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溪斋名碑篆额 ──岳阳楼“天下四绝”之四 北宋岳阳楼“四绝”流传至今,唯“邵篆”后人的误解较多。近年出版的有关书刊,除《范仲淹新传》等个别著作外,凡言及此,都释为“邵竦篆刻”或“邵竦刻记”,有的甚至说刻的就是雕屏。前些年,有人在岳阳楼办了个蜡像馆,竟将邵竦塑成一个挥锤舞錾的老石匠。 最早记载岳阳楼“四绝”的是郑民瞻,确实记叙得较为简略。但继而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就说得比较清楚:“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政成,增修岳阳楼,属范文正公为记,苏子美书石,邵竦篆额,亦皆一时精笔,世谓之‘四绝’云。”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说得更明白:“四绝碑,滕宗谅守岳,取岳阳楼古今赋咏刻石于上,范文正公为之记,苏舜钦子美书其丹,邵竦篆其首,时称四绝碑。”所谓“邵篆”,是邵竦为苏子美书丹的范文正公《岳阳楼记》石碑的碑首“篆额”。即用篆字书写《岳阳楼记》的题目。清代王芑孙《碑版文广例》卷六对此解释得更清楚:“碑首或刻螭、虎、龙、雀以为饰,就刳其中为圭首,或无他饰,或直为圭首,方锐圆椭,不一其制。圭首有字,谓之额。其额书,篆字谓之篆额,隶字谓之题额。”这是碑刻中一种较庄重的作法。碑的首部浮雕蟠螭或龙虎朱雀纹饰,在中间挖錾出一片似古代玉圭呈三角形状,称圭首,亦可凿成方形、圆形、椭圆形,形制多样。圭首有字的叫“额”,额上书体用篆书的叫“篆额”,用隶书的叫“题额”。今日岳阳楼碑廊嵌有清代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碑,可作为佐证,其落款:“张德容撰书并篆额。”便是说文章他写的,正文是他书丹,碑首篆书题目也是他写的。 邵竦到底是何等人物?他与范仲淹、滕子京又有什么关系? 邵竦字溪斋,宋代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史称他素有节行。王琪守润州时,将他推荐给朝廷,皇帝赐号“冲素处士”。他与弟弟邵饣必并以篆书饮誉于时,邵竦尤工“钗股篆”。范仲淹守桐庐(今浙江杭州市西南)时,在严子陵钓台建了严先生祠堂,并撰《严先生祠堂记》,这篇记便是请邵竦以篆体书丹刻石的。范仲淹在给邵竦求墨宝的书信中写道:“今先生篆高四海,或能枉神笔于片石,则严子之风,复千百年未泯。”其推崇敬慕之意是很高的。邵竦崇尚严子陵的为人,亦仰慕范仲淹的品格,接信后欣然允诺。此碑后世称为奇观。关于邵竦的书法成就和事迹,宋代陈槱的《负暄野录》,岳珂的《宝真斋书法赞》,及《墨池编》、《书林纪事》等都有记述,皆称他“以篆显于天圣间”,“以篆书名于时”。宝元元年(1038),范仲淹知润州(今江苏镇江市)时,滕子京因于九华山服母丧期满,在赴湖州任所途中,转道丹阳,拜访范仲淹,并与邵竦有过一面之缘。楼成,求范记、苏书,再请享有盛名的篆书家邵竦“篆额”,这便是自然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