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1064|回复: 0

《愧对爹娘罪己录》/邵福亮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440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25
发表于 2018-8-23 10: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子欲孝而父母不待——《愧对爹娘罪己录》
2008-04-27
《愧对爹娘罪己录》是我耗时最长、倾情最多、震撼最强的一篇散文,字字泣血,句句淌泪。最初发表在由邱县文联主办、我任总编的《清凉江》2005年12月26日试刊第二期第四版的“浮生感悟”专版上,即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至今余波未平。该文能在“第二届中国西柏坡散文节”上荣获一等奖,闯入七强。于是,《愧对爹娘罪己录》创作的前前后后,不经意间,就一股脑地萦绕于脑海,呈现在眼前……
一、放歌悲绝祭娘亲
谁人不曾养育人,哪个不曾被哺育?天下难得父母心,世上最贵慈母恩。惟其难得,纸上才难现;因其珍贵,笔下才难真。文坛奇才有多少,写透母恩有几人?
娘亲姓贾名讳银梅,河北省邱县南辛店乡八郎寨村人氏,姊妹五个,排行老大。嫁于香城固乡西石彦固村邵门书钦,育有三男二女,我于三男中排行老二,五子女里位居第四。
娘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五短身材,弱不禁风,常年打嗝,脾气温和,与人为善。
娘亲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个受气的角色,在内受爹爹的气,在外受邻里的欺。但好在娘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她老人家一生吃素,初一十五烧香,逢年过节祷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是她一生的处世之道。她说她能看见“娃娃山”。她说我和三弟是河边的两棵白杨,长得一般高——都会“成势”的。等到两棵杨树长得很高时,她就进了树后的一座小庙里去了。
直至1990年8月我参加工作后,才陆续给爹娘安上了电,购买了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隔三八五给老人家买些“好吃头儿”。有一次,我给爹娘买了一些“旺旺饼”。可谁想,就是这“旺旺饼”险些要了娘的命。她听从了爹的劝告,楞是把防腐剂也吞进了肚里。结果,上吐下泻,输了好些天的液才过来劲儿。更不可思议的是,“办了没理事”的爹竟要求娘千万别告诉在县城工作的我和三弟。结果,时过好久,娘才悲戚地告诉了我这一切,并一再嘱咐我说:“二小,以后千万别再给我买那些稀罕东西儿了!”
再后来,正在厨房里烧火蒸馒头的娘为了找跑出去的羊,回来后就看见厨房已经是“狼烟四起”,肯定是锅灶里的火把儿引燃了堆放的柴草。结果,下了晌的爹把我娘骂得是狗血喷头,体无完肤。娘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躲到了同村的我二姐家。我们一直怀疑正是那次火灾和辱骂要了老娘的命。肝癌在我们乡下叫“气鼓”,十有八九是在生真气惹的祸。
在娘去世的半个月左右,她曾褪下陪伴大半生的两个银戒指,要送给她待如闺女的儿媳妇儿,边褪边说:“大概阳间没有我吃的饭了,我把这两戒指送给你们吧!”我连忙给娘重新戴上……
在娘去世的前九天,她老人家已经处于严重的肝昏迷状态。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提醒我抓紧让娘回老家,否则,一旦出现意外,还要杀公鸡“招魂”。哥哥姐姐在位于县城的我家的客厅里哄劝娘,我则躲到厨房里泣不成声。
“大城市的好医生还治不好我的病,咱村里的‘赤脚医生’管什么用?”这是娘不愿回去的理由。等她老人家同意后,我坚持要找辆车送,可哥哥却坚决不同意,说那不吉利,坚持要用他家的三码车接。这大概是对“接生送死”最传统也是最蹩脚的诠释了吧?!三码车是娘生前乘坐的倒数第二次机械化交通工具,九天后她就躺在“小庙”里被拖拉机拖向了墓地。1996年8月27日(旧历七月十四)13时许,娘亲撒手尘寰,享年64岁。
娘亲走后,我总是想为娘亲写点儿什么东西,但一直是欲哭无泪,欲写不能。直至她老人家走了两年后,也就是1998年9月8日,我写了一篇《放歌悲绝祭娘亲》。通过“掀开娘的柜盖”、“整理娘的梳妆台”、“端详娘的照片”、“坐在娘的床头”等蒙太奇式的段落,回忆起了娘亲生前特别是病后的点点滴滴,依旧让我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二、痴呆前后两个爹
家父姓邵名讳书钦,1933年2月2日(旧历正月初八)出生于河北省邱县香城固乡西石彦固村,生相旧历属小猴,新历属大鸡。姊妹五个,排行老二;兄弟四个,排行老大。因患老年痴呆症,历时近一年,虽经多方医治,然终无良方,遂于2005年11月5日19时半许不幸辞世,享年72岁。
家父勤劳一生,没有文化。从12岁就开始赶着耕牛犁地。当时,他又瘦又小,也不得不赶着高他尺许、宽他米半的老黄牛去耕地,只见牛犁地,难见扶把人。稍有不慎,就要遭到我祖父的毒打……后来,逃过荒、要过饭、掌过厨、卖过菜、唱过戏、养过羊,当过小队长,这是一生中当过的最大的“官儿”。娘走后,爹本有意再婚,但迫于压力,不得不放弃。他一个人后来一直靠放羊,与羊为伴,一向开朗的他变得沉默寡言,直至因患脑血栓,脚面浮肿得像“发酵的窝窝”才不得不忍痛割爱。也便开始了“大风车”式的生活。
家父2004年底初发脑萎缩时,情势甚重,不省人事。我曾与2005年2月15日撰文《痴呆前后两个爹》,也曾于父亲的病床前赋诗弄词曰:“病榻之旁兮,父子惆怅;痴呆何去兮,叩问上苍。上苍无眼兮,人生苍茫;凡我亲友兮,为父祈祥。”“父子兄弟好姊妹,欲挽南山不老岁。为人子嗣须尽孝,忤逆养得忤逆鬼。”
在《痴呆前后两个爹》的结尾我如是写道:“夜深人静,孤灯凄冷,头上三尺有圣灵,天人合一赋孝情。天纵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缘无终。判若两人也是爹,对天誓结万世盟。今生幸做爹的子,父父子子永无穷。来吧,痴呆的爹!紧紧揪住同你一样痴呆的我——你的儿子——傻福亮的手,让咱爷儿俩生死与共,不离不弃,并肩穿刺这寒冽的冬夜,合力冲抵那温煦的春明……”但这一切都没能挽留住他老人家的生命,他最终还是化作了一缕青烟冲天起……

