 已下载 0 次
  • 10、图片2.png 1.56MB 已下载 0 次
  • 11、图片1.png 1.71MB 已下载 0 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眉州碑记》之“绍兴间邵傅《州园十咏》”
下一篇:邵局邵谔年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614

帖子

4681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1
QQ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09: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前)
三、避居上谷 再迁中山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费尽精力,半途而废。他的弟弟赵光义即位后一统中原,但是对于收复燕云十六州,几场战争也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不得不彻底放弃。而居于辽国古燕都良乡的邵令进壮志未酬,撒手西归。身处异国他乡的邵古,在他11岁时,父亲邵德新去世。此后,邵家的生活更家艰难,无以为继,邵古便携家带口从偏僻的小道,一路向南迁移。
《邵古墓志铭》记载:老归范阳,戎难避居上谷,又徙中山,转衡漳而家焉。”参考《邵雍墓志铭》以及《困学纪闻》所载,大约在宋真宗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邵古15岁左右时,带领全家从良乡迁居上谷(今河北易县)。这就是说,邵古回迁的第一站当为“上谷”。据考,“戎难避居上谷”之地,当为辽国南京道析津府易州。
那么,上谷和易州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邵德新从良乡迁徙上谷(易州)路线图(参《中国历史地图集》)
易州,扼守辽宋边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易州,上谷。《禹贡》冀州之域。虞及周为并州地。春秋时属燕、晋。战国时属燕、赵。秦置三十六郡,以为上谷郡。汉分置涿郡,今州则汉涿郡故安县之地。隋开皇元年改为易州,因州南十三里易水为名。大业初为上谷郡,遥取汉上谷以为名。隋乱陷贼,武德四年又改为易州。”《辽史·地里志》记载:“易州,高阳军,汉为易、故安二县地。隋置易州,隋末为上谷郡。唐武德四年复易州。天宝元年仍上谷郡。乾元元年又改易州。五代隶定州节度使。会同九年,孙方简以其地来附。应历九年,为周世宗所取,后属宋。统和七年,攻克之,升高阳军。”
清《读史方域纪要》载:“一云燕都在汉故安县,即今保定府易州也。因今易州南犹有古燕国城,广袤六十里。”据此可考,在燕国八百多年的历史中,有五座城市曾作为其都城,除燕城(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燕都遗址)之外,燕下都曾经在战国末期作为燕国都城,就在易州境武阳故城。这里在秦朝分属上谷郡和广阳郡,西汉于此置故安县,隋朝建置为上谷郡,唐朝再改为易州。五代时期,易州作为辽宋之间的桥头堡,几易其主,摇摆不定,直到后周北伐大辽,易州才真正重返中原。宋朝建立,易州随北周归附大宋。然而,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北伐大辽,最终失败,易州再归大辽所有,北宋彻底永久失去了对易州的控制。
据此可考,当时处在辽国统治下的易州,即隋唐时期的上谷郡,治所易县城,即今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所在地。
邵古从良乡投奔大宋,没有直接从涿州南下出辽,而是首先辗转到达辽宋边关重地易州,即隋唐时期的上谷郡所在地,这里在战国末期曾经作为燕国最后的都城。向来对燕召远祖崇敬的邵令进家族,至邵古时更是崇拜有加,遂遵照父、祖生前遗嘱,决定要在远祖创建洪业的兴盛之地燕下都停留居住,以便虔诚拜祭先祖,再选择适当时机回归大宋。
地处宋辽边境的易州,更是两国交战的前沿,一直烽火连天,更无安宁之日。来到易州后,邵古一家的生活状况愈发困难。不久,经过邵古的多方联系,曾经与祖父一同并肩作战的好友,愿意接纳他们一家到宋国中山居住。得到消息后,邵古携家带口再度一路向南,乘着夜色秘密穿过宋辽边境,当踏上大宋国土地,来到中山地界,他这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平定。
那么,这里的中山又是何地呢?
邵德新从上谷(易州)迁徙中山(定州)路线图(参《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山,战国时期为中山国,都于顾(即今河北定州城)。汉称卢奴,北魏改定州。两汉、魏晋四个王朝所封中山国均治于此。《太平寰宇记》记载:“中山府,次府,博陵郡。建隆元年,以易北平并来属。太平兴国初,改定武军节度。本定州,庆历八年,始置定州路安抚使,统定、保、深、祁、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八州。政和三年,升为府,改赐郡名曰中山。”故这里所说的“中山”,即北宋时河北东路中山府定州所在地,即今河北省定州市。
邵古一家颠沛流离,寄居中山,心方始定。这里虽为大宋管辖,但因临近宋辽边境,战争阴云密布,险象环生,如履薄冰。无奈,邵古决定再向较为安定的内地迁移。邵古历尽艰辛,一路向南迁移,定居衡漳,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
(友情提示:《邵雍先祖脉系源流及迁徙地考》,全文共28000余字,图片20余张,计划按照小节分为数次刊载。未完待续。)
——全文收录于康世民著《广平清漳文史》(2022),常铵家主编《邵子研究文论集》(2023)。
永庆注:尊重作者,不再更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84

帖子

854

积分

邵门银牌专家

Rank: 4

积分
854
发表于 2023-10-12 10: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项考古任务非常繁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614

帖子

4681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1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15: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前


四、衡漳为家 邵雍诞育

自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对契丹发动战争以来,宋辽之间战争一直不断。宋太宗雍熙年间以来,宋军消极抵抗,彼此损伤惨重。宋真宗继任后,契丹以攻为守,战事再度升级。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攻宋,一度深入宋境澶州(今河南濮阳市),进逼都城汴梁。宰相寇准力主御驾亲征,澶州(今河南濮阳市)一战,宋军大胜,最终订立“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迎来了北宋一百多年的和平发展。

这一时期,正是邵古寓居上谷、中山之际。地处宋辽边境重地的易州、定州一带,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显然不是久居之地。而历经数度迁徙,久经磨炼的邵古,聪明好学,年少老成,早已向往南方安定的生活环境,遂一再南迁,寻找最佳的居住地。要知道,在古代宗族意识强烈的时代,没有一定的关系是很难有人收留的。《邵古墓志铭》记载:“戎难避居上谷,又徙中山,转衡漳而家焉。”所以,邵古很可能在爷爷邵令进旧部的帮助下,从辽国良乡一路南下,为躲避战乱而迁居上谷,再迁徙中山,直到迁家河北路洺州清漳镇。

从中山(定州)迁徙衡漳(清漳)路线图


那么,这里的“衡漳”又是哪里呢?

