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公先祖脉系源流及迁徙地考
康世民编著
邵雍故事颁奖暨《邵子研究文论集》《广平清漳文史》发行会在广平县举行2023-08-29 10:15:02 13794 来源:中华网生活分享 2023年8月25至26日,“邵雍故里美丽广平”叙事文体全国征文颁奖会,暨《邵子研究文论集》《广平清漳文史》发行会在邯郸市广平县盛莛酒店举行。广平县人大副主任高海山,中华邵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邵元明,中国邵雍文化发展联盟主席邵宝印,广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董明刚,邯郸市作协副主席赵明宇,伊川县邵雍易学研究院院长常铵家,以及侯廷生、康世民、蒋林魁等文史专家,来自河北、广东、河南、黑龙江等地的作家于博、包丽芳、张明洋、陈玉文等40多人出席会议。广平县委宣传部、乡村振兴局、文化旅游局、地方志采编中心、平固店镇、清漳村等部门、广平县研究邵雍文化的专家学者列席会议。会议由广平县人大原主任、广平县老促会会长邵美周主持。 介绍了广平县委、政府对文化的高度重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文化促进广平县各项事业发展。他说,宋代理学家、易学家、诗人邵雍出生于衡漳,史学家考证,衡漳就是广平县清漳村一带,这一重大发现,是广平县历史人文的一大亮点。这次征文活动是在中国微型小说学会、《故事会》杂志、中国邵雍文化发展联盟、中共广平县委宣传部指导下举办的,广平县老促会、广平小小说创作基地主办。活动历时4个月,收到有效稿件1672件,从不同角度讲述了邵雍故事。 广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董明刚致欢迎辞,邵元明会长、邵宝印主席在发言中介绍了邵雍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当下学习邵雍精神的意义。赵明宇介绍了评选过程,获奖作家代表陈玉文、包丽芳发表了获奖感言,《邵子研究文论集》主编常铵家、《广平清漳文史》主编康世民分别介绍了两本书的编著过程,从史学角度论证了邵雍精神,广平县作家协会主席宋金全介绍了县作协工作,弘扬邵雍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广平县人 大 副主任高海山作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这次征文活动,弘扬邵雍优秀文化,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会议前一天,有关专家、获奖作家还到清漳村邵氏文化堂,出席了邵雍故事颁奖会采风活动暨邵子像揭幕仪式。邵宝印主席致了欢迎词,任振朝,吕河川朗读了弘扬邵雍文化诗歌,邵元明会长作了弘场宣传邵雍文化总结讲话。(图/文:叶小芮 安若素 韩同瑞) 责任编辑:曾庆伟
北宋邵雍先祖脉系流布探源 及迁居范阳 上谷 中山 衡漳地名考释(一) 衡漳故园 10月01日
邵雍先祖脉系源流及迁徙地考 [邯郸]康世民 前言 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象数学家、诗人、哲学家。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享年 67 岁,葬于河南洛阳伊川县紫荆山中。宋哲宗元祐中谥号“康节”,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宋孝宗淳熙初从祀孔庙,追封新安伯。明代嘉靖中祀称“先儒邵子”。后世习称康节先生。著有《皇极经世》《渔樵问对》《观物篇》《伊川击壤集》等流传后世。 一代理学大师、思想家邵雍,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堪称卓尔不凡的奇才,世为儒家学派的典范。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在史志典籍中多有记载,不可胜数,叙述颇详。然而,千余年来,历经战乱水火,许多珍贵资料遗失,关于邵雍的先祖脉系、迁徙行迹,以及他们的出生地,记载不一,颇具争议,难以使人信服。