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注:《邵氏闻见录》作者是伯温公,分卷编次、付梓是次子博公。伯温公著有《河南集》、《闻见录》、《皇极系述》、《观物内外篇解》等近百卷。
《邵伯温文章传略》 ——河洛春秋(2001年第二期) 作者:鲁晓霞 【鲁晓霞】(2020年资讯):教授、硕士秘书学教研室主任鲁晓霞,河南省洛阳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9年7月起任教于洛阳师范学院。曾获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洛阳市优秀专家等荣誉。 图转:(未详校)
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他是北宋中叶颇负盛名的理学大师邵雍之子。生于仁宗至和三年(1065),他闻见博洽,尤其熟悉当世之务。宋元祐五年(1090),邵伯温因河南尹与部使者推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任路州长子县尉。元祐九年,章惇为相,欲引用邵伯温,伯温因反对新法,不愿为官,义不至京师,可见其节很高。 宋徽宗即位,监华州华岳庙,改知陕州灵宝县,迁芮城县。后主管永兴军辉州三白渠公事。调任虢州刺史,为政宽厚;擢提占成都刑狱,严守蜀门,蜀人感恩。邓余利路转运副使,提举太平观。绍兴二年(1132年),邵伯温开始撰写《闻见录》,绍兴四年(1134)卒,年78岁。《闻见录》在绍兴四年伯温死时尚未定稿,后由其子邵博为之分卷编次,遂行于世。 一 邵伯温是思想家与政治活动家。他早岁逢王安石变法,中年经历元祐党争,晚年遭遇靖康之祸,出处进退大致“以学起元祐,以名节君绍圣,以言废于崇宁”,著有《河南集》、《闻见录》、《皇极系述》、《观物内外篇解》等近百卷。值得重视的是《闻见录》共20卷,又叫《邵氏闻见录》、《闻见前录》,是著名的宋人笔记之一。 《闻见录》主要记载北宋政事。邵伯温自己淡到写作此书的动机时说:“伯温早以先君之故,亲接前辈,与夫待家庭,居乡党,游宦学,得前盲往行为多,以畜其德则不敢当,面老景侵寻,偶负后死者之责,类之为书,日《闻见录》焉”。 所谓“蚤以先君子之故,亲接前辈”者,指的是受到他父亲邵雍及司马光等人的影响。 邵雍字尧夫,谥康节,真宗大中样符三年(1010)生,神宗熙宁十年(1077)卒。是北宋中叶颇负盛名的理学大师之一。他治易学,好预言,隐居不仕,但颇关心时速,臧否人物,与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并与其中的二程兄弟交往密切,又与当时名声很大的史学家、政治活动家司马光及韩维、吕公著、育弼等过从甚密。他们之间,思想与气质都比较一致,尤其是在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新政上持有共同的观点和态度。 在王安石开始变法并遭到司马光、吕公著、韩维等人反对时,邵伯温约有十二三岁左右,他“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因此,他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出于这样一种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政治气氛之下,所受到的反对变法的思想影响是极深刻的。一方面,他“闻见日博,而尤熟于当世之务“,是一位见识丰富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十分熟悉和了解围绕王安石变法而发生的种种人和事的掌故,一方面,他牢固地站到父辈的立场上,是一位最坚决的变法反对派。 邵伯温晚年.变法与反变法最尖锐、最激烈的斗争,已经变为历史的陈迹,但余波并未消失:相反,由于新的现实斗争的刺激.对过去历史的争论,又以新的形式,激烈地表现出来。这时,北宋王朝已近灭亡,国家险象环生。在追究造成这种危机的诸般原因时,一般儒士及官僚土大夫如杨时(字中立,号龟山,时任国子祭酒)等人,除指责章惇、蔡京等人误国外,最后都往往将责任归到王安石和他的变法上。