考衡漳之名,源于先秦诸子所著《尚书·禹贡》对于大禹治水的记录:“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其大意是说大禹在冀州治理洪水的功绩,即先从黄河壶口开始治理水患,接着治理好了吕梁山及其支脉;在修整好太行山的南部王屋山济水之源一带后,又到太岳山之阳,在覃怀治理黄河取得巨大成绩后,又来到衡漳对漳水进行治理。

大禹冀州治水图


西汉经学家孔安国编写《尚书正义》对衡漳注为:“衡即古‘横’字,漳水横流入河,故云“横漳”。漳在怀北五百余里,从覃怀致功而北至横漳也。”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编著《水经注》浊漳水条下记载:“又东过列人县南。漳水又东,右迳斥丘县北,即裴县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即是也。《尚书》所谓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者也。孔安国曰,衡,横也,言漳水横流也。”

古黄河水系标注的衡漳位置


唐初经学家孔颖达作《尚书注疏》进一步注解:“传覃怀至衡漳。正义曰:《地理志》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盖覃怀二字共为一地,故云近河地名。衡即古‘横’字,漳水横流入河,故云横漳。漳在怀北五百余里,从覃怀致功而北至横漳也。《地理志》云,清漳水出上党沾县大黾谷,东北至渤海阜城县入河,过郡五,行千六百八十里,此沾县因水为名。《志》又云,沾水出壶关。《志》又云,浊漳水出长子县,东至邺县入清漳。郑玄亦云:横漳,漳水横流。”

唐朝著名史学家杜佑编纂《通典·州郡典》古冀州条下详加考证为:“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覃怀,近河地名,今河内郡也。底,致也。绩,功也。衡漳,谓漳水横流而入河,在今广平郡西北肥乡县界也。”

唐《通典》古冀州衡漳故道在肥乡


北宋时期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太平御览·州郡部》河北道条下记载:“《禹贡》曰,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衡漳在肥乡县。”

北宋地理学家乐史编纂《太平寰宇记》河北道洺州条下记亦载:“《禹贡》曰,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衡漳在今州南肥乡县也。”

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五十八记载“衡漳在肥乡”


元初史学家马端临编纂《文献通考》中古冀州明确记载:“《禹贡》曰,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覃怀,近河地名,今河内郡也。底,致也。绩,功也。衡漳,谓漳水横流而入河,在今广平郡西北肥乡县界也。”

综上所述,禹贡时代的黄河,古称“禹河”,自今河南浚县大伾山西侧,折而北流,经内黄与汤阴、安阳交界,过魏县与临漳、成安交界,到达肥乡后,有漳水横流注入。禹河与漳河合流,再北经过邢台任县、宁晋古大陆泽东部,东北入于渤海。而《禹贡》中衡漳所指,就是漳河过邺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邺镇)后横流入河的这段漳河。历代古文献以及诸多水利家均称“大禹治水,至于衡漳”,就在今邯郸东部平原一带。

古老的漳河发源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腹地,有南北二源,一为清漳河、一为浊漳河,在今河北省涉县合漳村合并后,进入磁县,东流出山。以上为漳河上游,在山中穿行,古往今来,河道未有大的变化。自进入临漳县界,中游在今邯郸市东部多个县域间游走,河床宽浅且摇摆不定。古代的漳河因受黄河的影响而多次变迁。

据《史记》《汉书》以及《水经注》等古代文献可考,禹贡时期的漳河东出岳城水库(三户峡),东南过岳城(汙城)北,往东经讲武城南、安阳北丰村西门豹祠北,在故邺城西十里处因高大丘岗的阻挡,南北朝时后赵石虎曾在此丘岗上建凉马台、阅马台。故“邺西十里,漳水北转”,沿太行山前凹陷带北流,经磁县城东,有滏水(今滏阳河)注入,漳滏合流,东北经成安县吴村(梁期城)、商城镇、二祖村,往东横流进入肥乡,经广平县北部在曲周、邱县一带流入古黄河。而流经今邯郸东部平原的一段漳河,基本呈东西走向,古称衡漳。自大禹治水至于衡漳,直至南北朝时,流经此地的漳河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改道,因而在衡漳故道两侧形成众多城邑:春秋齐桓公筑有邺城和葵丘(均在今临漳县西南邺镇);战国时有武城(今磁县讲武城)、横城(今成安县何横城),还有葛蘖城(即葛鹅城)和肥邑(均在今肥乡县西南);商朝时有商城(今成安县商城镇),汉代有梁期城(今成安县吴村),邯沟城、邯会城、即裴城和列人城(均在肥乡县境),三国时有平阳城(在今磁县南);隋初清漳县城(今广平县清漳、大寨二村)居于古衡漳最东端。虽然唐末以来,古老的漳水逐步南徙,曾经的衡漳故道逐渐湮废。但是,经过历代史家以及水利家考证,均一致认定“衡漳在肥乡县”。

考隋代漳河,曾横穿肥乡、清漳两县后东北进入曲周县。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清漳县,上。西北至州七十里。本汉列人县地,按列人县,故城在今肥乡界。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此置清漳县,南滨漳水,因以为名,属洺州(治今河北永年县广府镇)。”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唐会昌三年 (843年),清漳县并入肥乡县。”据此可考,隋文帝分汉代列人县地域设置清漳县,因其地处漳河北岸,故名清漳县。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春,诗仙李白曾北游广平、邯郸、清漳等地,与时任清漳县令的侄子李聿相会,别时作诗《赠清漳明府侄聿》,至今在邯郸一带广为流传。唐武宗时期,清漳县撤销后并入肥乡县。清漳县历隋至唐,存在247年,清漳县城故址在今广平县清漳、大寨二村。

唐代衡漳故道位置图


至北宋时,清漳故城所在地清漳镇为肥乡东部重镇,古老的漳河仍经过镇南往东北流去。北宋王存编著《元丰九域志》记载:“广平郡(即洺州,治今永年县广府镇)肥乡,在州东南三十五里,辖二乡,有翟固、新寨、清漳、新安四镇。”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可见,地处衡漳故地的清漳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居于历史悠久的赵魏文化交汇区,南临宋朝京师北部重镇大名府。唐风孑遗,宋水依依,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汉唐文化孕育的衡漳之地,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北宋洺州肥乡县清漳镇位置图


大约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初年(1008年),邵古20岁左右时,带领全家从中山迁居衡漳,即洺州肥乡漳河畔清漳故城。其最为重要的是,清漳虽隶属洺州管辖,但是这里地处洺州与大名府之间,故与大名府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大名府作为拱卫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市)的军事重镇,号称“北门锁钥”,继魏王符彦卿调离天雄(驻大名府)之后,户部员外郎王祐(大名府莘县人)、宰辅李继勋(元城人,义社十兄弟之一)、枢密使王显、枢密院事周莹、参知政事王钦若、兵部侍郎赵昌、御史中丞温仲舒、户部尚书寇准等等,诸位朝中元老大臣,经略天雄重镇,可谓固若金汤。直到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大名府建为北京,成为北宋四京之一,是大名府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而大名府辖境以北,自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对契丹发动战争以来,屡遭契丹劫掠,保定、沧州、衡水一带人口大量南迁,直到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后方才停息。而邵古在当时携家带口从中山内迁,绝不会选择濒于战乱边缘的衡水,临近大名府的安全地带应为首选。况且这里交通便捷,东进馆陶登临大运河,南达洛阳,北通涿郡;南进大名踏上京师官道,上承燕都,下接东京。况且这里距宋都东京汴梁城仅四百余里,信息传输极为通畅,结交士宦尤为便利。