三、愧对爹娘罪己录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子欲孝而父母不待(在)。跪在爹娘的墓前,不尽的哀思凝固成贡品,冰冷的泪水点燃起纸钱,撕心的哀嚎传扬久远,咫尺的隔阻牵连生死,裂腹的情殇雕琢缺憾。我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的闸门。于是,《愧对爹娘罪己录》就在如泣如诉,和着泪,滴着血,断断续续,串成念珠,超度爹娘的亡灵,净化自己的心灵……
“娘走九年余,爹烧‘七七’日,久丧母近失父的我,梅津斋内,孤灯夜下,五味俱全,五脏俱焚,追忆爹娘生前往事,纷纷扰扰,历历在目,萦绕脑海,扯不断,理还乱……爹娘对子女的恩情高耸入云端,深插逾海底。然而,我对爹娘孝敬又如何呢?泪眼不敢面对爹娘的遗容,恍恍惚惚,只有一个‘愧’;心灵不能直面自己的良知,懵懵懂懂,惟有一个‘罪’”。并列举了“娘的生日——活着而且头脑清醒的我们不知,我们的生日——走了而且老态龙钟的娘定知”、“爹的生日我尴尬得知,挂着羊头卖狗肉”、“爹续弦无果,孤独度残生,爹至怜、我至憾”、“多摊点东西不太情愿,多占点时间不太想干”、“轻壮年重老年,重病后轻病前,重物质赡养轻精神疗养”、“正常尽孝落孝敬,浪得虚名”、“溺爱儿女,冷对爹娘”、“轻生前赡养,重走后厚葬”八条罪。这是对良知的拷问,这是对灵魂的剖析,这是对伦理的反思,这是对丑陋的抨击。
我向以为,一个人一生亲情圈最重要的有三种人,一是父母大人,这是养我们大的人,对老人要敬爱;二是配偶爱人,这是伴我们老的人,对对方要亲爱;三是儿女后人,这是送我们终的人,对他们要疼爱。一个人可能没有爱人,也可能没有后人,但绝不可能没有大人。人间亲情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然而令人可笑又可气、可怜又可悲的是,世人对儿女是溺爱,对爹娘是冷待。任凭儿女撒娇,听不得爹娘唠叨。对儿女,总是有求必应,不求亦主动,捧到手里怕洒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儿女指上,我们就恨不得马上就上九天揽月;孩子指下,我们就巴不得立马下五洋捉鳖。对爹娘,总是不问不吭,不求不动,拨拨转转,不拨不转,甚至拨也不转,顶着不干。更有甚者,不但自己不孝,而且串通兄弟姐妹、阻止孙男嫡女对老人好。
巴金老人说:“花言巧语给谁也增添不了光彩。过去的事情是改变不了的。良心的责备比什么都痛苦。想忘记却永远忘不了。只有把心上的伤疤露出来,我才有可能得到一点安慰。”有人说,《愧对爹娘罪己录》整个结构像开了“药铺”。我说,不但开的是“药铺”,而且是一爿“中药铺”,是标本兼治的苦口良药,是杜鹃泣血的苦心劝告。就是没有给我治疗“癌症”的后悔药。有人鄙视作者,我表示敬佩,因为他们是对爹娘无愧无罪的人——好可敬!有人同情作者,我表示感谢,因为他们的良知未泯灭——尚可爱!有人说,文章中间大段大段地穿插河南坠子《老来难》、《报母恩》、《十大劝》,涉嫌抄袭,我表示理解,因为他们在传承与剽窃区别的无知。有人说,“好多人还不如你呢?这又有何必呢?”正是如此,才更激发出我写出来的勇气;正因如此,才更有意义!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鞭辟入里层次分明,借古讽今回味无穷。因此,《愧对爹娘罪己录》痛而重。

  • 以下附件需要回复 1 次可见,已回复 0
  • 1、13021344908518.jpg 20KB 已下载 0 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邵福亮诗选
下一篇:邵氏赞歌 /邵新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1-22 01:02 , Processed in 0.05103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