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屯村邵姓起源与发展变迁历程- 时间:2015-4-1 10:08:19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邵氏网编委会
邵屯村邵氏起源 元末明初,北方广袤大地,频遭战乱、地荒人稀,尤其燕王扫北,人民惨遭杀戮,不死即逃。沃野万里,了无人烟。明永乐年始,从外地向这里大量移民。据碑文记载:山西平阳府安邑县邵家屯,有邵公克恭,生有四子:富、贵、安、宁兄弟四人。永乐二年(公元一四0四年)富、贵二人迁往河南、邵宁、邵安二人则迁到此地。占地开荒、安家落户、建村置业、繁衍生息、后人丁兴旺、逐成望族。为纪念邵氏始迁祖,故村庄定名为邵宁屯。明清一直沿用此名,从民国开始改写为邵凝屯,俗称邵里屯。一九八一年县重新修志,对村名统一规范,定名邵屯。今吾家族已延续二十二世,达一百五十余户,七百余人。 然我族原来碑文、谱牒,只记有邵安生子传代资料,且延续至今辈份清晰,今我族人均为邵安后裔。而邵宁却无任何资料信息,此疑至今未释。对此祖辈流传两种说法:一是邵宁在此落户,不知何因携眷属迁走。一说迁往山东,一说迁往河南;二是邵宁一脉传至三代乏嗣断后。两种说法均无据可考,难以定论。是否还有今人所不知的另外说法,不得而知。欲解此疑,期望后人详勘细查,能够发现新的佐证。 奭祖九十五世·安祖十九世孙 保成编撰 夏历甲午年春月 南和县地方志关于“邵屯村来历”的记载 邵屯,位于邵屯乡西部,有12个居民小组。据邵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邵宁,邵安兄弟二人,到此落户,为纪念邵氏始祖,故名邵宁屯。清代仍沿用此名,民国以来写作邵凝屯,俗称邵里屯,近年来简称为邵屯。 摘自“南和县地方志”文献 关于邵宁迁徙河南之传说 据安祖十九世孙书信回忆:公元一九七一年夏天某日,原第六生产队牲口棚进来一老者歇息,老者自称姓邵,是河南某县邵家庄人士,始祖邵宁。自述其为十六世孙,与我族人运增(谱名丙贤、安祖十六世)排为同辈兄弟。族人不大点、费五、书信均在场参于论宗排辈,最后运增招待同宗老者饭食。此老者所言,始祖邵宁真是我先祖邵宁迁徙他乡,还是另有他人,只是名子上的巧合,不得而解。此乃迁河南之疑也。 安祖十九世孙 书信述撰 甲午年三月二十日 山西寻根谒祖 公元一九九五年,发现一墓碑,上面记录有我族发源地“山西平阳安邑邵家屯”。为进一步印证史实,查明邵氏祖根,为本次修谱增添第一手资料,于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志华、振江、书信三位宗亲赴山西寻根谒祖。经查当地方志资料,走访邵氏族人,证实确有平阳府安邑县邵家屯,与我邵氏系从山西迁来史料基本相符。 平阳府别名东河道,就是今临汾市,明朝辖临汾洪洞、运城、曲沃等地。 安邑县有数千年历史,一九五八年并入运城县,后几经变故,变为现在的运城市盐湖区安邑办事处。现仍有安邑大桥、安邑火车站、安邑学校等历史性标志物存留。 邵家屯位于现在运城市盐湖区北十五里处(原安邑县辖地)现名西北庄,经与族人邵孟其、邵仙婵及该村四位古稀老人座谈。他们只知地名演变情况和向外移民传说,无有碑文和谱牒记录。虽无具体史料佐证,但根据人文信息、民风乡俗基本可以断定,此处应为始祖邵宁、邵安始祖迁出之地。该村现有人口一千余人,邵氏占三分之二多。 吾邵氏祖籍古安邑县乃中华传统文化之圣地。有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的解州关帝庙,被誉为“关帝之祖”,清康熙、乾隆、咸丰、慈禧太后亲书御匾,被列入“中华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有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的舜帝陵庙。为舜帝出生、成长、建都、为政之地。舜帝史称虞舜、姓姚名重华,黄帝的第九代孙,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被尊为五帝之一。廿四孝中虞舜孝感天地的故事据传就发生在此地,流传甚广。距运城市北十公里鸣条岗的舜帝陵庙,则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拜谒舜帝的圣地,现已成为国家发掘、研究、弘扬中华孝德文化的重要基地。 邢台市邵氏家族祖坟祠堂碑文传说
