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绍兴邵永庆 于 2021-5-7 18:12 编辑
统谱对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和七修的说明(区别)
绍兴邵永庆整理·2021年5月
【永庆注】统谱撰委会在2012年左右转印了洛阳六修和七修(卷一至三、十修卷三)(据称十修与七修前世系无差别),同时附加了说明,载明了其间的差别和统谱撰委会的考证认定,即确认六修世系(忠公为雍六世)为正。尽管受各种因素制约未必准确,但其中有很多重要信息线索对于雍公后裔支系寻根溯源很有参考价值,如忠公和亚一等是否父子关系?与杜墓邵氏宗谱有相符之处。
○ 六修
(洛谱六修中)关于《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的说明
(原图转录,附图)
撰修《中华邵氏统谱》,从倡议至今已近三年,期间撰修人员拜阅邵氏宗谱数十部,经探索考证,雍公洛阳谱系中,《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世系可靠。
一、年代久远。二修谱序云:“第恨先世谱牒元丙子毁于火而世系莫考……”,“今幸存蒐(sōu 同“搜”)録吾祖康节夫子所传旧谱,兹谨因其旧而次辑成之。”(康节十一世裔叔芳)明确了此谱以雍公所传旧谱为蓝本。
二、时序清晰。该谱除缺一修序外,其余二至六修序无短缺,时序清楚。
二修于明正统九年(1445) 康节祖十一世裔叔芳统子宏誉修;
三修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康节祖十七世南主修;
四修于清顺治十一年(1655) 康节祖十八世裔述祖、继祖修;
五修于清道光十四年(1835) 康节祖二十五世裔启运主修;
六修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 康节祖二十八世毓嵩统侄世爵主修。
三、世系不紊。该谱世系卷所载不同时期先人,一世祖为雍公;六世祖为忠公,行千八,字诚之,官扬州巡抚;十一世祖叔芳公,行二,号晚节轩;二十一世祖文学公,字力则。代距与人类蕃衍生息自然律相对合理。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该谱是以雍公所传旧谱为蓝本续修的,史料翔实可靠。河南省固始县泽西于2011年3月6日提供给与枣庄。《中华邵氏统谱》撰修委员会原件复印,应作为雍祖谱系及其他支祖谱系参照使用的世系辈份,并可作为今后修谱蓝本。
《中华邵氏统谱》撰修委员会成员山东枣庄 邵明绩
二零一二年元月一日
(洛阳六修谱中)谈谈《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
(原图转录,附图)
枣庄宗亲寄来《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编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余姚谱(七修,民国二十一年)、辉县谱(民国十三年重修)、洛阳谱(七修,民国二十九年)之前。尽管该谱亦有错误(主要是将邵傅之子宏渊列为邵溥之子),但它保持了原谱的原貌,具有研究价值。
该谱中有《邵氏二修家谱序》,在余姚谱为《族谱世系述》,为余姚邵叔芳撰写,我看是原稿。邵叔芳(1371-1461),余姚人,号晚节轩,隐君,业儒,福建按察副使邵宏誉之父。他从少年时就惦念邵氏世谱(元代)失于火,要重新编一部家谱,这可是万事从头来。于是他考辑三十年,于正统九年(1444)成书,这时他已七十四岁了。基于当时的条件,收集资料相当困难,所以他编出的谱书仍有错误。尽管如此,邵叔芳功不可没。元代以前,都说邵家有谱,都毁于战火,不见流传。邵叔芳是元代后第一个修邵氏家谱的人!他修的谱流传下来了,为邵家修谱起了带头作用。后来各地邵氏修谱,都以他修的余姚谱为蓝本,明代以前的邵家故事和世系基本照抄他的。
后来余姚多次修谱,发现了邵叔芳的错误,有的为他更正了,如将召驯与召休的祖孙关系弄颠倒了,就按正确的颠倒过来。再如,说召公奭到召信臣八世,后来修谱改为十一世,当然还是没改对,等等。但有的却画蛇添足了,大家关心的邵忠,老谱说邵忠是扬州都巡古共谱也是扬州都巡),后来修谱者改成扬州路都巡,多了个“路”字,弄得现在族人争论不休。元代才有扬州路,宋代无扬州路,但有淮南东路,治所在扬州,扬州是个县,都巡主要是巡视河道,官秩为从七品,副县长级。路,相当现在的省,首官秩五品。看来叫“扬州都巡”还是合情合理。
围绕着邵叔芳这篇序,各地邵氏在修谱时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地增删,其中就有洛阳安乐窝谱。洛谱在这篇序加了一句:“千八府君以下失考数世”,原谱是没这句话的,于是洛谱,从邵忠六世跃到十世,跃到十三世,十三世邵和,十四世邵昇、邵季荣,不知与邵忠是什么关系?十五世还无人名。亚一至亚六本是邵忠的儿子,洛谱却安排他们到十六世。关于这部分,因为邵叔芳是邵忠的六世孙,时间距离较近,能够追溯清楚,邵忠到亚一不会差五代。
《中华邵氏统谱》撰修委员会成员天津 邵恩成
二零一一年四月三十日
(洛谱六修中)关于使用或参照使用洛谱辈字谱系应以《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世系排序为准的说明
(原图转录,附图)
《邵氏洛谱》《古共族谱》《余姚族谱》皆以雍公为一世祖,但其后裔世系排序有误,有的多出四世、五世、九世。经《中华邵氏统谱》撰修委员会对雍祖世系考证,《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世系排序是正确的,具体说明如下:
一是《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将忠公列为六世,而洛谱、古共谱、余姚谱列为十世,增加四世是错误的。邵忠生于1193年,邵伯温生于1056年,间隔137年,八代人,代距为17.1年,依此推论人均在15岁-16岁结婚,17岁生子,而且都必须成人,如此连续八代不符合人类蕃衍的自然规律,经考证,列为六世是正确的。
二是《邵氏洛谱》《古共谱》将忠公之子亚一至亚六列为十一世,《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列为七世。经考证,列为七世是正确的。《邵氏洛谱》《古共谱》列为十一世是错误的。亚一至亚六与雅一至雅六,各为同一人,互为亲兄弟,《邵氏洛谱》又误将雅一至雅六列为十六世,故又多出五世。
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应对《邵氏洛谱》《古共谱》《余姚谱》世系讹误之处予以纠正:
一、凡邵雍后裔使用洛谱辈字(文景贞元会)或其他支祖世系参照使用《邵氏洛谱》辈字(文景贞元会,性理世泽长……)世系排序的,一律按文学公为雍公二十一世孙统一排序,各地谱系相差几世,均要上提几世。
二、以《东都洛阳安乐窝氏六修家谱》世系排序为准,凡使用此辈字的谱系,应将其作为今后续修族谱的蓝本。
《中华邵氏统谱》撰修委员会(盖章)
二〇一二年元月一日
◎ 七修
(洛谱七修中)关于复印洛阳安乐窝七修、十修《邵氏宗谱》的说明
(原图转录,附图)
2012年七月,《中华邵氏统谱》撰委会复印寄发了《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2000套,为《中华邵氏统谱》统一世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洛阳安乐窝七修至十修宗谱没有一同印发,因而广大宗亲对洛阳安乐窝七修谱中如何更改了《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的内容及世数,不甚了解。为了及时纠正洛谱七修至十修谱中的世数讹误,避免给中华邵氏后裔留下遗憾,以防再给邵氏宗亲修谱时世系排序造成负面影响。为此,经《中华邵氏统谱》撰委会研究决定,特将洛阳安乐窝七修谱卷一、卷二(实际还有卷三)及十修谱卷三的原件复印合成一册,印刷2000本,寄发给华夏各地宗亲考究论证、解惑让广大宗亲认识到洛阳安乐窝七修、十修谱中存在世数讹误,防止其错误继续蔓延。
(洛谱七修中)《洛阳安乐窝邵氏宗谱世系考》
(原图转录,附图)
据《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记载,二修谱序云:“第恨先世谱碟元丙子毁于火而世系莫考……”,“今幸存錄吾祖康节夫子所传旧谱,兹谨因其旧而次辑成之。”(康节十一世裔孙叔芳)明确了此谱以雍公所传旧谱为蓝本。该谱除缺一修谱序外,其他谱序无缺,时序清楚。
修次 修时 雍公世系 主修或纂修
二修 明正统九年(1444) 十一世孙 叔芳、宏誉
三修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十七世孙 南
四修 清顺治十一年(1654) 十八世孙 述祖、继祖
五修 清道光十四年(1834) 二十五世孙 啟運
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二十七世孙 毓嵩、世爵
(世爵与廷泽是上下辈,世系却相差十世)
七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 三十八世孙 廷泽
八修 一九六二年 三十九世孙 长泰、长贤
九修 一九八八年 三十九世孙 长春
十修 二零一一年 四十世孙 雷勤
注:
一、《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载《邵氏二修家谱序》,序中58页载一至五世有泽、淳。59页载君协之后有忠、行千八。
二、《东都洛阳安乐窝邵氏六修家谱》均以五、四、三、二次所修家谱为蓝本续修。洛谱七修本应以六修为蓝本,但在引用二修叔芳公同一篇谱述时,改动了原文,却未说明理由。
三、七修洛阳安乐窝宗谱中,廷泽在二卷56页转载重修邵氏族谱述,57页载一至七世有泽、淳,又载会稽十世有讳忠、字克诚。
四、七修世系卷中在溥公后加了子厚、相继有于缵、昭明、邰、友谅,将忠公推至为雍公十世孙,名是加上了,但却造成代距异常。
注:
1、伯温公生于1056年,十世思公生于1193年,相距137年,九代人八个代距,平均仅17年。
2、忠公与亚一兄弟六人是父子关系,而洛谱七修至十修中将亚一列为忠公七世孙,增加五世。亚一公约生于1223年(亚六公生于1246年),与忠公生年时距30年,七代人六个代距,平均仅5年。
3、十修洛谱卷三369页—373页以雍公(生于1011年)为一世祖排序至雅一,为十六世(亚一约生于1223年),历时212年、十六代人15个代距,平均仅14.1年。
综上所述,安乐窝七修至十修谱中世数多加了九世,造成安乐窝支系繁衍出现代距异常,应视为错讹。
五、统谱世系是以雍公为奭祖六十六世孙,叔芳公为奭祖七十六世孙,文学公为奭祖八十六世孙,“明”字辈为奭祖九十六世孙,依次对接为统谱统一世系。
廷泽公七修洛谱序将二修谱序中一至五世列为一至七世,将六世忠公列为十世,多加了四世。并将雍公七世孙雅一(亚一)列为雍公十六世,最终导致洛谱世数多出九世,错讹延续至今。为此恭请采用洛谱辈字且与洛谱七至十修有同样情况的,新修谱时应正本清源。
《中华邵民统谱》撰修委员会(盖章)
二〇一四年九月六日
该谱中记——《安徽六安邵氏宗谱》记载 邵傅、邵宏渊
|
上一篇: 《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三编》含邵氏4则下一篇: 山阴龙尾山邵颿手迹《伤寒瘟疫条辨》 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