杨时有一道上饮宗的奏章说: “谨按安石挟管、商之术,饬六艺之文奸言,变乱祖宗法度。当时司马光已言为害当见于数十年之后。今日之事,若合符契。” 此种观点可代表一般。 《闻见录》大致就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和政治气氛下撰就的。其所谓“偶负后死者之责”,正是欲举往世,以印证“为害于数十年之后”的论点。所以《闻见录》中,记王安石变法的事特别多,诸如变法与反变法派主要人物如王安石、章惇、吕惠卿、司马光等人的思想、观点、言论、活动,甚而至于个人的道德品质、家庭琐事、都不厌其详,录之卷中。其记事与议论从形式上看,对双方的优缺点都有列举,而从根本上说,其政治的褒贬是极鲜明的。例如对于反变法派,书中偶亦作点批评和反省,如认为反变法派对王安石有时过火,逼得王无路可走,只得任用章、吕辈来行新政,以致把情况弄得更糟,又如认为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像差役、雇役之争,双方都有错误,司马光与王安石一样,“皆早贵,少历州县,不能周知四方风俗“,故一主差役,一主雇役都有偏执之处等等。 然而总的来说,则备加赞扬反变法派的政治立场、政治远见,以及其道德情操等等。但他为了攻击政敌美化其父,往往编造故事,甚至有的荒唐可笑,未免是此书的一大缺陷。 此书前16卷记宋太祖以来故事,叙宋神宗熙宁变法,宋哲宗元祐分党,洛蜀朔党争颇为详悉。其中论党争而惜其各立门户,授小人以间,又引程子之言以为变法由于激成、可谓平心之论。然对于王安石变法颇多攻击,仍不免门户之 见。第17卷多记杂事。末3卷记作者之父邵雍言行,如觞女转生,黑猿感孕等等意欲神化其父,转涉荒唐。书中所记士林轶事以及诗话文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闻见录》的这种缺点,是由于撰者政治偏见产生的。但撰者毕竟是当年这场变法的闻见人,许多传闻又得之于论争的当事人司马光等,故记变法事件,于各派人士,颇具始末;司马光诸人的信件奏章,王安石“三不足畏"之语,亦见于此书;元祐之后,反变法派人物分为洛、川、朔三党,记载亦备。李焘编《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修《宋史》,有关王安石变法前后的一些人物的说法,就有采自此书者。如果除去其中的偏见与不实之处,此书仍不失为一本研究宋代这一段历史的有价值的史料之一。具体的细节描写。作者对于人、事、物、景之具体描写,特别是在个别要害之处的精雕细刻,能够给人以可触、可信的真感与实感。如读之,使人有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之真切。 此外,此书还记载了北宋初年朝廷及宫庭中的一些朝章制度,逸闻趣事,其第16卷之后多记引旧都洛阳形势及邵雍事迹,都可资治宋史者参考。清人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其于洛阳中形势三致意焉,似有感于当时不都洛而都汴,以致失其险阴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说:“其洛阳、永乐诸条,皆寓“麦秀黍离”之感。”邵伯温写这些事情时,洛阳早已轮人金人之手,有感于历代的兴衰而述及洛阳的形势,暗寓对北宋一代国策的检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周中孚等人的说法,可以参考。 二 笔记是一种随笔而录,杂谈琐语性质的散文。以记载或议论当代事、物为主, 或者谈道说艺、考辨学术,因其内容广泛、驳杂,故又称杂文或杂记;又因其随笔而书,不拘形式,故又称“随笔”。住往由许多形式灵活,篇幅短小、精焊而又互不连属的单篇文字集合为一书。这种文体滥觞于魏晋,发展于隋唐,而大盛于两宋。 宋代以前,笔记文往往与笔记小说混而为一,且不以“笔记”名书,至宋方独成一体,宋祁首以“笔记”名书,则宋人创制可知。 宋代笔记流传于世的多达几十部,大都辑录当代作者亲历、亲见、亲闻的事物,既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又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其学术考辨、论艺心得也多有发现,予人启迪;文笔多简洁淳朴,质实生动,且趣味丰饶。 