祖迹拾遗 祖 坟 邵氏祖坟位于邵屯村南偏西半里处,占地约二亩,称南老坟,约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一六0一年),在村西另建祖茔称西老坟。两片坟地通称邵氏祖坟。 特别是西老坟,占地十余亩,座北朝南,墓门有大型石碑坊一座,神路两侧有石羊四对,石马两对、石人(文臣武将)一对,相对站立。坟墓高大,按照世系,分四门排列有序,其间石碑林立、苍松翠柏,肃穆而有生机。西北角祖坟砖石切就,高逾八尺,方近五丈。墓碑前有石供桌、石香炉。整片坟场气势恢弘,乡间少有,为人称羡。时代交替,历史变迁,邵坟也和其它姓氏祖茔一样,文化大革命中,被夷为平地踪迹未存。 安祖十九世保成述编 夏历甲午年四月 关于西老坟营建的传说 我村邵氏既无将相记载,又无皇封传说,但西老坟却有石人、石马、石碑坊等官宦茔墓应有之物,排列整齐、雕工精细、个个栩栩如生,决非等闲。今五十岁以上的族人均有记忆。这些所遗古物从什么时候又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我族传至五世,出一贤能,名曰应昌(约公元一五三0年到一六一0年)。因当时地广人稀,拥有土地较多,时人送号[百顷](不是确数,仅说明地多而已),精明干练,长于理事,且乐善好施,经常助人、广有贤名,倍受众人尊崇。被乡里举为义官,成一方头人。 明万历十四年(公元一五八六年)进士李起元,官至户部尚书,官阶正二品,谥太子太傅,为一代名臣,南和县冀屯人士。年轻时聪明好学,但家境贫困。因与应昌有通家之好,经常受其接济。有一年岁荒,李家难以度日,又逢岁末,李到我村找应昌,欲得帮衬。应昌热情接待,餐餐好食,每日相聚谈笑风声,说古论今,勉其奋发读书,争进仕途。一连数日,李所求之事只字未提。李心中疑惑,又不好进一步言明。七日后凄然告辞。谁知回到家中,其父高兴地说“你应昌哥可真是咱的大恩人,看这些东西,都是你走后第三天他派人赶车送来的。”起元看到有粗粉细粮,大米、白面、布匹、蔬菜,还有一口猪和过年一应物品,样样齐全。从此两家来往更密,在应昌资助下,起元发奋努力,后果登金榜,成为朝中重臣。 我族自山西迁来后,开始人丁不旺。应昌早欲重新安坟,并选定村西据说是人财两旺之地,为我族新的坟场。约至万历二十三年(公元一五九五年),因一人命官司,地方官员不能剖断。应昌以义官身份上京找到起元(起元已为尚书)。起元以其之道待之,只管款待,不言其他,每天派人领着应昌游花看景。回来吃饭山珍海味、睡觉锦帐软榻,官司之事从不言及。应昌认为李对此事作难,不便再提。几次欲意告辞,李总是以来京不易为由挽留。在此期间,二人闲谈中,应昌几次说起欲迁坟之事,李誉为善事,表示鼎力相助。一直过了一个半月,强辞回到家中。族人告知,李尚书早已派员把官司审清,凶手伏法,苦主已得政府抚恤。村西拟建坟地,李尚书派人按二品祖茔样式规划完毕,并已运来大批石料以建造牌坊,雕塑石人、石马、石羊、刻造墓碑。至此,应昌才明白,李尚书是用自己对待他的办法来对待自己。族人也把此事当做美谈,流传至今。 在李尚书协助下,西老坟从万历二十五年开始营建,历时二年余,一片庄严肃穆的墓场告竣。应昌逝世后,其子孙和族人将其葬于墓地祖位。墓为砖石结构,并有巨型石碑,高八尺余,墓前石桌、石椅、石香炉一应俱全。继而后世先人均葬于此,渐成规模。 此传说可能为后人杜撰,不足为信。但西老坟墓场确系应昌手中所建,而且得到李尚书帮助大概是实。邵坟气势虽宏,乡间少有,为世人称羡,但并非仕禄功名象征,所留古物中均没发现“聖旨、敕建、皇封”等字样。 安祖十七世培基、十八世春发述 十九世保成撰 夏历甲午年春月 关于邵家“四门”之说 邵氏“四门”之说,由来已久,分“大四门”和“小四门”之别。直到清光绪十一年,置地碑文记载,“四门”还共同置地数十余亩,所收粮晌,以供祭祀之用。但真正“四门”之确切详情没有记录,今无人知晓。经族人根据以前上坟情形之回忆:五世应昌(百顷)坟位于西老坟祖坟西北角,墓前设石供桌、石香炉、墓碑等,气派非凡,为西老坟之祖。以此向东南方向有四墓并列,这四墓为应昌四个孙子:芳、茂、蓷、芮的墓莹。至此以后邵氏祖坟逐渐形成四大支系,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大四门”。按兄弟排序:芳为一门祖、茂为二门祖、蓷为三门祖、芮为四门祖。 名扬(十八世)家祖坟位于一门祖坟之后,故其可确定为芳之后代。因名扬是八世抱白的后裔,故此门应是抱白之祖。小德(十七世)、保成(十九世)在当年清明节、十月一上坟时,都是在蓷(三门祖)墓前烧纸祭祀,因他们在哪个墓前祭祀都是前辈对他们说的,故此墓茔(三门祖)应是十四世鸣鸾和十六世不来的共同祖先。