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河畔的邵氏家族——邵家宅 [url=]临沂邵氏寻根[/url] 2024-05-04 10:10 山东 邵家宅村,位于沂水县许家湖镇,村庄耕地约1800亩,人口约1200人,80%为邵姓,另有解姓等十多个姓氏。村庄原名解家宅,后来邵姓居多,就改为邵家宅。 沂河岸边的古代遗址 邵家宅位于沂河北岸的一个河湾处, 沂河在村南从东往西流淌,又折向南去。村子附近水系发达,村东的一条河比较大,是从院东头流下来的峙河, 峙河上游有古密邑,下游也就是邵家宅,北边是古东安城。邵家宅属于丘陵地区,周围有南岭、西南岭、大锅岭、桃花岭、西北岭、北岭,只有村东土地较平,有五六百亩水浇地。 邵家宅还是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在沂河上游右岸堤防加固工程的考古勘探中,在邵家宅村南,沂水县首次发现一处距今七八千年的北辛文化遗址。 该遗址面积约3.5万平方米,保存状况较好,内涵较为丰富,采集遗物标本以夹砂红陶、褐陶为主,质地较粗疏,器型有鼎、钵、盆、罐等。根据器型的演变特征并经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北辛文化遗存。它的发现,是沂河上游乃至沂蒙山腹地几大流域中难得的一处该时期文化遗址,大大缩短了沂河上游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文化的距离,原始文化发展脉络更加清晰。这一发现填补了沂河上游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序列和时代缺环。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我家就在岸上住 民国《沂阳邵氏族谱》记载,邵姓明代从费县西南乡匣窝庄(今朱田镇霞湾村)迁来沂水定居,至今已二十世。始迁祖失讳,据说当年为生活所迫,挑着要饭箢子出来混穷,来到这里定居。始迁祖有三个儿子,邵世范、邵世宦、邵世科,这三个人就是邵家宅的老三支的祖先。 邵家宅的始迁祖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立碑。到了第三代,后人才为其立了一通小碑,由于多年添土,把小碑渐渐掩盖,越变越小,村民称之为“卧碑”,后来完全被土盖上了。现存最早的是清康熙年间的碑刻,还有光绪、民国年间的石碑若干。 清光绪二十九年霞湾村的邵氏家族祭祖活动,邵家宅也没有参加,一是当时信息不通失联,外迁的人口到了哪里,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很多邵氏宗亲没有联系;二是家里太穷,混得不好,连身出门的衣服都没混上,不想回去,回去的路费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说凑钱祭祀的事情了。 邵家宅长支、二支现仍居邵家宅及周边村庄,现在已经发展到二十代,人口已达三千多人,长支迁出村庄有邵家湖、林泉庄、东营庄、袁家庄、苏村等村,二支迁出村庄有曹家坡、小官庄、金佛院、徐家独墅、惠家庄、泉庄张宅等村,三支远迁至杨庄镇宅科村。远行也是无奈之举,当时实在太穷了,没办法远走他乡,给人家做了上门女婿,但后人仍然姓邵,三支在杨庄镇一带人口繁衍的很多,到了一千多人了。 怎一个“穷”字了得 霞湾村的邵氏族人不断迁出, 清光绪年间, 蒙阴岁进士邵青云在霞湾《邵氏谱碑》中写到原因有八个字:“山村地狭,难容蕃族”,其实就是一个“穷”字。穷到什么程度,必须背井离乡?邵明涛老师介绍,邵家宅的情况,虽然比霞湾村好多了,但当时生产力落后,这里也是地里刨不出食来,粮食产量很低,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带,完全是靠天吃饭,三五亩地养活不了一家人。过去他姥姥家有三十多亩地,养活七八口人都很困难,麦子收不成缕,家里无余粮,吃不饱饭。人穷的没文化,好几代没有识字的,连第一代的名字都传不下来。出去混不是在家的日子,像邵家宅的三支,如果能弄个屋头,有个团瓢,再有头牛,娶上媳妇成个家过日子,是不会走的。 从来没有对这个“穷”字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穷的这么真实,这么具体, 这么的无情,这么的无可奈何。像我们七零后,不知道衣衫褴褛是什么样子,也很难想象没有出门的裤子、鞋子,没有一顶帽子是什么样的状况。而那个屋头,也不是一间屋子,而是一个山墙头,靠墙搭个棚子;团瓢,也只是一个容身之地,就是用石头垒出圆墙,上面搭上茅草棚,在里面都站不直。可他们当时穷的连这样的屋头、团瓢都没有。 迁徙,永远沉重的话题 穷则思变,穷则思迁。一别家乡,可能就是终生不会再见,我又想起诸满村老人给我讲的那句话:“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迁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话题,不是为了改善生活,而是一个决定生死命运的选择,只有走出去,才能活着。霞湾村的邵氏族人认为,只要是离开了霞湾,邵家人就会发达,留下来就是贫困。但是对于远迁的那些邵氏族人来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这条迁徙的路上,洒满了多少泪水和无奈。有的人找到新的定居点生活,有的可能就死在迁徙的路上,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更别说什么后代了。“路有冻死骨”这句话,在灾荒年代一点也不夸张。我也理解了邵氏先祖从河北枣强到费县霞湾这一段漫长的旅程,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也知道了霞湾这个名字,在这些外迁的邵氏族人心中,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思念。就像邵家宅村的人,第一代祖先的名字没有记住,但是记得家在霞湾,这样深刻的印象,不知道他们的祖先已经叨念了多少遍,所以能一代代流传下来。迁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一个继续进行的话题。
- 以下附件需要回复 1 次可见,已回复 0 次
- 1、微信图片_20240505123101.png 565KB 已下载 0 次
- 2、微信图片_20240505123057.png 339KB 已下载 0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