不仅如此,这里自古以来形成其深厚的易学文化,历经凝练生发扩散,一路走来影响深远。《周易》即《易经》,是中国儒家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殷商末年,周朝开国君主姬昌据伏羲八卦推演出64卦384爻。“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圣地羑里城,就在清漳西南不远处河南汤阴县城北;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作《易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孔子故里曲阜就在清漳东面的山东境内;战国时的著名军事家孙膑率齐军在马陵道歼灭魏军的著名伏击战“马陵之战”就发生在大名县马陵村一带。据当地父老相传,孙膑就是大名县束馆镇人,特别是《孙膑兵法》中的“八阵图”,经三国时的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的推演,并把《周易》精髓嵌入“八阵图”中,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知名阵法。东汉时的著名思想家王充,祖籍魏州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为元城显贵王氏后裔。他最早记载了十二生肖,并奠定了民间算命书的基础。而三国时期曹魏术士管辂,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成为古代卜卦观相行业祖师。他曾长期在洺州、大名府一带活动,附近馆陶、列人(今河北肥乡县)、斥丘(今河北成安县)等县均流传有他的神异事迹并载入史书。唐朝中期从魏州(治今大名县城东北)走出的算命大师李虚中,被称作中国的星命家之祖,他的四柱八卦预测学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最为传奇的就是,出生于这里的北宋大儒邵雍,综合各家之长,把古老的易学升华为一种高度哲学性的天人之学。

至北宋,有着深厚儒家文化的清漳故县清漳镇,由于邵古一家的到来而再次续写着辉煌。青年邵古居住清漳,聪明好学,不耻下问,并刻苦钻研易学,为其日后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在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农历辛亥年十二月廿五日,邵古长子邵雍就在此地出生。北宋大儒程颢、程颐所著《二程文集》中收录《邵尧夫先生墓志铭》记载:“邵本姬姓,系出召公,故世为燕人。大王父令进,以军职逮事艺祖,始家衡漳。祖德新、父古,皆隐德不仕。母李氏,其继杨氏。先生之幼,从父徙共城,晚迁河南,葬其亲于伊川,遂为河南人。先生生于祥符辛亥,至是盖六十七年矣。雍,先生之名,而尧夫其字也。娶王氏,伯温、仲良,其二子也。”

北宋陈绎撰《邵古墓志铭》


据《邵雍墓志铭》所载,爷爷邵德新、父亲邵古皆隐居乡下,没有考取功名。邵雍幼年时,从衡漳跟随父亲再迁往共城(今河南辉县市),后又迁居伊洛(今洛阳市一带)。分析“先生之幼,从父徙共城”之句,“幼”字古代有三种注释“幼者,自始生至十九时。十五以下。十年曰幼学。”可以断言,邵雍即出生在衡漳,他的少儿时代就在衡漳度过,大约在16岁时,随父定居共城苏门山,刻苦为学,而后师从共城县令李之才学习易理。

而关于邵雍出生时天生异象,传说神奇。邵雍之子邵伯温所著《邵氏闻见前录》记载:“伊川丈人与李夫人因山行,于云雾间见大黑猿,有感,夫人遂孕。临蓐时,慈乌满庭,人以为瑞,是生康节公。公初生,发被面,有齿,能呼母。七岁戏于庭,从蚁穴中豁然别见天日,云气往来。既长,游学,夜行晋州山路,马突,同坠深涧中。从者攀缘下寻公,无所伤,唯坏一帽。”这就是说,邵雍父母结伴在山中行走,无意间遇到一只黑猿,感应而孕。邵雍出生时更是出现异象,整个院子里聚集了大量乌鸦,古人认为乌鸦是一种祥瑞,意味着这个孩子日后必能飞黄腾达。而邵雍刚出生就一头秀发,满嘴牙齿,并没有和其他婴儿一样大哭,张嘴就能喊母亲。7岁的时候他在庭院中玩耍,却在一个小小的蚁穴里面,窥到了日月山河;长大之后他四处周游求学,有一日跌落山涧,竟然毫发无损。从邵雍出生开始,就已经伴随着传奇色彩,这样的景象让不少人惊叹,似乎也验证了他异于常人。

伴随着邵雍的渐渐长大,求学的欲望愈加强烈。迁居共城之前,跟随父亲邵古四处游学。《邵雍墓志铭》载:“天圣中,尝登苏门,顾谓其子雍曰,若闻孙登之为人乎,吾所尚也,遂卜居于山下。”宋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邵古来到共城苏门山,选择一处幽静的地方居住。

考邵古一家自大中祥符初(1008年)居住衡漳,直到天圣四年(1026年)迁居共城,他们在衡漳居住大约二十来年,邵雍的少儿时期即在此度过。衡漳,为古水名,考所有典籍中均未有以“衡漳”作为地名的示例。《邵古墓志铭》以及《邵雍墓志铭》中均以“衡漳”作为地名,恐怕其中暗含玄机,不想透露给世人,以致《困学纪闻》中慨言“父伊川丈人间道奔本朝,舍世禄为窭士,乃绝口不言。” 这一切至今仍为耐人寻味的秘密。

据宋代吕祖谦编纂《宋文鉴》所录《邵古墓志铭》以及《二程文集》所载《邵雍墓志铭》可考,邵雍出生于衡漳已清晰明了,无可非议。此两方墓志作者皆为志主好友,对邵家源流记载详细、脉络清晰,其说颇为可信。而关于邵雍出生地“衡漳”在林县之说,查考河南林州的历代方志中并没有关于邵雍的片言只语。林州地处安阳西南,远离漳河流域,历史上向无“衡漳”之称,因此衡漳与林州无缘,“邵雍出生在林州邵康庄”一说不能成立。

清乾隆《林县志》记载为“少康庄”


至于邵雍出生地“衡漳”在衡水之说,查考清乾隆《衡水县志》,人物志中确有“邵雍曾祖邵令进迁衡水”说,实为地方一家之言,《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中均不见记载。再考“衡漳”之名,出自春秋时期《尚书》,漳水入大河处就在肥乡。而“衡水”地名,始置于隋代,汉代漳水沿大河故道北流,这里为桃县地域,“衡水”之名历史短暂,“衡水”绝不能指代“衡漳”。再有遍寻衡水县境,无有邵雍出生确指地点,更无传说相互印证,邵雍出生地“衡漳”在衡水之说,就此可以排除。

