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721|回复: 0

转:浅谈续修家谱

[复制链接]

366

主题

588

帖子

4471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1
QQ
发表于 2020-11-4 08: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续修家谱的几个问题

九亲文化
发布时间:11-0310:55

续修家谱,从简单的方式来说,就是把历代祖宗的名字,与现在活着的子孙分别对接。这是续修家谱工作当中最主要的工作。但是实际上续修家谱的工作,远远不止于此。我们的家谱除了续接世系以外,还要重订凡例、梳理世系、整理老谱、采集家族重要人物信息,成稿以后还要详细校对等。续修前其实还要寻找老谱、发动族人、组建修谱编委会、落实资金等很多问题。九妹主要针对续修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思想准备
续修家谱第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修家谱是一项没有工资,没有利益回报的工作,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使命责任感,因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思想准备。
第一是要有无私奉献的思想。特别是几个主要召集人与主笔人员,因为修家谱是一项与自己利益无关的工作,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可以做的好,也可以草草了事,完全是一项良心工作。所以如果你动了续修家谱的心,那就要发自内心的为家族无私奉献。不仅是完全义务劳动,还要付出时间精力,还要倒贴金钱及相关费用,支持修谱的族内贤达还要捐资助修。
第二是要有吃苦耐劳的思想。修家谱特别是采访人员,无论寒暑风雨,要到处去挨家挨户采访。甚至还要吃闭门羹,听风凉话,还要被人当成是骗子,被人奚落。但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面,还要多次上门,主动耐心的做解释工作。有的家庭因为情况复杂,少则上门三四次,多则八九次,为了联系到宗亲,要搂根挖缝,不怕跑脚头。
第三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思想。如我们历山张氏修谱8年,并不是一帆风顺,如果碰到以上诸多问题的时候,想想自己付出义务劳动,倒贴金钱,还要被人误会,被人耻笑,那就要打退堂鼓了。但是一定要坚持不懈,要相信自己在做的事,虽然没有直接利益回报,但是这是千秋万代的功德之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们的宗谱有的从宋代第一次创修了,到今天七八百年过去了,才修过几次,但能够在几百年当中,参与一次修谱,这是我们每个本族子孙的无尚荣耀。因此我们今天能够碰到修家谱的举族大事,是多么的难得,同时我们的子孙今后也会因为先人而感到骄傲。还有续修过程中,当碰到意见分歧的时候,一定要互相商量,决不能一意孤行。不要把修谱看作自己个人的事,想干则干,不想干了就推卸责任。因为修谱过程中,并非是几个主笔人员的努力,还有族内广大宗亲所付出的努力,众多族人跟着几个主笔人员所付出的心血决不能付之东流,所以要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最后的圆满成功。

二、修订凡例
“凡例”是如何纂修宗谱的原则和说明。不仅仅在家谱中,各类地方志、史书等在修纂前必先制定凡例,应该说除了极个别特殊的家谱外,通常的家谱都有凡例。笔者所见家谱中凡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家谱递修次数,只做凡例增加的办法,即每次续修家谱,根据老谱凡例内容再增加新的凡例,所以有的家谱中凡例少则三四篇,多则七八篇;第二种是每次续修新谱,就在老谱凡例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修订,无论递修到几修谱,凡例始终保持只有一篇。无论老谱凡例是如何修订的,续修新谱者在形式上只要继承老谱传统格式就好。凡例修订主要要注意以下几项内容:
