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寻根之行[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var(--weui-FG-2)]邵水清 [color=var(--weui-LINK)][url=]须水清清[/url]
2025年01月31日 11:46 浙江
[color=rgba(0, 0, 0, 0.9)]兰溪寻根之行 玑字辈 邵水清 2025年1月上旬,我随江山召邑文化研究会宗亲小祥、新有、祥富及邵庆共五人前往兰溪市女埠镇焦石村邵氏聚居地寻根。 当我们的小车驶进焦石村部时,等候在那里的一位当地宗亲将我们引到村办公室。在去的路上,小祥宗亲介绍说,我们今天去找的这位村书记非常了得,连续担任好几届的金华市人大代表了。村书记长得高高的个子,理得短短的头发,和我们一一握手表示欢迎。想不到村书记竟然一眼先认出了我,这让我颇为意外。原来,村书记名叫邵炳良,2017年成立浙江省邵氏宗亲会时,他为副会长,我也被聘任为副秘书长,也算是“同朝为官”吧。由于已有七八年未曾见面了,今天重逢感觉特别亲切。喝过热呼呼的茶水,尝了当地的糕点之后,身上的寒意已驱走,从头到脚皆已暖暖的了。 因为我们去兰溪的目的是寻根,寻根必须查阅谱牒记载。我刚要提出查阅一下兰溪邵氏族谱时,焦石村书记邵炳良却建议我们先去参观家庙。走出办公室,书记拉着我的手边走边聊,一会儿便来到家庙。只见一庙三堂的古建筑的大门顶上高挂着“邵氏家庙”白底黑字匾额,左右两边白墙上书“忠”“孝”二个特大字。还有,左边有“世进士”,右边为“进士”。我们常见的是“进士”,而“世进士”我还是第一次见。村书记介绍说,这是指父子皆为进士的意思。宏伟气派的家庙前,是一座孝子坊,均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了家庙之后,沿着堤岸漫步,眼望宽阔的兰江碧水,不时有轮船往来。踏着兰溪的土地,让我突然想起,我们曾经天天使用的兰江牌灯泡、兰江牌味精,这里不就是生产源头吗,说明兰溪早已和我们息息相关了。不一会儿,迎来一座小山包,近前看山体却是火山岩,酷似江郎山的山体。村书记介绍说,此山是附近一带最高的山哩。顺着凿出的台阶登上山顶,焦石村尽收眼底。焦石山麓,古有“湖山书院”。现在,书院遗址上建了农村农宴厨房,配有茶室、客房和农宴大厅,可供村民办红白宴席。 午饭后,我们回到村办公室,查阅了一新一旧两套家谱。书记向我们介绍说,焦石邵氏的郡望跟别处不一样,活东陵,死博陵,既是东陵郡,也是博陵郡。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也说不明白,也没见文字记载,也算是一个谜吧。据家谱记载,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百一、百八兄弟俩从金华下干迁居焦石繁衍生息,目前已有人口1280人。金华下干邵氏,来自睦州。通过今天赴兰焦石核实,此支邵氏与我们江山邵氏同姓不同支,同祖的相交点相距甚远。 根据《须江邵氏宗谱》记载,江山邵氏始祖为县尉庆二公,庆二公的祖父为原四公,原四公失讳。但原四公的妻子杜氏,埋葬在江山基背桥头。原四公生一个儿子叫次一公,次一公也失讳。次一公生二个儿子,长子庆一讳宝,次子即江山县尉庆二讳庆。庆一邵宝,在兰溪任州判,生二子,长子和尚字章甫,任宣城县尹并就居任所;次子和宣字吉甫,任宜兴教授并就居任所。江山谱牒只告诉我们:郡望东陵,说明我们是东陵侯之裔;原四公祖籍为扬州,但扬州具体哪里不明。现状为从东陵侯平公开始,至原四公的世系缺失。下一站寻根目标有二,一为宜兴,二为宣城。寻找南宋之前的根,任重道远啊。 相隔千里的两地邵氏,虽然初次相见(我和炳良为再次见面),因为身上都流淌着召公和东陵侯召平的血脉,其畅叙宗情却胜似亲兄弟。太阳已西斜,分别时总是难舍难分。车轮已在返回江山的大道上飞转,我们由衷感谢焦石村书记炳良宗亲热情招待,并祝愿焦石村邵氏在炳良书记的领导下更加幸福美满,也祈盼我们早日完成寻到自己的根。
- 以下附件需要回复 1 次可见,已回复 0 次
- 1、640.jpg 100KB 已下载 0 次
- 2、640 (6).jpg 162KB 已下载 0 次
- 3、640 (5).jpg 216KB 已下载 0 次
- 4、640 (4).jpg 167KB 已下载 0 次
- 5、640 (3).jpg 126KB 已下载 0 次
- 6、640 (2).jpg 145KB 已下载 0 次
- 7、640 (1).jpg 154KB 已下载 0 次
|
|