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830|回复: 0

邵雍出生地元氏县黄家营考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440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25
发表于 2023-5-10 15: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邵雍出生地元氏县黄家营考
作者邵严
邵雍,子尧夫,官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易学家、教育学家,与张载、周敦颐、程颐、程颢并称为“北宋五子”,朱熹则把司马光与“五子”合称为“六先生”,与儿子邵伯温,孙子邵溥被誉为“北宋三贤”,从宋元到明清,多位皇帝为其题词授名,是一个被上层官员推崇,被下层士大夫和民间称颂的德才兼备的贤达博士。
关于邵雍的祖籍,史料记载比较清楚,肯定是河北范阳无疑。但是对于邵雍的出生地,说法频多。,目前也达不成共识,主要有涿州说、林州说、衡水说三种。对于这三种说法,我们认为都不是很完备,有的是以讹传讹,有的是人云亦云,都说有一定的根据。毕竟邵雍是古人,又是名人,争相探究,实乃一大幸事。理由越辩越明,脉络越理越清,对于最终确定邵雍的出生地,还原邵雍前辈一个公道心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于邵雍的出生地,应从邵雍从小的生活轨迹上寻找逻辑。我们正式提出元氏县黄家营说,供各位宗亲族友及学者参考与商榷。
邵雍祖辈“世为燕人”。他的曾祖父邵令进大约出生在公元935年左右,“以军职逮事”,跟随宋太祖赵匡胤早年在涿州起事,曾任官军校尉,老时告官回到范阳。北宋初年,由于宋辽、宋夏战事频发,邵令进携全家迁徙至上谷及中山。在所有关于邵雍的资料中,唯独上谷及中山两段内容极少,不是一言带过,或是只字不提,还有的回避不谈,好像没有这档事一般。主要原因:一是资料记载确实极少,内容不详,二是被大家忽视,少人挖掘,致使这段历史几乎成为空白。实际上,中山是一个很关键的地理节点,因为他是邵雍的出生地。具体地点:河北元氏县黄家营村。
先从地域上说说。
中山与范阳,均为地域概念,压根就不是一个确切的地名。只是一个古已有之的地域总称,但确定了范围。
历史上中山国曾出现三次,一是战国初的古中山,二是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常山郡改郡为中山国,三是东汉建武二十年(公元41年),常山郡并入中山国。三次中山国的出现,虽然延续几百年时间,但均辖元氏县。
范阳,历史上曾两次设道,名为范阳道。一次是北宋初年,另一次是民国初年,两次设道时间不长,元氏县均归隶属之。
两个涉邵雍地域,均管辖元氏县,这不是偶然吧!
再从元氏县黄家营村谈谈。
黄家营原称邵家营,因八贤王赵德芳在此驻扎御林军营改称皇家营,元朝时因避字修为黄家营。邵令进在退休前曾跟随赵德芳的御林军在此扎营较长时间。该村至今还遗留有“饮马河”、 “点将台”、“马场地”、“棋盘地”、“将军坑”等古迹,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村民还一直沿用这些地理位置的称谓。
在这些古迹中,有个“将军坑”,是一块稍低洼平地,里面有座”邵家坟”,埋葬着邵雍的曾祖父邵令进和祖父邵德新及奶奶张氏等人。历史上,黄家营村除了邵令进老将军外没有出过将军一类人物,只有邵令进有此资格,故称将军坑。
再说邵雍的祖父邵德新,逝于公元996或998年,大约活了34岁左右,资料记载 “世居范阳”,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生于范阳卒于范阳。有资料记载生于衡章,亡于共城,站不住脚。可想一下就明白,邵古到共城时已40岁,他父亲怎能到共城呢?