(一)是要尽量保持老谱体例格式不变。家谱有它的基本体例与格式,比如卷首、卷一都为家族重要的信息,如新旧序文、凡例、历代修谱名单、诰敕、祖像、祠图、墓图、修祠记录等。其次一般是人物传记、各类科名录、仕宦录、艺文杂记等,再往后就是大部头的世系,最后为卷外附录、补遗、跋语、后记等。大概都是先文后系,当然也有前后都是文稿,中间世系的谱。各类内容都有规范,即便世系也都是先渊源总图,然后是始迁祖至分房总图,再按各房世次分编。老谱体例能保持不变,也就是把续修新谱的基本内容大致划定了范围。现在新修的家谱中,特别是以一房或者一个小村坊所修的支谱,谱的内容、体例、格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所有文字都由繁转简,格式由竖排改为横排,修谱者甚至以个人学识认为谱中看不懂的文稿,对当今时代无用的文稿进行删除,或者任意修改,甚至对老谱序言竟然出现选择性的录入与删除,最甚者莫过于修改谱名。特别是我们余姚与慈溪一带新修的谱,因为行政区域的划分,原谱名比如余姚某地某氏宗谱、姚江某地某氏宗谱,在续修新谱时直接删除余姚或者姚江,或者直接取一个奇出怪样的谱名。古人修谱往往为了使子孙不忘根本,即便迁居某地了,修谱时还特意写上祖居地做谱名,而今续修新谱时都擅自修改,特别是姚江某地某氏宗谱,笔者认为无论是余姚还是慈溪,姚江都是适合我们当地的地域文化,因为我们是姚江流域之地,诸如此类的情况,不胜枚举。内容上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修谱者担心后世子孙看不懂谱,把天干地支、廿四节气、月份四季的别称、亲族称呼、科举官职等都在新谱内进行一一解释,这实在是多此一举。在现代网络科技发达的情况下,要查询一些名词是非常方便的,此类内容还尚且可以理解,毕竟是为了解读家谱之用。那么有的新修家谱内容就大肆的增加与本族无关的地方事业资料,如介绍村庄、添加境域地图、姓氏图腾等。这里笔者要特别提醒一下,所谓的姓氏图腾图片,并非是古时候传下的图腾,大家只要上网查一下就知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姓氏图腾”,是一个叫王大有的艺术家创作的,而且他的创作只是根据现有的姓氏文字,结合甲骨文、图像等进行的艺术创作,是没有图腾传承科学依据的。同时,并非所有的姓氏都是以图腾发展而来,姓氏起源还有很多种,如国家名称、居住地、官职、职业、山川名称、先辈名字、父祖名号等。所以笔者认为,凡例修订务必谨遵老谱的体例与格式。
(二)是凡例修订要紧跟时代背景。我们现在所遗留下来的家谱,大多数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家谱,尽管民国时所修的家谱在凡例上已经较清代开明,但是还是有很多内容与当代时代背景不符合的。比如女儿信息进谱、比如“螟蛉子”、族人配偶名讳、生卒年月纪年法、学历、职务职业信息采录、人物传记等。首先是女儿进谱,这是当今时代大势所趋的,但是要明确好如何进,是否列入世次,女儿进谱信息采录哪些?其次是螟蛉子,他们是指本族人收养的异姓人,当涉及新收养的子女隐私时,要如何妥善处理,这都要在凡例中明确好,这些笔者都将在后面世系采编中会谈到。其次关于公元纪年法,一般就是以1949年为限,1949年及以前采用传统历史纪年法,即用皇帝年号加干支、数字纪年,如光绪、宣统多少年,民国则采用民国多少年,或者加干支的纪年法。1950年起则采用公元纪年法,但是我们农村至今关于生卒月日时,还在采用农历,所以我建议凡例一定要规定好,或者采用农历,或者采用公历,那么采访的时候只要写明公历还是农历,编纂汇总的时候翻译成统一历法即可。至于学历、职业职务,或者职称,规定好一定的级别即可,因为现在受文化教育程度高,笔者所修的九修《姚江历山张氏宗谱》就以硕士研究生、乡镇街道级副职、副高级职称为限。最后内容上,比如老谱中所留下来的祠图、墓图、祠产、宗规家训等,在凡例中也要进行说明。因为有的家族祠堂、祖坟已经不存在了,祠产更是不可能还存在的,宗规家训内容有的也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应该如何处理,这些资料都是属于家族的重要历史,但又有许多地方不适用当今社会,因此要在凡例中说明作为历史资料留存,子孙在吸收汲取其精华的同时,务必去其糟粕。人物立传,也务必要有原则,首先是生不立传,其次对过世人物选录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原则,比如“官重政绩、文重著作、工重发明、民重贡献”,在古代我们社会的等级是“士农工商”,但商人往往可以通过纳捐获得“士绅”身份,最低的一般也能捐个国学生,高的可以达到“中宪大夫”等四品顶戴,较高的比如红顶商人胡雪岩,获布政使衔,高居二品。我们当今社会,很多家族在修谱过程中,一些捐资数额巨大的族内贤达,有时候会要求修谱者为自己父祖一辈立传叙事,但其父祖一辈往往是出身农、匠,其事迹才德过于平淡,这样的情况下,一是修谱人要坚持无德不立的原则,若要处置圆满,可以建议贤达以其父祖之名捐资宗族事业,这也不失为一个方便之门。
(三)是凡例修订要适当有所创新。我们在保持传统体例格式与紧跟时代背景的同时,也要根据当下社会发展的情况,在形式上做到有所创新。比如文字、文体格式,老谱资料要尽量保持原貌不变,而新的序文、艺文杂记等文章,可以采用白话文体,加以标点。至于文字是繁体还是简体,笔者认为全谱一定要统一格式,也就是只能选择一种,或者保持繁体竖排格式,或者改为简体竖排格式。但是今人往往创新中不够统一,有的地方采用简体,有的又采用了繁体,导致繁简不一。比如有的谱,扉页题字所写是繁体横排,但顺序却是从左至右,这就不是很好。笔者认为在文字、文体上,尽量保持繁体竖排格式,同时对老谱资料尽量不要去加标点和注释。曾经有人告诉我,生怕以后子孙看不懂,我认为这是杞人忧天,我们应该要相信本族的子孙后代的文化水平会远远超越我们当代,反之子孙如果对家谱没有兴趣,即便你现在给他加了标点,或者进行了断句,他依旧是看不懂,也不会去看的,如果想看的即便不断句,他自己也会学习看懂。