本文依据最为接近当时的墓铭、笔记、杂录等相关资料,以及与邵家交好的官员、文士、生徒等社会关系,详加探考邵雍先祖脉系源流,进一步探寻他们的迁徙行迹,逐一解开遗留于世的千古谜团,力求还原一段确凿可考的历史真相。 目 录 一、远祖燕召 脉系流布 二、始自新安 老归范阳 三、避居上谷 再迁中山 四、衡漳为家 邵雍诞育 五、共城百源 拜师学易 六、隐士邵古 迁徙之谜 一、远祖燕召 脉系流布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农历辛亥年十二月廿五日(公历1012年1月22日),地处衡漳(古地名)的一处民宅,喜添贵子,这个男孩就是后来列为北宋五子之一的著名大儒——邵雍。 邵雍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其近代祖上没有留下太大的功名,正史鲜有记载。此时正是大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主政,开创“咸平之治”,缔结“澶渊之盟”,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渐趋稳定。而就在此前的五代末至宋初,时有邵雍数代先辈,屡因战乱而四处迁徙,居无定所,一度为探考其家族世系带来诸多不便。历经数年深度挖掘,隐藏在历史深处的邵雍家世渐露端倪。 关于邵雍祖籍,北宋大儒程颢、程颐所著《二程文集》中收录《邵雍墓志铭》记载:“邵本姬姓,系出召公,故世为燕人。大王父令进,以军职逮事艺祖,始家衡漳。祖德新、父古,皆隐德不仕。”元代官修《宋史》记载:“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人,父古徙衡漳,又徙共城。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邵雍墓志铭》所言“大王父令进”,即邵雍曾祖父邵令进。邵雍祖父邵德新以及父亲邵古,数度迁家而最终定居河南洛阳。这在北宋《邵氏家记》中均有详载,其始祖源流脉络清晰。 关于邵氏源流,唐代姓氏学家林宝修撰《元和姓纂》载:“邵,邵公奭,周同姓,受封于燕,传国四十余代。”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大学士庆尧锡撰《邵氏家记》载:鼻祖公奭,仕周,以功封燕,历四十余世。秦兵虏蓟,封爵渐失,散隐幽州四十二落。时人语曰:“北平幽涿,召公城廓,分散秦兵,四十二落。”自秦、汉、晋、宋五代以来,宦止长安、洛阳、建康,徙移河东、江浙,侨寓冀、兖等处,不可历笔。这在北宋乾道元年(1165年)《都昌东汇邵氏家谱》中亦有详细记录。 综合诸典记载,邵氏源流班班可考。邵氏,源自黄帝姬姓,系出西周召公。召公姓姬名奭,周文王之后,周武王之弟,为周初王室的重要辅佐大臣,因食邑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被称为召公或召伯。他在周都镐京(今陕西长安沣河东)王室担任太保,与周公旦、太公望共列为三公,辅佐成王、康王,开创成康之治,奠定西周基业。在他辅政期间,时常巡行乡邑,不去打扰百姓,曾在甘棠树下理政,深受民众爱戴。《诗经·甘棠》记载其事,以歌颂召公的仁政,留下成语“甘棠遗爱”,成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后世因称召公为“天下廉吏之祖”。他曾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最初定都燕城(在今北京房山琉璃河燕都遗址),并派长子姬克去管理燕国。召公肇基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子孙世袭召公爵位,历经四十余代、八百余年。燕国被秦国吞并,召公封爵渐失,后裔散居幽州(今北京市)各地,并在原封邑名称加上邑字而成为邵姓,故后代邵姓人尊奉召公为邵氏得姓始祖。自秦、汉、晋、唐、宋以来,有邵姓多人在长安、洛阳、建康等地做官,再迁徙移居河东、江浙一带。还有许多邵姓寄居冀州、兖州等地,更是不可胜数。可考邵雍祖先脉系即为燕召后裔。 《邵氏宗谱》(明刻本) 据世传《弋阳甘棠邵氏传芳谱》《德兴坑边泗源邵氏宗谱》《广丰邵氏宗谱》等所载,邵氏世系,传承有序。