而邵雍出生地“衡漳”在古肥乡之说,均有文献记载及传说佐证。据北魏《水经注》、唐代《尚书注疏》《通典》、北宋《太平寰宇记》等典籍疏证,“衡漳在肥乡县”,言之凿凿,有据可依。再考邵雍出生地衡漳,即今广平县清漳、大寨一带,这里在历史上久属古肥乡县管辖,隋、唐时为清漳县,北宋时为清漳镇,古漳河由此折向北流。邵雍一家居住此地二十余年,再从这里迁往共城(今河南辉县市),最终定居洛阳,去世后葬于伊水河畔神隐原(今河南伊川县城西南)。

邵雍生前颇有名望,与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颢、程颐等皆有密切交往。邵雍长子邵伯温因此而获益良多,知识更加渊博,且特别能明察时务。《宋史·邵伯温传》记载:“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康节处士雍之子也。雍名重一时,如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皆交其门。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光入相,尝欲荐伯温,未果而薨。后以河南尹与部使者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 邵伯温在家聆听父亲教诲,在外则以司马光等为师。司马光等人不讲资格辈份,与邵伯温结成忘年之交。司马光任宰相时,曾打算荐举邵伯温,可惜尚未荐举便因病去世了。后因受到河南尹及其他官员的推荐,邵伯温被特授大名府助教,后调任潞州长子县(今属山西长治市)县尉。考邵伯温于元祐中(1090年左右),授任大名府助教,这是他步入官场的第一站,即在距离清漳不远的大名府任职。这里曾是他父祖辈的发迹之地,一段时间内,出知大名府的许多朝臣计有吕夷简、寇准、韩琦、韩绛、文彦博、王拱臣、王祐、程琳、欧阳修、李清臣、苏辙、黄庭坚等,也都直接或间接与邵家交好。特别是后来成为一代书法大家的黄庭坚,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至元丰二年(1079年),授任北京大名府国子监教授,八年的学官生涯,黄庭坚勤耕文坛,潜心专研,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遂名震一时。其后邵伯温被朝中故交极力推举为北京大名府国子监助教,也是让他到文风厚重的大名府历练,这也为其日后的学业以及宦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邵伯温有《邵氏闻见录》《河南集》《易学辨惑》等多部著述传世,是研究北宋历史的珍贵资料。

邵伯温生有三子,分别为邵溥、邵博、邵傅。据有关资料可考,邵博之子邵宏渊一脉回迁清漳故县,因官居住大名府。邵宏渊,两宋之际大名府人。南宋初,隶属程昌寓,为其帐下统领官。善用长刀,以勇武闻名。历任殿前司左军统领、荆湖北路兵马钤辖、殿前司中军统制、添差荆湖北路马步军总管、江东马步军总管、步军司统制等职。《邵宏渊行状》记载:“公讳宏渊,字巨源,籍河北大名人。少从先世寓居鼎州武陵。”(案《太平谱》云;宏渊,出自洛阳,曾祖曰雍,字尧夫,究极皇天之学,为宋大儒,屡征荐不仕,卒谥曰康节,为宋大儒。祖曰伯温,字子文,利州转运副使。父曰博,字公济,号西山。以宰相赵鼎荐,赐进士及第,秘书省校书郎。)”

兹按《邵博行状》所录《石埭谱》云:“博生子,长子曰宏渊,绍兴间以韩世忠荐,为閤门舍人。绍兴间抗金中兴十三战,功为第一。累仕亲卫大夫、常德军承宣使、閤门宣赞舍人、主管建康府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检校少保、宁远军节度使、招讨副使。后因“符离之役”之败,遭谗,降武义大夫、江西总管、虔州南安令。居于常德,卒谥曰忠壮;兄子曰宏源,登进士第,居于越。”

再考清代科举人物“邵子彝”(1822年生)履历档案,该谱系记载始祖邵令进、二世祖邵德新、三世祖邵古、四世祖雍、五世祖邵伯温、六世祖邵博、七世祖邵宏渊,……。此谱资世系传承有序,并与邵宏渊履历吻合,可考邵宏渊为邵博之子,较为可信。据此可考,两宋之际,邵雍后裔邵宏渊回迁大名府附近清漳故县大寨,清漳邵氏并由此开枝发叶,绵延至今。

清代科举人物“邵子彝”(1822年生)履历档案


此外,邵雍一家还与籍贯大名府馆陶县(今属河北邯郸)官宦世家王沿父子、清平县(治今山东临清市东南)王荀龙,有着不同寻常的密切交往。特别是王沿之子王豫以及他的外甥张崏皆为邵雍的得意门徒,且馆陶王家居住地与肥乡清漳地界相接,两家来往方便。1993版《皇极经世书》载〈邵雍生平〉:“父亲邵古时即移家衡漳(今河北省南部)。”1994版《辉县市文史资料》以及2003版《新乡历史名人》因此考证,邵雍之父邵古居住衡漳在“河北馆陶县一带”。查馆陶县在历史上没有“衡漳”之称,且清漳地处古肥乡县境东部,距离馆陶县界仅二十余里,两地接壤,形同一处,“衡漳在馆陶”当是“衡漳在清漳”的有力佐证。

1993年刘波、张文著《皇极经世书》载〈邵雍生平〉(海南出版社)


1994版《辉县市文史资料·历代名人在百泉》载〈邵古〉


再查古衡漳流经肥乡之境域,唯有清漳、大寨一带邵姓所居村庄众多。大寨村内东南位置有一古大坑,为邵氏庄园遗址,父老相传为邵子故宅。大寨村西南位置有邵姓大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平整土地时,发现古墓大砖,许多墓砖移做他用,相传其是邵氏古墓。清漳故县城所在大寨村城隍庙,早有邵子现身城隍庙助人找马的神奇故事,以及邵子由此前往肥乡区北营村观音寺帮人算卦的奇异传说。这些都是邵雍出生清漳故县地的重要依据。

广平县清漳古县城隍庙(在大寨村西北、清漳村东南)


综上所述,邵雍出生地“衡漳”在肥乡之说,所有的证据都确实可考。因此可以断定,禹贡时期“衡漳”就在古肥乡地界,宋代邵雍出生地在古县肥乡之清漳故县,即今广平县清漳和大寨村。此后,邵雍十四五岁时,跟随父亲四处游历,富有远见卓识的邵古再次迁家卫州共城百源,又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生活。

(友情提示:《邵雍先祖脉系源流及迁徙地考》,全文共28000余字,图片20余张,计划按照小节分为数次刊载。未完待续。)

——全文收录于康世民著《广平清漳文史》(2022),常铵家主编《邵子研究文论集》(20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614

帖子

4681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1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15: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绍兴邵永庆 于 2024-6-14 15:21 编辑

跳接前





北宋邵雍先祖脉系流布探源 及迁居范阳 上谷 中山 衡漳地名考释(六)

六、隐士邵古  迁家之谜

综合以上可考,邵古在其爷爷邵令进和父亲邵德新去世后不久,迁离良乡,一路向南迁移,先是上谷、中山、衡漳,其后有共城、伊阙、洛阳。然而,对于他们迁居共城之前的经历,最为知情的邵雍之父邵古却将此深埋心底,就是邵雍、邵伯温的著作中也难见片言只语,可见其作为“隐士”,也算名副其实。

《困学纪闻》记载:“康节邵子之先,世家于燕,父伊川丈人间道奔本朝,舍世禄为窭士,乃绝口不言。”那么,邵古为何绝口不提此事?

