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1244|回复: 2

序文

  [复制链接]

2152

主题

2441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33
发表于 2018-9-12 13: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邵氏族谱序
盖闻吾邵氏自明洪武三十五年,吾太高祖讳九公与兄八公由云南乌沙卫①从魏国公徐辉祖②军来援山东,八公适高密③,九公留戍雄崖所为京参军。后永乐二年,吾高祖讳课士、课真、彦武、彦成兄弟四人,以父久役投外,始携家属来墨邑城东北五十里青山前,因卜居焉。而隸雄崖所军籍,迄今不下五、六、七世,而探本溯源多有不知者矣,信哉!陶靖节先生④云:“同源分派,人易世疏”,忾然寤叹。念兹厥初,每读此而反覆思之,恐传世渐远,族姓日繁,迟延愈久,掇拾愈难。今不思所以维繁之则疏,疏则祖宗之命脉睽矣。毋乃为于孙之罪与小子,经窃不自量,迺敢于训蒙之暇,博询族众,凡世系之可考者,谨详著于左,因弁数言以示不忘云。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岁次丁未三月六世孙五经薰沐谨识
录自山东即墨青山支《邵氏族谱》
①云南乌沙卫:又云乌撒卫。今属贵州省威宁县和云南省镇雄县一带。明洪武间,朝廷征戌西南边境,采用“卫所制”,为一种军政合一的地方建制,即“军屯制”,平时种田,战时为兵丁,因而可带有家属。建文帝时,燕王朱棣靖难,中原混乱,人口失所,调西南卫戌军移师山东等地。明永乐年间又向山东包括青岛一带移民,一部分是“卫所”的官兵,一部分是农民。这些移民分别来自山西、云南。 案谱云:邵氏一支所谓“七网”支来自山东沿海烟台、青岛等地区,而山东沿海邵氏恰恰是云南乌撒卫的邵氏传人。又根据即墨留村镇大村和朱家庄《邵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邵氏兄弟二人,由云南乌沙卫从魏国公徐辉祖来援山东,后碾转来此立村。”故“网上邵”的迁移路线为:即墨、青岛沿海邵氏由从军云南乌撒卫—---换防到山东沿海------再散迁居东北。
②徐辉祖:(1368年~1407年),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明代大将、中山王、魏国公徐达长子,初名允恭,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气,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1385年袭爵魏国公。历洪武、建文、永乐间,卒追赠太师,谥忠贞 子裔世系魏国公第十一代。《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
③高密:今山东高密市。
④陶靖节先生:乃东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庐山区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出仕为彭泽县令时弃职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东晋名将陶侃九世孙。