从西周得姓鼻祖召康公姬奭,到秦朝有东陵侯邵平;西汉时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邵信臣,民称“召父”,载入《循吏传》,绵延汉、唐,加邑为邵。西晋时魏郡安阳(今河南安阳市)邵续,年少威武,博览群书,历任平原郡乐陵太守、冀州刺史、平北大将军、持假节,敕封祝阿子,时遭遇石勒叛乱,邵续屯兵于棣州厌次富平城(今山东阳信县雷家村邵城洼),大义凛然,死于国难。邵续子裔遂由魏郡安阳迁居山东棣州厌次富平城,并改富平城为邵城。邵续历传十二世至隋唐时有邵忠信,后代绵延仕宦,为山东显贵大族。 邵忠信传至九世为邵献,唐僖宗朝任大理评事。乾符五年(878年),黄巢作乱山东,中原名门世族避祸南迁,山东邵氏遂分别迁徙各地避乱。至广明元年(880年),邵献遂与兄长邵国泰、邵国安携家眷由山东棣州厌次迁居于徽歙黄墩六合桥居住,邵雍曾祖邵令进即由此加入军籍,可谓是邵氏脉系一个重要源头。 (友情提示:《邵雍先祖脉系源流及迁徙地考》,全文共28000余字,图片20余张,计划按照小节分为数次刊载。未完待续。) ——全文收录于康世民著《广平清漳文史》(2022),常铵家主编《邵子研究文论集》(2023) 【主要参考文献】 〔1〕 [春秋]先秦诸子《尚书·禹贡》中华书局,1923年。 〔2〕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漳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 [唐]魏徴等《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地理中〈兖州·信都郡·衡水〉。 〔4〕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十五〈河东道·洺州·肥乡县、清漳县〉。 〔5〕 [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八〈去声·邵〉。 〔6〕 [唐]杜佑《通典·州郡典》第一百七十八州郡八〈古冀州上〉。 〔7〕 [唐]孔安国《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五十五河北道〈洺州·肥乡县〉〈冀州·衡水县〉。 〔9〕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 〔10〕[宋]罗愿《新安志》卷三〈歙县·水源·黄墩湖〉 〔11〕[宋]王存等《元丰九域志》卷二〈河北西路·广平郡·肥乡县·清漳镇〉。 〔12〕[宋]吕祖谦《宋文鉴》巻一百四十三墓志〈邵古墓志铭·陈绎〉。 〔13〕[宋]程颢、程颐《二程文集》明道文集四〈邵尧夫先生墓志铭、程邵公墓志〉卷十二伊川文集〈行状/墓志/祭文·明道先生行状、太中自撰墓志〉。 〔14〕[宋]邵雍《伊川击壤集》。 〔15〕[宋]邵雍原著,郭彧整理《邵子全书》〈邵雍先生墓志铭、无名君传〉。 〔16〕[宋]邵伯温《易学辨惑》一卷(永乐大典本)。 〔17〕[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邵雍居洛〉。 〔18〕[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19〕[宋]张㟭《邵雍先生行状》。 〔20〕[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三〈江东三虎·王鼎〉。 〔21〕[宋]朱熹《邵氏家乘·世系考》。 〔22〕[南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四〈徽宗皇帝·金兵上·宣和七年邵溥充送伴使〉,一百十〈仁宗皇帝·沿丁母丧,在卫州〉。 〔23〕[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十〈杂识·良乡邵令进墓〉。 〔24〕[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二十九〈陈绎传〉。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弟戩)、邵雍〉。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诏封邵雍新安伯〉。 〔25〕[元]脱脱等《辽史》,卷四十志第十〈地理志四·南京道·析津府〉。 