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925|回复: 0

康节公的夏商周年表,了不起!

[复制链接]

380

主题

614

帖子

4681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1
QQ
发表于 2020-5-5 11: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绍兴邵永庆 于 2020-5-6 08:15 编辑


转帖

一、邵雍的“夏代年表”

朝代
年代(公元前)
干支纪年
王(帝)
在位年数


2224-2198 丁巳-癸未 禹 27
2197-2189 甲申-壬辰 启 9
2188-2160 癸巳-辛酉 太康 29
2159-2147 壬戌-甲戌 仲康 13
2146-2119 乙亥-壬寅 相 28
2118-2058 癸卯-癸卯 少康 61
2057-2041 甲辰-庚申 杼 17
2040-2015 辛酉-丙戌 槐 26
2014-1997 丁亥-甲辰 芒 19
1996-1981 乙巳-庚申 泄 16
1980-1922 辛酉-己未 不降 59
1921-1901 庚申-庚辰 扃 21
1900-1880 辛巳-辛丑 廑 21
1879-1849 壬寅-壬申 孔甲 31
1848-1838 癸酉-癸未 皋 11
1837-1819 甲申-壬寅 发 19
1818-1766 癸卯-乙未 癸 53

邵雍的“夏代年表”列17王,公元前2224-公元前1766,共459年。今《夏商周年表》亦列17王,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共471年。《史记·夏本纪第二》“集解”:“徐广曰: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駰案:《汲冢纪年》曰: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矣。”可见,今表与之合,而邵表则少12年。其中对不降在位年数,邵雍定59年,是取之皇甫謐《世纪》,而不取《竹书纪年》“夏后不降六十九年”之说。南宋罗泌撰《路史》,则以《竹书纪年》为是,而证《世纪》之非。如果邵雍取不降在位69年说,则夏代年数即与471接近(仅少2年)。然而,邵雍不取《竹书纪年》“用岁四百七十一年”与“夏后不降六十九年”之记,① 却把不降在位年数定为59年,应该说他有更确切的文献依据。今表对应了471年,其中既是以不降在位69年。

邵雍“以运经世”尧甲辰元年为公元前2357年,尧在位72年、舜在位61年,则禹即位于公元前2224年,较“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早154年。今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黄金书屋·历史作品》光碟中的“中国历代纪年表”唐尧即位之年与邵雍所推相同,亦为公元前2357年。是表尧在位100年、舜在位50年,则禹即位于公元前2207年,较“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早137年。依《史记·五帝本纪第一》“集解”:“徐广曰:尧在位凡九十八年”,又依《史记》“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则知尧在位近一世纪、舜在位半世纪之说是源于《史记》。为什么邵雍不依《史记》而定尧、舜在位年数?在夏代开国元年的断代方面,为什么今《黄金书屋》光碟之“中国历代纪年表”与“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夏商周年表》要相差百年之多?今之“中国历代纪年表”为什么能在尧即位年代上与邵雍所推完全相同?这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邵雍的“商代年表”

