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溥这个人并不怎么贤 邵恩成 邵溥,字公清,又字泽民,邵雍之孙,伯温之长子。北宋靖康元年(1126)登进士,在北宋末、南宋初历官中外,余姚谱称“举天下清官第一”,洛阳谱将其列为“邵氏三世名贤”之一,最近我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个人并不怎么贤。 邵溥可能很早就在朝中为官了,至宣和间(1119—1125),大约30多岁,已累官礼部员外郎,曾以太常少卿的名义,充送伴金国使,即金国使节来后,办完事,宋朝出于礼节,派他陪送回国,可能不止一次,由此,他与金国人建立些感情。 靖康元年(1126)登进士后,升户部侍郎。就在这年闰十一月,金兵攻破京城,汴京失守,宋钦宗奉表投降,宋徽宗、宋钦宗均被拘于金营,这时邵溥为京城副留守。金人想把二帝带回金国,同时还想将在京城的全部宗室带走,但金人不知谁是宗室,而有汉奸献计曰:“宗正寺玉牒有籍可据。”于是金使者立命取牒,迨将玉牒取来后,正好这位金使者有事暂时离开了,只剩下邵溥等几位监交官看守玉牒,邵溥就打开玉牒,隔三差五地抽取一版投入火炉中,抽取一版投入火炉中,大约烧掉十有二三。后金使者来,按牒抓人,十有二三的宗室就没被抓走。这时可以看出,邵溥的良心尚未泯灭。然而到靖康二年(1127)二月,金国为维护他的胜利成果,组织伪政权。金人就为邵溥“洗脑”,劝他在伪政权中任职,邵溥答应了。三月,金国逼迫曾任宋太宰的张邦昌,建立“大楚”帝国,邵溥在伪政府中任户部尚书(原在宋为户部侍郎,升了)。可能有人说邵溥这不是变节,是“委蛇伪命”。但另据清代学者全祖望《学案劄记》云:“大宋受命之宝,建隆开基所创业也,围城中,副留守邵溥取而藏之。张邦昌遣使奉迎大元帅(完颜粘罕)与山东,以为献。”大宋受命之宝,为赵匡胤开国时所刻,代代皇帝递传,邵溥将它送给金国,这不是变节是什么?于是后世学者评价他:“有愧于师门家学者矣。” 四月,金兵退出汴京。张邦昌迫于反金形势压力,自去帝位,存续一个多月的伪朝廷解体,张邦昌带领伪政权的一干人马归附了康王赵构。五月,康王 赵构在 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即位,建立南宋,是为 宋高宗,遂改年号为“建炎”。南宋甫建,正在用人之际,宋高宗原谅了张邦昌、邵溥等人的失节行为,均安排了工作,邵溥被任命为京城副留守(相当于今北京市副市长)。然而,就在此任,邵溥伙同其他官吏营私舞弊,被朝廷查出而降官,在朝廷下达《前户部侍郎邵溥降一官制》曰:“国家多艰,泉府(银库)政坏,汝受寄委实为大农,乃从官吏只营私,不顾邦财之折。阅公形判语,案牍具存,鞠实以闻。”当时宋朝(国家)正处在艰苦时期,财政也非常困难,曾经担任过户部侍郎的邵溥,却伙同其他官吏挪用公款,经营自己的事,而不顾国家的钱财损失。丑闻一经查出,降职处分是在情理之中。当然,邵溥对这一处分也心存不满。 建炎二年(1128),朝臣多议“祈请二帝回朝”,朝廷考虑到邵溥曾担任过“金国使”,有“面子”,就委派他任“祈请使”。邵溥应当抓住这个机会表现一下,为朝廷、为民族做点好事,以补前变节之过,而他却选择了“辞行”。他之所以选择辞行,正说明他与金国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宋高宗处分他耿耿于怀,不愿作这件事。他抗命不出使金国,却惹得宋高宗震怒,于是他又一次被降官。这从宋高宗诏令《邵溥落职京东小郡制》可以看出:“臣子事君,当守险夷之一节,国家多难,岂容顾避之两端?具官某(邵溥):服在近途,久更器使,昨抗章而请觐,既优诏以俯从,闻有出疆之行,乃为择地之计,怀谖(心存欺诈)如此,为尔怅然。其亟解于近班用,出临小郡,兹为宽宥,毋废省循。”于是邵溥又被降为京(开封)东的单县县令。 绍兴三年(1133),邵溥召为徽猷阁待制,六年(1136)试礼部侍郎,兼参议军事,除川、陕宣抚司干办公事。在此任邵溥又犯一错误,误收试举人,又被降官。宋高宗敕令《徽猷阁待制潼川府路宣抚使邵溥误收试举人降一官制》云:“法者,天下为公,无间远近,苟戾于此,朕不敢私。具官某(邵溥):顷以时髦,擢登禁路,出总藩翰,分国顾忧。乃者试士礼闱,弗惩其滥。有司言状,咎当谁执?贬秩一等,以戒惰偷,非特为尔识也。”七年(1137)邵溥被贬知衡州(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改知眉州(治所在今四川眉山市)。八年召赴行在,以疾不至(可能对朝廷充满怨恨,称疾不去),后除提举江州太平观。提举江州太平观,是一闲职,只领薪俸而不管事,还算体面退休。至此邵溥将其祖邵雍之遗泽消耗殆尽,绍兴十八年(1148)卒。 评价一个人贤否,不仅看其政绩、业绩,更主要是观其人品。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再伟大的人也如此。一个人犯了错误,要对其错误性质加以分析,是工作失误,还是人品使然?邵溥归正后,南宋朝廷并非不重用他,而他每次升迁都使朝廷失望。纵观其人生,犯有多次过错,三次被降官,最后一次“误收试举人”,可能属于工作失误,但他有没有收受贿赂?因史料不足,难以厘清。但就他以前有变节行为和挪用公款,即能说明他的人品不怎么样,即依此两条,足以说明邵溥这个人并不怎么贤。 2016.10. 附 宋高宗对邵溥降官的敕令: 前户部侍郎邵溥降一官制 古者,“挈瓶之智,守不假器(1)。”出纳靡吝,何名有司属者?国家多艰,泉府(2)政坏,汝受寄委实为大农(3),乃从官吏之营私,不顾邦财之折,阅公形判语,案牍具存,鞫(jū)实以闻。宜从薄罚背公之罪,毋废省循。 (资料来源:宋 汪藻《浮溪集》) 注:(1)挈瓶之智,守不假器:此语出自《三国志·魏志· 田豫传》,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2)泉府: “泉”通“钱”, 泉府,指储备钱财的府库。 (3)大农:官名。汉代称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后借指户部尚书或侍郎。 邵溥落职京东小郡制 臣子事君,当守险夷之一节;国家多难,岂容顾避之两端。具官某:服在近途,久更器使(1),昨抗章而请觐,既优诏以俯从,闻有出疆之行,乃为择地之计,怀谖(2)如此。为尔怅然,其亟解于近班(3)用,出临于小郡,兹为宽宥,毋废省循。 (资料来源:宋 汪藻《浮溪集》) 注:(1)器使:犹重用。(2)怀谖(xūan):心存欺诈。(3)近班:近臣班列。 徽猷阁待制潼川府路宣抚使邵溥误收试举人降一官制 敕:法者,天下之公,无间远近,苟戾于此,朕不敢私。 具官某:顷以时髦,擢登禁路,出总藩翰,分国顾忧,乃者试士礼闱,弗惩其滥,有司言状,咎当谁执,贬秩一等,以戒惰偷,非特为尔识也。服我明训,尚厉后图。可。 (资料来源:宋 刘一止《苕溪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