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1077|回复: 0

衢江区云溪乡棠陵邵村及衢州棠陵邵氏祠堂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440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25
发表于 2018-6-9 09: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祠堂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棠陵邵村。据该村《邵氏宗谱》记载:棠陵邵村始迁祖邵广二公,于明初从浙江淳安上梅村迁入,清初分支高家下埠等地。因村后一座山形似海棠花而得村名。祠堂建于明末清初,是衢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外有照壁,门口一对抱鼓石和旗杆石,旗杆石上面刻有清代武举“邵世恩立”。共三进,第一进设戏台及后台(做戏时演员之用),是民国十二年重修。第二进与第三进的天井,听说以前是养乌龟的,深0.4米,都用长条石铺砌,壁上还有简单的雕刻。天井还重檐,上面一层很高,雕刻精细。第三进的斗拱做得相当精致。邵氏宗祠用材粗大,设有斗拱,檩上有雕花,很精细,其中有一根上面还雕有双龙戏珠。2014年招标修缮,2016年8月二次招标投资约43万元修缮门楼工程。
资料来源:邵友华提供;邵建昌摄影
图5-衢州棠陵邵氏祠堂外貌
图5-衢州棠陵邵氏祠堂照壁
图5-衢州棠陵邵氏祠堂天井、正厅。