〔26〕[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2014年。 〔27〕[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二〈地理二·古迹·歙县·篁墩〉。 〔28〕[清]胡渭《禹贡锥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9〕[清]杨守敬《水经注疏》,科学出版社,1957年。 〔30〕[清]沈炳巽《水经注集释订讹》,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 (1934)。 〔31〕[清]王鸣盛《蛾术编·衡漳》,商务印书馆,1958。 〔32〕[清]姚柬之《临漳县漳水图经》〈引漳入河考·衡漳〉。 〔33〕[清]崔述《考信录》〈大名县水道考·漳水〉。 〔34〕[清]雍正《肥乡县志》卷一〈寺观〉,卷二〈古迹·清漳城〉。 〔35〕[清]乾隆《涿州志》卷九〈人物·流寓·宋·邵雍〉。 〔36〕[清]乾隆《衡水县志》卷一〈古迹·邵村·邵康节故居〉,卷十五〈儒林·宋·邵雍〉。 〔37〕[清]乾隆《林县志》卷一〈疆域·少康庄〉。 〔38〕[清]嘉庆《洛阳县志》卷三十八〈第宅志·宋邵康节宅〉,卷四十二〈经籍志·邵古《周易解》、邵雍《古周易》《太元准易图》、邵伯温《易学辨惑》〉,卷四十三〈儒林传·邵古、程珦〉,卷四十四〈道学传·程颢、程颐、邵雍〉。 〔39〕[清]同治《东汇大成邵氏宗谱》,江西省都昌县。 〔40〕[清]光绪《余姚邵氏宗谱》,浙江省余姚县等地。 〔41〕[清]光绪《辉县志》卷四地理〈山·苏门山〉〈古迹·宋·安乐窝〉,卷九祠祀〈邵子祠〉,卷十一人物〈乡贤·宋·邵古、邵雍〉。 〔42〕[民国]《林县志》卷一地理·乡镇·邵康庄。 〔43〕[198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44〕[1984]《广平县地名资料汇编》,第6页〈广平县历史沿革〉。 〔45〕[1993]刘波、张文《皇极经世书》,第1页〈邵雍生平·父亲邵古时即移家衡漳(今河北省南部)〉,海南出版社。 〔46〕[1995]李金国主编《广平县志》,第67页〈清漳县沿革〉文化艺术出版社。 〔47〕[1994]《辉县市文史资料·历代名人在百泉 第4辑》,第136页〈衡漳,今河北馆陶县一带。〉政协辉县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48〕[2003]贺旭志、贺世庆编著《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中国社会出版社。 〔49〕[2003]张林编著《新乡历史名人》,第85页〈邵古,居河北馆陶县。〉中国社会出版社。 〔50〕[2010]翟智高《邵雍出生地衡漳在哪里?》。 〔51〕[2012]《衡水学院学报》第二期,胡恩堂,吴耀明《出生在衡水的宋代文化巨擘——邵雍》。 〔52〕[2012]《西北师大学报》第三期,邵明华《邵雍交游圈的深度考察》。 〔53〕[2015]郭彧《邵雍出生地及迁居洛阳年代考》。 〔54〕[2015]杨倩描《宋代人物辞典》,河北大学出版社。 〔55〕[2019]《时代·邵雍在百泉》,中国新闻杂志社。 北宋邵雍先祖脉系流布探源 及迁居范阳 上谷 中山 衡漳地名考释(二) 衡漳故园 (接前) 二、始自新安 老归范阳 纵观后周末邵雍先祖邵令进以上邵氏谱系,概因年代久远,再遭水火战乱,世系传人难免出现偏差。但谱牒所载绝非空穴来风,只是暂时没有发现佐证,故依然保留不能贸然否定。然邵雍一脉世系,自从其曾祖邵令进之后,族谱记载与墓志记录互相印证,再加上最为接近于当时的正史资料以及名人笔记,其先祖的行踪以及传续可谓脉络清晰,有据可考。 对于邵雍祖籍,一般认同为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市大邵村。但问题是,范阳一带所处的燕云十六州,早已在后晋时期割让给辽国,邵令进如何从辽国奔赴后周而投到赵匡胤的麾下当兵,任何史料中均无记载,这似乎是一个千古之谜。然而,据《邵氏族谱》记载:“按广丰谱、上饶谱载云,始祖讳忠信,初唐时敕封越国公,传九世至讳献者,唐仕评事郎。避黄巢乱,由山东棣州迁居徽歙黄墩,遂为新安邵氏也。裔孙维周公讳文赞,字令进,世居篁墩。