《闻见录》中所记士林轶事以及诗话文评、文笔简洁生动,善于塑造人物形象。作者住往通过人物行动,语言来表现,如《闻见录》卷第一: “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以侦伺人情,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赵普每退朝,不敢脱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谓帝不复出矣。久之,闻叩门声,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共于普堂中设重菌地坐,识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普从容问曰:“夜久寒甚,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著,一糊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嘿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日:“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志之地,将无所逃。”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耳。”遂定下江南之议。帝曰:“王全斌平蜀多杀人,吾今思之犹敢耿,不可用也。”普于是荐曹彬为将,以潘美副之。明日命钟,彬与美陛对,彬辞才力不迨,乞别选能臣。美盛言江南可取,帝大言谕彬日:“所谓大将著,能 斩出位犯分之副将,则不难矣。”美汗下,不敢仰视。将行,夜召彬入禁中,帝亲酌酒。彬醉,宫人以水沃其面。既醒,帝抚其背以遣日:“会取会取,他本无罪,只是自家着他不得。”盖欲以慰德之也。是政以彬之厚重,美之明锐,更相为助,令行禁止,未尝妄戮一人,而江南平。皆帝仁神武所以用之得其道云。” 人物的语言、行动刻划细腻又传神,活生生地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如同电影镜头,在人耳目。 笔记的魅力在于以事理启示人,并不靠繁复的叙述和描写来感染人,一般都用“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白描手法。如: “太祖猎近郊,所御马失,帝跃以下,且曰:“吾能服天下矣,一马独不驯耶?”即以佩刀刺之,既而悔之日:“吾为天子,数出游猎,马失又杀之,其过矣。”自此终身不复猎。太祖朝,晋邸内臣奏请木场大木一章造器用。帝怒,批其奏日:“破大为小,何若斩汝之头也!其木至今在,半枯朽,不敢动。鸣乎,太祖于一 木不忍暴用以造其材,况大者乎?” 寥寥数语,生动简炼而又感情充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邵伯温还常用细节刻画人物。如: “文潞公幼时与群儿击球,入柱穴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球浮出,司马温公幼与群儿戏,一儿壁大水瓮中,已没。群儿惊走不能救,公取石破其瓮,儿得出。识者已知二公之仁智不凡矣。” 两个生动细节将二人童年好思聪颖的性格表现了出来。 书中内容广博新奇,有趣有益。见闻录是祚者私下自由撰述,较少受当时政治思想与道德的束缚,往往能见到历史的真实,人间奇闻,可以从中吸取知识,也可以从中得到欢愉。正如鲁迅先生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中说的:“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因为他们大可不必摆史官的架子。”在《致杨霁云》的信中也说:“宋明野史所记诸事,虽不免杂恩怨之私,但大抵亦不过基,而是往往不足以尽之。”与笔记的随意轻松的特性相适应,笔记的语言表现出特有的简约、幽默、隽永、传神;它们或论人,或叙事,或写读书观画心得,或记片断零星感想,信手拈来.随意而写,涉笔成趣。如《邵氏闻见录卷第七》: “张文定公齐贤,河南人。