朝代

年代(公元前)
干支纪年
王(帝)
在位年数

商前期
1766-1754 乙未-丁未 汤 13
1753-1720 戊申-庚辰 太甲 33
1719-1692 辛巳-己酉 沃丁 29
1691-1667 庚戌-甲戌 太庚 25
1666-1650 乙亥-辛卯 小甲 17
1649-1638 壬辰-癸卯 雍己 12
1637-1563 甲辰-戊午 太戊 75
1562-1550 己未-辛未 仲丁 13
1549-1535 壬申-丙戌 外壬 15
1534-1526 丁亥-乙未 河亶甲 9
1525-1507 丙申-甲寅 祖乙 19
1506-1491 乙卯-庚午 祖辛 16
1490-1466 辛未-乙未 沃甲 25
1465-1434 丙申-丁卯 祖丁 32
1433-1408 戊辰-癸巳 南庚 26
1407-1402 甲午-己亥 阳甲 6
商后期
1401-1374 庚子-丁卯 盘庚 28
1373-1353 戊辰-戊子 小辛 21
1352-1325 己丑-丙辰 小乙 28
1324-1266 丁巳-乙卯 武丁 59
1265-1259 丙辰-壬戌 祖庚 7
1258-1226 癸亥-乙未 祖甲 33
1225-1220 丙申-辛丑 廪辛 6
1219-1199 壬寅-壬戌 庚丁 21
1198-1195 癸亥-丙寅 武乙 4
1194-1192 丁卯-己巳 太丁 3
1191-1155 庚午-丙午 帝乙 37
1154-1122 丁未-己卯 帝辛 33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4529 个阅览者
[url=]关闭窗口[/url]
 第128条回复:
参与讨论 [url=]推荐[/url] 收藏
作者:紫外光 于 2006-10-30 14:48:43.0 发表  来自:
邵雍“商代年表”列汤至帝辛28帝,公元前1766-公元前1122,共645年。今《夏商周年表》列汤至帝辛(纣)31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共555年。《史记·殷本纪第三》:“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嫡长孙也,是为帝太甲。”显然,今表于成汤与太甲之间加入帝外丙、帝中壬,与《史记》吻合。至于太丁即位为帝之记,则先见于《辞源·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之“商世系表”,其来源则注曰“据《史记·殷本纪》及甲骨文”。然而,其后有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如《简明古汉语字典·附录》②)于汤后无“太丁”,武乙后方为“太丁(文丁)”,此则与邵雍相同。显然,今《夏商周年表》于成汤后加入“太丁”是依据对甲骨文的考证。然而,邵雍为何不依据《史记》推“外丙”、“中壬”之在位年数,却把“太丁”放在武乙之后,这也是应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想来邵雍如此安排,必然有他的文献依据。甲骨文是殷文,是盘庚迁都殷地方出土的文物。我们对“太丁”是否就是“文丁”,应该有进一步的研究。《史记·三代世系表一》内列三十帝(汤后无“太丁”,“帝武乙”后为“帝太丁”),《史记·殷本纪第三》“集解”:“谯周曰:殷凡三十一世,六百余年。《汲冢纪年》曰: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今《夏商周年表》列31帝与谯周说合,而总年数非“六百余年”;邵表列28帝,即不合于谯周之说亦不合于《竹书纪年》之记,可是总年数却合于谯周“六百余年”之说。这些文献皆为邵雍所见,为什么他取有舍?《尚书·孔子序》有“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之说,邵雍是否依此为据?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竹书纪年》记太庚5年、小甲17年、太戊35年。 邵表小甲17年,而太庚为25年、太戊为75年。仅太庚与太戊在位年数即多出60年(邵表记商总年数较《竹书纪年》多149年)。为何邵雍不以《竹书纪年》为据?想来应该另有其他在邵雍看来更为可靠的文献依据。邵雍以太戊在位75年、武丁在位59年、祖甲在位33年,是依据《尚书·无逸》“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高宗之享国五十年有九年”、“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之记。今《夏商周年表》仅取武丁在位59年,而太戌、祖甲皆无在位年数。邵表定帝乙在位37年、帝辛在位33年,合计70年。今《夏商周年表》定帝乙在位26年、帝辛在位30年,合计56年。《史记·周本纪第四》:“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糜鹿在牧,飞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正义”解“于今六十年”曰:“从帝乙十年至伐纣年也。”帝乙十年至纣亡为60年,则帝乙与帝辛合计在位70年。看来邵雍是依此为根据而定帝乙与帝辛在位年数。

《史记·殷本纪第三》“正义”:“《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 今《夏商周年表》盘庚迁殷后(公元前1300年)至纣末年(公元前1046年)凡254年,邵表自盘庚即位至纣之灭凡279年。此则又说明邵雍不取《竹书纪年》之记。《史记·殷本纪第三》:“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皇极经世》“以运经世”则记“己亥 商王阳甲崩 弟盘庚立 复归于亳 改号曰殷”。为什么古人不取而今人取之,依据何在?当有研究结论。

今《夏商周年表》汤即位于公元前1600年。《皇极经世》“以运经世”记“乙未 伊尹相成汤伐桀……建国曰商”,时当公元前1766年。今《黄金书屋》光碟之“中国历代纪年表”夏灭于公元前1766年,与邵表完全吻合。而今《夏商周年表》则向后延迟了166年。

三、邵雍的“周代年表”

今《夏商周年表》仅列西周武王至幽王12王(加“共和”)年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邵雍“西周年表”列武王至幽王12王(加“共和”)年表(公元前1122-公元前771)。周起始年代,邵表早76年。今《黄金书屋》光碟之“中国历代纪年表”记商灭于公元前1122年(己卯),与邵雍所推完全相同。

今《夏商周年表》武王在位4年,邵表武王在位7年。《史记·封禅书》:“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今《夏商周年表》武王在位4年,似本此说。《尚书·金縢》曰:“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公乃自以为功……乃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书,乃并是吉……王翼日乃瘳。”其后方有“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之记。依此则知武王似不在克殷后二年崩。《史记·周本纪第四》“正义”:“周公请命,王有瘳,后四年而崩。”“集解”:“皇甫謐曰:武王定位元年岁在乙酉,六年庚寅崩。”邵雍“以运经世”表内记武王于“己卯”(公元前1122)年“在丰践天子位”,“乙酉”(公元前1116年)“周武王崩,元子诵践位,是谓成王”。而皇甫謐说“乙酉”(公元前1116年)为武王元年,则与邵雍所推延后6年。如果是后60年之“乙酉”,则是公元前1056年,今《夏商周年表》之公元前1046年岁在乙未,与岁在乙酉之公元前1056年相差10年。邵雍不采《史记·封禅书》之说,亦不取皇甫謐之说,当有他一定的文献依据。今《黄金书屋》光碟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武王末年为公元前1116年,与邵雍所推完全相同。




上一篇:《邵雍年表》(版本之一)仅供参考
下一篇:《北图珍本年谱丛刊》中的邵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1-22 01:30 , Processed in 0.0611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