再说标点加注,一是主笔人员水平是否够高,即便是水平高到可以断句,但现代标点符号能否标准的使用到古文当中?这些问题还都在其次,最难的是很多家谱的序言都是名人手稿,使用的是雕版印刷,此类文稿中,实在是难以加注标点,除非放弃使用原来的手稿版,重新打印成文字,这绝对是一个不明之举。当然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做些创新,笔者认为应该要采用一些当下科技手段,比如我们原先的祖宗像、墓图祠图等,都可以通过扫描,重新印入家谱,有的谱因为保护不善,有水浸虫咬、污迹残损的,都可以通过软件技术进行修补处理。同时对于新加入的比如人物传记、艺文杂记等,有图像照片的,就可以配图入谱,但是这里要特别提到一点,任何人即便是立传,或者个人记功者,最多只能放张个人照,不要放全家福。人物传记有生不立传之说,但对于族内一些确实有嘉言懿行可述的宗贤,可以增设宗贤录,简单叙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比如新修的《余姚黄山湖茅氏家谱》,在人物传记外增设了“道德篇、励志篇、创业篇”三类人物事迹记述,就可以将有绩可述的族内宗贤事迹进行及时记录,这样也可以激励族内子孙见贤思齐。另外比如页码,古人设置页码都是以内容为限的,比如一篇文稿是7页,从下一篇开始时又重新编码,所以出现查找难的现象。因此笔者建议凡是新修家谱,页码都可以统一从头至尾,不必再以内容分别编码。
凡例的修订,首先肯定是由几个主笔人员,进行互相讨论研究后作出草案,然后召集家谱编委会成员进行讨论,特别是要广泛征求去实地收集世系的采访人员的意见,要根据他们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修改。通过讨论与修改以后,形成相对完善的凡例草案,最后提交修谱各支派代表的宗亲大会进行逐条解释,最后进行表决通过。当然即便是这样通过大会的凡例,在续修过程中,还是会碰到些与实际矛盾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修改,但基本格调是可以作为续修家谱的基本工作原则。

三、续接世系
(一)找
凡例修订好以后,就要开始续接世系,而续接世系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当中,也会碰到很多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实际修谱中所碰到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续接世系首先要根据老谱的记载寻找族人,在找的过程中碰到同姓氏的人,要甄别是否为本族子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清楚他们所属祠堂,如果能够确定祠堂,那就基本上能够确定为本族子孙,然后再从老谱上查找世系。一般农村都是同姓人一个村坊居住的,但是现在一个村坊里,也有同姓不同族的人居住。比如芦城、低塘一带的张姓,祠堂多达10多个。如庙后桥支富二房四德堂、历山敦伦堂、三墙门树德堂、西堑留余堂、逊马桥裕裔堂、旧宅后孝友堂、化龙堰卓然堂、东堑庆余堂,以上8个祠堂虽属同源,但各祠各有宗谱。此外还有田中央横河张垂裕堂、张巷存著堂、镆剑山承先堂、垫桥后张树滋堂等。这些张姓祠堂所属各自然村,有的都连片很近,有的是前后村庄,各祠族人也都各有混居,所以在调查摸底的时候,首先一定要问清楚各自所属祠堂,以便进行排除。除此外这一带的姓氏,在历史上都会北迁移居,从云城悦来寺、天元至长河一带,不仅仅混居着以上张姓祠堂的族人,而且还有比如陆埠白鹤桥张、绍兴张等同姓人。所以如果祠堂问不清楚,那么就只能根据他所提供的祖宗名字,进行逐一排查是否为本族子孙。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续接世系一定要知道老谱最后一次重修的年份,这样才能判断多大年龄的人,已经修进老谱了。如果年龄不到,那么一般来讲就不太可能进谱,除非是特殊情况。从现在历山张氏与三墙门张氏家谱续修情况来看,有极个别人,明明年龄不到,但是他的名字已经修进谱了。比如历山张氏有一个叫张富平的人,他的父亲在光绪十年修谱的时候担任的是纂修,但是光绪谱中他儿子张富平的出生年月日具体时间却没有记载,后来笔者发现了宣统《姚江历山张氏宗谱》,这个张富平实际出生年份是光绪十五年,而他的父亲因为自己是主笔的纂修,竟然提前五年为自己取了儿子的名字修进了谱。又如《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修于民国五年(1916),所以至少要100多岁以上的人才能进谱,但是实际修谱中却发现了一个90多岁的老人,已经在谱中有名字了,后来据他自己说是当年修谱的时候,他父亲的原配妻子肚子里已经有了身孕,但是成谱在即,为了不失去能够进谱的机会,他父亲就提前给肚子里的孩子取名进谱,结果妻子在生产时发生难产,最后产妇与孩子都死了。于是他父亲又娶了第二房妻子,就是他的母亲,后来生了他,于是就把之前谱里取好的名字给了他。这就导致了年龄不足,但名字已经进谱的两个实际例子。通过这些事件例子,笔者对续修新谱时不建议如此做,一是不知道肚子里孩子男女之性别,即便知道了性别,取名也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按照当地传统习俗要合五行,所以提前为孩子取名进谱的做法,笔者个人坚决反对。再谈寻找的这个过程中,最好是本地熟悉情况的人,或者能找个领路人,这样找的时候不至于受到很大阻力,人与人之间防备心理就没有这么强了。如果完全不认识的去上门寻找,很多时候现在的人就怕上当受骗,即便你想解释家谱是怎么回事,别人也不愿意听,再加上你还要问人家姓名,家庭成员等属于隐私的信息,一般是不会愿意告诉别人的。所以往往功倍事半,效果很差。如果有认识的人带路,反之则事半功倍,进展神速。
