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泉与邵学台的民间传说(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杜墓出了一个礼部少卿主考官,姓邵名礼学,乡人称之为邵学台。 邵学台为官清正廉明,深受康熙皇帝器重,在云南省科举大比之年,康熙皇帝命邵学台为云南省科举主考官。 此时在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手握重兵要职,权势熏天。为了达到一手遮天的目的,平西王吴三桂不惜用重金财宝,行贿于邵学台,要邵学台点十八个平西王指定的翰林。 因为吴三桂权高势大,邵学台无奈答应其事。 大比之时,人才济济。邵学台却瞒着吴三桂,坚持以才学录取。考毕,邵学台将皇榜录士题名敬呈皇上后,悄悄辞官带其家眷回归故乡。 皇榜揭晓,吴三桂一查,他的手下门生竟一个都没有得中,并得悉邵学台亦辞官回故乡,他气得咬牙切齿,立即点起人马追杀。 那时陆路不通,只有水路行舟。吴三桂日夜兼程追杀,当追至与邵学台的舟船相距不远时,天空中突然显出一道红光,霎时狂风大作,将吴三桂的舟倒行十里,而邵学台的舟顺行十里,使得邵学台有惊无险的脱逃。 但吴三桂仍不甘心,陆路继续追杀,一直追到金沙、横湖(坞)相近时,闻讯前面要过大江河(杜岗坞),还要上八刀山(岔口),又听到远处炮声阵阵,锣鼓齐鸣,人喊马叫,热闹非常…… 吴三桂的兵马闻讯前面道路也如此复杂危险,犹豫不定,远处炮声阵阵,人喊马叫,看来是早有准备。再则此时此刻他的人马也追得精力尽,吴三桂心怯,沉思一会儿,下令收兵回云南。 邵学台在回故乡路上,边行边想:空中突然出现的这道红光,一定是关羽关云长显灵保佑于我,我定要报恩祭祀。 为了报答关帝救命之恩。于是,邵学台途经一个村坊就造一尊“关帝庙”,一共途经十八村坊,造了十八尊“关帝庙”。 邵学台回到杜墓之后,游历于家乡山水之间。 有次,他来到合溪桥狮子山泉,痛饮狮子山泉,回想起他年轻时到县里参加会试考中秀才,到省里杭城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到京里参加殿试考中进士,都是饮了此狮子山泉。认为狮子山泉有助考之神功,是幸福之泉。 于是,回到杜墓之后,命人做了两个“茶竹筒“,并特意安排一个长工,每天到狮子山,挑两茶竹筒狮子山泉回家煮茶。 那长工每天风雨无阻的从杜墓到合溪桥,挑两茶竹筒狮子山泉。这样一个来回得有二十几里路。起初这个长工还是忠于主人的,老老实实的挑水。时间久了,他不见世面、乡下人的本性就出来了。他私下悄悄的说:“我不相信当过官的人,有这么刁的嘴,是不是狮子山泉,他喝得出来?……” 有次,恰遇大雨,这个长工走到半道,在横坞门口的小溪里灌了两茶竹筒溪水。然后磨磨蹭蹭到杜墓,这段时间,恰是杜墓到上陈家,又从上陈家回到杜墓的时间。这样子做,目的是瞒邵学台,使邵学台认为,他是冒雨到狮子山挑来狮子山泉的。 他那里知道邵学台是赴过“琼林宴”(考上进士,参加皇家宴会)的,当官吃过山珍海味的,这嘴自然刁的很,那时一个普通山民可比的,也是普通山民难以想象的。 当这个长工烧开水,沏好茶,小心翼翼的端给邵学台时。邵学台端起精致的茶碗,吹吹热气,小心的饮了一口之后,皱皱眉头,抬眼看看这个长工,瞬间,又朝这个长工笑了笑。当过大官的人讲究涵养,处事不惊,喜怒不形于色。 过了一会儿,邵学台的管家唤这个长工进账房,给了这个长工一年的工钱,打发这个长工回家去。 这个长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为何中途把我辞退?” 管家笑着问他:“你今天的水是哪里挑来的?”。 “我嘛当然是合溪桥狮子山处挑来的狮子山泉……”。这个长工还是死鸭子嘴硬。 “你以为邵学台老爷喝不出是不是狮子山泉,所以你就糊弄老爷”。管家认真的对长工说,“老爷不是怪你挑来别处地方的水,而是怪你不诚实,做人诚信是根本。没有诚信,此处就不是你呆的地方了,你领着工钱,你走吧……” 这个长工听罢,只好红着脸,灰溜溜的离开邵学台家。他逢人就说:“当官的嘴的确不是我们这些乡下人所能想到的,的确是刁……”如此这般——,他把事情的经过说的清清爽爽。 这样一来,他无意之中,把狮子山泉的知名度提了上去,从此狮子山泉名扬邑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