脉接铜山,棠荫流芳
                 衢江区云溪乡棠陵邵村,地处衢江以北的黄土丘陵,东接高家,南临衢江,村南部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村北为云十线,铜山溪沿着村北缓缓流淌,交通四通八达,村容村貌整洁,妙山尖上绿树成荫,铜山源水清澈见底,整个村庄被绿水青山环抱,是一个宜居宜人的好去处。
据该村《邵氏宗谱》记载:棠陵邵村始祖邵广工于明初从浙江淳安上梅村迁入,棠陵邵村邵氏为西周召平王后裔,秦朝时被封为东陵候,因村后一座山形似海棠花而得村名,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由于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村中建于明末清初的邵氏宗祠是衢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它有明清古建筑数十处,村北妙山尖曾是香火兴盛佛教胜地、也是军事战略要地,抗战时建有炮台一中,炮台附近埋有北伐24位无名战士的二十四坑口等,这一切,构成了棠陵邵村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优势。
“读可修身耕得粟,勤能致富俭恒丰”,翻开《邵氏宗谱》,邵氏家训拍面而来,数百年来,邵氏古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棠陵邵人,邵氏人把读书作为立世修身的根本,而不是作为做官、入仕的途径。重视教师教学,注重身心修养,突出义字当头。坚守为人准则,是邵氏人代代相传的古训,迁衢始祖邵广公开始,就广收门徒,创办义学,培养人才。其中当推第七世孙顺天府知府,在陕西省延安府施肤县知县邵有声的业绩最为感人,他的主要功绩在家谱中多有描叙:“生活清苦无异寒士、食无兼味仅蔬菜一蝶;”“立社学延师课训穷民子弟、一切费用皆共捐俸供给”“招抚流民,妥善安置,务使各得其所”“审理案件、详加研讯,务必使两造折服,从不滥加鞭笞”“童生露天应试”,邵有声省吃俭用,从俸禄中节省银两加盖考场,使学生考试时免受风霜露宿之之苦。还捐俸买义冢,使穷苦人们旅途异乡得以“安息泉下。免遭抛尸荒野”;至康熙三十四年八月初邵有声逝世,治丧时家中仅有小米数斤,翻遍笼箱只有细碎几两。当地老百姓感动得痛哭流涕,自发捐助银两为其办丧事,并护送其灵柩过长江。初八日,接任肤施县知县郭木主香亭,送先祖灵位入名宦祠,永享俎豆。
通过这段描叙,我们不难看出,邵氏先祖邵有声在担任知府期间,节省自律、廉洁奉公、一心为民,急当地百姓之所急、需当地百姓之所需,坚持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办一家一户办不到的难事,坚持调查研究、相信教化的作用,注重教育不搞刑讯逼供,维护着当地一方平安,和群众的安居乐业,真正做到 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戴。
虽然时过境迁,沧桑历尽数百年,但是,邵氏先人的治国理念、为官信仰以及他为人处世的准则在当今仍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代又一代棠陵邵村人,正是在这种好家风的影响下,从这里走出乡村田野,走出代代乡贤和保家卫国的将士。
作为金衢盆地的心腹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棠陵邵村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村民历经战火的磨难,但是不屈的棠陵邵人,无论何时何地,在国难当头之际,能奋勇直前,百折不挠,
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高风亮节。
     民国16年(1927)1月上旬在军阀孙传芳优势兵力攻击下,国民革命军第26军(原浙军周凤歧部)和第19军(原浙军第一师),先后在富阳和宁海战役中失利,处于被动和危急境地。遂退至龙游、衢州(包括棠陵邵村)一带待援。
  此时,北伐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到衢州设前敌指挥部。不久,东路军在福建节节胜利,总指挥何应钦也由浦城经江山到达衢州。1月中旬,何应钦、白崇禧在衢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以衢江为补给线,以龙游、兰溪一带为战场,与敌展开决战。1月17日,北伐东路军主力分别由赣东北、闽北入浙,进至衢江沿线。20日孙传芳军进攻衢州,为北伐军所阻。22日,孙传芳部进入汤溪、兰溪等地,以该境内湖镇之东张峰墈为中心,北起兰溪水亭,南至汤溪雷鼓山,布防线横亘60里,企图阻止北伐军北上。此时,龙游一带北伐军约3万人,与卢香亭指挥的孙军兵力相当。
 下午战斗打响,因孙军占据有利地形,北伐军伤亡甚大,未能突破。据1927年1月28日《申报》讯:“浙战在衢兰间相持,联军前线在龙游一带,党军在衢州以东集中”,恶战一触即发。
  29日晨,白崇禧到中路督战,北伐军全线进攻。同时,正面北伐军主力也发起了猛攻,孙军突遭此前后夹击,军心震惊,不战自乱,正面防线终被突破。是日,26军也突破右翼防线,孙军向金华方向溃逃,江北游埠孙军也同时被击败。至30日凌晨,孙军全线溃退,龙游战役取得胜利,扭转了北伐军原来在浙江的被动局面。北伐军阵亡团长2名,官兵伤亡万余。其中在棠陵邵战场就有24 位战死的北伐将士,因战事紧急,部队要马上转移,24具北伐将士的尸体就由棠陵邵人安葬,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24位北伐将士的生卒和姓名不详,就把这24具尸体统一安葬,此地便叫做“二十四坑口”。村中在节日间有人自动烧请,一直至前几年西气东输时土坑被挖才中止。村支部将重新在原址建立北伐将士墓地,建立革命历史纪念馆,以缅怀先人的光辉业绩。
抗战时期,因临近的高家镇盈川村建有国军兵工厂,棠陵邵村的热血男儿个个踊跃报名参军,当时这个不到300人口的小山村,在青年邵光复带领下,先后有邵光郁、邵世佑、邵守久等19位青年参加军队成为机械师和无线电专家,其中邵世寿、邵世伦、李林根等七人成为随军医生,邵光焘后来成为空军教练、国军司令,居住台湾,除邵老五古参加太平洋战争和家中失去联系,小部份人到台湾外,他们中的大都数人都投诚,回到老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默默渡过他们的余生,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英勇壮举,但是他们报效国家的事迹却永远值得称赞。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棠陵邵,一个充满神奇故事的地方,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将更加斗志昂扬,阔步迈向美好灿烂的明天。



上一篇:江西抚州临川县邵坊乡邵氏宗祠等古迹
下一篇:邵氏古村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炉头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1-21 23:31 , Processed in 0.05374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