五代末,以军籍由徽歙篁墩赴后周,随艺祖(宋太祖赵匡胤)征。” 这就是说,始自唐僖宗时邵献一脉由山东棣州厌次迁居江南东道歙州(又称新安郡,治今安徽歙县徽城镇)黄墩六合桥(今黄山市屯光镇篁墩村)居住,遂为新安人氏。至唐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败亡,邵献之子邵仁,因平叛有功,封上柱国、护国大将军、新安侯。黄墩也因黄巢之故而改称篁墩。邵仁生有二子邵沐、邵湘。五代末,诸藩乱华,邵沐四世孙邵令进在此加入军籍,成为邵氏家族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那么,这里所提到的“篁墩”地在何方? 唐代江南东道歙州(新安郡)篁墩位置图 篁墩,古称黄墩,地属歙县(秦置,今安徽歙县),两汉时歙县隶属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东吴分置新都郡(治今浙江淳安西北),西晋改为新安郡,歙县属之。隋开皇时于歙县置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大业初复改歙州为新安郡。唐初又改新安郡为歙州,宋宣和间再改歙州为徽州。此后,新安和歙州皆成为其代称。 南宋徽州歙县人罗愿编纂《新安志》记载:“黄牢山下云黄墩,地广衍。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者,相与保于此,及事定,留居新安,或稍散之旁郡。”明弘治《徽州府志》亦载:“歙县篁墩,在今县西南三十里,以其地多竹,故名。先隶休宁(今安徽休宁县),后割属歙。唐广明中,巢贼经过之地,遇有黄姓则不杀,衣冠大姓避地者改为黄墩,相保于此。后平定,稍迁居他处。”故篁墩作为历史上北方移民的中转地,在徽州移民史及宗族形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篁墩最大意义还在于它是“程朱阙里”,是盛行中国六七百年的北宋程朱理学的奠基者程颐、程颢和南宋集大成者朱熹的祖居地,影响十分巨大,历来被学术界尊称为“儒教圣地”。直至今日,有着辉煌历史的篁墩村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 于唐末避乱迁居于新安篁墩的邵献后裔,也没有安稳太久,便伴随着大唐帝国的瓦解,而再度陷入藩镇割据的五代十国大分裂时代。邵令进大约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吴歙州篁墩,但南吴存续时间不长便被南唐所取代。恰逢乱世,群雄蜂起,政权更迭频繁,英雄豪杰辈出。时有洛阳军人家庭出身的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三次征伐南唐,已是成年的邵令进深感南唐小国无有前途,遂慕名投身于赵匡胤麾下,并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开始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 至此,关于邵令进世居安徽篁墩是否属实呢? 又《宋史》记载:“咸淳三年,文宣王庙复以邵雍、司马光列从祀。东庑,金乡侯澹台灭明、任城侯原宪、汝阳侯南宫适、……昌黎伯韩愈、河南伯程颢、新安伯邵雍、温国公司马光、华阳伯张栻,凡五十二人,并西向。”即在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下诏将邵雍、司马光牌位列于孔庙大殿,配享孔子。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一介终生无职无权的布衣之士,身后能享此殊荣的,只有邵雍一人。不仅如此,当时还在孔庙东庑,有金乡侯澹台灭明、任城侯原宪、汝阳侯南宫适、……昌黎伯韩愈、河南伯程颢、新安伯邵雍、温国公司马光、华阳伯张栻等五十二人并列,面朝西向享受祭祀。考孔庙东西两屋先贤封号,均以其家族姓氏郡望地而封侯、封伯,邵雍家族因为始自新安郡而被皇帝追封为“新安伯”,更是言之凿凿,无可非议。 新安篁墩作为邵雍曾祖的世居之地,屡被载入各地《邵氏族谱》:“献公历传六世至五代末,黄墩子裔遂蕃,乃分宗分派,献公五世孙曰文赞公讳令进者,字维周,又名升昌,迨由黄墩军籍归于郭周朝,随宋艺祖征,善骑射,以军校致仕,归居于祖藉旧址燕地范阳。” 