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姓堂号和邵姓庄子 [url=]临沂邵氏寻根[/url] 2024-04-1209:30 山东 诸满的邵姓堂号 堂号是旧时大户人家的称号,在繁华的诸满街上,曾经有很多堂号。这些堂号全部都是邵家的堂号,诸满邵家,出自方城街邵家,自乾隆年间迁到诸满,繁衍至今。每到过年,他们都会供一碗豆沫,意为不忘本。 凡称得上堂号的,至少有三个四合院。一是主家院,为一个四合院,是主人家的住所;一是客家院,即客人居住的地方,也是一个四合院;还有一个后院, 主要是放粮食,柴草,喂牲口。即使有这些条件,也不能称“堂”,必须有众人认可,然后举行仪式,正式挂匾才能称上“某某堂”。 诸满街的主要堂号有:五支堂、正义堂、二德堂、陆义堂、居义堂、锄经堂、敦厚堂、信义堂、松山堂、三义堂、金山堂、同信堂等。
1、五支堂:五支堂是诸满堂号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堂主邵俊德。分为前后两座宅院,东邻金山堂,后在原址建诸满小学。沂南县青驼镇南店村为其庄子。 2、 正义堂: 堂主邵连三(邵乾德)。有南北两所宅院,北院位于诸满街东西大街北侧,南院是五间两层楼房。宅院后面是邵公德的千金合药店。正义堂后来做了乡公所,又改为学校。 3、二德堂(世德堂):堂主邵会澍,位于义仓西北角,前后两个四合院, 大门上挂着“德服乡里”的门匾。 二义堂,堂主邵世传,设在世德堂学屋院内。为躲避土匪,从汪沟集前村迁来,后又迁回。 4、陆义堂:堂主邵世统,前后两个四合院,西邻三义堂。沂南县青驼镇陈家寨是他的庄子。 5、居义堂(足易堂):堂主邵咸德,母亲为南石沟李琢的姑母。6、锄经堂:堂主邵子厚(邵敦德),有四合院三套,学堂一处,西临金山堂,大街南有一处大院,为造枪局。 7、敦厚堂:堂主邵世厚,位于松山堂北部,东西两个四合院。 8、信义堂:堂主邵性谦(梓),即原供销社所在地。 9、松山堂:堂主邵九成,位于西大街东西街交汇处,前后两个四合院,开药铺,原址后为诸满二村办公室。 10、三义堂:堂主邵建德,位于邵子厚制枪局南。前后两个四合院。 11、金山堂:堂主邵修德,有三个四合院,设学堂一处,位于诸满东西大街路北,东邻锄经堂。 12、同信堂:堂主邵福庆,位于费县五中东南约四百米,自家饭铺院内。
邵姓庄子的故事 过去的大户人家,在外面买了很多土地,雇佃农在那里种地。为了让他们在那里安心生活,对比较忠实能干的佃农,地主家给他一块地盖上房成家,后来, 人口增多,慢慢成了一个村庄。 为了方便对庄子的管理,地主家往往派自己家的子弟到庄子里管理佃农。俗话说:“人离乡贱,货离乡贵”。到一个新地方安家落户,无论生活条件还是其他,都不如在自己家里,除非战时紧张局势,一般人不愿意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国民党、汉奸、土匪各霸一方,搅得百姓万般病苦,民不聊生,诸满邵家许多堂号的人都躲到他们的乡下的庄子里,以避战乱。 诸满邵家的庄子,大多在费县东部,很多地方现已经归沂南县青驼镇所辖, 主要分布在陈家寨、孙家庄、董店子、南店等地。 陈家寨(今属沂南县青驼镇)是当年诸满陆义堂堂主邵世统的庄子,这里有几百亩土地,他们一家人避战乱躲到这里。因为邵世统擅常中医,救治了不少村民,在村里人缘不错。他行事节俭,非常孝顺,还是最早使用缝纫机和维修枪支的能工巧匠。邵世统母亲去世后为其立了大碑,并请诸满庄翰林的三儿子庄建中写了碑文。“土改”时与“文化大革命”间也相对平稳,十三个子女大都迁往东北,近年更少有联系。邵世统的女儿邵泽兰来到陈家寨时,还不到十岁,现在已经是92岁的老人,嫁给了普通农民。邵泽兰不识字,而她在诸满的同族姐妹却大多识文解字。虽然陈家寨离诸满不过二三十千米,邵泽兰却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诸满”两个字,对她来说,只是一个家乡的概念而已,已经是非常陌生了。 方城街邵长晓在修谱中了解到,陈家寨邵氏共有三支,除了上面提到的邵世统支外,还有邵廷献支和邵世德支。 方城邵氏十一世邵廷献从方城迁出,一路北上,在蒙山东麓、蒙河东岸的陈家寨驻足,从此落地生根,枝开叶散。