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889|回复: 2

邵氏新家譜序/邵作俊(台湾)

  [复制链接]

2154

主题

244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66
发表于 2018-9-9 18: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邵氏新家譜序


  1948年,父親東北大學畢業,年底即來臺灣。遙想當年,時局動盪,生活普遍不易,而離鄉背井的艱辛程度,不言而喻;白手創業的過程,胼手胝足,辛苦情狀更不待言。除了大姊作賢在臺灣出生,我和弟弟作亮二人,在父親被派往日本工作時,誕生於大阪。

  父親是個念舊的人,經過大風大浪時代的洗禮,尤其履臺後的奮鬥歷程,讓他在臺灣立足生根後,心心念念尋根溯源,感謝邵氏祖宗之德庇佑。幾經尋訪,終於在祖籍山東即墨桃林老家的祠堂,得見《邵氏族譜》。

  父親把《邵氏族譜》贈送堂伯先彬先生一分,堂伯有感於「姑娘不僅為邵氏門中所生,其血緣關係自不待言……《邵氏家譜》中該有其一席之地」,率先把「姑娘之名……列入家譜之中」,而稱這部家譜為《邵氏新家譜》(請參閱堂伯1997年4月序)

  2005年4月,五叔先勳先生把《邵氏新家譜》整理一過,讓家譜的資料更齊備,於凝聚家族之力,功不可沒。

  今年父親九十大壽,我把《邵氏新家譜》建置網站,一來對父親慎終追遠之德有以發揮,再來對堂伯的創舉和五叔的襄贊得以附驥。是以為序!


邵氏二十一世孫作俊序於大直邸
20140410






上一篇:族谱中的邵氏源流/沉思修远的博客
下一篇:重发《黑峪村邵氏十一支族谱序》/邵其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4

主题

244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66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8: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邵氏新家譜一九九七年四月重整序



  根據老一輩幾代人的傳說,我邵氏本貫為雲南人。但據《邵氏族譜》的記載,我族本貫乃河南人也。揭開了幾代人的誤傳,實乃我等之幸事,如果不是堂弟先鵬,幾年來為追祖尋宗,情切追遠之尊祖敬宗精神的堅毅,幾經周折,歷盡艱辛,終於由祖籍山東即墨桃林老家的祠堂,捧回《邵氏族譜》數卷,並賜我一卷(兩冊),我銘感萬分,尤如獲家珍愛不釋手。翻閱之後,茅塞頓開,諸多疑難問題,均迎刃而解。
  閱過族譜,首先明確了籍貫之定位,更清楚了吾族 始祖為何許人,何時由河南遷入山東即墨定居桃林疃,我嫡親高祖永洪公又何時由山東祖籍遷來關東落戶金州城內,自始祖算起至光字輩止共為幾代人等,而今均一清二楚。我族始祖諱「端」,係明永樂年甲午科舉人,於明洪武年由河南遷來山東即墨,卜居桃林疃,迄今已有六百年,子孫已達二十三世矣。由於《邵氏族譜》,歷史悠久,族眾日繁,支派難辨,輩行難分。為便於查閱,故由族譜中將我嫡親高祖十五世孫永洪公一派,摘編為《邵氏族譜新篇-邵氏新家譜》。
  吾高祖永洪公於清嘉慶元年由祖籍山東即墨攜子十六世孫廷琳、廷松二公,為逃荒拓寬生路,遷來關東,落戶金州城內,迄今已有三百年矣。
  吾高曾祖廷琳公,生有四子:雲發、雲福、雲生、雲財,後分為四支。
  長支:十七世孫雲發公(吾之曾祖)。
  二支:雲福公(吾之二曾祖)。
  三支:雲生公(吾之三曾祖)。
  四支:雲財公(吾之四曾祖)。
  由此繁衍至今已達二十三世光字輩。
  自我嫡親十四世祖正佳(高祖之父)算起,目前整為十輩人矣。
  何謂《邵氏新家譜》?《邵氏族譜》按慣例,對邵氏家族出身之女姓,一律不算數,此乃封建社會重男輕女之產物,正如舊社會民間所流傳者「嫁出女潑出水」,未免太苛刻,太不公平也。姑娘不僅為邵氏門中所生,其血緣關係自不待言,雖年長出嫁,固屬外姓人,但其身世仍屬邵氏家族成員之一。
  儘管她們無條件列入邵氏宗譜之上,而《邵氏家譜》中該有其一席之地耳。故此由姑祖母開始,逐輩姑娘之名(包括已嫁與未嫁者)均列入家譜之中。如吾等之姑祖母嫁與高家,則填「高邵氏」。因早年的女子均無學名,只好如此填寫。(我們的姑祖母即高振德兄之祖母)
  二十年代後,經過新文化運動之興起,女性亦開始學文化,從而亦有了學名。所謂《邵氏新家譜》,其特點即在於此,亦作為《邵氏族譜》之新篇。
  不當之處祈弟指正。