(二)接
二是世系接上去的时候,如果旁边有兄弟、堂兄弟房头人的名字,这种基本上是不会错的,如果单独一个人的,最好有两代人的名字,这样不至于接错世系。因为这么大的家族当中,同名的人肯定会出现,加上过去农村取名相似度高,所以千万不要搞错。还有接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同音不同字的名字,还有小名、乳名、字、号,这种名字出现如果与谱中不一样的,但是按照兄弟、堂兄弟名字都对照无误的情况下,基本上就是不会错了。旧时修谱采访时,由于当时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名字随便写,或者是通过别人转诉,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会出现音同字不同的情况。即便现在修谱采编,也会出现音同字不同的现象,年轻人大多数不在家,家里老人口述,于是填写采集表时写了同音字。续接世系就是不管男女老少,在世不在世,只要他是本族姓氏的子孙,都是要采录进谱的。这就出现一种兄弟多出来的情况,比如你的先辈中,生了四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很早去世了,先辈们平常又未提起过,于是就会出现祖父明明三兄弟,老谱中出现四兄弟了,这种情况修谱时会多次碰到。笔者自己就是亲身经历了,笔者本身只知道曾祖父兄弟三人,但是家谱上却出现了四兄弟,曾祖父的大哥过继给了伯高祖,后来问了三祖父,他说这个人从未看到过,但是名字好像听到过,笔者怀疑过继以后估计夭折了。还有娶配氏,姓氏不同的问题,有的人娶了第一个妻子去世以后,又娶了第二房,甚至第三房妻子,但是后代子孙不知道,认为他祖母不姓这个姓氏,实际上是他祖父早娶已亡的妻子。当然老谱在编写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错误,其中三墙门张氏中的浒山支,就出现了兄弟排行长幼出现了错误,这也是正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续接世系就是要从最后几本世系当中去找,而这个接的过程中,有的人明明是确定是本祠子孙,但在正谱里就是翻找不到其先祖的名讳,这种情况就要考虑“螟蛉派”和“补遗”,所谓“螟蛉”就是异姓人,属于领养的子孙,一般不会编入正谱。而补遗就是指当正谱已经刊印编修完成,而后才寻找到遗漏的族人,往往只能添在最后一册,称作补遗,等到下次修谱的时候,再刊入正谱。所以在此笔者建议续修新谱时在分发老谱各支派资料的同时,务必将“螟蛉派”和“补遗”资料多印几份,以便各支查找。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也会出现同一个村坊,同一个祠堂,两对兄弟出现同样的名字,但是不同支派房头、不同的世次的人,这类情况,笔者修谱中已经碰到过一例,而且也接错了,所以要特别仔细。
(三)采编
当找到族人接上世系以后,就要开始采编信息,采编信息在过去的老谱当中,有的很简单,就是姓名,某某人儿子,妻子姓氏,子女情况,生卒年份,居住地,墓葬情况写的都很简单。现在续修新谱若有条件,要尽可能的把各支族人信息详细采编,主要就是人物关系,配偶、父子、父女、兄弟长幼秩序,个人生卒年月日时、学历、职业、奖赠等,要根据凡例要求严格采编。比如现在有公历、农历之分,采编的时候要问清楚、写明确。对于社会上有名望的人,都要特别注明,比如烈士、抗日未归的国军,主要指抽壮丁参加国民党的这批人,没有回来的也要注明。比如民国时期一些德高望重的族人,现在有的企业老板,在社会上做慈善的、为家乡办实事的,包括社会各界的著名人士,学历特别高的,就读于名校的,这些都要特别写明,以便主笔人员采编入宗贤录。有的事迹不清楚的,可以提供线索,让主笔人员进行收集。然而这些都不是采编中最棘手的问题,世系采编中有五个主要问题会碰到:
首先是关于女儿进入世系的问题,当今社会倡导男女平等,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女儿。而古代家谱,即便是近现代民国家谱,也很少将女儿作为后嗣来延续世次写入家谱的,绝大多数家谱仅仅是在父亲小传中写到生女儿几人,能写嫁到哪里嫁给某某,这已经是很开明的家谱了。但是现在续修新的家谱,关于女儿入世次的问题,也要跟上时代形势,所以女儿世系也一定要尽量采编完整,否则会引起异论的。但要明确的是女儿世系采编的内容,可以详细到女儿的子女、丈夫为止,但是世次延续只有到女儿为止的。也就是说女儿的子女与配偶情况,只能写在女儿的世系小传内,其子女世次是不能够再往下延续的。除非是上门入赘的女婿,并且子女随母姓。可是这里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女儿与女婿同姓,意味着女儿的子女为本族姓氏,那么如果有人要求给外孙、外孙女延续世次,那就如同一个“法律漏洞”,就是常说的“法律空子”,这样的情况可以给他延续,但是也要注明随母姓。笔者从现在新修的家谱来看,还是有很多家族新谱,女儿情况只写在父亲小传后,这就不能体现女儿也是后代的说法,从现在社会背景来看,很多女儿都很优秀,有的高学历,有的职务都很高,成就也很高,所以笔者认为女儿写入世次,是无可厚非的。从古代家谱编修的情况来看,女儿的配偶与子女姓名入谱的也并非没有先例。比如王阳明先生的母亲郑氏家谱,《姚江烛溪郑氏宗谱》在其外祖父郑昊小传内就记载了“一女适王海日公(王华晚号海日),即先儒阳明公之母也”。而这部郑氏家谱,通谱全族人都未写女儿信息,只有这一处写到女儿,无非就是因为郑氏生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心学大师阳明先生。同时在一些老家谱中不仅有女婿的名字,甚至还有以女婿之尊贵而得封赠的。比如《余姚华地陆氏宗谱》卷九下“荣一公房县城支”,十九世陆景庆,字燮山,取徐氏生二子朝政、朝仪,三女长适朱、次适邵、三适俞,以长婿朱元树贵貤赠通议大夫,徐氏貤赠淑人。所以现在续修新谱,女儿入谱是必然的。但是将女儿写入世次,也应该有一个界限,毕竟我们的老谱内,女儿是不能入世次的。笔者建议一般以“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后后比较合适,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很大一部分人,家里女儿多的六七个,少的两三个,有的既有儿子好几个,又女儿好几个,这样的情况下,只能以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后来衡量。总而言之,要尊重只有生女儿的族人,所谓“敦宗睦族”,要以团结家族为修谱目标。
第二是“螟蛉”,也就是家谱中说的异姓人,不是本族的子孙,是本族人领养或者收养的。这部分人一般的老谱,大多数是单独另设一栏叫卷外或者附录,意思把他们编在正谱之外。但也有家谱不论是否为“螟蛉”,统一修入正谱的,这类谱往往本身整个家族就是“螟蛉”。比如低塘姆湖张巷云柯张氏,其中一支从第五世开始,就是周姓的“螟蛉子”,整个村庄都是“螟蛉子”的后裔,这类家谱创修时间晚,当家谱创修的时候,家族本身子孙人数反而少,甚至整个家族都是“螟蛉子”,因此才会允许他们进入正谱,否则谱不成谱了。而大多数家谱,要把“螟蛉子”修在卷外,这是因为在古代,异姓人没有财产继承权,还有法律上也是不允许随便收养的。但是现在国家已经有收养与继承两种法律,同时在继承法当中特别写明“收养子女同样享有养父母财产继承权”,所以我们续修家谱一定要紧跟时代背景。同时“螟蛉”二字是寄生虫的意思,指异姓人是寄生在本家族,这是带有歧视的叫法,所以实在是不适合当代社会背景了。笔者家族历山张氏的做法是取消外卷“螟蛉”一栏,把原谱中“螟蛉”子孙,全部按照原谱世系收养者房派列入正谱,但是在领养者与被领养者两者关系上,依旧在小传中进行注明。比如老谱中写着原来的姓氏,依旧给他注明,但被领养者的子孙,按照其他子孙一样,同样按房派、按世次依次排列。对于采编新领养的孩子,特别要向养父母说明。比如某人子女是领养的,他自己在采编的时候不肯说明,而采编人员或者旁观者都是明确知道的,那就要对领养父母要说明,世系照旧采编,但是要写明是养子女,本来姓氏是否需要写明,则尊重领养父母本意。如果他认为这是隐私,不愿意写明领养关系,那就要对他说明,世系采编只能到他本人为止,领养子女就不能进入家谱,否则续修家谱失去本身意义了。有的家谱还涉及一个瓜瓞图,如果螟蛉派进入了正谱,也就意味着也要进入瓜瓞图,这里就有一个难题,就是瓜瓞图的线应该是红线,如果螟蛉派进入瓜瓞图了,至少其中一段就是要用蓝线,以示血统区别。本族子孙若送给他人做养子女的,务必在其父小传下注明所送某地某某人为养子女,日后如果有志归宗认祖,以后修谱者便于稽查。
第三是离婚的情况,这种情况分为多种。因为当今社会崇尚婚姻自由,有的族人离婚现象绝不会是个别人,如果离婚夫妻没有子女的,他本人不愿意把离婚的事实写入家谱,那就尊重他本人意见。如果前妻生有子女,即便他本人再怎么不愿意写明前妻姓名,至少前妻的姓氏要写明,包括哪个子女是前妻生的。因为老谱中也有出现几任妻子,但是子女又有好几个,到底谁是谁生的,也搞不清楚了,所以一定要写清楚。如果离婚时子女判给了母亲,并且随母改姓而去,也要在其父亲小传下注明随母而去,改某姓居住某地,今后如果归宗认祖,便于稽查。如果是本族女子与配偶离婚,其子女随母而归,且随母改姓的,也可列世次在其母名之下,但要注明随母姓,以后若归宗认祖而去了,也可以削除其名。这种是明显离异后又再婚的,那都属于是正常婚姻。有一种情况,子孙妻室不明的,在外与人同居但又没结婚,这种情况就是要采编人员最好是问清楚他本人。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农村里常说的“先生”,就是有的人妻子嫁过来的时候,肚子里已经有了孩子,然后周围群众都会谣传,某人孩子不是亲生的,这种情况下修谱人是没办法去证明他是不是亲生的,所以碰到这样的情况就不用提起了,因为修谱始终是为了团结,或许人家是自己婚前生育了。还有二婚时妻子带来的孩子,现在姓了继父,这样的情况就以养子身份处理,但要注明是随母带来的。