邵氏族谱源流序
读《生民》①之诗,知我邵氏族之所由生也。邵氏族始自后稷。姜嫄出祀郊禖③,见大人迹而履其拇,遂歆然震动有娠,是生后稷。后稷生不窑,不窑生鞠陶,鞠陶生公刘,传十世而至太王,始迁歧周,以开王业。太王生王季,王季生文王⑤。文王第四子有功王室,封采邑于召,是为召公。后子孙以国为姓,传世至穆公虎、简公盈,皆仕周为公卿。其后子孙益众,散从四方。至西汉时,传十一世有信臣,宣帝元康中为太守,其孙曰为青州太守,避事加邑,始改今之邵氏者焉。传六世有曰驯字伯春,东汉时为安乐太守,从居衡漳。自两汉历唐,谱书(蠧)缺,略而不著。至宋时,传十九世有讳德新者,自衡漳从汴,德新生令进,令进生古⑥,古生雍字尧夫,谥康节。公居洛,遂为河南人,康节公乃洛阳之始祖也。其子伯温、仲良皆葬于嵩县之新店⑦。康节公三世孙:长曰溥,次曰博,俱从高宗南渡居都杭州,居浙为南迁之祖焉。其后康节公子孙,有自洛迁居山东海丰县者;有自洛迁居山东高元县者;有自洛迁居山东文登县者;又有由洛迁居山东文化县、海阳县者以及迁曹邑、迁城武,书不胜书。惟我光祖、念祖元末年由洛迁砀,乃砀山之始祖也⑧。其后裔讳仲铭与讳者,洪武初,避乱从居宁陵,仲铭公湖公又我宁陵之始祖也。自康节公至仲铭与湖公念二十世,仲铭公与湖公至中字行,又十四世矣。吁我族人耕读为业,贤愚不等,知者鲜而不知者多。余虽不才,见洛阳老谱与我宁陵族谱,谨志其大略焉。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23年)岁次癸酉丑月中旬康节公三十七世孙世卿、三十八世孙泽棠敬书
录自一九八八年版河南商丘宁陵《邵氏族谱》
①《生民》:乃指《诗经•大雅•生民》诗歌。其文为周人陈述始祖后稷诞生经过及播种五谷成就。
②后稷:云为帝喾之子,为尧帝农师,周人尊为始祖。
③祀郊禖:出自《生民》诗歌。禖:méi,禖是送子之神,祭于郊外。
④“见大人迹而履其拇,遂歆然震动有娠”句:出自《生民》中:“履帝武敏歆(xīn)”:履:践踏。帝:上帝。武:足迹。敏:通"拇",大拇趾。歆,心有所感的样子。履帝武敏歆(履:践,踩。帝:天帝。武:指足迹。敏:通“拇”,足迹的脚拇址。歆:欣喜。即帝喾元妃姜嫄踩踏天帝的脚印而欣然怀孕,而后生下后稷的故事,乃为周民族的传说。
⑤后稷至文王:此为周世系,出自司马迁《史记•周世纪》载。
⑥“德新……令进生古”句:案《康节公墓志铭》《古公墓志铭》《都昌谱》《弋阳谱》皆云:洛阳康节公世系为“令进生德新,德新生古,古生康节(雍)及睦”,此谱述世系乃衍误也。
⑦“伯温、仲良皆葬于嵩县之新店”:案《嘉州犍为志》:建炎二年,伯温避金兵乱,携眷迁蜀之犍为,卒葬犍为邑黄花冲。仲良殁葬未详,考今之嵩县之新店,康节、古公墓茔今存,而未见有伯温、仲良二公墓茔。故此述存疑。
砀山:今安徽亳州砀山。
邵氏族谱序