一九九七年四月初
二十世孫    
文質(先彬)謹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4

主题

244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66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8: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國三年序(11篇)




刻族譜引
  敬宗莫善於追遠,收族莫要於修譜。吾族譜稿繼修者再,久欲刊印,力不足也,亦以提倡之無人也。癸丑冬,吾族叔正懋與族弟永佃,暨族侄廷訓、廷許,關懷故里,情切睦族,由趙村旋歸,贊成刻譜之事,吾族欣然樂從,此誠吾族之幸也。

十五世孫恩中謹誌


  族之有譜,猶家之有法也。家無法則綱常不振,族無譜則支派難明。吾族譜稿創修已三次矣,鐫刻之事,先人有志而未遂也。銀等承先人未遂之志,由先人舊定之章,今者梓人來矣!共慶厥功之克成矣!

十五世孫銀中謹誌


  敬宗之道在於收族,收族之道在於修譜。杜尊先人之遺命急於刻譜,而年邁目化,贊襄無人,其何以濟?幸余族祖正懋、士讚,暨吾族弟廷訓、廷許等共倡善舉,聯閤族同氣之誼,成先人未遂之謀,同力合作,莫敢或遑。今稿已成矣,吾族共盼梓人之惠然肯來矣!

十六世孫廷杜謹誌

重修祠堂記
  族有祠堂,所以供先人之影圖,而序累世之昭穆也。余邵氏舊有祠堂,棟梁材弱,基址不完;久厯年所,風雨催殘,雖欲重修而監修無人,其何能淑會?光緒元年春,吾族兄廷栻、廷梅等慷慨任事,購木石、運瓦甓,鳩工重修,較前之規模丕變;勞心經營,至今之形式猶新。斯時也,欲建神閣而資斧維艱,有志而未遂也。越數載,栻、梅二兄以年邁之故,委任於吾廷福、廷楊兄焉;延及光緒十四年,吾福、楊二兄,荷栻、梅二兄未完之志,遵閤族議定之規,擇佳材、聘良工,修神臺以重蒸嘗,建神閣以護宗屏,兄開先而弟繼後,十餘年大功屢成,豈非吾族之勝事哉!今者,諸兄雖沒,諸兄之事功昭然可考也。許於課讀之餘,謹記數語,追而序之,以彰我諸兄之功,以啟我後人之知,鐫之於譜,永垂不朽。

十六世孫廷許謹誌


  歳在癸丑仲冬之月,其日甲辰,昌與族祖士讚,乘歳晚務閒之事,藉酒談心,言及刻譜一事,既慮資斧之無措,復慮贊助之無人。未幾而余族弟廷訓、廷許等步自趙村,惠然肯來。詢厥由來,莫非為兹刻譜之事。斯時也,心快意適,何堪言述。所謂不謀而同者,此之謂也。甲寅二月,譜稿告成,爰付梓人,觀厥成功。

十六世孫廷昌謹誌


  刻譜之志,先人所久蓄也;乃資斧維艱,有志而未遂也。訓生也晚,嘗受吾從祖正恪、族祖正惕之囑曰:吾等邁矣,不復與世事矣,刻譜之事,爾其承先人之志可也。二祖雖往,二祖之言猶在耳也。客歳仲冬,乘農隙之時,邀吾族祖正懋等至桃林,聚閤族長幼於祠堂,共成盛事。吾族長幼,或可告無罪於先人乎!