第四是本族男丁出赘,去做了上门女婿及再婚拜进等情况如何入谱。这种情况也有点复杂,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第一种比如本族男丁做了别姓的上门女婿,如果他的孩子已经跟了别姓,那么世系采编就到他本人为止,如入赘某地某姓某某为夫,在其小传中也可以写到子女比如生某姓某某,但不可以再传世次,因为他的子女已经不姓本族了。第二种情况就是虽然去某地某姓人家做了上门女婿,但是他的子女依旧是跟父亲姓的,那就按照实际情况入谱,写不写上门女婿也无所谓了。第三种情况,因为族大丁繁,地域广大,加上族脉不清的情况下,本族男丁做了本族人的上门女婿,而且世次颠倒。笔者修谱过程中就碰到一例,38世男丁给41世男丁之女做了上门女婿,这种情况下生出来的子女,必然是本族姓氏,按照传统说法“乱亲不乱族”,应该是接在祖父世次以下,子女是39世。但是外祖父一家若不同意,因为本身其父就是上门女婿,如果要求接在外祖父世次以下,那等于子女变成了43世。这种情况下为了团结家族、和睦家庭,笔者认为世系采编人员,应该遵照他们家庭的意愿为主,主笔人员千万不要以乱亲不乱族私自处置。另外再婚拜进的情况也分为两种,男子原配妻子亡故后,再娶的妻子一般称为继室,我们俗称“填房”,那么男主人不幸去世,妻子为了守住家业,招夫入赘进门,俗称“拜进”,这个拜进的男子又称为“孵床郎”。对于本族男子出赘他姓做“孵床郎”的,其所生子女若姓男子本姓的,依照正常世次采录,如果其子女改为他姓了,则在其小传内注明拜进某姓居住某地,生育子女某某。这是拜进他姓的情况,笔者在实际采访中碰到一例本族男子,拜进本族不幸亡故的另一男子家里为“孵床郎”,并生育多个子女,且又世次辈份不同,这样的情况首先要尊重其本家的意愿,如果其本家没有特殊的要求,笔者建议其所生子女,最好列入“孵床郎”本生房派世次之下,这样不至于其子女辈份乱宗。
第五种是比较特殊的。比如本族子孙在上届修谱时因作奸犯科或品行不端而被革族、削籍除名的,但在本次修谱实际采访中找到了其后裔的,应该要以团结家族为目的,尽量帮他们续接下去,祖宗虽有过错,但子孙是无辜的,但曾被革族的事实,笔者认为不应删去,应该以历史真实性保留,惊醒当代及后世子孙引以为戒。还有一种因为修谱时隔年代久远,已不知祖讳,难以续接的,但又确认为本族祠堂的子孙,此类祖讳失考房族近的,并知晓世次房派的,可以在其近房世系后,按其世次附列。若失考已久,不知房派近房世次的,只能另立待考一栏,尽量按其所知信息刊列其世次。孔子云“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古代史书典籍阙疑常有,因此在当今续谱中断少则几十年、近百年、百几十年的情况下,世系续接阙疑再所难免,有的子孙世系在上届修谱时,因外出不能取得联系,或因路远未能采访等情况就已阙疑。当今社会信息发达,交通方便,子孙能够认祖归宗的,能附录在世系最后做“待考”阙疑,也是不得已之办法。我们常说宁缺毋滥,现在有的新修谱为了子孙都能“万世一系”,在失考五六代以上的情况下,死板硬套的乱接世系,虽然是本族祠堂下的子孙,但在世次不明、祖讳不晓、房派不清的情况下大胆续接,实则不可取。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综上所述,世系采编这五种情况比较困难,采编人员一定要心存祖宗,千万不要在明知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为了避嫌故意隐去不写明,一定要严格把握好世系采编的原则性。处理世系采录,第一原则就是其姓氏是否为本族之姓,若已不是本族姓氏,一律不准列世次。在姓氏为本族之姓的原则下,对于血脉是否为正统要详细注明。除以上五种情况比如还有夫亡携子再醮的,即配偶携带本族子女改嫁他姓、并且子女改姓的等等。凡此种种都要详细注明,特别是血脉正统的子女,今后若有志归宗认祖也好有据可查。所以在采编的时候,一定要选派一个对这个村坊非常熟悉的人,或者领路、或者做采编。虽然现在村里有户口本可以参照,但是有的人兄弟几个,很多户口不在本村迁去外面的,这些情况都要依靠亲戚提供联系方式,尽可能联系到本人为止,实在联系不到的注明迁去某地。
(四)宣传
续接世系的过程,就是大面积的地进行实地走访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很好宣传“家族文化”的机会。笔者在开始修《姚江历山张氏宗谱》时,就曾把家族渊源、迁姚世系、各房分支、祠堂字辈、家谱作用等,进行系统的整理,以简单浅显的文字形式,印成一份资料,在广泛走访的同时,把这些资料经常分发给族人,让族人了解自己家族的文化。同时还要带着修谱通知、公告,把联系方式尽量告诉族人。也要将修谱的意义广泛的向族人进行宣传。现在已经有了微信,通过手机微信建群的方式,可以大量联络族人,也可以通过公众号发文,转发朋友圈等手段,扩散修谱信息进行宣传。总之修谱的过程中,宣传不可缺少,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整理老谱
