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福建同安谱“崩溪”系“枫溪”之误写吗?

    [复制链接]

2228

主题

251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702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邵佳鹏:
[“崩溪”系“枫溪”之误写]
1、潮州潮安县自古下辖一“枫溪镇”,该镇地形有一狭长的“池塘”,称为“枫溪塘”,附近的民居则形成“塘尾一村、二村”(按闽南话与潮州话“尾”皆雅化为“美”,“塘”音与“长”同。故“塘尾”雅化为“同美”…同安马巷“塘尾”村名亦写为“同美”,亦多有此例。
2、“崩”与“枫”闽南话及潮州话都同发音。晋江雍正谱记载时通公次子夫璧(另写“伯”)开基潮州“崩溪长御史庭”,系同音的“枫溪塘”之误写!數百年竟然无一人纠正改写。2005年底同安邵祠重建庆典,我曾两次带人到潮州汕头寻找“夫璧”的后裔,均因此地名之同音误写,无功而返!
2021年潮汕邵氏到同安寻根,最终破解了“崩溪”是“枫溪”同音误写之谜!他们又回去实地找到“御史庭”即“御史宗祠”的明代历史建筑作为标志物,以及周边多个废弃的邵氏古村落及墓葬地遗址,应为夫璧及其后裔“游学定居”之地,拍照传与同安宗亲,共同确认了时通次子夫璧及其晚辈“迁潮州”之地,就在现“枫溪镇”周边的彩塘镇东里村,及澄海区莲下镇下湾村一带!考证详尽而繁琐,因而只在潮汕与同安邵氏中间传阅,没有发给宜勇等专家备案。
3、我传给宜勇的《族谱简介》(几十个字)里,也只好直接改错字“崩溪长”为“枫溪塘”,而无法详细汇报近年与潮汕宗亲共同纠错,破解六百多年“崩溪”难题,实现泉漳潮邵氏的成功联宗了。特此简约补充说明,尚祈专家明鉴。2025-3-27


邵宜勇(福建):
潮州 嘉靖版图片
民国间广东志未成稿本图片
潮州志·屯田 乾隆本图片
这些都是潮州地方志的地名崩溪,与老祖宗谱上所记,没有矛盾,是一致的!哪里来的 岗溪?




邵永庆(湖北,祖籍绍兴):
关于明代得名“枫溪”之前的名称,结合历史文献与地方志记载,可考释如下:
1、明代之前的地名沿革
南宋至元代的“崩溪”之名。根据潮汕余氏族谱记载,南宋末年此地被称为“崩溪”,属海阳县归仁都管辖。其得名可能与地理环境(如溪流堤岸崩塌)或闽南语方言音译相关。这一名称延续至元代,仍见于早期移民文献中。
2、明代初期的雅化演变。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地方志中首次出现“枫溪”作为村名、溪名的记载。推测“崩溪”因“崩”字寓意不吉(如崩塌、灾祸),逐渐被雅化为“枫溪”。这一演变可能结合了自然景观(枫树成林)与方言谐音(闽南语中“崩”与“枫”发音相近)。
3、雅化背景与依据。
避讳文化:明代重视地名寓意,“崩”字隐含灾祸,不符合传统吉祥观念,故需更名。
自然景观补充:枫溪镇周边溪流沿岸枫树繁茂,新名“枫溪”更贴合实际环境。
行政固化:明代枫溪成为潮州陶瓷产业中心,地名随商贸传播而固定。
总结:
明代之前,潮安枫溪镇一带的古称为“崩溪”,至明代因避讳、雅化及自然景观影响,演变为“枫溪”。这一更名过程体现了地名文化中的趋吉避凶传统与人文地理的互动。


20250327





  • 以下附件需要回复 1 次可见,已回复 0
  • 1、微信图片_20250327150629.png 22KB 已下载 0 次
  • 2、微信图片_20250327145810.png 13KB 已下载 0 次
  • 3、微信图片_20250327145758.png 24KB 已下载 0 次
  • 4、微信图片_20250327145506.png 137KB 已下载 0 次
  • 5、微信图片_20250327145457.png 506KB 已下载 0 次
  • 6、微信图片_20250327145451.png 1.06MB 已下载 0 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浙江山阴邵伯正与嵊州邵伯正是否同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5-4-3 10:35 , Processed in 0.05577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