兹据当时相关资料,以及邵古社会关系等线索,试图解开其中隐藏的秘密。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时年53岁的邵雍在他父亲邵古去世后三个月,怀着悲痛的心情,书写了一封父亲生平事迹的信札,请同乡陈绎为父亲撰写墓志。南宋文学家吕祖谦奉敕编纂《宋文鉴》,其中全文收录《邵古墓志铭》。

北宋陈绎撰《邵古墓志铭》


邵古的生平事迹,鲜有文献记载,只能从《邵古墓志铭》的记载中略知一二。

《邵古墓志铭》记载:

君讳古,字天叟,其姓姬,出自召公,别封燕,世为燕人不绝。祖讳令进,善骑射,历事太祖皇帝,以军校尉,老归范阳,戎难避居上谷,又徙中山,转衡漳而家焉。父讳德新,读书为儒者,早卒。君生衡漳,才十一岁而孤,能事母孝,力贫且养。长益好学,必求义理之尽。余二十年,而终母丧于卫。天圣中,尝登苏门山,顾谓其子雍曰:“若闻孙登之为人乎?吾所尚也。”遂卜,隐居于山下。异时尧夫侍亲往来洛阳,见山川水竹之胜,人情舒暇,始得闲旷之地,架屋竹间,水流其门,浩然其趣也。因自号“伊川丈人”。忽一日,得小疾,逮旬浃,饮水不食,谓其家曰:“吾今七十九矣,逢时太平,而康而寿,有子若孙,贫且自如,没无恨矣。虽然身无有于物,慎勿为浮屠事以荐吾死,惟择髙垲地藏焉,幸速朽尔。”言绝而逝。实治平元年正月朔日也。

据邵雍同乡好友陈绎所撰《邵古墓志铭》所载,邵雍的先祖为西周开国重臣召(邵)公奭,其本姓姬,被周武王封于燕,邵古一脉即为其后代。邵古的爷爷邵令进一生追随宋太祖赵匡胤,在军中当过校尉,年老落籍范阳(今北京房山区良乡镇),后避难迁居上谷(今河北易县),再迁往中山(今河北定州),又移居衡漳(今河北广平县清漳)。邵古的父亲邵德新,是个读书人,英年早逝。邵古,字天叟,居住于衡漳(生衡漳有误),十一岁时父亲去世后,他分外孝顺母亲,并辛勤劳作养家。成年后热衷于读书,致力探求儒家理学的极限。其后二十多年,直到迁居卫州(今河南辉县市)后,母亲去世,守丧三年。天圣(1023—1031年)中,邵古父子登临苏门山(在辉县城北),邵古回头望着邵雍说:“你听说过孙登(河南辉县人)的为人吗?他在此隐居而精通易老之学,是我最为崇拜的人啊!遂占卜隐居山下。

可见,邵古也非等闲之辈,他在动荡不安的青少年时期,不忘研习易学,并著有《周易解》五卷。邵古一生以隐士自喻,喜欢研究古文奇字,声律韵类,并著有《正声》《正字》《正音》等论三十篇。

南宋学者张行成著有《易通变》录有《伊川丈人正音叙录》:“伊川丈人曰,天地生万物,万物皆有形焉,既有形焉,而有音焉,天地之音,莫大于雷风水火。及散之万物,虽类不同,其鸣一也。……是故古之学者,必先正音,其次正言,其次正辞,其次正事。以声正音,以书正言,以文正辞,以理正事。音言辞事正而道不正者,未之有也。……声律之学,本出于伊川丈人,康节祖述之,小有不同,要之理则皆通,今具录于此。”

《困学纪闻》记载:“上蔡谢子《为晁以道传易堂记后序》,言安乐邵先生《皇极经世》之学,师承颇异。安乐之父,昔于庐山解后文恭胡公,从隐者老浮图游。隐者曰,胡子世福甚厚,当秉国政。邵子仕虽不耦,学业必传。因同授《易》《书》。上蔡之文今不传,仅载于张稘《书文恭集后》。康节之父伊川丈人,名古,字天叟。”

《困学纪闻》又载:“康节邵子之父古,字天叟,定律吕声音,以正天下音及古今文。谓天有阴阳,地有刚柔;律有辟翕,吕有唱和。一阴一阳交,而日月星辰备焉;一刚一柔交,而金木水火备焉。一辟一翕,而平、上、去、入备焉;一唱一和,而开发收闭备焉。律感吕,而声生焉;吕应律,而音生焉。《观物》之书本于此。谓辟翕者律天,清浊者吕地。先闭后开者春也,纯开者夏也,先开后闭者秋也,冬则闭而无声。东为春声,阳为夏声,此见作韵者,亦有所至也。衔、凡,冬声也。”

这就是说,邵雍所著《皇极经世》之学说,师承关系颇有疑问。邵雍的父亲邵古,曾在庐山与通晓阴阳五行之说的胡文恭不期而遇,并一同跟随一位隐士(老僧)游学。隐士对他们说:“胡文恭对于现世福报很是注重,应当参与国家政事治理;邵天叟虽然仕途道路不很顺利,但其学业一定有所传承。于是,隐士把《易》《书》之精义一同传授给他们二人。自此邵古得到真传,著有《周易解》,制定乐律声音,按照一定的标准矫正天下音律及古今文字。邵雍著《观物篇》这本书,即来源于《周易解》。

可以说,年少气盛的邵雍虽然师从时任共城县令的名儒李之才,研习《周易》及其他儒家经典。但是,邵古的治学理念对于邵雍的易学思想,其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邵雍的皇皇巨著即是在其父亲的基础上登临易学巅峰。

邵古一家几十年来数度迁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恐怕凭借邵古一介儒生之力,很难做到。那么,特别是迁居衡漳又是得到谁的资助呢?这一切在邵古迁居卫州共成县之前从未透露半点信息。现在只能根据其当时人物关系,做一个大致推断,以待后人再加详考。