上溯无考、断代无据,只有今人此番记忆。二门祖坟为一字坟,支系无考。四门祖坟支系无考,需待日后进一步发掘新的佐证。 这次修谱因无准确的资料记载,故不能妄加定论,只在谱页中显示了四门祖宗,但哪些支系归哪门,并无记述(一门祖除外)。此说法虽不太详细,但确是目前唯一之说,恐日后遗忘,在此略述。 邵家“小四门”之说 安祖十一世有才生育四子:长子振甲、次子魁甲、三子连甲、四子荣甲。我族史称“小四门”。 长门振甲之后至十七世,中间四世断代无续,据十八世荫汝(又叫名杰),一九九四年回忆记录,十七世老贾(又名不待见)、清俊兄弟二人是振甲的后裔子孙(以后就续上了)。次子魁甲为十三世秉礼之祖(见谱系记录);三子连甲乏嗣断代,无记载;四子荣甲为十三世全智之祖(见谱系记录),此说为吾祖“小四门”之说,与“大四门”之说,共同形成了邵氏家族历史上的“四门”传说,流传于世。 十七世志华、十八世彥修、十九世保成编撰 二O一四年六月十日 邵家祠堂 邵氏宗族原有祠堂两座,始建年代不祥。一座位于老前街和西边老南北街交叉东北角处,称“大祠堂”。座东朝西,有正房五间,两侧厢房各三间,院墙青砖砌就,门楼青瓦起脊。为族人活动,殡葬故人,操办冥事之所。一座位于南北街与老后街丁字口交汇处,称“小祠堂”。座北朝南,门口有老槐树一棵,正对南北街。有正房三间,砖木结构,瓦脊出檐,木柱雕窗。西房四间,临街为捲拱形大门。为供奉先人,年节团拜之地。两座祠堂气势恢弘,庄严肃穆。土改时分给无房贫民,后逐渐拆除。 邵 会 “邵会”全名“邵氏老祖会”,是邵家氏族组织,为他姓所无有,成立时间无考。会员由邵姓成年男人组成,设会首一人,领事若干人。主要职责是组织本族年节祭祀、团拜、集会,代表或带领族人参加本村和邻村举办的社火、社戏及其他乡间活动,处理本族较大事宜,岁末或过节分发年粮、供品管理、族内公有钱粮收支管理等。“邵会”在族内、族外均享有较高声誉。其活动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邵 地 我族原有公地数亩(具体亩数不祥),至清光绪十一年,由族人邵三思经手,又在本村和邻村增购数十亩,通称[邵地]。为此立碑一方,以永记此举,此碑现仍完好无损,在十八世俊海家中存放。所收租银,除供祠堂、邵会族人活动等费用外,每逢年节,向族内分发年粮,并请全体族人吃饭一顿,蒸馒头分给各家,土改时邵地按公地分给无地农民,但其名称一直留传至今。岗上村南、武庄村西,现仍有邵地、邵路(通往邵地之路)称谓,武庄邵地含砖窑一座。 安祖十八世彦修、俊海述撰 夏历甲午年春月 清代治地碑文录 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孟夏,合族赏思,有宗庙而后祖先有凭依,有粢盛而后子孙能祭祀,今老祖会与四门中治田数十余亩,粒食所出,备千秋俎豆之资,而种地分粮,尤享万世无疆之福,此诚族间之盛举也。因以庙立碑记,谨将地亩文约开列于后。 注:以下均为小字刻出,内容为治地面积、方位、价银多少及经办人等项。需说明的是每块地的经办人都是邵三思,因以前无谱,该人世系无法考证。但可推断,应为我族精英,当时头领人物,否则难以办成此等大事。 邵氏家族契约 契约旧称文书、含协议、分单、合同等。旧时大凡买房置地,兄弟们分家置业,都以契约形式出现,它可记录当时发生事的经过和形成的结果,约束双方言行、避免日后出现纠纷。邵氏宗族,历来重视契约,大凡涉及到买卖房产、置买土地、弟兄们分家等诸多事宜中,都会以契约形式约束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房产土地的交易一般是由说合人作为媒介,双方达成意愿,言明四至,最后由买卖双方签署文书,交付钱币完成交易。有的是分期交付,言明交付时间、数量、分几次或几年交清等。也有的或在官方机构办理手续,交纳适当税费,最后官方出具合同、签盖大印。弟兄们分家多有族长召集,乡谊参加,也有邀舅舅参加的,言明兄弟们名下各分得的房产、土地、树木、牲口、劳动工具、现钞和其它器物等。还规定老人养老费如何出,养老屋住那里,养老地怎么种等事宜。最后以毛笔书写分单,祖长、乡谊及说合人签字画押,弟兄们签字后各执一份。文书的纸张大都用麻头纸书写,因麻头纸较其他纸张保存时间较长。旧时的契约和新式的合同一样,在避免纠纷、促进乡邻团结及家庭和睦方面,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安祖十七世孙 志华撰编 夏历甲午年四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