来到后,生三子,邵会东、邵会九、邵会柱,三子又各生四子,故有“廷献三子十二孙”之说。邵廷献的后人大部分居陈家寨,仅个别支分迁往哈尔滨或海外地区。他的后世子孙或耕或读、或商或仕, 皆有较高成就。邵会九一支后又迁回方城东街(邵家小胡同支),也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邵廷献的后人,邵性勤、邵性荣兄弟二人建起了北部山区较大的邵家染坊,他们还用其广泛的人脉资源,招揽外地客商来青驼、双堠一带进行集市交易或其他商贸往来,带动了当地商贸及其他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协助官方整顿集贸秩序,维护一方治安,附近百姓至今还津津乐道。 陈家寨的邵世德家族是狗山后迁出,他们是先迁王庄又迁陈家寨的,购置近百亩土地,家境也算殷实。也是因为富有的缘故,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邵世德还因此遭土匪绑架。一年秋天,邵世德前往费县交皇粮,回家时天色已晚,他舍不得住店,便在半路的场院屋里住了下来。半夜,他被一阵人马声惊醒,原来土匪从山后抢劫回来,遇上了有枪械的大户,有个土匪重伤后死在半路上。他们本想拆点房梁抬回去,一看有人住着,便上前搜身,邵世德身上没钱,但有好多钱串子,土匪便严刑拷打,他才说出了去费县交粮之事。土匪一看是个肉头户,便连夜将他带回老巢。土匪们有了绑票,便传信至陈家寨家中要钱要粮,于是家中为了救人,拿了不少的钱粮,还杀了一头猪送去,凶残的土匪还是嫌少,割了邵世德的一个耳朵放在火柴盒里给捎回来了,并且扬言,如再不给足够的银两,就把邵世德的头给捎回来。家人无奈,只得回来卖了几十亩地,兑换银两送到土匪窝,土匪才勉强放人。邵世德被折磨的没个人样,吓得大病一场,差点搭上命。自此家道日渐中落,直到改革开放,这支邵氏和迁东北的本家才日渐发达起来。 孙家庄是诸满邵建德的庄子,这里的几百亩土地肥沃而平整,因与侄儿邵世统分家还曾演绎出一段“抓阄分地块,横竖陈家寨”的故事。邵建德长子邵世昌、次子邵世明,他们及其后人或参加革命,或迁居他乡,后来该村已无邵氏居住。 董店子村是诸满邵连三(邵乾德)的庄子,曾有不少土地,他还是民国时期诸满社的社长。他们家出了三个革命者,邵世章是革命烈士,女儿邵霞、邵峰皆从军并参加了抗美援朝,是当时较有名气的姐妹“花木兰”。邵连三后人一部分居董店子,亦有迁往内蒙古、台湾等地。 南店村是诸满邵氏邵子厚(邵敦德)的庄子,是周边两千多亩土地的一部分,据说民国年间还打过“响场”,马蹄声、铃声响出十里开外。不过,南店的邵氏并不是邵子厚的后人,而是从狗山后迁出,他们是先迁往探沂英家疃,又迁往南店的,他们除了农耕,还是棉纺织布的手艺人,四邻八乡的人们都来南店邵家加工“本地布”。 另外,沂南县青驼镇小峪子村的邵氏是狗山后迁出,他们先是迁往了东旺, 后因分家方便耕种再迁往小峪子。 除了青驼一带的庄子,诸满邵家的庄子还分布在方城的张家街,汪沟的集前、闵家寨,新桥的于庄、西蒋,东蒙的巨庄,胡阳的六十亩湖等村,这些村庄的邵氏族人都是为了管理庄子而迁入,后定居于此地的。 不过,巨庄的邵氏实为两支,一支是诸满邵氏的后人,一支是胡阳镇邵家屯支的后人。
邵世统母亲孙孺人墓碑 碑文:
有孝子有慈孙虽殁之日犹生之年是寿母是夫人厥德不回其则不远 孺人孙氏,为薛庄孙君树立之女,█公讳堃德字顺卿之德配,█ █九岁于归,性情淑静,克尽█ █ █姑以孝,顺卿公素患神█ █ █于家道多疏忽,氏独相█ █ █克勤克俭,家业赖以不█ █。一子名世统,爱护备至,及稍长训教綦严,每有小过辄督,责不稍宽,故能少年老成,实家教之力也。清宣统三年,姑病殁,哀毁尽礼,凡慎终之事,悉心经营,务求无憾,而后已焉,戊辰岁,顺卿公卒,氏以莲汪堐及金雀山祖茔无处安葬,遂遵夫遗命,附于诸满村前姑墓之侧,氏生于清光绪元年,卒于民国三十一年,兹当立石表墓,特略述生前之懿行,以昭示后世云。 男邵世统孙… 叩立清邑庠生 庄清华撰文 鸿胪寺序班前费县教育委员庄建中敬书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岁次癸未季春上浣 榖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