这就是说,唐朝末年,由山东棣州厌次迁居歙州黄墩六合桥的邵献一脉,历传六世至五代末,黄墩子裔遂繁衍增多,于是分宗分派。邵献六世孙邵令进,字维周,又名升昌,其后由黄墩军籍归于后周郭威,并跟随大将赵匡胤征战,以善于骑射,在军中任职校尉,并时常自我磨炼,以保持清廉名节。《邵氏家记》载:“曾祖伯字维周,自砺名节,固居旧落。”邵令进年老于军中退职后,乃归于世代居住范阳。 那么,北宋时的“范阳”又在哪里呢? 范阳,古地名,所辖范围在历史上多有变动。秦设范阳县,三国魏改涿郡置范阳郡(今涿州市),西晋改为范阳国。唐朝改幽州为范阳郡,故后世有时将范阳郡与幽州(曾治于涿州,主要为今北京)通用,范阳节度使辖区范围最大扩展为河北北部、天津、北京至辽宁、朝鲜等地。五代后晋时这里割属辽国,直到元末才被朱元璋收回。据此可考,北宋时的“范阳”地域早已割属辽国。 然而,邵令进“老归范阳”之地竟然隶属辽国,这其中的缘由确实令人费解。时范阳地域广大,有没有具体所指呢? 查考诸家典籍,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就在南宋时,著名学者王应麟编纂《困学纪闻》,对于邵令进“老归范阳”记载颇详:“康节邵子之先,世家于燕,父伊川丈人间道奔本朝,舍世禄为窭士,乃绝口不言。伯温子溥,自礼部郎使燕,道涿州良乡,拜墓。洪业寺石刻,盖统和十年,伯温高大父所建。统和十年,岁在壬辰,本朝淳化三年也。至宣和六年壬辰,适百二十年,伯温记其异。(今按:宣和六年乃甲辰,非壬辰也。)” 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载邵令进墓 据《困学纪闻》记载,就在邵令进去世一百多年以后,即在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邵雍之孙邵溥授任礼部员外郎,并担任“送伴使”职务时。在这期间,邵溥曾奉命出使金国,路过涿州良乡县,亲自到其先祖邵令进墓前祭拜。“送伴使”为官职名,即宋、辽与宋、金间使臣往来,奉命陪同外族宾客的使臣。南宋学者杨仲良编纂《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中记载:“宣和七年,礼部员外郎邵溥借太常少卿,充送伴使。”清代徐乾学撰《资治通鉴后编》亦载:“宣和七年,遣礼部员外郎邵溥送伴金使。”《徽猷阁待制邵公(溥)行状》又载:“宣和七年,累官礼部员外郎假太常少卿,充送伴金国使。……建炎元年,高宗承立,建都应天府。公除户部侍郎权户部尚书兼京城副留守。朝诏公赴燕北,祈请金返徽钦二帝。不赴,乃过燕地涿州良乡旧藉,谒拜祖墓。” 考邵溥出使金国的时间,前后略有误差。《长编纪事本末》所载邵溥于“宣和七年”方担任“送伴使”,而《困学纪闻》载为“宣和六年”,且干支纪年也有误,恐有意附会为“两个壬辰年”之说。另据《邵溥行状》所载,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即位称帝,邵溥授任户部侍郎、掌管户部尚书兼京城副留守,奉诏公出使金国,请求金主遣返徽、钦二帝,未被答应,于是路过燕地涿州良乡县故居,寻访祭拜先祖邵令进墓。 至此可考,《困学纪闻》以及《邵溥行状》均是记录邵令进“老归范阳”的最权威史料,其具体地点在辽国南京道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所辖良乡县。 那么,范阳和良乡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良乡,古为燕中都,西汉置为良乡侯国、良乡县,隶属涿郡(今涿州市)。三国魏、晋隶属范阳郡(今涿州市)。隋、唐时隶属涿郡或幽州(治今北京市西南),后晋时地归辽国,隶属南京道析津府。《太平寰宇记》幽州良乡县条下记载:“在燕为中都,汉为良乡县,属涿郡。”元代官修《辽史·地理志》南京道析津府条下记载:“良乡县,燕为中都,汉改良乡县,旧属涿郡,北齐天保七年省入蓟县,武平六年复置。唐圣历元年改固节镇,神龙元年复为良乡县。”而在南京道涿州条下记载:“涿州,永泰军。汉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魏文帝改范阳郡,晋为范阳国,元魏复为郡。隋开皇二年罢郡,属幽州,大业三年以幽州为涿郡,唐武德元年郡废,为涿县,七年改范阳县,大历四年置涿州。石晋以归太宗。统县四,范阳、固安、新城、归义。” 