吾曩者有志修谱,闻城南曹木庄宗颜公修谱四卷。及予至曹木庄,谱已失矣。但得康熙年间砀山竹隐公所叙之谱,且多所涂改,似乎谱稿长门、二门叙皆完全,至于三门、四门皆自八世叙之已失名数世,至于四门八世祖又失名矣,因纸破字未全也。竹隐叙谱至今已百有岁,则谱之叙也诚难。予则或得之神主,或闻之父老,幸而叙至于今。予本村与城南广福张皆二门也,所叙无缺。城东北王庄长门利宪之后,亦叙至于今。而修德以异姓为嗣,异姓乱宗,律有明禁,不可入谱。城北古桃园集东长门佩玉之后,今无此集庄名,即曰曹佩玉。其五孙以异姓为嗣,今亦不必叙矣。至于三门、四门或绝或迁,皆不可考。吾始祖本姓邵氏后,误以曹为姓,生则曹,而死则邵,不忘本姓也。迨其后水患频仍,神主漂没,碑记汙淹,而修主立碑者则以为生既姓曹,死亦不必邵矣。呜呼!何时可以复姓也?不意仲铭公十四世孙生员中和公忽有复姓之志,每村人丁城内册簿一一具呈改正,其意甚善,其功甚巨。自今以后,皆以邵氏为姓,岂不休哉!而且祭祖睦族每年二次,吾始祖与八曹始祖一年各享一祭,上慰祖宗之灵爽,下启子孙之孝思,更属可嘉。中和公与我先人孟县公祭祖睦族有同志焉,则中和公有功于邵氏也,岂浅鲜哉!是为序。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三月中浣三十七世孙生员如熏字灿亭号竹溪拜撰
录自一九八八年版河南商丘《宁陵邵氏族谱》
兰陵邵氏族谱序
今夫黄河之水沧茫不知其几万里,而溯本者必穷其源于崑崙是崑崙者,河之祖也;造暦之元,绵亘不知其几千载,而握要者必归其根于甲子;是甲子者,暦之祖也。物且如此,人亦宜然。则家谱者,正人之所以尊祖也。尊祖则敬宗,敬宗则兄弟和,兄弟和则子孙宜,谱之义大矣哉!余家世孤竹,飘寄于峄,生既晚,孤且少,高曾而前固罔,所闻知即祖若父之近,且切者亦摹拟想像不可得其详。尝欲走马故园访求谱牒,亦如穷水之源寻暦之根者,而泥塗跧跗超乘无由五夜扪心不禁清泪之几洒也。邵子吉臣、思陶东陵分派,西洛肇基,移籍于峄,为鄫望族,其由来旧矣。常有志于族谱之修,予固竭力激劝,许以赞襄,不意二子迍邅坎坷,遇与志违,倏忽三五未观厥成。幸有砀山竹隐邵子庐墓之次,纂修狐父城谱,业己告竣,因决志博徵世系,彙为大成一书,始则宁武郑荣,次则东娄鞏洛,次则星垣沙随。迨壬辰仲春,洛阳宗主力则公始存竹隐。至于峄邑始迁之祖名字莫考,惟见于荆山宝峰寺元太定二年碑刻,有忠勇指挥讳者,世系无传,亦不敢确叙,谨依墓碑起自会祖,阙其疑正,所以示信也。会祖而下则详为叙纪焉,则有有容、吉臣、思陶、齠龄其人纂成者,厥惟竹隐自春徂夏缮写成帙,咸索予言以弁其首,余何言哉?人有祖而人尊之,人有宗而人敬之,人有兄弟而人和之,人有子孙而人宜之,万川皆是同源,千载总归一本。而余浪迹天涯,追修无期,夫固有自哀之不暇者,独念竹隐邵子以頒(ban)白多年,不畏寒暑,不惮驰驱,皇皇于谱牒之成且惴惴焉。惟恐其不成,是不以疎逖,视邵氏而以一祖之孙子,视邵氏其报本追远之心深于无际,揆之尊祖之典,为仁人为孝子引之,睦族之谊为义士为功臣,安得族有其人而修之辑之,于以佐教化而臻雍熙也。不为过情之誉矣。而吉臣、思陶诸子亦兢业于谱牒之成,且悚息于谱牒之或不成,有负素志。语云:“有志者,事竟成。”是则然矣。毋亦祖考之灵爽实式凭之,故得假手以毕乃事乎?而今而后按谱而求,凡为伯叔皆高曾之嫡派也;凡为兄弟皆祖父之肢体也;凡为孙子皆兄弟之骨肉也。近者固不得失乎?其为亲远者亦不得弃乎?其为疎厚乃心蓄,乃德㪟本睦族,慎毋同根相戮,同源相残,以为宗祖辱,其于修谱之志,庶有当也夫。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岁次壬辰暮春之吉古孤竹国彭孙迣锡韩氏顿首拜撰于木香亭畔之书屋
录自民国十八年山东泽县《兰陵邵氏族谱》