少为举子,贫甚,客河南尹张全义门下,饮啖兼数人。自言平时未尝饱,遇村人作斋方饱,尝赴斋后时,见其家悬一牛皮,取煮食之无遗。太祖幸西都,文定公献十策于马前,召至行宫,赐卫士廊餐。文定公就大盘中以手取食,帝用拄斧其首,问所言十事。文定公且食且对,略无惧色,赐束帛遗之。帝归,谓太宗日:“吾幸西都,为汝得一张齐贤宰相也。”太宗即位,齐贤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于丙科,帝不悦。有旨:一榜尽除京官通判。文定得将作益丞,通判衡州,不十年武位宰相矣。” 所用文字不多,但其对人物吃、语言、表情等细节的刻划,更像一篇精采绝纶的小小说。那引人人胜的故事,生动精妙的细节,曲折多变的情节,活灵活现的人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逼真如画的描写,可以给人以生动活泼的实感。写人如此,写景状物也是一 样。如: ”洛中形势,郏山在西,邙山在北,成皋在东,以接嵩、少,阙塞宜其南,属女几,边荆、华,至终南山。洛水来自西南,伊水来自南,右涧水,左湹水。隋文帝登邙山,对阙塞而叹日:“真天阙也”,今之洛城也。周公所卜,在其西北,郏鄢二山相属,定鼎于郏鄢是也。前临涧洛二水,故曰谷、洛阙,将兴王宫也。《洛诰》日: “我又卜湹水东,亦惟洛食。东汉洛阳,在今洛城东十八里,跨洛水,前直轘辕、北属邙山,极平远。西晋、后魏皆都焉。晋又筑金墉城在其西北。其山川秀润有余,形势雄壮,差不逮长安。长安东崤、函,东南荆、华,以属终南山,西南太白、鸡足山,又西秦陇、岐山,北梁山,东北雷首、中条山,与平阳诸山相属。泾、渭、产、澧、高、涝、 潏之水在其后前左右,以入于河。故尧都平阳,舜都蒲坂,周都歧山,文王都丰,武王都镐。秦初建国于秦,后迁岐山之阳,今宝 鸡是也。穆公羽阳宫基三良墓尚存。至始皇都咸阳,跨渭水为阿房宫。西汉都秦宫之东,今未央、长乐、章台诸宫城阀尚存。隋文帝初都汉宫,后迁稍东,枕龙首渠、山,筑长安新城,制度甚壮;南接华严川,以属南山,北临渭水,城南北三十余里,东南二十余里,汉末未史官在其苑中。唐因为都,又起东内,今含元殿、太液池故基尚存。又起南内,谓之兴庆宫,今池殿故基亦在。自东筑夹城复道,南至兴庆宫,又南至曲江,东跨灞、产以属骊山。山上起羯鼓望京楼,山下起华清宫,宫有温泉,以白玉石为芙蓉出水,为御汤、莲花汤、太子汤、百官汤。 其宫阙北临渭水,由华清宫东,离宫相望,以属东都。自尧、舜、周、秦、汉、唐,都城皆相近,高山大河,平川沃野,形势压天下。洛阳民俗和平,土宜花竹。长安尚有秦、汉游侠之风,地多长杨、老槐,耕桑最盛,古称陆海。前代英雄必得此然后可以有为,今陆沉于北狄,惜哉!洛中风俗尚名教,三月牡丹开。于花盛处作园圃,四方会艺举集,都人士女载酒争出,择园亭胜地,上下池台间引满歌呼,不复问其主人。抵暮游花市,以筠笼卖花,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东,故王平甫诗曰:“风暄翠幕春沽酒,露湿筠笼夜卖花。”“姚黄”初出邙山后白司马坡下姚氏酒肆,水地诸寺间有之,岁不过十数枝,府中多取以进。次日“魏花”,出五代魏仁浦枢密园池中岛上。初出时,园吏得钱,以小舟载游人住观,他处未有也。自余花品甚多,天圣问钱文僖公留守时,欧阳公作《花谱》,才四十余品,至元佑间韩玉汝丞相留守,命留台张子坚续之,已百余品矣。“姚黄”自浓绿叶出微黄花,至千叶,“魏花”微红,叶少减。此十品皆人姓得名,特出诸花之上,故洛人以“姚黄”为王,“魏花”为妃云。余去乡久矣,政和间过之当春时,花园花市首无有,间其故,则曰:“花未开,官遣吏监护,甫开,尽褴土移之京师,籍园人名姓,岁输花如租税。洛阳故事遂废。”余为之叹息,又追记其盛时如此。” 这就是一幅民情风俗的工笔长卷,作者运用疏放的文笔,写得景物如画,情趣盎然,宛如在读者眼前,令人陶醉,令人向往,令人惋惜。 明人所编《五朝小说》的序言,即曾论及宋人笔记说:“唯宋则出土大夫手,非公余慕录,即林下闲谭。所述皆生平父兄师友相与谈说,或履历见闻、疑误考证;故一语一笑,想见先辈风流。其事可补正史之亡,裨学故之阙。" 三 宋人好议论,宋文好言理。宋代古文运动的名家都是“尚理”的。邵伯温的议论文以《易学辨惑》为代表,在写法上援事证今,引类比喻都非常生动贴切,说理形象;同时条分缕析,叙议结合,使说理很透彻。 