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25|回复: 0

邵是同《姓氏加邑考》《世系源流辩》

[复制链接]

413

主题

668

帖子

5064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64
QQ
发表于 前天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姓氏加邑考》
—— 邵是同
我邵氏“避事加邑”之说,考古者不能无疑。不佞自幼夙闻之,及长,展览宗谱,见若序、若述、若原谱,数见不尟(xǐɑn 同鲜)。私怪此说不见于他书。旧谱于何取徴?自愧荒殖,家鲜藏书,欲就而问难,而老师宿儒已无存者,窃尝引以为憾。今老矣,会承乏,斯谱旧案重提,耿耿此心未能自已。
窃以为,休为青州刺史或本召为邵,则未可知。而谓召之为邵,自此始,期期以为不可。召者,何邑名也?邑名曷以为氏?周太保食采于召,遂氏召,因称召伯,又称召公,绎《诗序》“甘棠,美召伯也。”《笺》:“召伯,姬姓,名奭,食邑于召。”食邑犹食采。召与邑分,邵与邑合,文字之变迁,先分后合,先合后分者亦多矣,奚独邵? 况“邵”与“召”通,故凡《左氏传》之周召,召陵,《史记》俱从邵。如《白起传》:“周邵吕望之功”。
《秦本纪》:“齐桓公伐楚,至邵陵”,是邵即召,无所谓加邑不加邑也。即曰加,亦加自司马子长,先召、休且二百数十年。然诚如《史记》,将毋谓有邵无召乎?是又不然。考郑樵《通志氏族略》:“春秋召与邵一氏,而后世分为二:齐有召忽,汉功臣有召欧,又南阳太守召信臣、生驯、孙休,此单召者也;秦有邵不疑,及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原文按。按汝南即河南汝宁、安徽之颖州属焉;安阳凡见于图志者三:河南之安阳县、安阳河、山东曹县迤东有安阳城。
我远祖康节公宗孙万二公(指邵溥),自河南扈从南渡,遂家于浙之杭州,此之谓汝南、安阳之族从邑者也。吾故曰休或本召为邵则未可知,而谓召之为邵自休始,独不思休已在东汉中叶以后,其如《史记》之成于汉武太始何哉?儒者考据训诂学说,本极纷纭,故如避事加邑,辗转沿袭,究于正史无徵,无徵不信,斯不足当考古者剑首一吷已。
——录自《姚江邵氏宗谱》


【注:邵是同:生卒年不详。余姚人。原名邵沛然,字雨人,号一揆,后改名是同。邵忠二十世孙。清末秀才,1932年主编七修《余姚邵氏宗谱》。】


《世系源流辨》
——邵是同
谨按:周太保奭,系出姬姓,因食采於召,遂以为氏,是为召公,谥曰康,封於北燕。或且附会以为文王子,与武王,周公为兄弟。未足徵信,故传者绝少。然以同姓之亲,有大助劳,子孙为周世卿,有新然者若召穆公虎父子、召伯廖、召武公、召昭公、召戴公及子召襄、召桓公、召庄公奂、召简公盈,见於传纪者彰彰如此。其宗子就封者,据《史记》燕召公世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於姬姓独後亡,书缺有间,已不知去召公是几何世?
特念成王定鼎郏鄏(周朝东都。故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后且历过其数三十六王八百六十七年。如苏子由商论,且以为周之世三十有七。由是以推见,召公传世似可得其比例,秦东陵不已在三十七八世之列欺?汉兴至宣帝元康间已一百三十余年,召信臣以其时为南阳太守,即后东陵以六世论,已属召公四十三四世,而谓传至南阳十一世,则必百年为一世而后可,亦必不可通之论矣。
汉宣元康犹在西汉中页,尽西汉历东汉,后汉两晋及南陈文定五百有余岁,后南阳亦当二十余世。上溯诸召公,非几几七十世耶?其若文定为东陵之裔,为康节所祖,文定至康节十九世,康节至都巡十世,具载洛阳世系,无烦缕述,洎明正统间已为都巡五六世,而谓召公五十三四世。嘉靖间已为都巡九世、十世,而谓召公五十七八世。自南阳犹为近是,而曰自召公是由周开国至宋末,造积二千二百余年,不及五十世矣。谓可传信乎?
明明召康公百世之下,折其将半为五十几世,向尝疑之而不得其通,今无所事事,试为之推求其故,蛛丝马迹,经南阳一误之后,於南阳、文定之间又不无十世之差异,一误再误,以至於此,由辨之不早辨也,乌足为定论哉,乌足为定论哉!




上一篇:“近代中国”国内外64个报刊数据库汇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5-11-21 10:45 , Processed in 0.05058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