第四方面主要是“整理老谱”。整理老谱现在有很多家族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老谱除了最后几本世系以外,所有内容进行影印,新的序、艺文、传记另外附上去,前面几册世系都不动,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精力省、时间省、资金省。但是这种方法的最大坏处就是对老谱实际上是没有整理,很多老谱内容有错误的地方也就不能及时发现,同时发现了也无法进行修改。包括上面讲到的“补遗”与“螟蛉”进入正谱,因为有的“补遗”与“螟蛉”不仅是近几代子孙,有的可能十多代子孙了,所以这样一来,就又会产生矛盾。因为影印的意思就是将老谱直接扫描为图片印刷,而不是文字重新排列了,所以需要增补的“补遗”与“螟蛉”内容,就无法添加。所以综合利弊来看,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但是有的家族主笔力量有限,对于修谱认知水平不够高的情况下,倒不如采用这种方法。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新修谱也有几种弊病,老谱资料影印竟然是从头至尾,连同老谱目录也一动不动的照印,新加入的序言传赞、艺文杂记,在目录中一概没有,而新的序言竟然加在新谱的最后,真是亘古未有,这样一来就谱不成谱了。
第二种方法就是把老谱资料文字重新打印。笔者因为修谱经验不足,老谱资料竟然用文档打印了将近10册,不仅花去了大量精力时间,同时最后这个打印的版本,在家谱印刷的时候,还是要重新排列。所以如果采用老谱资料重新打印的方法,笔者就建议直接去印谱的公司,让他们把老谱资料重新打印。不过这个方法也是有利有弊,首先是弊处因为打印谱稿的人往往文化水平低,对古文认识差,特别是古文格式,个别电脑打不出的异体字,这样打印出的稿子错误率比较高,需要几个主笔人员花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校对。有利方面自然不言而喻,这样进行重新整理的家谱,错误率减低很多,包括原谱中出现的错误,都会被一一发现,如果是影印的话,一般就比较难以发现错误,因此综合利弊,笔者认为最好是采用这种方法。
通过第二种方法整理老谱,不仅减低原谱中错误,使谱稿正确率提高。而几个主笔人员也会对家谱有新的认识。特别是文稿部分,对家谱中人物关系,以及他们与当时社会的背景关系等,古代的各种制度、礼仪,社会发展的地域文化等,都是一种新的学习和知识的增长。同时家谱的重新整理,也会发现很多糟粕。比如家谱中不是本族的内容,特别是有兄弟祠堂的家谱,内容上互相借鉴,把互相好的内容,但不是本支的材料,为了给家谱“贴金”,全部塞进自己的谱内。比如笔者所修的《姚江历山张氏宗谱》老谱资料里,特别是宋代以前的,比如张九皋之兄张九龄的材料,实际上与本支来说没有关系的,这样的材料就可以进行一些删除。那么像兄弟祠堂《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中,也有很多历山张氏的材料,特别是明代已经迁去江苏盛泽镇支的材料,放了好几篇,这些材料实际上就是为自己家谱在“贴金”,笔者认为可以删除。
谈到删除必然也要有增加,比如历山张氏也有关于五张八祠堂诗歌,笔者就把逊马桥支张氏几篇优秀的诗歌进行了增加,因为是写共同的文化的诗歌,这样的内容就可以吸收。比如在很多文人文集中新发现的一些与本族人相关的文章、碑记、诗赋等,都可以吸收加入。这次笔者在上海图书馆网站上发现了民国《逊桥张氏宗谱》,谱中比如渊源考的材料就丰富很多,大量扩展了地方上碑文、艺文内容的采录,特别意外的发现了明代芦城庙碑记内容,竟然采录进了《逊桥张氏宗谱》渊源考中。因此笔者认为老谱的整理过程,也是新谱内容增添的基础,只有对老谱整理彻底了解后,才会知道什么样的艺文,可以收录进新谱,什么样的人物可以给他立传记。
当今社会上很多新修的家谱乱象环生,比如以一个村书记发起修的家谱,里面大量放进了文明村、绿化村、小康村这种材料,变成了村书记个人的功绩材料,搞的村志不像村志,家谱不像家谱。有的家谱把“杭州湾跨海大桥”也放进去了,但“跨海大桥”的建造跟他们家族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有的家谱个人老板的企业照片放了很多,而这个企业以后万一倒闭了,或者这个企业以后转卖了,谱里面照片就不太合适了。还有的家谱对主修人员,进行大肆的歌功颂德,不仅介绍他自己本人简历、详细事迹,还放全家福,这其实非常不好,即便自己帮助家族修了家谱,也仅仅是个人有点苦劳,把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放进去,有点“鸡犬升天”的味道。