20180912录入,长生断句




上一篇:重建宁海县黄坛镇里岙村(鲍公岙)邵氏宗祠记(初稿)
下一篇:三个邵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692

积分

邵门银牌专家

Rank: 4

积分
692
发表于 2018-9-12 14: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康节公至仲铭与湖公念二十世.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614

帖子

4683

积分

邵门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3
QQ
发表于 2022-5-4 11: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老家在宁陵|世界遗产隋唐大运河竟然流经咱县这个村?2018-07-25 06:01·梨乡宁陵
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 ... b-88ae-98fa557e4f02

乡愁是什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席慕容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最好的载体是故乡。而村落是我们民族的根脉,是农耕文明的精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它是通向历史连接未来的“轨道”,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没有村落存在,我们就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出发的,该走向何方。
“你家在哪里?老家在宁陵。”在豫东古葛大地上,留存、散落着许多古村落古民居。宁陵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些古村民居承载着葛天氏的乡愁、典韦的乡愁、吕坤的乡愁……,也留存着远迁他乡客家人的乡愁和根在宁陵留居海外华人的乡愁。
读史览志,以史为镜,明辨得失,温故知新。
让小编带您一起了解宁陵的“那些事”。
八里曹
地理位置
八里曹村位于东经115°36′86″,北纬34°42′43″。位于乔楼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2千米处。东至乔楼村,南接程庄村,西连城郊乡陈克常村,北邻秦庙村。
名称来历清朝末年,该村坐落在清水河支流八曹沟桥边,距县城八里地,取名八里桥。据《宁陵县志》记载:“公元610年隋唐大运河流经城郊乡费物桥、乔楼乡八里桥、张桥一带……。”因该村曹姓较多,“桥”与“曹”谐音,故名八里曹。清咸丰八年(1858)筑寨,为全县47个古寨之一,称八里曹寨。
基本概况
辖八里曹、张桥2个自然村,有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635亩。总户数348户,总人口1279人。均为汉族。村内有吴、任、张、曹、邵、王几大姓,其中吴姓、任姓占全村总人口70%。村民收入主要来源务工、务农和经商。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辣椒为主。养殖业以养鸭为主。村内设有路灯。有小学、幼儿园各1所,诊所2个。有图书室1间,藏书316本。有八曹沟流经,南北走向,境内长1.7千米。农历四逢集市。
历史沿革
1949年属二区。1951年属三区。1955年至1958年9月为乔楼乡八里曹生产大队。1960年5月睢宁合并,为睢县乔楼人民公社八里曹生产大队。1961年7月恢复宁陵县,为宁陵县乔楼人民公社八里曹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乔楼乡八里曹村民委员会至今。
村名故事
公元610年前后,隋唐大运河流经城郊乡费物桥、乔楼乡八里桥、张桥一带等。八里曹原名八里桥。据《宁陵邵氏族谱》叙述:我宁陵始祖讳湖公,钟铭公生于元朝末年,弟兄二人为了避难在明洪武三年(1370)从砀山狐父城迁宁陵县曹家胡同,后一支迁至乔楼乡八里曹村。盖言该村离宁陵城八里许。其先在砀山姓邵,而后在宁陵改为姓曹。因曹姓为明皇帝所赐之姓,始祖钟铭公后代讳敏公,戮力助王,奋不顾身,保朝有功,被明皇朱元璋追封为“南京虎贲左卫千户”之职,在受职之时,误听邵以为曹。又言生为曹,死为邵。即生者为曹姓,乃朝廷所赐,死者为邵(立碑)是不忘本也。据《吴氏家谱》载:吴姓二十三世祖国臣公由安徽歙县溪南迁至宁陵县八里曹,至今已700余年。吴氏排行:公正培德,天心乃厚。安仁斯昌,恩泽克久。兴隆立业,继承祖勋。秉忠尊信,效法先贤。
古村武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八里曹四门皆有寨墙,东、西门架设有土炮。因八里曹过去是个庄寨,村内男子都练武术,周围村庄村民乱世都帮八里曹修寨墙并去避难。老教头吴德修、吴培申、吴正德义务教授全村男子武术,内容有四路大洪拳、少林拳、梅花拳、少林棍等。其中吴天魁多次参加市县武术表演,随着岁月流逝,生活提高,老教头陆续去世,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武术渐渐失传。
特色经济
