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姓氏加邑去邑规律的试探讨
中华邵氏系周文王的儿子姬奭得封召邑,后代即以召为氏。
现代中华邵氏的“邵”,普遍写为“邵”。但在古代大部分写为“召(读音亦为shao)”,极少古籍中也出现过“邵”字:
其一,1977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出土了一万七千多片甲骨,其中有四片甲骨记载了周王祭祀殷先王成汤、太甲的事: “癸巳,彝文武帝乙宗。贞:王其邵祭成唐(汤)……”。 “……文武……,王其邵帝天,典册周方伯……”。 “贞:王其拜又(佑)大甲,册周方伯……“。 “彝文武丁贞,王翌日乙酉其……”。 在这一万七千多片甲骨中,其它甲骨中有没有这个“邵”字不得而知。而仅在这四片有关记载周王祭祀殷先王的甲骨中就出现了两次,这证明带“邑”的“邵”字在西周初时就有之。
其二,在春秋时期成书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鲁襄公二十三年为公元前550年)中,亦有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大行,张武军于荧庭,戍郫邵,封少水,以报平阴之役,乃还”的记载。在《说文•邑部》也有“邵,晋邑也”的注释。这二者中带“邑”的“邵”,所指都是当时晋国的一个名叫“邵”的小侯国。查《中华大字典》,有“按:召采邑,初封今陕西凤翔县东南,后徙今山西垣曲县东。”《汉语大词典》中亦有“召,古邑名。周初召公奭的采邑。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周东迁后,别受采邑,在今山西垣曲县东。”这就是说,这个小封国应该就是周都东迁后,重新封给召公及其后代的采食领地。这块封地应该就在今山西垣曲东的河南济源市邵源镇(古邵州所在地)一带。在《左传》中出现带“邑”的“邵”字,进一步证实,在春秋时期也继续在使用着这个带“邑”的“邵”字。
古代的“邵”绝大部分写为“召”,而在极少的古籍中也出现带邑的“邵”,同时在我国现有姓氏中,由周朝文武成康等国王分封出去的封邑亦即氏有上百个,其中现在可考证的就有“齐、齐阝”(姜太公封地齐)、“业、邺”,“成、郕”,“丰、酆”,“貝、郥”,“吕、郘”,“于、邘”,“朱、邾”,“曾、鄫”,“禹、鄅”,“屠、䣝”,“会、郐”,“农、农阝”等不少姓氏,在演变过程中或许是因为丧失了封邑而都去掉了“邑”。而邹、郑、郭(虢)、邢、郇、郜、郄、郤(郄)、郦、邓、邶、郐等这些姓氏所带的“邑”则一直保留至今了,其中途是否曾经有过去邑的现象,也无法考证。如此种种,可以看出,姓氏去“邑”或加“邑”不只是我们中华邵氏一家,在古时具有普遍性。
经仔细分析、研究我国古代的姓氏的加邑和去邑现象,觉得古代人在姓氏用字或者说造字中加邑或去邑,似乎有一种约定的习俗或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不管哪个氏,在受封得到封邑后这个氏就有“邑”旁,而在失去封邑(被王剥夺或被他国占去)后,这个氏就没有了邑字旁,似乎这已形成一个规律。如燕国传至召公奭的后裔 召公康,赐封其支庶子孙食邑于巨鹿 甘泉浿水流域,建立了郥国(今 河北清河),为燕国的 附庸国,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称郥氏。 周惠王姬阆十三年( 公元前664年),爆发了著名的北戎攻燕国之战,素来瘿弱的燕国一败涂地,燕庄公急忙向春秋霸主 齐桓公姜小白求救。齐桓公同时也为了解决多年的戎扰,遂发兵攻伐北戎,在巨鹿一线击溃北戎,挽救了燕国。之后,齐桓公乘机占据了甘泉一带大片肥沃地区,吞灭了郥国。燕国君主燕庄公也无可奈何。在占据了郥国之地后,齐桓公把甘泉改名为 贝丘,成为了齐国的属邑。失国的郥国王族子民,遂去邑改姓氏为贝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贝氏正宗,皆以河北清河为郡望。
我们中华邵氏始祖姬奭在受封召邑初时是有邑的,出土的甲骨文中的“邵”是否可以佐证?因为这些甲骨文记载的正是周武王刚建国,周公、召公辅政时的事情。而召公正是主张对商朝旧主实行仁政,对商先人进行祭祀的大臣。周都东迁后,召公的封邑也随之东移到了今河南济源市邵源镇一带。春秋时期则变成了晋的一个小属国,并在公元前550年被齐所灭。这时候,朝中没有了召公,封邑也失掉了,是否也就没有了带邑的“邵”字了?直到汉代以后,分封制变为了封建制,姓氏不再讲究因有没有封邑而带邑或去邑的习俗了,也就是说当时的社会环境允许无封邑的姓氏恢复带邑了,我们邵氏才给自己的姓氏“召”加上了“邑”字旁,变成了“邵”,并一直沿用至今。
不知有无道理,草拟发群里,请宗亲们批评指正。
(陕西榆林市横山区邵培禄2020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