邵伯温所写文章质实浑厚,言事明理,精警透辟。他的语言不仅简约,而且 新鲜活泼,具有精炼而又生动的特点。他文章语言的生动活泼,还由于他在描写事物或论述道理时,善于运用比喻,把无形的、抽象的叙写对象化为具体可感,触目可见的形象。如: “张岷字子望,枢密直学士,逸之孙比都员外邮广西转运史道宗之子,与其兄峋子坚同年登科,兄弟皆有文学。子望尤喜穷经而恬于仕进,少从先君学。尝语人曰:“岷师事先生二十年,未尝见先生说重复语,先生之道深不可测。”日新如此。有洛中游春诗云:“平生自是爱花人,到处寻芳不遇真。谁谓人间无正色,今朝始见洛阳春。”言学于先君而方有所得也。先君和之曰:“造物从来不负人,万般红紫见天真,满城车马空撩乱,未必逢春便是春。”恐其自画而勉之,使其进也。” 将道理寓于诗歌之中,说理形象、生动,感染力强、他议论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结构严谨,气势旺盛,但并不剑拔弩张,锋芒毕露,而是婉转曲折,纡缓从容,往往以平易的辞语,就把道理说得极其透彻详备。叙议结合,顿挫转折,辩理透彻,显示出一种刚劲峭拔,雄健奇岖的风格。如《易学辩惑》开头: “沈存中《笔谈》象数一篇内直江南人郑曾为一书谈易,其问一说曰: “乾坤大父母也,复小父母也,乾一变生复得一阳,坤一变生垢。得一阴,乾再变生临得二阳,坤再变生逐?。得一阴。乾三变生泰得四阳,坤三变生否得四阴。乾四变生大壮得八阳。坤四变生现得八阴。乾五变生得十六阳。乾五变生剥得十六阴,乾六变得归妹本得三十二阳,坤六变生渐本得三十二阴,乾坤错综,阴阳各三十二,生六十四卦。夹之为书首荒唐之论,独有此变卦之说,未知其是非。予后因见兵部员外郎秦玦论 夬 guài 所谈,骇然曰:“何处得此法?”云:“尝提一异人受此历数推往古兴衰运历,无不皆验,尝恨不能尽其术。西都邵某亦知大略,已能洞吉凶之变,此人乃形之于书,必有天谴,此非世人所得闻也。予闻其言怪兼复甚秘,不欲深诘之,今邵某与 夬 guài 玠jiè 已皆死,终不知何术也。窃惟我先君易学微妙玄深,不肖所不得而知也。其传授次第前后,数贤者本末在昔过庭则尝闻其略矣。惧世之士大夫但见存中所记有所惑也。乃作辨惑。“ 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针对郑夬 guài 有关传闻提出疑问,进行驳斥,为下面行文张本,叙述经过简明扼要,清晰畅达。夹叙夹议,语言质朴,字字本色,句句平易。 要使文章具有不可置疑的说服力,一是靠周密的分析,二是靠充分而确凿的论据。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又说:“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这里既强调了论据的重要性,又说明了论据的主要类型。他首先指出,要很好地阐明一个问题,需要引用同类的事物来证明,作为论据。这些论据,又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成辞”,指的是古圣贤人经典性的话,犹如现在说的理性论据;二是“人事”,指的是具体的人和事,优如现在所说的事实论据。而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论据,都必须起到“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的作用。邵伯温的议论文大都采用事实论据来进行说理。如: “秦玦jué,字伯镇,未详何处人,后居毫社。有吏才,著书翰,亦好学问,尝 以屯田员外郎,知怀州。长先君一岁,亦称门人,在河南日欲从先君学,先君以其人好任,数未之许也。尝有书与先君云:“先生键道弥。”,固意谓先君靳其学不以告,先君答书其略日:“道满天下,何物不有之,岂容人关健邪?”后历兵部郎中判三司理欠凭由司,遂归于毫,书问常不绝,先君亦寄之以诗。先君既没。洛人李额端伯守官于毫,见之尚无恙,每语及先君之学也。 郑夬 guài ,字扬廷,后以字为名,江东人,客游怀卫间,依大姓宗氏,亦尝欲受教于先君。先君曰:“吾学于李挺之也。忘寒暑,忘昼夜,忘寝食,忘进取,挺之有所言,吾必曰:“愿略开端。”无竞其说,请退而思之,幸得这以为然,方敢自言或未也。归 而思之,得之而后已。又走四方就有道而正焉。