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1025|回复: 0

收藏家邵宏国与“椽檐遗珍———四明古代砖瓦展”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440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27
发表于 2018-3-10 16: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收藏家邵宏国与“椽檐遗珍———四明古代砖瓦展” 
2015-02-01 08:16:39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砖和瓦当是不可或缺的。瓦当也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不仅起着保护木制飞檐的作用,还有美化的效果。
昨天,“椽檐遗珍———四明古代砖瓦展”在宁波服装博物馆开展,展出由鄞州区收藏家协会会员邵宏国收藏的瓦当、滴水、脊兽、邸吻、制瓦模具、城砖、墓砖等传统建筑的砖瓦构件百余件,年代跨越近2000年。
记者 林旻 通讯员 李本侹/文 记者 崔引/摄
收藏瓦当起源于随手捡起的缘分
邵宏国是台州人,20多年前因为工作来到宁波,一直对老物件感兴趣。十年前的一天深夜,住在海曙区三支街附近的邵宏国听到屋外传来很大的声响,“半夜三更,挖掘机好像在挖化粪池。第二天早上起来,看见很多碎砖碎瓦被挖出来扔在路边。我捡了几块瓦当,有花纹,也有兽面,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留了下来。”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平常经过废弃的土堆或杂乱的工地,邵宏国都会条件反射似的特地留意。这些看上去“灰头土脸”的瓦当,都是邵宏国珍视的宝贝。
去年,宁波市开展“五水共治”行动。鄞州区的河道整治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除此之外,鄞江的洞桥和栎社的后仓也是他常去的地方。
在众多的收藏品中,瓦当算是冷门,经济价值也不高。邵宏国坦言自己被瓦当独特的趣味所吸引。“宁波人收藏瓦当的不多,北方比较多。我特地去南京的六朝博物馆看过陈列展出的各种六朝建筑瓦当,有人面纹、兽面纹、莲花纹等等,其中人面纹有男有女,有开口大笑,有沉思,也有满面愁容的,所以人面瓦当也被比作六朝的QQ表情。”
起源于西周早期的瓦当,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形态和花纹。一枚小小的瓦当,正雕刻着千丝万缕的城市印记。
宁波地区所存最早的瓦当实物
昨天,记者一走进宁波服装博物馆,就看到一幅巨大的海报上印着一面笑容可掬的人面瓦当。邵国宏给它取了一个和气的名字:“笑眯眯”。
“这面瓦当是在1975年宁波东门口考古之后发现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特有的一种瓦当。差不多类型的还有几面。由此也可说明,早在三国时,宁波三江口一带就有人居住了,而且还应该是名门大户。”邵宏国手里的这面人面瓦当也是目前宁波地区所存最早的瓦当实物。
《山海经》里记载,人面纹流行于东吴中期至东晋初期,“看上去是人面,其实是人面兽身,千万岁的野兽会变成这个样子,被当时的人视为长寿的象征。”东吴人面,又是三国东吴管辖城市瓦当的代表。邵宏国说,从南京的考古来看,大多只有贵族人家的房子才会用人面瓦当。晋晚期,为了辟邪,青龙、白虎等兽面瓦当也逐渐出现了。
唐宋时期,瓦当的形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建筑的特点是大而气派,所以建筑上的瓦当的形状也有所改变。加上当时佛教的广泛传播,莲花成了瓦当上的主角。到了宋代,流行种什么花,就会在瓦当上刻印上花的样子,牵牛花、向日葵、菊花都有,说明宋朝人更注重生活品质。”此时,中国南北地区的瓦当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别,北方依旧流行兽面,而南方以花卉为主。
“瓦当有着十分明显的地域特色,沿海地区宋代的瓦当上已经出现了一种波浪纹,因为当时的房子大多是木结构,容易着火。当时人们就以此祈福,以水祛火。”邵宏国说,到了民国,瓦当变得越来越小,随着建筑材料的改进,瓦当更多的作用是用来装饰了。
见证宁波地区的主要砖瓦产地
就在一星期前,邵宏国在机场路一带的河道里找到了一面距今约1000年的“如意纹瓦当”。“你看这个图案,六个如意围成一圈,中间是宝相花,有着顺心、如意的寓意。这种花纹流行于南宋到元代的过渡时期。”元代宗教盛行,瓦当上的荷花图案越发逼真,寄寓吉祥、平安。
在展品中,5件有着“万瓦不及一模”之称的瓦当模具,与一面带有“小溪出品”的瓦当一起,讲述着鄞州区洞桥、鄞江镇一带在历史上曾经是宁波地区重要的砖瓦产地这一事实。
宁波自汉六朝以来,砖瓦窑墓砖烧制的比较多,到了唐宋时期,造房建城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烧窑产业。
清著名历史学家全祖望,从小住在西乡洞桥的沙巷口,当地族人以烧窑为业。全祖望7岁时,族人拦住了他的去路要他作诗一首,他脱口而出:“一缕青烟上碧霄,月丽嫦娥鬓熏焦。天将差使来相问,十八太公烧瓦窑。”
邵宏国从展柜里找到一面民国时期的瓦当,“这个瓦当上面清晰地刻着‘小溪出品’四个字,可以推断就是在鄞江镇这一带烧制的。”原来,烧窑的场地必须要有宜于制砖瓦的黏土。其次必须靠近溪流、河港,便于取水和运输。其三是有山林可提供柴薪。于是,鄞西的鄞江镇、洞桥镇、集士港,鄞东的东钱湖、姜山、横溪等地都曾经有过小型的窑场,达数百处之多。“著名的小溪梁桥窑就是全氏族人烧窑的地方。”邵国宏告诉记者。
让更多人看到经典的传统建筑构件
除了瓦当和模具,展品中还有不少脊兽、城砖、墓砖,很多都是邵宏国不期而遇的。几颗宋元时期的陶球,也是当时达官贵人闲暇时的把玩之物。
1915年5月17日,周作人在绍兴马下桥得残砖“凤皇砖”,砖文有“凤皇三年七”,视若珍宝。“相对来说,凤皇砖并不罕见,但因为《周作人日记》中的描述,刻录着这个年号的铭文砖成了很多人争相追逐的藏品。”在本次展览中,邵宏国也带来了几块珍藏的铭文砖,其中就有一块来自三国的“凤皇元年”,即公元272年,比周作人的“凤皇三年”还要早。“三国以前的砖比较少,两晋时期的砖就多了,这跟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两晋时北方移民大规模地迁徙到了南方。”
在另外一块铭文砖上,刻着“大户陈严”的字样。据邵宏国介绍,这是以前宁波古城墙上的砖块,以表明建城墙的时候这个人参与出资。“我所收藏的古砖瓦,要么拾于荒野废砖堆,要么拾于五水共治的古河道,还有一小部分从长期在挖泥堆挖瓷片的老人家那边收到,以宁波本地占大多数。近年来新农村改造、河道清洗都能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东西,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这些经典的传统建筑构件重现在现代的视觉中。”
本次展览由鄞州区收藏家协会和宁波服装博物馆联合举办,免费向市民开放。展览将持续三个月。

本网已改文章标题      配图另选

  • 以下附件需要回复 1 次可见,已回复 0
  • 1、u=1091147530,4024334541&fm=27&gp=0.jpg 15KB 已下载 0 次
  • 2、timg.jpg 13KB 已下载 0 次
  • 3、微信图片_20180307142115.jpg 76KB 已下载 0 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广东龙囗下村邵晔谏议庙遗址
下一篇:肖岩公纪念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1-22 06:54 , Processed in 0.05462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