据《辽史·地理志》可考,燕云十六州已于后晋时期割属辽国,辽朝设立“五京”,以“燕京”为南京,治所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良乡为其属县。其南部涿州下辖范阳等四县。时良乡县并不属于涿州管辖,这又该做何解? 辽国南京道析津府良乡县位置图 北宋初期,沿袭唐制,把不能派流官统治的经制州列为化外州,故邵令进“老归范阳”,当是沿用唐代区划。《元丰九域志》记载:“化外州幽州大都督,范阳郡,范阳、卢龙两城节度,领羁縻六州,蓟、幽都、良乡、安次、武清、永清、潞、昌平八县。”自唐玄宗设置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使负责防御奚、契丹,治所幽州(范阳郡,今北京市),良乡县直属范阳郡管辖。直至后晋时随同燕云十六州割属辽国。北宋时期,对于久属汉唐的“祖宗故地”,收复燕云十六州更是心往神驰,不惜背水一战。宋太宗时收复幽州失利,自此成为赵宋王朝的切肤之痛,无法抹去。邵伯温著《邵氏闻见录》记载:“祖宗故地,孰敢以尺寸不入《王会图》哉!”由此可知,北宋对于流失在外地汉唐国土,一尺一寸均绘入图中,州郡地名均沿袭唐时或更早称谓,以示收复失地的决心。故这里的“范阳”以及下文的“上谷”均为唐代建置无疑。 金灭辽后,良乡县隶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清属顺天府,民国属河北省。1958年,良乡县废为镇划归北京市。1997年,房山区人民政府驻地迁至良乡镇。至此断言,北宋时邵雍曾祖邵令进“老归范阳”之地,即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 综合以上资料,1994版《辉县市文史资料》以及2003版《新乡历史名人》因此考证为:“邵古,字天叟,世代居住于燕(今北京市一带),为召公奭的后代。”可以说,这是近现代关于邵雍祖籍地最为接近于史实的考述。 1994版《辉县市文史资料》、2003版《新乡历史名人》所载邵古简述 那么,邵令进为何放弃大宋军人荣誉而远赴辽国良乡居住呢? 考邵令进一生追随赵匡胤征战,收复远祖燕国失地也是其心中最大的抱负。他本应离职后按月领取军官抚恤安度晚年,但他宁愿放弃一切丰厚的待遇而举家迁居辽国,这其中的缘由可能有三点。 其一,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御驾亲征,试图收复幽州,无奈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一战失利,宋军大败,死者万余人,连夜南退,争道奔走,溃不成军,赵光义与诸将走散,诸将也找不到各自的部下军士。随军出征的邵令进也与大军失联,遂落籍远祖燕召故地良乡。这或许是其后人难以启齿,“乃绝口不言”的一个秘密吧。其二,或许他很有可能秘密奉命潜入敌国,为迎接宋军收复失地而充作卧底,刺探敌情。而他能够入住辽国的唯一借口就是先祖世居的燕都城,其实这里所说的先祖就是西周时邵姓得姓始祖——召公。其三,可能是邵令进对于陷于辽国的燕召远祖十分崇敬,遂年老退休后,辗转投奔地处辽朝良乡县燕都附近居住,期待大宋收复故土。这一去就是几十年,直到去世其愿望也未能实现。 大约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邵令进定居良乡后,凭着他超然出众的才能,不久其家境便稍有起色。据《邵古墓志铭》可考,邵古79岁时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去世,则邵古出生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此时的邵令进、邵德新父子均在良乡举力筹建洪业寺,其寓意恢复远祖召公洪大的事业。辽统和十年(宋淳化三年,992年),洪业寺修建全部完工后,撰文刻碑立于寺内,功德名录留下他们的大名。此年,邵古年幼,只有7岁。《邵古墓志铭》所言邵古“君生衡漳”,当为“君居衡漳”之误。 关于邵令进的生卒年月暂且无考,但根据《邵古墓志铭》以及《困学纪闻》所载事迹推断,邵令进大约生于后唐初期,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50岁左右时“老归范阳”。终其一生,邵令进的远大抱负再也无法实现,遂怀抱着满腔遗恨抑郁而终。