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窝 百泉苏门山和凤凰山之间的山坳中,四周皆山,森林茂密,环境深幽。人入其内顿觉万籁俱寂,给人以浓厚的清雅之感。 百泉安乐窝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邵雍十二岁随父邵古、母李氏,选居筑屋在此,取名“安乐窝”。邵雍根据《易·系辞上》“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之意,把自己所居之所命为“安乐窝”。东西配房为“天根”“月窟”。“尧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 邵雍在安乐窝内冬不炉,夏不扇,苦研悟道二十七年。宋皇祐年间(1049),在邵雍门生怀州武陟知县侯绍曾的帮助下,举家迁往伊川,1062年定居洛阳新安乐窝。 邵雍迁走后,安乐窝渐成废墟,到元朝被耶律楚材所占居。直到明成化六年(1470),因遭多方反对,卫辉府判安仁于准、辉县知县张锦重修安乐窝,内建大殿三间,奉祀邵雍肖像。嘉靖三十九年(1560),瓯江张逊业捐资复建“天根”“月窟”,配房各三间,大门前建石坊一座,另建门洞一间,石彻围墙一周。万历三十四年(1606),河南巡抚方大美重修安乐窝,建皇极阁五间,内塑邵雍晚年乐道像。清顺治十六年(1659),河南巡抚贾汉复、原翰林院编修王紫绶、原太仆寺少卿许作梅三人倡议重修安乐窝。康熙二年(1663)卫辉府知府程启朱、辉县知县田本主持重修安乐窝。康熙二十九年(1690),辉县知县滑彬重修安乐窝。清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帝游百泉安乐窝时,命随从画匠将安乐窝原样绘下,回京后在颐和园仿造一处,起名“邵窝殿”,目前“邵窝殿”匾额为慈禧太后御笔题写。1933年春,邵元冲偕夫人张默君游历百泉,不忍先祖安乐窝垣宇倾圮,丰碑偃仆,荆枳没路,乃出资,委托时任省立百泉乡村师范学校校长李振云,鸠工庀材,代为修葺。竣工之日偕夫人再莅百泉,立碑典礼。 历经风雨的安乐窝,经历朝历代修复,规模宏大,建筑格局优雅,民国三十三年三月十三日(1944),“安乐窝”毁于战火。从解放到现在,只有遭受创伤,尚未得到修复,目前为国家一级保护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