综合分析各方资料,邵古隐藏的这段历史这很有可能与当时的大名府莘县(今属山东聊城)王祐家族、馆陶县(今属河北邯郸)王沿父子、清平县(治今山东临清市东南)王荀龙,以及洛阳二程家族有一定的关系。

其一,王祐(924—987年),因避讳称王祜,五代宋初大名府莘县人,字景叔。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三代。入宋,拜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知制诰,转户部员外郎。颇受太祖倚重,代替符彦卿镇守大名,以全家一百口性命担保符彦卿无罪,世称其德。宋太宗时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知开封府,拜兵部侍郎,封晋国公。因王祐秉性耿直,从不附会权臣,仕途异常坎坷。王祐多阴德,曾手植三槐于庭,自言子孙必有为三公的。其子王旦后果真为相,世称为“三槐王氏”,子孙因建三槐堂,被苏轼撰文称赞。“三槐王氏”在北宋可谓世家大族,权倾朝野,手眼通天。考王祐与邵令进为同代人,一文一武均从后周追随宋太祖赵匡胤。其后邵令进转战各地,是否在北伐幽州时与大部队失联,以致落籍辽国良乡。邵令进去世后,邵古得到以前老部下或时任大名府地方势力的资助,直至一路南迁到达衡漳。毕竟在当时看来邵令进已经触犯军令,日后邵古唯恐皇帝追责而牵连到恩人,所以一直守口如瓶。他们是否得到王祐家族资助,因为邵古对于此事“绝口不言”,其原委至今无法得知。

其二,王沿(?—1044年),字圣源,北宋大名府馆陶县人。邵雍大弟子王豫之父。王沿进士出身,历知彭城、新昌、宗城三县、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河北转运使。授直昭文馆,迁兵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迁刑部郎中、河东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并州。

王沿曾屡次向皇帝上书建言,河北为天下根本,请教河北强壮以御契丹。然而,他虽有好的建议对当世之事有独到见解,但其主张也与许多朝官多有抵触。《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仁宗天圣九年三月,初,宗诲为开封府判官,监察御史王沿奏宗诲嗜酒废职。至是,沿丁母丧,在卫州,宗诲乃发沿假官舟贾贩,朝廷恶之,因以公事与令仪等俱黜。”又载:“宋仁宗天圣九年七月,降权三司使、给事中胡则知陈州;殿中侍御史王沿候服阕,与僻小处知州。初,则为河北都转运使,沿尝就则假官船贩盐,又以其子为名,求买酒场。张宗诲摘发之。朝廷虽责宗诲,复下其事转运司,按得实,故则与沿并坐责。”

北宋学者魏泰《东轩笔录》又载:“旧制,转运使官衔带按察二字。庆历中,王达、杨纨、王鼎皆为转运按察,尤苛刻暴虐,时谓之“江东三虎”。仁宗知其事,下诏戒敕,削去按察二字,后浇风渐革,而士大夫务崇宽厚,无复暴虐之名矣。

据以上可考,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三月,因为监察御史王沿曾经向皇帝检举开封府判官张宗诲嗜酒成性玩忽职务,于是,等到王沿在卫州(治今河南辉县)为母亲服丧期间,张宗诲就此揭发王沿假冒官船贩卖私货,朝廷对于此事很是厌恶,所以寻找借口将二人一同罢免官职。就在这年七月,又因王沿曾经利用河北都转运使胡则假冒官船贩卖私盐,又以其子王鼎的名义,贿赂购买酒场。此事被张宗诲检举后,朝廷虽然问责张宗诲,免除其转运司职务。经查证属实,故胡则与王沿一同受到责罚。而王沿长子王鼎,时与王达、杨纨,皆为转运按察,尤其苛刻暴虐,当时号称“江东三虎”。宋仁宗知道他们的底细后,下达诏书告诫,遂削去“按察”二字,其后浮薄的社会风气逐渐革新,而士大夫务必崇尚宽厚,再也没有出现暴虐的名声。可见,王沿父子在当时也算财大气粗,雄霸一方。

考王沿履历,其一生并未在卫州任职,然而他于天圣九年(1031年)在卫州为其母守丧,或许他在卫州购买有田产庄园。再考邵古经历,天圣中迁居卫州,也在此地为其母守丧。而且就是在此期间邵雍收王沿次子王豫为弟子。那么,王沿老家馆陶紧邻清漳,是否邵古迁居共城之前他们两家就有联系?或许因为王沿在此之前动用赃款周济邵古一家迁居共城,此后王沿被人检举而被皇上降职,以及其长子“江东三虎”王鼎因太过苛刻而被仁宗削职,使得邵古对于结交这样的人而敬而远之,所以对于此前事“绝口不言”,而仅从王豫拜邵雍为师谈起,这确实又是一个深藏不露的秘密。

邵雍之子邵伯温所著《易学辨惑》中,对于其父邵雍共城读书结识王豫以及王豫的事迹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全文如下:

北宋邵伯温著《易学辨惑》(一)


邵伯温著《易学辨惑》(二)


有大名王豫及其甥荥阳张㟭,尝从学而又皆早死。王豫,字天悦,枢密直学士沿之子,丁父忧,居卫之新乡。先君居共城初,未知先君有是学也,以诗招先君曰:“邵子著书十万许,图得圣人心甚苦。何时惠然肯访来,吾当为君具鸡黍。”先君欣然就之。天悦曰:“闻子好学,未知读何书?”先君曰:“平时居家读《五经》, 泛观诸子百家之书,然无师匠,未有所得也。”天悦曰:“子能相从乎?”先君曰:“固所愿也。”天悦盖魁伟豪杰之士,雄辨该博,先君但唯诺而已。后及于《易》,先君不复假借,举奥义数条,皆不能答,乃徐为解说,天悦得所未闻,茫然自失,遽反席再拜,执古弟子之礼焉。有时同行道路,虽沽酒必具衣冠,捧觞跪献为先生寿。

先生居百源,迥绝四邻,居数年未尝设榻,天悦不以时造,隆冬深夜,外户不扄,但见灯下黙坐或时讽诵,天悦于是尤加敬服,每有所得,笔而书之,贮一锦囊中,出入起居,须臾造次,必以自随也。

一日,有清河役卒不以时放监护者,又苦之众怒,持畚锸将入县剽劫以起事,吏民大恐,莫知所为。天悦白令愿自往,令欲多假之从者,天悦曰:“不可。非独无益,且有害也。”乃衣衰绖歩出郭外,遇其众,谕以祸福,皆不敢动,舍杖罗拜,以至感泣,遣还役次。州郡监司欲以其事上闻,天悦力止。之后,签书河阳节度判官厅公事。有武臣为守,豪横傲慢,以至乾元节谢恩祝圣,一切辄罢。天悦告之曰:“乾元之仪,天下所同,不以臣之大小为异。公被遇两朝,历位将相尚乖恭事,苦元昊贼如何?”更可责以臣节守,怒乃求他官以避之。