十六世孫廷訓謹誌

刻族譜序
  本族譜稿,始創於十二世祖孟遠公與吾四高祖芹公,繼修於吾族祖士諝等十六人,再修於吾族祖士讚等十四人。前作後述,昭穆有序;因流溯源,支派分明,豈非吾族之甚幸乎!然譜稿雖存而未經剞劂,戸口繁衍,何能普及,此又吾族之所不慊於心者也。癸丑冬,吾從兄廷訓邀族祖正懋等,言旋桃林,復我故園,聚吾族於祠堂,謀為修譜之舉。幸吾族長幼咸集,忻然稱善。長者有命,幼者奉行;協力同心,共成盛舉。查訪繕寫,各司其事;校正參訂,共任其責。迄甲寅二月,棗李之材已備,楷書之稿已脫,付之梓人,可計日而觀厥成矣!吾族之義氣於是而見,吾族之後嗣亦當以是為鑑也。

十六世孫廷許謹誌


  維民國二年,歳在癸丑仲冬之月,會於本族之思誠堂,商修族譜事也。閤族畢至,少長咸集,言及刻譜,罔不欣然以稱善,侃然以玉成也。詢訪謄錄,相其事而委其人;補遺正訛,重其事而考其實,協力同心,厥功於是乎興。及甲寅季春,譜稿之創修已成,工師之剞劂已展,不數月而大功告竣,誠盛事也。吾族弟廷許囑余作序以誌之,詢愧不文,不勝其任,謹記數語以附於後。

十六世孫丕詢謹誌


  刻譜之舉,吾族兄廷訓倡其首,吾族祖士讚與吾族叔恩中董其成也,吾伯兄廷杜、廷許同硯以謄真,吾二叔銀中削竹以劃界,吾廷昌兄與吾丕詢兄則司參觀以檢點、對讀以質証也。錡與丕尚兄、丕熅弟,暨中升、宏春、中德、中美侄,惟奉命聽差,查訪逃戸,以期無遺而無誤耳。厥功之興,始自去冬;厥功之成,料在今夏。其在詩曰「黽勉從事,不敢告勞」,吾族幸有其人矣。

十六世孫丕錡謹誌


  譜之急於鐫也,誠恐世遠年湮,譜稿殘缺,而考徵之無據也;且欲家諭戸曉,世系洞然,而後世不至茫然也。癸丑季冬,禮乘年假之餘,方將游優自如,以舒終歳閉戸之困,以消久蓄沉悶之氣,些須閒事不吾與也;乃學校之業方歇,而修譜之工旋興,吾父任參訂文稿之責,禮亦焉得無事乎?奉父命,將先人之葬處山向詳加考核,暨各支之新丁、新娶細為咨詢。禮雖年少性魯焉,敢不黽勉以從事乎?

十七世孫中禮謹誌


  蓋聞《書》有睦族之典,《禮》有收族之訓;睦族莫善於推本,收族莫要於修譜。余族星處棋布,墨邑內固所在多有,而逃荒貿易關東界亦不乏其人。余故族伯諱永洪者,繫六世祖進謙公之遞派也,自前清嘉慶元年貿易關東,卜居於金州城內,迄於今百二十年矣。離悲合歡,彼此應有同情;報本追遠,古今原無二致。可痛者,天各一方,莫往莫來,近戚也,而幾等塗人;所幸者,皇天眷顧,家道日昌,子孫也,而不下數十,此又吾族之所禱祀以求者也。洎宣統二年六月,余族伯永洪之曾孫尚勤,關懷故里,情切追遠,擕侄承立由金,言旋備香楮以祭先祖,助資財以修享堂,考世系知終始,不惟高曾之名諱得識,而且後世之子孫有據,豈非余族之幸也乎哉!

十六世孫廷許謹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2-4 01:53 , Processed in 0.06958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