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绍兴邵永庆 于 2020-5-9 11:17 编辑
希望看到碑记的出处。查燕王姓姬。
一、嘉氏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嘉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左传》记载,周桓王二年(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18年),晋国的“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即嘉父在随国与翼九宗、五正等一起反叛了晋国,而后奔至鄂国,自称侯。晋国人后来也称其为鄂侯。
自此,嘉父的后裔有以其名为姓氏者,称嘉氏;也有以其爵为姓氏者,称鄂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汉时期原燕太子丹玄孙姬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燕太子丹(公元前?~前226年),是战国末期燕王喜的太子。秦国灭韩国前夕,燕王喜送其入秦国为人质,以结好于秦国。但太子丹因在秦国不受礼遇,怒而逃归。
不久,秦国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燕国地处长城以南,易水之北,在战国七雄中属于国小力微,君臣上下恐惧秦国。燕太子丹则千方百计欲报前仇,但无计可施。
公元前231年秦国灭韩国。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国。同年,秦军兵临易水,将攻燕国。燕太子丹在危急之时,通过田光认识了荆轲,欲派其刺杀秦王。他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车骑美女资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次年,他派荆轲为使者,携秦国逃亡燕国的将军樊于期的头连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今河北涿县、定兴、新城、固安一带),以请以“举国为人臣”为名,朝见秦王。临行,送之易水,击筑悲歌而别。
荆轲刺秦王失败。秦王嬴政派大将军王翦、辛胜进攻燕国,燕国联合代国发兵抵抗,于易水西为秦军击破。次年,秦军再次大举攻燕国,攻克燕都蓟城。
燕太子丹和燕王喜逃至辽东。秦军大将李信率大军随后追击。李信兵屯首山(今辽宁辽阳),使人书数太子丹之罪,燕王喜大惧。秦始皇帝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农历10月,燕王喜听从了代国君主的计策,佯召隐匿在衍水的太子丹计事,以酒灌醉,缢杀之,然后断其首,并将其头献给秦军以求和。然而,秦军仍然进兵攻之。之后五年,秦国终于灭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
燕太子丹被昏聩的父王所杀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的太子,就把衍水改名为太子河,就是后世太子河名称的由来。太子河也正是因此而成为辽宁省内一条富有传奇色彩的河流。明朝著名诗人韩承训咏太子河诗云:“燕丹昔日避秦兵,衍水今传太子名。渠口远从千涧出,头边近倚一川平。斯干自入维熊颂,如带应同白马盟。向晚渡前争利涉,隔林烟雨棹歌行。”
如今,太子丹藏匿的地方已无从稽考了。但从辽阳附近的地理环境看,太子丹很可能就栖息于辽阳市东的沙坨子(今桃花岛村)一带。
西汉末期,汉元帝皇后王氏任自己的侄儿王莽为重臣,后掌大司马,以至王莽权霸汉廷,最后于汉孺子婴初始元年(王莽居摄三年,公元8年)纂政。王莽篡汉后,为收揽人心,曾大赐天下,其中赐燕太子丹的玄孙姬嘉为王姓。
东汉王朝建立后,姬嘉后人即全部抛弃王氏,大部恢复回姬姓,亦有人则以嘉字为姓氏,称嘉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燕氏
历史来源:
燕源出:燕(Yān)姓源出有三:1、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以国名为氏。
黄帝有后名弃,是周朝的始祖。 周武王灭商后,封召公奭于燕,建立燕国,建都于蓟(今北京市),历史上为与延津一带的燕国相区别,称作北燕。 召公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的国政,自己留在国都镐京辅政。召公大儿子的后代世袭燕君共四十三代,后燕国被秦所灭,燕国公族子孙遂以原国名为姓,称燕姓。 2、出自姞姓,以国名为氏。 黄帝的后代中有个叫伯倏的,商朝时被封于燕(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建立燕国,历史上为与蓟地燕国相区别,称作南燕。后来南燕灭国,伯倏的后代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燕姓。 3、出自古代北方鲜卑族有燕氏。得姓始祖:召公奭。 我国的燕氏家族,是以国为姓氏,而燕国又因燕山而得名。 根据历史学家的考据,距今3000多年以前,周天子大封诸侯,把有功于周室的大臣召公奭封在蓟地,召公巡视自己的封地时,被雄伟秀丽的燕山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国家取名为燕。 燕国一直传到战国末年才被秦始皇所灭,从此,燕国的公族就以故国号为姓,世称燕氏。燕氏的得姓,大约有2200多年的历史。燕氏的源流,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燕氏出自纂姓,是《史记》上记载的召公奭的后代,是周的同姓,被分封于燕国,传国一共四十二世,至王喜这一代为秦国所灭,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汉代有功臣宜城侯燕仓,后汉有中郎将燕瑗,望族出于上谷、范阳。故燕姓后人奉召公奭为燕姓的得姓始祖。 《百科》公族:西周始置。为朝廷大臣,掌君王贵族内部事务。《番生簋》谓王令兼司公族、卿事寮、太史寮。《毛公鼎》谓王令兼司公族与"三有司",足见公族地位之高。《诗·魏风·汾沮洳》:"殊异乎公族"。《郑笺》:"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春秋时晋国设公族大夫,晋悼公时荀家、荀会、栾恹为公族大夫,见《左传·成公十八年》和《国语·晋语七》。杜预注:"公族大夫掌公族及卿大夫子弟之官。按其他资料来理解,公族应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官衔。所谓公族,就是君主非嫡系后人,可以理解为王族;公族就是和国君同族的那些人,公室是指国君的家庭成员。 公族大夫的简称也是"公族"。公族大夫要求出身于公族。 具体范围,像鲁国,大概孟孙叔孙季孙这些氏算公族,但不算公室,公子和公孙算公室。可能不是同一个国家的公族,或者同族的不一定同姓。 公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主的尊称。公在这里不是爵位,完全是尊称。比如齐国是侯爵国,但是齐国的君主在春秋中后期就一般称为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