景祐、庆历中,屡上书言事,召赴资善堂,命近臣询访,语太激切为所沮抑,送政府问状,又以辞不屈,忤时相报,罢以太常寺太祝,知河阳[南]府伊阙县事。会甘陵妖贼王则为变,所在告捕党与甚急。洛之诸邑皆以获捕为功,有以妖书告者,株连蔓延凡二百余人。天悦至邑,按问得情皆无状,但为浮图事所惑,夜聚众规利而已。天悦叹曰:“乱贝者王则也,斯民何罪。”乃尽释之。其间,豪强数十人皆先已窜伏山谷,结集旁邑侪辈皆巨盗。天悦闻之,遣其徒中一人,遗以所衣布袍曰:“为我告若曹,兹事已十年矣,纵长诖误,亦屡经赦宥,可以自新。” 俾令观此,取信其人。奔往,以天悦之言谕之曰:“我令赐汝活。”具道天悦意,将所得袍遍示之,众皆相贺,欢欣从命。又语旁邑人,亦皆散去。天悦素不能謟事上位,尹雅不悦,捃摭以故纵妖党闻于朝。执政者以宿怒深中之坐,是夺两官,隶海州。先君送至海上,后得放,还监亳州明道宫。丁母忧,以卒。

邵伯温在《易学辨惑》中不惜笔墨,对王豫的生平事迹作有详实记载,可见邵、王两家的关系非同一般。王豫,字天悦,大名府馆陶县人,枢密直学士王沿之子,遭遇父亲去世守丧,居住卫州新乡。王豫是邵雍最早的弟子,王豫比邵雍年长,他们二人早在共城就有师生之谊。考王豫曾在庆历年间担任伊阙县令,则邵雍从共城迁居河南府伊阙,有赖于王豫的鼎力相助,方才得以遂愿。但是,在这之前他们父子是否资助邵古迁居共城,有待进一步证实。

其三,王荀龙,字仲贤,大名清平县(治今山东临清市东南)人,历任都水监郎中,尚书比部员外郎等,先后担任洺州、棣州、澶州、恩州知州等职。王荀龙出身官宦人家,长子王岩叟(1043-1093年),字彦霖,嘉祐间三元榜首,曾任监察御史、吏部侍郎、开封府知府、左司谏等职。《闻见录》载有邵雍与王荀龙家族交往事迹:

熙宁癸丑春,大名王荀龙,字仲贤,入洛见康节先公。其议论劲正有过人者,康节喜之,和其诗曰:“车从赏花来北京,耿君先期已驰情。此时陨霜奈何重?今岁花开徒有声。既辱佳章当坠刺,宁无累句代通名?天之美才应自惜,料得不为时虚生。”仲贤,魏公客也,因出魏公送行诗,颜体大书,极奇伟。康节曰:“吾少日喜作大字,李挺之曰:‘学书妨学道。’故尝有诗云:‘忆昔初学大字时,学人饮酒与吟诗。若非益友推金石,四十五岁成一非。’”仲贤又诵魏公诗云:“春去花丛胡蝶乱,雨余蔬圃桔槔闲。”康节爱之,曰:“怨而不伤,婉而成章之言也。”仲贤之子名岩叟,字彦霖,元祐初自知定州安喜县召为监察御史,有直声,后位签书枢密院。彦霖父子皆魏公之客,魏公镇相州,荐彦霖为属。韩康公代魏公,康公欲留彦霖,彦霖谢曰:“某魏公之客,不愿出它门也。”士君子称之。

根据邵伯温的记载,熙宁六年(1073)春,大名王荀龙到洛阳拜见邵雍,他言辞刚正颇有过人之处,邵雍很是喜欢,并赋和其诗一首,首句为“车从赏花来北京,耿君先期已驰情。”即言王荀龙时从大名(北京)驱车来此赏花,他可谓正直君子在这之前早已神往洛阳。两人见面相谈甚欢,忆起过去无不伤感。并且邵雍和王荀龙之间多有诗词唱和,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那么,居住衡漳时期的邵雍是否已与王家就有交往呢?

根据名相刘挚为王荀龙的妻子所作《仁寿赵夫人墓志铭》记载:“知洺州事、尚书比部郎中王君讳荀龙之夫人,仁寿县君赵氏,上世洺州人,自曾祖羽徙博之聊城,祖韬、父继永皆不仕,伯父继昌事太宗,祗候合门,任事北边有威名。”时有洺州知州、尚书比部郎中王荀龙之夫人,为仁寿县赵门之女,其上代为洺州人,自其曾祖父赵羽始迁居博州聊城,爷爷赵韬、父亲赵继永皆未曾入朝当官,伯父赵继昌曾在太宗朝为臣,他们一家官职虽然不大,但在北方一带颇有威名。由此可见,结亲赵门的王荀龙家族在大名府、洺州一带也有相当的势力。

王荀龙曾任都水监丞,但王安石却推举支持新法的杨汲、侯叔献等人为都水监丞。熙宁三年(1070)八月,侯叔献、杨汲权都水监,王荀龙因王安石提拔支持新法官员而离开都水监。熙宁四年七月,黄河再次在大名府新堤决堤。因此,王荀龙又在离任后因黄河泛滥而受牵连待罪。

另外,王荀龙的长子王岩叟初知定州安喜县,再授任监察御史,时有正直的名声,后授予签书枢密院。王荀龙父子都是魏国公安阳韩琦的门客,韩琦镇守相州(今河南安阳市)时,举荐王岩叟为下属。名臣韩亿之子韩绛替代韩琦,韩绛欲留王岩叟,遂被婉言谢绝,世人皆为称道。总之,邵雍与很多北方高官或镇守洺州、大名府的一些重臣都有直接或者间接交往。那么,他们的上辈之间是否也有往来,已无从得知。

其四,程氏家族程珦、程琳、程颐、程颢等。邵古居住清漳时也曾外出游学,期间与二程父亲程珦结为好友。《邵氏家谱》记载:“子天叟公讳古,与二程父珦公友,游学中原,遂居共城苏门山。”邵古与朝臣程珦的交往,走出衡漳,迁居共城,可以说再一次改变了邵家的命运。那么,程珦何许人也?