有的新谱随意改变世系体例,世系体例一般有苏式欧式,所谓苏式就是苏洵所创立的世系记录法,以垂直格式记录每个人的基本信息,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宗,对于某人近几代的信息寻找也不是很直观,所以大多数家谱采用的是欧式。欧式即欧阳修所创立的以横表分格的方式记录世系,有的家谱以朱线串联血缘关系,一页五代,上有谱眉某某公派,一般来说,一页世系内容,可以知晓上下七代子孙名讳,横向可以知晓同辈兄弟、堂兄弟、从堂兄弟等血缘关系,因此适合大宗。但是苏欧两式各有利弊,欧式虽然有种种好处,但是往往纸张浪费厉害,苏式尽管纸张上利用率高,但是谱系并不直观。所以有的家谱在世系格式上采用苏欧合式,以瓜瓞图制世表,以苏式记录小传。无论本族宗谱是哪一种形式,续修新谱者只要按凡例参照老谱格式即可,千万别去创造新的体例,结果只有主编自己看的懂。比如现在新续修的“断头谱”,就像我们新修的市志,一个阶段的志,新修谱中也出现类似情况,老谱资料只有重要的几篇序、艺文,大量的世系都没有重印,在新谱世系中都写着“上接光绪谱第几册第几页某某下”,而老谱资料只有主编一个人掌握着,这样的新谱发到族人手上,真是令人汗颜了。
五、校对
修谱到最后定稿之前,需要有大量的时间做校对工作,因为校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关,所以也需要有一定的工作原则与方法。从工作原则上来讲,首先是要求“逐字校对”,不是一句一句校对,是一字一字的校对。校对参照资料基本就是老谱,从世系方面来讲相对比较容易比较机械。这部分往往出错的就是新的世系部分,交上来的采编资料一定要保存好,等到世系成稿以后,编委会把各支派的世系再次发下去,请各位采访人员进行校对,一是名字校对,二是生卒年月日校对,如果有错误,再交给编委会进行修改,如果没有错误的,请各位采访人员,在校对稿上签字确认。这样等新谱印出来以后,采编上来的世系中如果有错误,这个责任就是采编人员的,也只有这样子,采编人员会更加小心谨慎。现在有的家族修谱规定了时间,往往导致任务重、时间紧,印出来的新谱往往就出现世系错误,当族人收到新谱发现自己世系印错了,那就非常遗憾了。
老谱世系与文稿部分校对,责任就落在几个主笔人员身上。这部分的工作任务尤其责任重大,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老谱有时候也会自相矛盾。比如父亲世系小传中儿子的名字,与儿子小传中出现音同字不同的现象,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怎么办,还有校对过程中会出现古人用字中有简体字,有避讳字等情况。碰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几个主笔人员需要讨论,有的文稿比如与历史书中有不一样,比如民国《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内“张栻神道碑”,直接写明了其孙为“文吉”,而《朱子全书》当中没有直接写明文吉名字,而是以某某两字代替,这就是后人擅自对古人文稿进行了篡改,这类文稿就要与史书进行互相校对。校对不是一味的参考老谱,因为老谱也会出现错误,这就需要几个主笔人员严格把握。文稿校对的时候,还需要大量收集史书、地方志、个人文集等资料,进行横向的校正、比对。比如取自国史的传记,在中国二十四史中就有的,都可以与中华书局出版的史书中进行比对,就会发现很多个别错字、漏字现象。又比如地方志当中人物传记,个人文集的文章,比如寿序、赞语、墓铭等都要进行校对。
其次校对一定要严格把控好自己的主观臆断,笔者曾就发现个别校对人员主观臆断现象严重。比如谱中写到“贼匪掳去”,校对人员统统改成了发匪掳去,他认为清末咸同时期,贼匪就是指长毛,这就是主观臆断。贼匪不等同于发匪,贼匪也包括我们本地的农民起义军,如十八局起义、本地的抢犯等。发匪是特指太平军——长毛。所以在校对中,有问题可以提出疑议,但是需要主笔人员互相讨论,千万不可个人臆断。
最后内容定稿结束以后,还要校对中缝,校对页码,虽然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小事往往出错。就比如说民国《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备考序”,页码漏印了一页,但是内容是对的,从第40页翻过变42页了,41页漏印了,但是实际上内容编排没有错。笔者粗粗翻了一下,还有重印的,比如38页连续印了两次等等这些小问题,都要仔仔细细一一校对检查。
一定要牢记修谱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事,也不是几个人能够完成的事,这是千千万万本族子孙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每个参与修谱的人员,都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你不仔细出了差错,那么这么多人的努力,这么多资金的投入,都毁于一旦,或者留下遗憾,因此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上一篇:山东即墨鳌山卫《邵氏宗谱》1933(部分)
下一篇:河南邓州白牛乡邵营村邵氏宗族谱序及字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5-17 14:16 , Processed in 0.06586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