今足下志在口耳,又多外慕,能去是而诚心一意然后可以语此学。固不能也。后秦玦jué在河内尝语郑夬 guài以王,天悦传授先君之学,有所记录。郑夬 guài力求之,天悦恶郑夬 guài浮薄不与。不幸天悦感疾且卒。郑夬 guài闻之赂其仆,就卧内窃得之,遂以为已学著《易传》、易测明范五经,明用数书,皆破碎,妄作穿凿不根。尝以变卦图示秦。既窃天悦书,遂去宗氏入宗师入京师补国子监生得解省试策,问八卦次序,郑夬 guài以所得之说对主司异之,擢在优等。既登第,游公卿门,以其所著书为报贽焉。后调太原府司录执政荐馆职者数人将召试为转运李遇卿发其赃罪,报窜南方,遇赦得自便,复事游遏尝过洛来见先君,惭怍引咎。先君曰:“足下向以拙者之言为然不至此也。”不肖在童稚尚能记其状貌,白晰、短小、轻狷人也。后卒。以穷死。秦谓必有天遣恐指此而言也。郑夬 guài之所著《易图》非是其说,或有然者,窃书秦实知之。乃骇然叹曰:“何处得此法?”又谓自得之异人。西都邵某闻其大略,已能洞吉凶之变何其小也?谓得之异人。西都邵某闻其大略、已能洞吉凶之变,近乎自欺矣。先君易学渊源传授本末,率不能知,独以为洞吉凶之变何其小也。谓得之异人,非世人所闻,尤为圣诞。然亦有谓,盖指陈希夷而言也。” 即物明理,前后呼应,形象生动。 总之,邵伯温写文章挥笔著常言,天然质朴、言辞似肺腑中流出,无论记叙还是议论都呈现出平实、朴素的特点,确实做到了“言了于耳,则事味于心;文察于目,则篇留于手。“即文章用意要深切,言辞要浅显,于浅处见深,这才是“渐老渐熟”的佳境。 注释: ①《宋史》本传引赵鼎语。 ②邵伯温:《闻见录》自叙,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8月版 ③《宋史》邵伯温传。 ④《宋史》邵伯温传。 ⑤《宋吏》杨时传, ⑥邵伯温:《闻见录》卷十五引程颢言,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8月版。 ⑦郡伯湿:《闻见录》卷十一王荆公知明州郑县条,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8月版。 ⑧邵伯温:《闻见录》卷十三李承之特制条,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8月版。 ⑨邵伯温:《闻见录》卷十三哲宗即位条,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8月版。 10、邵伯温:《闻见录》卷第一,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8月版,第4一5页。 11、邵伯温:《闻见录》卷第一,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8月版,第6页。 12、邵伯温:《闻见录》卷第九,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8月版,第97页。 13、鲁迅:《忽然想到》,《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59页。 14、鲁迅:《致杨弃云》,《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22页。 15、邵伯温:《闻见录》卷第七,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8月版,第68页 16、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第十七,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8月版,第【84一186页3 17、转引自刘叶秋著:《历代笔记概述》,中华书局1980年6月版,第79页。 18、邵伯温:《易学辨惑》,《四库全书》第九卷,第407页。 20、邵伯温:《易学辨惑》,《四库全书》第九卷,第403页。 21、邵伯温:《易学辦惑》,《四库全书》第九卷,第408一409页。 22、王充《论衡·自纪篇》。 [责任编辑 周景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