改革开放以后,八里曹村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经营好自己责任田的同时,家家户户搞起了养猪,很多头脑灵光的养殖户瞅准商机又干起了生猪贩卖的营生,如今,八里曹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猪贩卖村。其中最大的生猪商贩要数吴天富和任庆亮,他们每年的交易额可达上亿元。在吴天富和任庆亮的带动下,全村100多户赖此行业发家致富。八里曹村还有两个民办企业,分别是霓虹灯加工厂和玉凤床垫厂。霓虹灯加工厂是村民李香创办的一个来料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彩灯线,该厂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进行生产,她把从浙江发过来的电子材料分发给农户加工,回收后计件发给农户工资。该厂为村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增收渠道,农户忙时可以干农活,闲时不出家门就可以领活争工钱,技术熟练的每天最少也可以挣到三十多元。玉凤床垫厂是在外务工返乡青年任更深创办一家小型企业,经济效益很好。目前,该厂正筹备扩建,预计建成后,可安排5个村民就业。
脱贫攻坚
近年来,在县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该村致力于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狠抓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协调项目和资金。截至目前,八里曹村新修道路5.83公里,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的目标;每条道路上均安装了路灯,共计安装102盏;新打机井14眼,老井清淤10眼,配套水泵20个,地埋灌溉管道6公里,新建变压电房两座;对村内的电网进行全面改造;对24户贫困户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对村内的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清运、掩埋了村内积攒多年的垃圾;对村内道路沿线的墙壁和房屋统一进行了刷白,并彩绘了30处公益广告,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并对村内5个废弃的坑塘进行了挖掘和平整,整理出10亩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用地,建设打造了一处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造型独特的群众文化活动场地。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有5间文化活动室,1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一个雕梁玉砌的高标准戏台,一处公共厕所,篮球场、体育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广场东侧和南侧分别建设一个相互连贯的“日”湖和“月”湖,沿“日”湖并建设了一处木制长廊,供群众观光和休息。日月湖点缀其间,整个广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在产业发展上,一是落实到户增收项目资金21.5万元,扶持贫困户从事种植和养殖;二是利用村内的产业优势,鼓励致富能人带动贫困户脱贫;三是与劳动人事部门对接,安排贫困人口到县产业集聚区企业谋求合适的岗位就业。
八里曹村强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狠刹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攀比、高额彩礼、薄养厚葬等歪风邪气,倡导文明节俭、忠孝仁义、邻里守望、向上向善的新风正气,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抓宣传、造声势、凝共识。充分利用村内的广播、宣传橱窗、电子屏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倡树文明的目的意义和典型事例,发放《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倡议书》1500份,刷写涵盖“中国梦”“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10个方面公益广告50余幅,打造了墙体彩绘一条街,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受到启迪和触动,逐渐增强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意识。
