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827|回复: 0

“采邑”与“国”是不相同的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440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25
发表于 2021-11-15 10: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采邑”与“国”是不相同的]
1、周代的“采邑”与“封国”是有重大区别的。邵氏宗亲群中,很多人把二者划了等号,混为一谈,这是缺乏古史常识,理解上的一大错误。
2、周代的“采邑”,是类似于“庄园”、“汤沐邑”之类的“世袭领地”,只供给得主衣食奴仆,位置一般可划在“京畿”(京都方圆五百里称京畿)之内,但并不是与诸侯国相同的行政建制,即京畿内的“独立王(侯)国”,类似当代在首都范围内,可以有朝廷或外省高官的庄园,但不可能再设置省、市或地级市等重迭的的行政建制一样)。
3、周代(及以后)各种等级的“诸侯国”,一般分封王亲国戚于远离京都之外的地方,借以像“篱笆”一样“屏蕃”王朝。如周公旦之子伯禽封鲁,太公望之子封齐,召公奭(或长子克)封北燕。这几位超级功臣,在京畿之内兼有“采邑”,边远地区还有封国。前者是供其家族衣食住行的“庄园”(非“国”),而后者才是“分封而治”的“诸侯国”!“采邑”可隨京都迁徙而迁移,如周平王迁京洛阳后,召公世袭的采邑“召”(在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南)也迁到洛阳北侧的“郫邵”,即今河南省济源市的邵源镇一带。而封给召公长子及其后裔世袭的(北)燕国,虽因战争,疆域时大时小,但位置在燕山山脉以南至辽东一带,却一直未变化。这样的“封国”也不同于京畿内的“采邑”。——这也可以证明,“封国”包含对该诸侯国范围内的行政治理权,而“采邑”仅为方便主人的工作与生活而设置,是隨京都迁徏的,因而只是封给贵族功臣居住养生的庄园式的领地而已。两者的区别较大,不可混淆。把西周岐山的“召邑”,及东周迁到济源的召公采邑“郫邵”,都叫做“召国””,是误用诸侯国的概念,去套周代的“采邑”制度,是一种缺乏历史知识的误解。详细论述,可参见吉林大学吕文郁教授著《西周的宋邑制度》一书的研究成果。
(2021-10-23)




上一篇:就明代圹志答邵佳用宗亲
下一篇:再答邵书山本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11-21 21:07 , Processed in 0.04650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