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淳安石林镇富德村邵家、荷岭村邵氏、修坑口村邵氏

[复制链接]

2228

主题

251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708
发表于 2025-2-26 15: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林镇驻地富德村有个邵家,人文底蕴深厚,早在北宋时这里称灵岩源,《嘉靖淳安县志》载,和义乡灵岩源,出了个神童邵焕,七岁时随父邵晃,兄邵炳应举,睦州方建谁楼。邵焕竟题诗于壁,吮笔就,郡守杜惟一奇之,即奏请皇上。咸平三年(1000),焕以童子召赴朝廷,宋真宗命赋《春雨》诗,援笔立就,时年十岁。皇帝喜欢他,常引邵焕入宫,一天命赋睡宫娥诗,焕应声吟道:“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开。”皇上大喜,佳句时人传颂。咸平三年(1003),邵焕考上陈尧咨榜进土,真宗选其参与校定《西京图经》,官至金部员外郎。其兄邵炳,宋天圣五年(1027)中王尧臣榜登进士,学识渊博,愤世嫉俗。初受富阳县主薄。秩满即返里。他鄙视官场,筑白云楼隐居,时范仲淹任睦州知府,曾以礼相召,邵婉拒,后多位高官举荐他为官,他不出山,人称“白云先生”。元佑中,通判殿中丞,杨备因行县访问他,并为当地山命令“千仞峰”,洞为“霖岩”。据《续篡淳安县志》载:“千仞峰,有洞深邃,其腹可穿,昔邵晃读书于比,子炳复筑室洞侧隐居。”邵炳以诗谢杨备:“云峰千仞对吾庐,洞古名新通宋书,须信神灵知受赐,故兴霖雨远随车。”邵炳还入县乡贤祠为第三名,道德文章为世所敬。邵焕的从子邵大受,宋政和八年登进士,官至刑部侍郎,不畏强权,刚正不阿。小小地方,出神童,一家三进士,很是了不起。
荷岭村也是邵姓族居,距富德邵家三里地,住在道光尖麓。据《邵氏宗谱》记载:明朝时该村水口上有块荷花形基,上首有条山岭,通称荷岭。村庄在此岭后,故名“荷岭后”。邵家附近二里的孟家山麓的修坑口村也姓邵,据《邵氏宗谱》记载:此村最先叫孟家山,明朝时,村被洪水冲毁变成溪滩,经复修后名村为“修坑口”。




上一篇:绍兴江左廷献公世系
下一篇:建德杨村桥镇长宁村(隐将村与长宁村合并)邵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5-4-6 06:56 , Processed in 0.0966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