就在洪业寺建成后不久,大约在宋太宗淳化末、至道初年,邵令进70余岁时在良乡去世,葬于燕都附近,以示永远陪伴先祖。 邵令进去世后,儿子邵德新由于失去父亲的佑护,再加时局不稳,战乱不断,生活艰难,养家糊口重担在肩,压垮了这个性格儒雅的年轻人。邵古11岁时,邵德新也在良乡去世,葬在良乡祖墓。至此,邵德新生年无考,仅按《邵古墓志铭》推测,邵德新当生于北周时期,此间正是其父邵令进四处征战,且居无定所,故其出生地无从考证。大约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邵德新跟随父亲邵令进迁居辽国涿州良乡,并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去世。 关于邵德新的生平事迹,《邵氏家谱》记载:“德新,生于后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年),公居洛,隐德不仕,潜心理学,不求闻达,享年七十有三,妣享寿七旬。至宋真宗咸平六年,夫妇同刻而逝。”而《邵古墓志铭》称“父讳德新,读书为儒者,早卒”,据此,邵德新何来73岁之高寿?《邵氏家谱》所言邵德新生卒年实属舛误,以及邵德新率领全家从范阳回迁,均不予采信。《困学纪闻》记载:“康节邵子之先,世家于燕,父伊川丈人间道奔本朝,舍世禄为窭士,乃绝口不言。”这里“父伊川丈人间道奔本朝”即指邵雍父亲邵古,号“伊川丈人”。这就是说,邵古在父亲以及爷爷去世后不久,迁离良乡,一路向南,辗转回归大宋。然而,对于此段经历最为知情的邵雍之父邵古却将此深埋心底,如果不是身为“逃兵”,或者肩负重要军命,邵古为何绝口不提此事。这将期待我们发现更多的线索,来解开其中隐藏的秘密。 综上可考,邵溥于宋高宗建炎元年出使金国,路过良乡祭拜祖墓,则更为可信。然而,明清以来,各版本《涿州志》均记载为“宋邵雍故居在涿州西北十里邵村”,此说乃穿凿附会之语,其出处更是无所稽考,确实与最为接近于当时的文献记载相悖。至此,邵雍祖籍或出生地在涿州大邵村之说可以否定。 而当年邵令进建于良乡县的洪业寺,“有辽统和十年刻石,南宋时犹在。”《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按,隋唐之幽州洪业寺,在城内。”又有清光绪《良乡县志》记载:“宏业寺,在县西南丁各庄。”考隋唐洪业寺,在幽州城内,即今北京市城区西南,距离良乡城三十余里。丁各庄宏业寺,地处良乡西南二十余里,不知此寺是否就是当年的洪业寺,有待将来进一步考证。 历经近来的考古发掘,古良乡县境遍布燕都遗址。西周时召公封国燕都城,即“琉璃河燕都遗址”,位于良乡西南26里,今在其遗址上建有“西周燕都博物馆”;“窦店古城”即燕国中都城遗址,在良乡西南22里窦店村西。窦店古城遗址与琉璃河西周燕都(初都)遗址毗邻,距离很近,而丁各庄正处两燕都之间。 西周燕都遗址和唐范阳郡良乡县(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位置 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良乡邵令进墓地历经水火战乱荡然无存,于今实属遗憾。然而,踏破铁鞋无觅处,所幸有南宋王应麟著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线索,至此始现真容。 (友情提示:《邵雍先祖脉系源流及迁徙地考》,全文共28000余字,图片20余张,计划按照小节分为数次刊载。未完待续。) ——全文收录于康世民著《广平清漳文史》(2022),常铵家主编《邵子研究文论集》(2023)。
- 以下附件需要回复 1 次可见,已回复 0 次
- 1、图片13.png 635KB 已下载 0 次
- 2、图片12.png 601KB 已下载 0 次
- 3、图片11.png 376KB 已下载 0 次
- 4、图片10.png 141KB 已下载 0 次
- 5、图片9.png 599KB 已下载 0 次
- 6、图片8.png 1021KB 已下载 0 次
- 7、图片7.png 617KB 已下载 0 次
- 8、图片5.png 732KB 已下载 0 次
- 9、图片4.png 549KB 已下载 0 次
- 10、图片2.png 1.56MB 已下载 0 次
- 11、图片1.png 1.71MB 已下载 0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