据推测,邵令进和儿子邵德新离世时间相隔不长,邵德新的妻子张氏,即邵雍的奶奶,也于1016或1018年病逝。当时邵古31岁,邵雍6岁,均在中山黄家营村。
有资料说邵古11岁丧父,至二十年后母亡于卫之共城。那是有人混淆了对象,是邵雍20岁时母亲逝世于共城。
我们在看邵古的墓志铭,是由当时北宋集贤校理陈绎所写,他是邵古的同乡和好友。邵古逝后三个月,邵雍修书一封请陈绎为父撰写墓志铭,并附上父亲生平(985——1064)。当时邵古离开元氏黄家营已经48年,加之陈绎和邵雍均有的士大夫心里作祟,明明知道邵古出生在一个山下小村落,确偏偏写成衡漳,既有河北地域又有河南地方,一个 漫无边际的地域,是有意而为之,是不实之词。
另外,黄家营邵氏祖茔分别分出二十五支立新墓地,其中二十四支至今还有后人,唯独“将军坑”内邵家坟,传言宋朝时迁到河南去了。村内的“三官庙”里立有一石碑,碑亭上刻有邵雍忠孝诗一首,并记录邵雍生平。周围苍岩山有邵康节捐款记录,鹿泉土门关淮阴侯庙有邵雍石刻——评淮阴侯诗二首。方圆百里俱传颂着邵雍奇事,村内几百年流传邵雍故事二十余首,这些均属罕见。我们认为邵雍与黄家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姓同族,而是有着更加密切的同宗族亲关系和地缘乡情。
最后从邵雍的生平上讲。
根据《邵雍生平》一文介绍和记载,邵雍出生于公元1011年,6岁时“开始识字,”公元1018年天禧二年,邵雍8岁,在外部“干旱、虫灾危害”,家里负担减轻的情况下,驱使邵古带上妻儿一家离开黄家营村老家,前往衡漳上杆庄(近年改名邵康庄),并让邵雍“继续习童子课”。
公元1025年,邵雍“已能诗善文,显露聪明天资。”
公元1026年,邵雍16岁,随父母到共城苏门山下,”卜居于此地”,“约于此只是外出游历”,“西渡河(黄河)汾(汾河)”,“曾于晋北夜行,连马坠山崖”,同行人搭救,“邵雍无恙,只坏一帽”。此次游历是向西向北方向,直到1029年,邵雍20岁时,第一次游历结束,因为“母亲病重,于年内去世”。
守孝期间,邵雍苦学了三年,冬不炉,夏不扇,夜不就席。在易学基础学习上,彰显了自己的天赋与潜力。
公元1033年,邵雍23岁,酝酿第二次游历“南游淮(淮河)汉(汉江),数年乃归”。他感叹道:"道在是矣!"自此便再没有出去游历。
有资料记载“少年邵雍,随父游历河汾、淮汉,客梁晋,走吴适鲁,往来洛阳”。显然不合情理。大家想,邵古为家庭主事之人,有教书任务,抛下妻子,带一小孩游历,离家数年,简直荒唐至极。不知这些资料是如何杜撰出来的?而邵雍出行,还有其他同伴,并非父亲邵古带他出游。
公元1037年,邵雍27岁“开始研究历史,酝酿“皇帝王伯”历史观。”
公元1040年 邵雍30岁。“家居苏门山下,自炊以养其父。雍独筑室百源之上。 术数家李之才为共城令,扣门谒邵雍,邵雍再拜,愿受业。李之才遂以《先天图》传邵雍,雍始研图书之学。”
30岁那年,是邵雍一生中的重大转折,遇到了恩师——共城县令李之才。
李之才也是一位易学大家,被邵雍的苦学精神和人品所感动,将其所学所创、先师所授真传,倾囊相授。邵雍则尽得其传,并发扬光大。使邵雍后来在易学研究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升华,为以后成为象数派创始人、易圣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邵雍30岁那年以后,邵古带妻儿到伊川办学教书,同时邵雍把生母遗骨亦迁到伊川神阴原埋葬。还有资料讲邵雍祖父母逝于共城,为何不一块迁出呢?可见,上述说法是不成立的。
公元1045年,“邵雍35岁。 邵雍之师术数家李之才卒,之才从穆修受《先天图》,创卦变说,有《卦变反对图》、《六十四卦相生图》传世。邵雍失其师,甚悲痛。”
跟随李之才从共城到河阳已勤学五年。由于恩师病逝,不得己往返于共城和伊川之间。39岁正式从共城迁伊川,办安乐书院,著书授学。
综上所述,邵雍的出生地是元氏县黄家营村,“生于冀,长于冀,老于豫”,是邵雍老前辈说的无疑。




上一篇:钓 鱼-----邵泽国
下一篇:邵雍出生地有四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1-22 01:01 , Processed in 0.0575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