二是抓队伍、定标准、建机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推选出11个热心公益、乐于为群众服务又有理事经验的人组成了红白理事会,选举产生了一名会长、三名副会长。在红白事执行标准制定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想法,通过多次与群众代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商讨酝酿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和红白事执行标准。大家制定的标准,大家都能模范遵守,目前没有一户违反标准,私自操办的。为了进一步确保红白事执行标准落实好,我们又建立了承诺机制、申报机制、问责机制和跟踪服务机制。与每户签订文明节俭承诺书,对其进行约束规范;要求每户办理红白事前,向村红白理事会申报,按标准执行;对不按标准执行的,红白理事会不提供理事服务,并在广播上通报批评,取消其在村内的评先资格,是低保户或贫困户的予以除名;时刻排查关注村内适婚青年的定媒情况,是女方的禁止向对方索要超过3万元的彩礼,是男方的由村委出面协调女方所在村委对其做工作不索要超过3万元的彩礼。
三是抓典型、树标杆、育新风。我们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乡贤”“孝贤”“移风易俗先进个人”“道德模范”“致富带头人”“文化带头人”等11个方面先进典型的评选活动。通过群众推选、实地考察,共评选出47名各类先进典型,激发了大家崇文守礼、孝老爱亲、乐于奉献、创先争优的热情,引领了新风气,弘扬了正能量。对严格执行红白事操办标准的家庭,优先纳入先进典型的评选范围,并实时在广播上进行表扬。
四是抓落实、稳推进、见成效。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实践中,我们边行边改、稳扎稳打,认真办好每一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想方设法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丰富和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目前,我们村村民都能自觉遵守红白事执行标准,遵循村规民约,牢记村史村.训,争做文明人,争办文明事,积极为村里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切实把八里曹打造成一个“村容美、民风淳、百姓富”的新农村。
古今人物
邵后英.宁陵县纪委副主任。
吴德永.大连旅顺基地海军406医院经济管理科主任(副师级)。
文化胜迹
有怀德亭。侯公涛作记以咏之。
怀德亭记宁陵县东乔楼乡八里曹村,数百年之古村也。祖国新生,八里曹亦新生。尤其改革开放之后,八里曹更是步入脱贫致富之路,时至今日,多数村民已臻小康。唯所憾者,村容无大改观也。村内街道狭窄,屋宇错乱;村周低洼浅坑,杂树横生;村民谈聚无所,游乐无处。适值二〇一六年全县脱贫攻坚村容改造决战之际,八里曹有幸在列。凭县乡领导全力支持指导,有关人员精心组织实施,历经数月,终至大成。而今,一个全新之八里曹呈现在世人面前:文化服务中心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日月双湖碧波荡漾,绿荫遮岸;演出舞台大方适用,好戏不断;文化室、图书室人坐人站,一派温馨;村中道路混凝硬化,明净通畅;处处是生机盎然、蓬勃向上之气氛也。尤应称赏者,在规划建设期间,县委书记李振兴经常拨冗莅村,深入群众,嘘寒问暖,谋划脱贫之计,征求建设方略,刻刻心中有人民也。某日,见路旁横一老槐,高两丈余,有合抱之粗,龄逾六十,叶尽枯萎,问之,乃修建广场时碍而拔之者。遂惜之曰:“似此老槐,今所罕见,后若有遇,当妥加保护。”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侯公涛近树察之曰:“幸阴雨连绵数日,且树根保存完好,应能栽活。”李振兴当即指示,抓紧移栽,并请技术人员详予指导,以保成活。数月匆过,冬去春来,老槐抽新枝,枯树焕生机,转眼又是浓荫蔽日,复为八里曹平添一段佳话矣。忆往昔况味,看新村风貌,瞻发展前景,全体村民感慨良多,一致提议建亭以记之。是亭故名“怀德亭”。
文明新风
村里2003年推行红白理事会,今年10月补充新规定,白事待客六菜一汤,烟不超过十元一盒。酒每桌两瓶,每瓶不超过30元。红事不准大搬亲、定亲礼金不超过3万元。
村 训
核心价值观,时刻铭记心,相互来传颂,利己又利人。
孝悌和忠信,由古传至今,遵纪和守法,仍然是良训。
八荣与八耻,立身做人经,智者能增智,愚者可添醒。
贪腐和蜕变,老幼俱不宁,洁身又自好,家人才安心。
为非又作歹,终将会报应,少有极恶念,多份献爱心。
勤奋加好学,增强已本领,提高自素质,理论再创新。
以学愈开愚,开启心智力,修身又正德,自我再提升。
一分收获好,一分耕耘心,善于勤学习,持之要以恒。
择善而从之,百川归大海,循序而渐进,水到渠自成。
积少可成多,睿智又聪明,百尺竿头上,不断求索新。
多闻者多智,见多者博学,阅千载沧桑,系万家优乐。
不以物喜之,不以己悲之,心地要宽平,识见要超卓。
先天下之事,忧而再忧之,后天下之事,乐而再乐之。
养精蓄锐气,待时而动机,追随正义感,服务大众民。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诗书勤乃有,不勤空为虚。
万恶懒为首,百善民为先,应知学问难,在于点滴勤。
君子美之美,内外兼修得,顺应天时利,大有可作为。
利国书常读,无益事莫为,勤补拙良训,辛劳得分才。
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术,团结又一致,事半功倍成。
广纳贤良人,储才兴事业,德行均兼备,积聚众人心。
身若为干部,应勤政为民,要秉公用权,得改善民生。
策划:何为
编辑:王卫杰 刘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1-23 16:13 , Processed in 0.05088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