查考北宋程颢、程颐合撰《二程文集》《宋史》以及《徽州程氏家谱》等文献记载:程氏家族历经东晋延至北宋,可谓官宦世家,名门望族。东晋初年,程元谭出任新安太守,因官定居黄墩,奉为始祖;唐代八世祖程元皓,以勇力著称,后被史思明任命为定州刺史,迁居中山博野(今河北定州);至五代时程羽,晋天福时中进士,因官迁居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太祖时任开封府判官,宋太宗时升兵部侍郎,逝后追赠礼部尚书;程羽之子程希振,再迁西京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官至尚书虞部员外郎。程希振孙程珦,起家黄陂县尉,曾治理磁州、汉州等州,授嵩山崇福宫使,加位太中大夫、上柱国,册封永年县开国伯,去世后追封赵王,谥号为和;程珦之子程颢、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著名理学大师。至此,显赫一时的程氏家族,与声名鹊起的邵氏家族,历为世交,肝胆相照,相辅相成,鼎力复兴儒学,终成理学大家,二程、邵雍、周敦颐、张载并称“北宋五子”。一路走来,程、邵两家从祖籍、到迁徙、再到扎根洛阳,他们两家的的经历,如出一辙,极为相似。

据江西弋阳《甘棠邵氏传芳谱》(1946年届修)、德兴泗源坑边谱、广丰塔山谱等载:“按自唐高祖时吾祖忠信公,于唐太宗时封越国公,子孙簪缨,一门中第,贵显盛世,至献公间二百五十余年。唐末黄巢作乱山东,裔绪窜外郡,至国安公与国泰公、献公避难于徽歙之黄墩(今安徽黄山篁墩村,与大儒朱、程同阙里)居焉。至唐中和四年巢亡,献公子曰仁公,剿黄巢乱,因功,唐封上柱国、护国大将军、新安侯,生二子曰沐;曰湘。五代末,诸藩乱华,沐公传至四世孙文赞公(周,讳令进,号升昌)黄墩军籍归后周,随宋艺祖征,以军校致仕,迁居范阳。”由此可以看出,程氏先祖和邵氏先祖同出黄墩(安徽黄山篁墩村),程氏、邵氏先后于唐中、宋初时期迁居中山(今河北定州),再分别于宋真宗时期迁居西京洛阳(今河南洛阳市)。

再考二程之父程珦与邵雍之父邵古结交的时间,当在宋仁宗天圣初,隐士邵古,颇通易理,精于占卜,名著一方。程珦慕名前往拜访,二人谈经论道,相谈甚欢,相见恨晚,遂成好友,互相来往不断。虽然邵古比程珦大二十岁,但邵古所著《周易解》,其中对于易理的独到见解,深为程珦折服。他们一同游历中原,时有邵古遂决定迁居更加适宜于读书学习的共城百源。

皇祐元年(1049年),携家自卫州共城迁居洛阳,邵古与好友程珦一家交往更加密切,邵雍也与程珦之子程颢、程颐结为莫逆之交。在程珦一家的资助下,退居洛阳的朝廷要员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慷慨解囊为邵雍一家置办田产庄园。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邵古去世、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邵雍病卒,程珦一家更是悉心照料,为其操持丧葬。程颢亲笔为邵雍撰写墓志铭,称邵雍的学问纯正统一而不杂乱,就邵雍所达到的境界,可以说是“安且成矣”。

程珦后来出知磁州(今河北磁县)期间,一面打井解决民众饮水,一面筑堤保护城内安全。政务之余,又多次到洺州采风,寻根问祖。洺州,又称广平郡,古称广平国,程氏始祖伯符被周王封在广平的程地,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程姓。宋神宗熙宁年间,程珦授嵩山崇福宫使,加位太中大夫、上柱国,册封永年县开国伯。而程颢更是对程氏始祖发祥之地广平,情有独钟,自号广平文简公。程颢多次自称“广平程颢”,其父程珦封永年县开国伯,广平也可谓“二程故里”。

邵家与程家可谓一脉相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家均始自“安徽篁墩”,迁至“河北中山”,再到“广平衡漳”,同居“伊阙神荫原”,最终同归“河南洛阳”。南宋吕祖谦编著《皇朝文鉴·无名君传》有邵雍自记:“无名君生于冀方,长于冀方,老于豫方。”正是其一生迁徙的真实写照。这里的“冀”“豫”实指《禹贡》古冀州和豫州广大地域,而非指管辖数县的宋代冀州辖区。

再考伊川邵雍墓地紧邻二程墓园,均修筑于伊水河西数里紫荆山,他们之间是必有一定关联呢?

邵雍墓位于伊川县城西南平等乡西村西部,为北宋时邵古、邵雍父子的长眠之地。《宋史》记载:“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邵古墓志铭》记载:“尧夫侍亲,往来洛阳,见山川水竹之胜,人情舒遐,遂于闲旷之地,架屋竹间,水流其门,浩然其趣,因自号伊川丈人。铭曰,世范阳,家伊川,神荫原,原西南。”邵古、邵雍父子俩来到伊阙县神荫原,在闲旷的竹林中搭起简易房屋,难蔽风雨,邵雍亲自为父亲和继母烧火做饭,生活艰难。自此亦可得知,邵古号“伊川丈人”正是来源于此。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伊水河畔二程墓园和邵夫子墓


二程墓园位于邵雍墓地东北十余里,紧邻伊川县城,其修建时间当在至和三年(1054年),即程氏家族程琳去世后,首葬于此地。而北宋时期的名相程琳比邵古年长一岁,他们均选择墓地于伊阙神隐原,当有来由。邵家与程家交往密切,邵古选择墓地也在这里,也很可能影响到程氏家族。程颢自号“伊川”或世称“伊川先生”即来源于此。

综上所述,关于邵古父子迁居共城之前的任何交往均“绝口不言”,对于今天考证其在上谷、中山、衡漳一带的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另外还有许多秘密隐藏其中,有待我们进一步考证。

近千年来,邵雍先祖脉系源流以及其迁徙之地,鲜有文献详述,深为后世学者关注。特别是其迁徙“范阳、上谷、中山、衡漳”位置所在,向来说法不一,难以统一口径。今通过多地专家学者的深度挖掘,再加邵氏后人的大力支持,相信披在其身上的神秘面纱定会缓缓揭开,最终使这段尘封在历史中的秘密大白于天下!

(全文完)

邵雍的先祖为召(邵)公奭,其本姓姬,被周武王封于燕。邵古的祖父邵令进一生追随宋太祖赵匡胤,在军中当过校尉,年老落籍范阳,后避难迁居上谷,再迁往中山,又移居衡漳。邵古出生于衡漳,十一岁时父亲去世后,他分外孝顺母亲,并辛勤劳作养家。成年后热衷于读书,致力探求儒家理学的极限。邵古的父亲邵德新,是个读书人,英年早逝。邵古自号“伊川丈人”,喜欢研究古文奇字,声律韵类,并著有《正声》《正字》《正音》等论三十篇。邵雍的父亲邵古在康节邵子时,从隐者老浮图游,学《易》《书》,因此邵雍的《皇极经世》之学师承颇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1-21 20:59 , Processed in 0.06874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